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遠:銀波千頃照神州 古詩詞中的明月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銀波千頃照神州,此夕人間別是秋”,皎皎明月,亙古不變地高懸于天際,清輝灑向人間,缺而后圓,圓而后缺,周而復始,瀟灑來去于廣袤的天宇,給人以無限的遐思。中秋詩是明月的詩,人們把思念、祝福寄托于明月,詩中所蘊涵的意境反映出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

明月在古詩詞中,有許多雅號與別稱。如喻為素娥,“纖云散,耿耿素娥欲下”(宋·周邦彥);喻為玉兔,“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宋·辛棄疾);喻為桂樹,“長河上桂月,澄彩照高樓”(南北朝·張正見);喻為冰輪,“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宋·蘇軾);喻為金波,“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宋·辛棄疾)。月亮明凈澄澈,最能與詩人高潔的品性產生共鳴。古代詠月詩詞蔚為大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月光下的優美、闊大之境

南朝謝莊在《月賦》中寫道:“白露暖空,素月統天……升清質之悠悠,降澄輝之靄靄”,明月皎潔、高雅、靜謐,使山川生色,令河海增輝,賦予山水景物以獨特的神韻,構成更加清美的景致。早在《詩經》中就有“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的詩句,表現出詩人對月亮的關注和贊美。唐代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描繪出渾然只有皎潔的月光存在,貫穿上下,觸處生神。在月光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高樓、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一切都在如詩如幻的意境之中。

詩人筆下的月,千姿百態,變化莫測,一首首月光吟宛如一幅幅優美的風景畫。 “山月”常常是高山上之月,顯得高遠、清爽,如唐代李白寫的“策馬望山月,途窮造階墀”、“秋山綠蘿中,今夕為誰明”;“江月”是江上或江中之月,月色和水色交融,顯得光潔、柔和,如劉禹錫寫的“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白居易寫的“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宛如一幅清麗無塵的畫卷;辛棄疾寫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描寫出月光下鳥兒嬉戲、追逐打鬧,生動活潑,美景不勝言,這些用“明月”意象寫就的詩詞佳句,讀來真是滿口余香、膾炙人口。

古人借月狀景,抒寫遼闊。如李白寫的“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氣象萬千,何等壯觀!他寫的“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體現出其對高潔理想的追求和豪邁的胸襟。杜甫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描繪出原野遼闊,滿天繁星仿佛都低垂到地平線上;大江滾滾東流,滿江月光隨波洶涌。詩人俯仰天地,以恢宏的筆墨為人們呈現了一個無限闊大、動靜相融的境界。宋代黃庭堅寫的“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描寫出天之遠大,月之分明,氣象闊遠。唐代的邊塞詩也是氣勢磅礴,如王昌齡在《出塞》中寫的:“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詩的意境雄渾深遠,“秦時”的明月,秦月漢關,使這幅月臨關塞圖,變成了時間中的圖畫,給萬里邊關賦予了悠久的歷史感,表達出了戍邊將士鞏固邊防、“不教胡馬度陰山”的壯志。

二、澄澈、光明的境界

月亮在“寂寂人定初”的夜晚升起,在茫茫的黑夜中為人帶來光明和希望,掃蕩一切黑暗污濁,普照大地,正如《詩經》中所說“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詩人稱贊月的品格,公正無私地照遍天涯海角,不漏一處,但它卻不曾私照一戶人家,“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古代詠月詩詞體現出詩人們追求清瑩透明之境及天人合一的“宇宙意識”,詩詞字字珠璣,他們本身其人也如皎皎明月,纖塵不染而香遠益清。

如晉代陶淵明在《擬古》中寫的“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描繪出云間之月的皎潔明亮,綠葉叢中繁花似錦,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李白寫的“目皓沙上月,心清松下風”、“手舞石上月,膝橫花間琴”,通過“沙上月”和“石上月”等這些物象印襯出月之皓皎,與詩人寧靜淡遠的心境相契合,產生了一種毫無纖塵的新的意境,又如他寫的“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贈漢陽輔錄事二首》)。王維在《竹里館》中寫道:“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詩人修真養性,獨坐竹林,琴音悠揚,明月來相照在詩中與“人不知”有對照之妙,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又宛如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人與天地自然萬物融為一體。整首詩的意境之優美,讓人有“余音繞梁”之感,表達出一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意境。

