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靠權力均富反而導致均貧?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轉評:二十世紀全球紅色革命破產的原理)

貧富懸殊很顯然是權力造成的。那些權力不受制約的地方,官員不守法律的地方,民眾的權利與自由受到重重壓制的地方,貧富差距才最嚴重

  孔子:我這一輩子,總是有個心結終生揮之不去。這就是,我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看到有人太窮,有人太富,我就打心眼里不舒服。(《論語·季氏》)只有財富平均了,我才安心。天下人要是能同等富裕,那該有多美妙啊?

  老子:假設有某位統治者向你請教,怎樣才能讓世界上的人都一樣高。你回答說,這簡單,矮個子的人沒有了,這個世界上的人就都一樣高了。我且不問你如何讓矮個子的人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但是即便改造后的世界都是由高個子組成的,那些高個子的人也不可能絕對一樣高。這樣個子相對較矮的人是不是又出現了?就像籃球場上的矮個子,即便站在普通人中也可能是高個子。我想知道,你拿這些新出現的矮人怎么辦?

  孔子:這個我倒沒想過。看樣子我原來的想法是有些過于簡單化了。絕對的均富的確難以實現。

  老子:像高矮一下,貧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高矮與貧富的標準都是變化的,有高就有矮,有富就有貧。靠把窮人去掉來實現均富的想法固然美妙,但卻永遠實現不了。這種想法一旦實行起來,要么是把窮人從肉體上消滅,要么是剝奪、消滅富人,把富人變成窮人。后一種辦法更常見。結果是,在均富的名義下,富人沒有了,大家都成了窮人。相關的歷史實例我就不舉了吧。

  孔子:請您給我一個澄清的機會。我的本意是要告誡這些侯王,不要只想著自己的財富還不夠多,而應考慮財富分配的不均,財富分配均衡,沒有貧困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老子:你并沒有澄清什么呀?況且你的這個建議是把分配財富的權力交給了統治者,要他們去均貧富。你的出發點最終還是落實在維護統治者的江山這一點上。你以為,剝奪了富人,天下就安定了,江山就永固了。但是中國的歷史并不支持你的這個看法。從另一種角度看,直到今天,每朝每代的統治者,都把你們儒家的均富主張奉為執政綱領。但是,均富從未實現過,到是窮人更窮了,統治者更富了。

  孔子:您對我的批評,也許有些道理。但是您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富者日富,貧者日貧”能無動于衷嗎?您知道,我們儒家主張人人應該有惻隱之心。其實,貧一點富一點都不是什么大事,關鍵是貧富差距大了之后就會有人要鬧事,就會動亂,我最怕動亂。

  老子:你的顧慮是對的,邏輯卻是錯的。動亂的確不好,但是只有找到造成動亂的真正原因,才能有效地防止動亂。你把貧富差距當作是動亂的原因,我問你,貧富差距的原因是什么?

  孔子:這個,我還沒想過。我只知道馬克思和新老左派都把它歸結于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制度。

  老子:可是,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在你的思想流行的歲月里從未成為中國的主流。在過去幾千年,還不曾有過真正的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那中國歷史上的貧富不均又是從哪里來的?可見,造成貧富不均的罪魁禍首不是資本主義與市場經濟。相反,在今天,凡是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發達的地方,貧富差距反而相對較小。

  貧富懸殊很顯然是權力造成的,準確地說,是專制,是統治權來路不正和不受約束造成的。那些權力不受制約的地方,官員不守法律的地方,民眾的權利與自由受到重重壓制的地方,貧富差距才最嚴重。如果你放過專橫的權力而在富人身上打主意,那豈不是放過了真正的元兇嗎?窮人的苦難豈不要持續更久?中國有史以來兩極分化的程度是與權力的作惡程度同步,還是與經濟自由市場發達的程度同步?哪個王朝的末年,不是權力最專橫最腐敗的時候,不是兩極分化最嚴重的時候?天下大亂的原因不是不均,而是專制;不是富人導致不均,而是專制導致不均。你們儒家看到的是大富和大貧對統治構成的威脅,卻無視統治者對富人與窮人構成的威脅。這樣官民的沖突就被成功地悄悄地置換為貧富沖突。但是,對原因的成功置換,不等于問題的成功解決。

