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人文:府學、狀元及教育歷史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簡體     傳統

蘇州的人文,無錫是無法比的。。。。

蘇州不僅在古代出了眾多狀元,到現代也是按人口比例計算出院士最多的城市。明清時期一共產生202名狀元,蘇州地區就有35名,占全國狀元的比例達17%.創立于1035年的蘇州中學,在近千年的時間內就為這一地區培養了不少人才。

  ●《蘇州狀元》作者李嘉球列舉了經濟富裕、社會安定、教育發達、藏書豐富與家族影響這五條原因來說蘇州盛產狀元。總體來說,五代、兩宋以降,特別到明清以至近現代,吳方言地區成為國內經濟與文化的重心區,因此出現了人才輩出的局面。

  ●在清代人的筆記中,學者汪琬的研究表明,蘇州在科舉方面的優勢主要在明清兩代。

  ●從“千年府學”向“百年新學”,也就是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剛開始的那一段——民國時期的蘇州中學曾有炫目的成就。而現在蘇州中學在推廣倪振民提出的“主動學習模式”,在走集團化發展,有成就,也有爭議。

  蘇州府學千年

  2005年7月4日,蘇州中學民國風格的行政樓上的電子顯示屏幕上正滾動著一行紅字:“熱烈祝賀朱海一同學成為2005年江蘇省高考狀元”。在高考成績公布的當晚六點,這個喜報就出現了。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035年的蘇州中學,即將迎來“府學千年、新學百年”的雙慶,在蘇州中學的花園中,有一塊1950級校友為雙慶而捐贈的石刻,上面寫著“求真創新、滋蘭育蕙”八個紅字。但是在高考成績公布的那幾周,沒有多少人會關注這個學校古老的歷史,考分顯然對多數市民更具有說服力。

  這天下午快三點時開幕的“蘇州中學2005年高考突出貢獻獎”頒獎儀式上,蘇州中學校長倪振民感謝他的學生在高考中“實現了高三年級高考目標”,“捍衛了蘇中名譽”,并向成績最好的11名學生一共頒發了2萬元獎金。蘇州中學高三(3)

  班學生朱海一語文考了129分、數學146分、英語135分、化學145分、物理142分,外加她還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參加過無線電測試比賽并獲得過全國二等獎,獲得了10分的加分,以707分的總分成為2005年江蘇省理科狀元。她得到了學校頒發的1萬元獎金。

  在2005年高考中,蘇州中學有省狀元一名,在全省47萬名考生前200名中有7人,考分達600分以上的有176人。蘇州中學的這份高考成績不僅讓眾多市民關注,也得到蘇州市委書記王榮的專門祝賀。

  蘇州中學和蘇州市官員對出狀元的反應并不是最夸張的。在四川,今年6月24日凌晨傳出該省高考文理冠軍均出自內江六中的消息后,有記者凌晨3點半就去采訪兩名高考冠軍和他們的家長、老師。內江市市長葉壯、市教育局局長李思明得知喜訊后,先后趕到內江六中表示祝賀。

  出狀元、出成績對多數家長、教師和教育主管部門來說,是一次直接考查,事關學校在當地的聲譽、上級部門的政策扶持等,因此不難想象各地學校對于高考成績的重視。“這種現象,可以說與古代考中狀元的情形有相似的地方,在那時候一個地方出狀元,學校、地方官員和鄉親也是有一種榮耀的感覺,這里面有一種民間崇拜的因素”。著有《蘇州狀元》一書的李嘉球說,“實際上今天的很多方面能從古代找到影子,比如‘狀元’這個詞就使用到現在了,雖然現在各省的所謂‘狀元’和古代全國性的‘狀元’不是一回事”。

  追尋狀元遺跡

  在清代人的筆記中,曾記載學者汪琬宴客于府,席間談論家鄉土產,則粵有象牙犀角,陜有狐裘毛皮,魯有絹絲海錯,鄂有優質木材,而汪琬曰蘇州土產只兩樣,一是梨園子弟,另一樣為“狀元”。

