"知行合一"此心明(一) ---不一樣的王陽明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王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大明王朝的一代鴻儒,曾筑室陽明洞,自號陽明子,世人呼之為陽明先生。

其人學識淵博,而且深諳武事,有“大明軍神”之美譽,稱得上“文可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他開創的“陽明心學”,更是打破了自明帝國洪武年始,朱熹學派獨霸天下的局面。然而后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事功(如平定“宸濠之亂”),卻忽略了陽明先生一生追尋的做圣賢理想,以及他為求此“道”而走過的心路歷程。

 
 [object Object]“

如同一夜暴富的土財主不能稱為貴族一樣,“彬彬三代”方可稱為世家,王陽明恰恰出生在這樣一個“精神貴族”的家庭。


王陽明的六祖王綱(字性常),與兩個弟弟秉常、敬常,一并以文章名于元末,而且這位王綱老先生是個文武全才,尤其擅長相人,還曾向終南山道家高人趙緣督學過卜筮之法(就是預測學之類的高深學問),可以說頗有點通天徹地的本事,通常這種人對世間的榮華都沒什么興趣。有句成語--“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王綱老先生年輕時與大明國師劉伯溫交情不淺,他曾對還未出山的劉伯溫說:“我喜歡住在山里清靜的地方,你以后作了官,千萬別拖我一起去,那就最好了。”(“老夫性在丘壑,異時得志,幸勿以世緣見累,則善矣。”)但是元滅明興時,劉伯溫還是向朱元璋舉薦了王綱,時年王已經七十歲了,礙于老友的面子只得出山。朱元璋見他“齒發精神如少壯”,頗為驚奇,知道這人有些道行,又親自策問治國之道,王綱的回答也讓朱十分滿意,于是讓他做了兵部郎中。

  后來,據說王綱在平息潮州變亂后,回京復命的路上,被海盜殺害,他兒子王彥達沒錢給買棺材,只能縫羊皮包裹父親遺體歸葬于鄉。不過,鑒于王綱是被逼為官的,加上他一身非同凡常的本事,老先生詐死以求隱居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可是,朱元璋對此事的處理極其不妥,人家一把年紀不在家養老,出來幫老朱干活,最后還因公殉職,朱領袖對此竟然漠不關心。因而,無論王綱之死是真是假,王家的人都寒了心了,王彥達回了老家余姚,在秘圖湖邊蓋了間小房,自在逍遙去了,還有個雅號--秘湖漁隱。

王彥達留下遺言,要子孫世代以耕讀為業,不去作官,他臨終前把祖上留下來的書都傳給兒子王與準,并囑咐兒子:“(給你這些)只為別荒廢了祖宗傳下來的東西,不是指望你去當官。”("但毋廢先業而已,不以仕進望爾也。")王彥達這個決定,使王氏幾代都不求聞達,而致力讀書,為王家奠定了濃厚的文化底蘊。

王與準恪守父訓,閉門讀書,學識淵深,再加上他繼承了家傳的卜筮絕學,為人占卜百測百靈,想不出名都不行。中國的老人常說“人生在世命由天”,有人削尖腦袋想作官卻怎么也作不了,王與準不想作官,卻躲不開。永樂大帝登基后,為了探訪道家一代宗師--張三豐,派官員到處搜尋人才(“督有司訪求遺逸甚嚴”),王與準逃進深山,避而不見,不小心從石崖上掉下去,摔傷了腳,于是給自己起了個號叫“遁石翁”。征召王與準的使者見他受了傷,于是改征他的次子王世杰,無奈之下,王與準只好讓二兒子當了領取“助學金”的秀才。

王世杰“年十四,盡通《四書》《五經》宋大儒之說”,果然是王家又一才子。后來趕上大考之年,按規定,為防止作弊,考生得散發脫衣,接受檢查,世杰覺的是侮辱,連考場也沒進,轉身就走,這氣節頗有乃祖風范。

王世杰有個兒子叫王倫(可不是梁山上被林沖砍了那位),字天敘,也就是王陽明的祖父。王天敘喜歡竹子,在自己住的小屋周圍還種了不少,因此得了個雅號“竹軒先生”。王天敘也是大器早成的人,剛一成年,浙東的名門望族就爭著聘請他作家庭教師,但他承繼了祖先淡泊名利的品性,雖然滿腹經綸,卻不愿作官,當了一輩子“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最可貴者,乃是他的“容人之美”,天敘的母親性格嚴厲,又偏愛他的弟弟,但天敘象舜一樣照樣孝敬母親、愛護弟弟。這種秉持仁義之道的涵養,正是中華文化推崇的君子之風,對王陽明的成長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

這個家族本身已經充滿了傳奇色彩,而王陽明的出現在傳奇之外又增加了幾分神秘。(未完待續) 


劉翰青 2015-05-23 22:43:53

[新一篇] 陳良:上古時代的決策

[舊一篇] "知行合一"此心明(二) ---不一樣的王陽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