張若虛的“江天一色無纖塵”、孟浩然的“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也體現了詩人超然出塵的灑脫氣質。宋代丘宗在《鷓鴣天》中寫的“陸海蓬壺自有山,光風霽月未應慳”,形容雨或雪過后天晴時的明凈景象,以光風霽月比喻人心地光明、胸襟開闊。黃庭堅在《贈別李次翁》中寫的“德人天游,秋月寒江”,把明亮皎潔的秋月比附為君子之德,形容有德之士的內心就象是秋月映照下的江水一樣清澈明凈,正是水清、月清、人亦清,用一句話概括正是“表里俱澄澈”!

蘇軾在《次韻江晦叔二首》中寫道:“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詩人敢于直諫,觸怒權貴,雖屢遭貶謫,但自問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心與江共清,與月共明,不管個人處境如何,始終堅持正道,心念毫不動搖,以坦蕩之胸襟面對浮云世事,便有了“八年看我走三州,月自當空水自流”的平靜及“莫教門掩夜,坐待月流天”的曠逸。范仲淹在《明月謠》中寫道:“月有萬古光,人有萬古心,此心良可歌,憑月為知音。”他希望人們都能生活在象堯舜一樣的盛世,“奏以堯舜音,明月或可聞”,把明月當成知音向其傾訴自己的心聲。

岳飛寫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滿江紅》)及“好山好水看不足,馬蹄催趁月明歸”(《池州翠微亭》),道不盡的是詩人渴望收復失地、“還我河山”的報國壯志。


三、對團圓的盼望和為他人祈福


從月相的形態及其變化來看,中秋月如圓盤,象征團團圓圓。人們仰望明月,思緒常常飛越空間,想起同在這一輪明月照耀下的故鄉、親人、朋友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

月,此時無聲地連接起人們遠隔千山萬水的思念,如謝莊寫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孟郊寫的“別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在詩人的眼中,明月是故鄉,是親人,“君從故鄉來”,明月猶如從故鄉而來,給人以特別親切之感一樣。

杜甫寫道“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夜憶舍弟〉》),人們望月懷遠,月是相同的,無處不明,但詩人思鄉心切,硬是認為故鄉之月最“明”。杜甫在《絕句六首》中還寫道:“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鳥棲知故道,帆過宿誰家。”詩人感慨飛鳥知循故道飛回故居,歸宿在即,鳥尚如此,更何況人?進一步渲染了思鄉心切。

李白寫的月下感懷〈渡荊門送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以描寫故鄉之水不辭萬里送行舟,展現詩人思鄉之深的內心世界,可謂神來之筆。

 


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大紀元圖片庫)


白居易寫的“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寫出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觀賞的不單是月亮,而是面對年年望相似的月亮而思親懷友的心情。

李益在邊塞詩〈從軍北征〉中寫道:“天山雪后海風寒,橫笛遍吹行路難。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首月中看。”從明月、樂聲入手,描繪出征人在月下思鄉的動人情景。

在這首詩中,詩人只攝取一個回首看的動作,三十萬人都一起望著天上的一輪明月,這一片笛聲在軍中引起的共感,是一言難盡,又想像得出。

唐代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寫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既體現了詩人博大的胸襟,又反映了大唐盛世的氣度,具有一種高遠深融的氣象。在海天遼闊的境界中,那一輪明月究竟意味著什么呢?有著怎樣廣袤深邃的意境?