  汪琬是蘇州人,他的話并非夸大,據李嘉球統計,自唐代開始科舉,全國歷代共考出文狀元596名、武狀元115名,其中蘇州地區出了45名文狀元、5名武狀元,而歷代考中進士的多達2700多人。他的研究表明,蘇州在科舉方面的優勢主要在明清兩代:“明清時一共有202名狀元,蘇州地區狀元就有35名,占全國狀元的比例達17%,蘇州狀元中不乏文震孟、翁同龢這樣的良相諍臣,也有史學家畢沅與外交家洪鈞等,祖孫狀元、兄弟登甲、叔侄及第等現象也屢見不鮮,因此才有姑蘇文盛出狀元的說法”。

  至今還能尋訪到蘇州狀元的遺跡。明代天啟二年狀元文震孟的故居藝圃已經是世界文化遺產,這一處園林位于古城西北隅閶門內文衙弄的小角落里,林木交映的后院就是他當年讀書的地方,今天則只有導游一遍遍講述他當年的經歷了。

  位于南石子街的狀元宰相潘世恩的故居正在進行大規模整修,不久將對外開放。蘇州民間稱潘氏為“貴潘”,狀元、探花、翰林、舉人不勝枚舉,其中潘世恩為官五十余年,歷事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四朝,被稱為四朝元老。而清同治戊辰科狀元(1868)洪鈞的故居沒有這樣的好運,那里曾是一個存放垃圾車的地方。

  文震孟是文徵明的曾孫,可以說是詩書世家,而潘世恩則是官宦人家的代表,相比之下,洪鈞則是另一個典型。洪鈞出身于一個商人家庭,因家道中落,生活貧困,父親要他放棄儒業,去學做生意。而他堅持求學,終于30歲狀元及第,走上仕途。這時候他在懸橋巷27號建了另外一所宅地,今天是一所小學的所在地。他最知名的行為是光緒十三年(1887)起,充任出使俄國、德國、奧地利、荷蘭四國的外交大臣,還帶著自己的夫人賽金花,這是另一段風流故事了。

  姑蘇文盛出狀元

  李嘉球稱在蘇州出現了這么多的狀元決非偶然,他列舉了經濟富裕、教育發達、藏書豐富與家族影響的原因,來解釋蘇州為什么盛產狀元。

  五代、兩宋以降,特別到明清以至近現代,江南成為國內經濟與文化的中心之一。李嘉球認為,“著名的大運河,就是由蘇南浙北向中央政府輸送糧賦的國家命脈,洪武中期,蘇州府以占全國1/90的耕地負擔了全國1/10的稅糧,超過浙江全省,這就為文教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蘇州教育的一大轉折點是北宋景佑二年(1035),名相范仲淹在此創建蘇州府學,府學遂聲名鵲起,這也是日后州縣立學的開始。教育日漸興盛,除府學、縣學外,各地紛紛建立書院和為數眾多的社學、義塾和私塾,涌現了一批以嚴謹治學著稱的書院,如蘇州紫陽書院歷代掌院共27人全為進士,其中有清代詩學家沈德潛、乾嘉名家錢大昕、近代改良家馮桂芬等。由于小城鎮的發達,吳地書院數量之多也為全國之最,以蘇州為例,吳縣17所、常熟13所、太倉6所、吳江9所、昆山11所。隨著文化世家的興起和文化名人的涌現,刻書、藏書之風也日益興盛。據《歷代藏書家辭典》所載,僅蘇州就有藏書家576人,“人文之盛,冠于全國”。

  “實際上在三國以前吳人尚武,唐宋以后才逐漸變化”,蘇州民間的崇文重教意識也格外強烈,在蘇州的明清老建筑里,往往能發現石雕和木雕上五子登科、高中狀元的故事,五百名賢祠中的畫像、街上的狀元牌坊以及評彈中落難公子考狀元的故事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具體到科考方面,史學家顧頡剛曾提到“蘇州地主家庭訓練子弟適應科舉制度之才能,其技術性在全國為最高。”這一“技術性”,也就是所謂應試技巧和訓練手段,這點僅從當時的“輔導教材”———時文選本出版的繁盛就可見一斑。當時為了給考生提供八股范文,有人把科考成功者的考卷收集出版,讓考生模仿學習,逐漸發展成一大產業,書商便雇人收集以往的應試文字,加以選擇乃至評點,印刷出版。當時江南出版的時文選本名聲最大,“至一科房稿之刻,有數百部,皆出于蘇杭,而中原北方之賈人市買以去”。如《儒林外史》中的馬純上(馬二先生)、匡超人等,就是受雇于書坊的職業選家,當時曾有人痛心地說“天下之人惟知此物可以取功名、享富貴,此之謂‘學問’……而他書一切不問”。