  孔子:我一直認為,貧富應該有個度,如果按照這個度來分配財富,不就政通人和了嗎?比如說,君王通過財富再分配,使百姓“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人人過上安康的日子。

  老子:你們儒家希望靠統治者發布政令調節貧富來維持社會的安定與帝王的江山,這種看法是非常錯誤的。如果強制的均富能湊效,怎么會有那么多次大規模動亂和江山易主?為什么強制的均富帶來的反而是均貧?因為你們建議用統治者的權力來取代天道。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造成兩極分化的是專制本身。若再用專制的強制手段來解決兩極分化,那結果只能是更加的專制。以制造動亂的方式來追求安定,豈不是南轅北轍?

  孔子:天道雖好,但是我看不見摸不著。除了君王,我還能寄希望于誰呢?

  老子:當權者沒有實現均富這個能力,他們能做的充其量是以均富的名義去自肥。所謂均貧富,往往是統治者以公義之名,行自肥之實。統治者若動用手中的權力強行均貧富,不僅僭越了天道,而且超出了政府的能力。政府一沒有能力制定標準,二沒有能力有效實施,三沒有能力防止意外后果。人算不如天算。最大的不公平是由于權力干預所帶來的不公平。當政者不承認天道的隱形之手,而是假裝看不見這只無形之手的存在,竭力以冒充天道替代天道。如果統治者順應天道,不去試圖取代天道,尊重天道無形的調節作用,反而比政府積極有為更能實現均富。統治者如果承認天道在政府之上,那么政府就應該服從天道,政府就不應該去強行均貧富。其結果要么是絕對貧困,要么是更加不均。我們爭執的焦點不是應不應該幫助窮困者,而是究竟用哪一種方法更為有效。

  孔子:說實話,在今天跟您討論之前,我還是很為我的均富思想頗感自豪的。現代社會主張人人平等,我以為我的均富思想應該是現代平等觀念的一部分。

  老子:人生而平等,并不意味著人生來就在精神、物質、機遇、個性、品德、成就方面完全相同,也不意味著每個人要占有同等的財富。平等權的目的是為了讓每個人享有最大限度的選擇自由,充分實現人在各個方面的潛能。平等權同樣意味著可以享受個人不可剝奪的基本權利的自由,因而也享有免遭其他人或個人聯合體(如黑社會、政府)侵害的同等自由。平等并不意味著機會的絕對平等,而只是意味著享有機會的同等自由。平等不意味著政府應對所有社會成員在方方面面的差異負有校正的責任。

  既然天道造就了人類社會的多樣性,要用單一性來取代這種多樣性,就不免要使用殘酷的武力、精神的摧殘,乃至肉體的消滅才能達到目的。因此,單一性和整齊劃一,必然會窒息活力與自由。最可怕的念頭就是,“吾疾貧富不均,今為汝輩均之。”強行的殺富濟貧比貧富不均后果還有嚴重。如果真的實現了均貧富,其結果是均貧:把大多數人變得同等貧困,把少數統治圈里的人變得富有。我并不反對均富,也不喜歡兩極分化,但我反對的是絕對平均主義,反對靠權力政令來實現均富,我主張依靠天道來實現均富,用市場這樣的自然的力量來實現均富。在財富分配問題上,政府的作用是輔助天道,而不是取天道而代之!

  天道章句之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

  天道常在而無名狀,

  雖純樸幽微,卻無人能加以主宰。

  執政者若是能夠恪守天道,

  民眾將自愿臣服順應天道。

  天地之間自然相合,

  因此自行降下甘露。

  政府不必用權力干預,

  天道會均勻普潤眾生。

  當初天道制成萬物,各有名稱,

  名稱既有,就形成規范約束。

  恪守規范,就能夠避免危險。

  天下皈依天道,

  就像河谷歸順江海。

  (作者系文化部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本文系作者“天堂茶話”系列第三十二章《無令自均》。該系列其他文章請參閱劉軍寧的搜狐博客


劉軍寧 2011-09-13 07:14:02

[新一篇] 陳偉:潦倒窮漢與美國憲法

[舊一篇] 柴静:因为如果是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