一個“共此時”凝聚了萬代千秋天下億萬人民的多少美好愿望和祝福!皓月當空,一瀉千里,人們渴望團圓,彼此牽念,關愛著他人,亦被他人所關愛;祈福他人平安,亦被他人所祈福。“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一深摯的祝福,道出了普天下人們共同的心聲。

四、感悟宇宙人生的哲理

 


月亮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重要意象。(網絡圖片)


仰望蒼穹,一輪明月引起人們對歷史的浩嘆和感慨。明月跨越時空,閱盡人間變幻,是歷史的見證和永恒無限的象征。一切的滄海桑田都成為過往云煙,雖年年歲歲“月”相似,卻歲歲年年“人”不同,引發人們對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如張若虛寫道“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唐代岑參在〈敷水歌送竇漸入京〉中寫道“春去秋來不相待,水中月色長不改”,描寫出雖時光如流,四季更替,但明月恒久相照,詩人心中的月色通過水中的月色反襯天上的月色,勉勵友人任何時候要保持純真的本性。

李白從“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探索著“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的哲理,從而發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感慨。詩人感嘆宇宙的浩瀚無際、時空的蒼茫無限,“明月長在,人生如寄”,世事滄桑,油然升起對宇宙和永恒的探求和向往。

白居易在〈對酒〉中也寫道“天地迢迢自久長, 白兔赤烏相趁走”,描寫出日月穿梭,光陰易逝,要及時探尋真理大道,時不我待。

蘇軾多次在月明之夜,邀約友人泛舟赤壁懷古,“誦明月之詩, 歌窈窕之章”,他在〈前赤壁賦〉中寫道:“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哀吾生之須臾,念天地 之無窮”,描寫出月亮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水光一片,與天相連;而“茫然”二字卻不禁使人百感交集。

詩人這里借大江、明月表現了望宇宙之無窮,嘆 人生之短暫,喚醒生命本性,追求人生價值的感慨。“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詩人藉此寫天地萬象,月光下,水天一色,物我一體。

這里的“江月”也不僅僅是江水、明月,更多的是它們所蘊含的存在的永恒性。詩人感受到這一切為造物者恩賜的沒有窮盡的寶藏,感悟造物之神妙,美不勝收。

五、“月到中秋分外明”

 


宮廷仕女秋天賞月。〈清.丁觀鵬畫人物〉(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國古代有祭 月、拜月、賞月的傳統習俗,它源于古人敬天敬神及對天地自然、日月星辰的崇拜。中秋節由祭祀月神而來。因此時秋高氣爽,月像圓滿,既圓且亮,人們舉行“秋分夕月(祭拜月神)”活動,表現對神的敬奉和對上天的感恩。

“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人們舉行祭月儀式。到了唐朝,這 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 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此后這個節日更為盛行,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于月的美麗傳說,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仙人乘鸞”等。

文人們更是留下了許多中秋佳句,如唐代歐陽詹說“十二度圓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韓愈也說“一年明月今霄多”。劉禹錫在〈八月十五日夜玩月〉中寫道:“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凈,秋澄萬景清。”描寫出上天用今夜的如水月色,清洗整個天宇人世,暑氣已退,九霄清凈,秋色澄明,萬物清麗。

唐代徐凝寫道“皎皎秋月八月圓,嫦娥端正桂枝鮮”,李白寫道“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確實,每逢中秋之夜,明月光照天涯,銀輝遍地。宋代高觀國在〈齊天樂〉中寫道:“素景中分,冰盤正溢,何啻嬋娟千里”,描寫出十五月圓之夜的天光月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 地萬物反襯中秋之月,世界一片澄明透徹。

辛棄疾在〈聽月詩〉中寫道:“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摩天咿啞冰輪轉,搗藥叮咚玉杵鳴。樂奏廣寒聲細細……。”描寫出依樓聽月的清新雅致。聽月是指拋開塵世的喧囂,用“心”賞月的一種平靜心態:高樓聳入云端,與天界相連。依在樓頭,分明能聽到月宮里的聲音:如玉冰輪咿咿啞啞從天邊升起,里面傳來玉杵搗藥的叮咚之聲,月中的廣寒宮傳來縹緲的仙樂……。

這首詩宛若引人走入月宮仙境,飄飄然毫無俗塵氣,并給人留下了無窮的想像空間,體現了詩人對神仙世界的向往。感嘆人間塵世變遷往復不斷,而明月、天上仙境依然是恒久的!

千百年來,明月這一意象成為人們抒懷言志的載體,體現出古老神州的人們對天地自然的敬畏。@

 


網載 2015-05-23 23:00:08

[新一篇] 用一種常見調味品泡腳 勝過吃補藥

[舊一篇] 淑萍:與月亮有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