  除了考場上一較高低,家庭背景、宗親關系、鄉土情誼、師生關系等場外因素也影響科考名次。

  如晚清的文廷式是翁同龢的弟子,在他的筆記中記載,直隸人李鴻藻當權后,“直隸人及甲戌會試門生得意者居十之九”,而翁同龢同樣竭力舉薦自己的門生、親友,李、翁二人“取材半出鄉閭”。

  又比如康熙十二年,韓菼得中狀元就和鄉親有關,韓菼因家庭貧困,到京師去尋找出路。康熙十一年到國子監做監生,做八股文有名于時,得到國子監祭酒(校長)徐元文(昆山徐乾學之弟)的照顧;參加順天鄉試,主考官是徐乾學。因與徐氏兄弟有師生之誼,康熙十二年會試、殿試都取得第一名,狀元及第,授翰林院編修。

  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

  倪振民認為古代的教育“實行的就是精英教育。970年前蘇州府學占地將近300畝,學生只有27人,都是全國各地的優秀學生。清代紫陽書院,學生也不過數百人“。而今天的中學動輒幾千人,全國受教育人口基數更是龐大,今天中國基礎教育的世紀性難題是:怎樣在普及化教育的時代尋求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平衡?

  從“千年府學”向“百年新學”,也就是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型剛開始的那一段———民國時期的蘇州中學曾有炫目的成就:當時先后在此執教的名師有羅振玉、王國維、錢穆、呂思勉、吳梅、呂叔湘、胡煥庸和油畫家顏文梁等,就讀的則有教育家葉圣陶,史學家胡繩、顧頡剛,版本目錄學家顧廷龍,中共早期領導人博古(秦邦憲)、科學家錢偉長、李政道以及不久前逝世的作家陸文夫,還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政府官員和研究專家。

  而現在蘇州中學在推廣倪振民提出的“主動學習模式”,在走集團化發展。有成就,也有爭議,有人認為蘇州中學沒什么可以驕傲的:“錄取的是全蘇州最優秀的學生!尖子生都被你們拔走了,有什么驕傲的?”從高考成績來看,蘇州中學和南通、揚州一些實行高強度作息制度、題海戰術的成功“縣城中學”比確有一定差距。而蘇州中學的老師、學生多強調他們實行的是素質教育,多元化的通道,全校660名考生中在高考前已被國內外著名高校提前錄取和保送錄取的超過80人。一個已經考上大學的學生也在網上留言說“蘇中給我們的最好的,就是把其他學校夢魘一般的高中三年變成我們今生最值得回味的三年。我同專業的同學里,有不少都是各省前100、前50名的考生,但別人的成績是三年一周6天半,一天15個小時苦學換來的。”但也有家長覺得他們管理學生有點松,諷刺“主動學習模式”有如“放羊”,希望能更嚴格地管理作息時間和有更多的老師指導。在新學年的開頭,在即將迎來“府學千年”和“新學百年”雙慶的時刻,爭論還在這所學校繼續。

  ■鏈接

“中國第一狀元縣”安徽休寧縣之爭

  在安徽休寧縣城的街頭,很容易看到“狀元”這個字眼:“狀元書店”、“狀元食府”、“狀元文化廣場”,以至一個新樓盤也以狀元文化為賣點進行宣傳。讓“狀元”在休寧有這般影響的人是胡寧和———休寧縣縣委書記,正是他2003年開始推出“中國第一狀元縣”的名號,謀劃以此發展旅游和文化產業。最早推出“中國第一狀元縣”說法的是黃山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江志偉,他在1999年一篇題為《幾多“第一”出徽州》的文章中提到休寧是“中國清代第一狀元縣”,他統計休寧在清代一共出了13位狀元,為全國之最。江志偉說,1998年黃山出的一本書上就有類似說法。經過多方查訪、考證,當地政府發現休寧從宋代到清代一共出了19個狀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狀元縣”。引起爭議的是,休寧縣自己統計的19個狀元中有15人都“寄籍”外地,如汪繹、汪應銓、畢沅也出現在《蘇州狀元》一書中。


編者 2010-07-15 08:32:41

[新一篇] 朱大可:漢字革命和文化斷裂

[舊一篇] 讓文化引領兩岸未來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