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深處的憂慮:誰的樂園?(上)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每一個華麗的夢,都是從黑夜開始。


夢開始的時候,我們并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歡樂還是悲傷,閑暇還是彷徨?夢中只有模糊的道路,我們奔跑著,沒人去留意風里塵埃,水中落花。然而,當夢醒的時候,我們是否真地尋到了那夢中的“樂園”?亦或,還站在渺無盡頭的路上吟唱:究竟誰,撿起了我曾經的夢?


許多人看到標題的第一直覺:硅谷,當然是創業者的夢中樂園。是的,如果你看過《The Social Network》這部電影,一定還記得 Sean Parker 在勸說 Mark Zuckerberg 西遷時,所描繪的硅谷。在 Sean Parker 的圖畫里,硅谷是一個充滿了機會、金錢、投資人、和天才創業者的極樂之園。


五年之前,我也對此深信不疑,但,現在不是了。


在我看來,創業者是一個稀少而獨特的群體,他們有著強大的自由之心,并渴望掌控命運的輪盤。對于創業者而言,這世上并不存在所謂的“樂園”之地,因為整個世界都已被裝在了自己的“心”里,一心一世界。換句話說,對于他們而言,這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即是天堂,又是地獄,他們可以一念成佛,也能一念成魔。


“樂園”這個概念,對于那些并沒有能力改變“世界”的普通人而言,才更有意義。確切地說,每一個沒有能力開天辟地的普通人,才更傾向于在客觀的世界里,尋找一個恬靜的“樂園”。


而硅谷,正是計算機行業普通員工的樂園。如果,你想在下班后不受工作郵件的煩擾;如果,你想在周末休息兩天,遠足,海釣,登山,親子;如果,你想享受平靜穩定的生活節奏,并在業余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么,請到硅谷來。雖然,這種情形,很可能是“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的翻版,但至少,現在的硅谷的確可以給普通人提供一個如此安逸的環境。


以上所述,并非言之無據。我們來看一下具體的數字。美國勞動部的統計數據表明:在硅谷,計算機從業者的年均收入是 11.5 萬美元。如果再算上獎金與股票的話,計算機從業者的年均收入應該在 15 萬美元左右。那么在一個雙計算機職工的家庭里,一年的收入就是 30 萬美元。倘若按照 30 年工作年限計算的話,一個家庭職業生涯的總收入為 900 萬美元,約合 5500 萬人民幣。(相當于連中 11 次彩票。單職工家庭也能中 5.5 次彩票:)



如果,你沒有“富可敵國”的壯志雄心,那么,這些錢足夠你過上體面富足的生活,甚至對于很多創業者來說,一輩子也未必有 900 萬美元的收入。


另一方面,與中國的計算機業員工相比,美國員工的工作更加穩定,忠誠度也更高些。一份來自 Linked 的年度報告顯示:中國的互聯網業者跳槽的平均長度為 31 個月,而在美國,這一長度則是 45 個月;中國的電信業工作者平均每隔 38 個月就更換雇主,而美國電信業者的跳槽周期則是 60 個月。美國勞動部的統計也顯示:美國計算機業者約 5 年更換一次雇主。這一數據與 Linkedin 的報告基本相符。



我不想探討是什么造成了中美員工忠誠度上的差異,因為這牽扯太多糾纏不清的因素。但我相信,絕大多數人并不喜歡如此頻繁的更換工作,絕大多數人都期望過上穩定的朝九晚六的生活,這并不是什么“奢求”或“過錯”,這只是正常的人性需求。如果我們集中精力,提高效率,每天 9 個小時的時間,足夠我們把本職工作完成得干凈漂亮。現在已經有一些互聯網初創公司,例如 Quartz(qz.com) 和 Treehouse(teamtreehouse.com),設定了工作四天,休息三天的時間表。


成功的創業者,確實需要有“狼性”,和不可遏制的“野心”,但這種“狼性”與“野心”并不能以“企業文化”的帽子強加于普通員工。我們應當正視,普通人與領袖之間的差異。要知道,“人還是要有夢想,萬一實現了呢?”這句話,僅僅適用于極少極少的一部分人。


硅谷,固然有天縱奇才的創業家,更有無數盡職敬業的普通人。其實,這片“樂園”,并不是什么天賜之地,它只不過是無數普通人用自己樸實無華的生活所鑄就。平凡忘憂,就是這種快樂。


我喜歡在周末的早晨到 The Annex 去吃早午茶。這家小餐館,在斯坦福大學旁邊,距離風投界著名的沙丘路(Sand Hill Road),也不過咫尺之遙。我可以想象,在沙丘路上那數以千計的風投家們,每天都在瘋狂與躁動中度過,他們手上的金錢,輪轉又輪轉,以神奇的魔力,改變了世界的前行軌跡。


而我與他們不同,只希望在自己平靜的世界里,欣賞一花一葉,以及他們的傳奇故事。


每一個華麗的夢,也都是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結束。




36氪 2015-08-23 08:42:34

[新一篇] 《銳科技》喬布斯靈感來源之硅谷仙童

[舊一篇] 自動化讓我們變蠢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