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君唐太宗之書法逸事(圖)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盛世明君唐太宗之書法逸事
圖:唐太宗不僅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帝王,在中國書法史上,他也取得非凡成就。(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在中國書法史上,他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唐太宗從小就受翰墨薰陶,雖然半生戎馬倥傯,但只要有機會就會揮毫作書。

唐太宗在《指意》中說: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和,則字無態度也,以心毫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他尤愛王羲之的書法,謂之“盡善盡美”。曾下詔重金征求羲之遺墨,并自撰《王羲之傳》。

據載,唐太宗每得王帖,不僅自己銳意臨仿,還命諸王子臨帖五百遍。唐太宗的書法深得王羲之神髓,筆劃爽利,激越跌宕而又渾然天成。其所書的〈晉祠銘〉不僅開了行書于碑之先河,而且也是難得的書法名碑。

唐太宗練字

唐太宗的筆法源自“二王”,但他也很善于向當時的書家學習。他在處理政事的空閑時間里,潛心研習書法,經常與大臣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等切磋書藝。被譽為“初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虞世南,精通古今,文章書法下筆如神,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經常臨摹學習虞世南的書法。

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唐太宗深感虞世南字體中“戈”字最難寫,不容易寫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練習“戩”,因怕寫不好有失體面,于是便故意將“戈”字空著不寫,而私下請虞世南代為填補。

隨后唐太宗請諫議大夫魏徵觀看,并征求魏徵的意見說:“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的字?”魏徵恭恭敬敬地仔細看了一遍,含笑道:“臣不敢妄加評論陛下的書法。”唐太宗說道:“你直言無妨,朕恕你無罪。”這時魏征才奏道:“今窺圣作,惟戩字戈法逼真。”唐太宗不禁贊嘆魏徵的眼力高,也更看重虞世南的書法了。

李世民身體力行地倡導書法,促使唐代書法成為中國書法史上輝煌的一頁。

唐太宗設宴寫飛白書

飛白書是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體,相傳為東漢書法家蔡邕受了修鴻都門的工匠用帚子蘸白粉刷字的啟發而創造的。飛白書的筆劃有的部分呈枯絲平行,轉折處筆劃突出,顯現蒼勁渾樸。北宋黃伯思說:“取其發絲的筆跡謂之白,其勢若飛舉者謂之飛。”“書圣”王羲之及其子王獻之俱精于飛白。據《書史會要》載,“(唐)太宗善飛白,筆力遒勁,尤為一時之絕。”

唐張彥遠在《法書要目》中記載著這么一個故事。貞觀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唐太宗在玄武門召見三品以上大臣,并且設宴款待他們。在吃飯期間,唐太宗提筆寫飛白書。大臣們看了十分贊賞,乘著酒興爭著從唐太宗手里奪取墨蹟。散騎常侍劉洎跳到皇帝的龍床上搶到了飛白書,其不得者紛紛指責劉洎踩了龍床,冒犯了皇上,罪該萬死。

唐太宗笑了笑,很風趣地說:“過去只聽說嬪妃找借口坐皇上和皇后的車子,今天我卻親眼看見常侍大臣跑上皇帝的龍床上了!”

御史蕭翼智賺〈蘭亭序〉

唐太宗十分喜愛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收藏了許多王羲之親自書寫的作品,據說有三千六百幅。但是,他一直沒有得到〈蘭亭序〉。為此,唐太宗一直感到很遺憾。

當年王羲之的〈蘭亭序〉作為王家的傳家之寶,一代一代往下傳。到王羲之的第七代孫智永時,他出家當了和尚,便把〈蘭亭序〉傳給他的弟子辯才。辯才如獲至寶,將它藏在梁間暗檻中。唐太宗得知〈蘭亭序〉在辯才的手中,曾三次向辯才索要〈蘭亭序〉,均被他矢口否認。太宗無奈,便命“負才藝多權謀”的“智略之士”監察御史蕭翼相機行事,計取真跡。

蕭翼扮成一介窮書生,帶著“二王”的一些雜帖拜訪辯才,兩人一起談詩論賦,品書賞畫,十分投機,于是便成為了朋友。一次,辯才透露他藏有〈蘭亭序〉的真本。蕭翼佯笑道:“經過多次的戰亂,〈蘭亭序〉的真跡怎么還會在呢?我想肯定是別人仿寫的。”辯才和尚見他不信,便從梁間暗檻上取下了〈蘭亭序〉。蕭翼仔細觀察,故意說道:“果然是仿寫的。”兩人為此爭論了起來。

第二天,等辯才有事出門,蕭翼趕忙取下〈蘭亭序〉真跡,來到地方官處,命令他傳辯才面叩朝廷御史。辯才到后,蕭翼對他說,他奉圣旨來取〈蘭亭序〉,現在已經到手,特喚他來告別。辯才聽后,大呼上當,氣昏在地。

回到了京都,蕭翼把一切稟報了皇上。唐太宗得到了〈蘭亭序〉真跡,高興極了,特別獎賞了蕭翼,封他為員外郎。唐太宗把〈蘭亭序〉放在座旁,早晚觀賞,并令人摹刻翻拓,賜給他的皇子近臣。到臨終時唐太宗還留下遺詔,要把〈蘭亭序〉作為陪葬品,埋入昭陵。

這一故事記錄于唐人何延之的《蘭亭記》中,唐代大畫家閻立本根據這一記載還創作了一幅〈蕭翼賺蘭亭圖〉,流傳于世。


路圣石 整理 2015-08-23 08:37:52

[新一篇] 晏嬰卜鄰 文化典故

[舊一篇] 李淳風與古代天文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