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的雪花要結婚啦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新年

by 顧城


銀制的白樺林

青銅的小松樹

圣誕老人走來了

點亮一支一支紅蠟燭


發芽的火苗要長葉

長出花骨朵

豪豬聞味沒聞見

須須都燒糊


愛美的雪花要結婚啦

旋風在跳舞

一跳跳到圣壇上

撒了一地果子露


紅閃閃的是血珠

晶亮亮的是淚珠

都忘了月亮是新郎

它在悄悄哭


燒去舊年

by 內奧米·希哈布·奈,王立秋 譯


字母在一秒一秒的時間里吞噬自身。

便條是綁在房門把手上的朋友,

透明的猩紅的紙,

像飛蛾的翅膀一樣滋滋作響,

與空氣結婚。


每一年都有那么多易燃的東西,

蔬菜,未完成的詩的清單,

歲月的橘黃色的旋轉火焰,

石頭那么小。


在有又突然沒有了某物的地方,

一種缺席呼喊,贊美,留下一個空間。

我又從最小的數目開始。


快舞,喪失與落葉的曳步,

只有我沒做的那些事情

在燃燒的死亡后劈啪作響。

元旦的來歷

有個傳說,是在4000多年前遠古的堯舜盛世之時,堯天子在位時勤政于民為百姓辦了很多好事,很受廣大百姓愛戴,但因其子無才不太成器,他沒把“天子”的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品德才能兼備的舜。堯對舜說:“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傳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來舜把帝位傳給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樣親民愛民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愛戴。后來人們把堯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堯的那一天,當作一年的開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稱為“元旦”,或“元正”,這就是古代的元旦。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晉代詩人辛蘭曾有《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小大同悅熙。”記述元旦慶賀情景。


在民國以后雖然定1月1日為新年,當時只有機關、學校以及外國經營的洋行大商號等才放假1天,老百姓并不承認,仍延承古時舊習以農歷初一為新年,因此老北京的街市上與民間均沒有什么歡慶活動。解放后將1月1日歲首改稱為“元旦”節后,政府仍按照幾千年來使用的農歷歷法按農時節令,在立春前后冬閑時期的“春節”放假三天,民間辦“廟會”等歡慶,傳承百姓的心愿和千百年的民俗。

魯迅的二十三個元旦

“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于寫作上了。”這是魯迅先生的自白,也是他的真實生活,即使元旦,也無例外。


從1912年5月5日至1936年10月18日,魯迅日記24年未斷,其中元旦日記23則,內容大同小異:或閉門著述,或作序譯文,或上街購書,或與友敘談,可謂豐富多彩、充實有序,總體來說就是一個“忙”字。


辛亥革命第二年中國采用公元紀年,1913年元旦棲居北京的32歲魯迅在日記中云:“一日,晴,暖。例假。上午得二弟信,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發。午后同季市游先農壇,但人多耳。回看楊仲和,未遇。夜以汪氏、孫氏兩輯本《謝承書》相校,盡一卷。”元旦也是當年的“共和大紀念日”,內務部禮俗司設在先農壇的古物保存所免費開放,游人甚多。素來看重文物的魯迅自然不會錯過這一機會。“夜以汪氏、孫氏兩輯本《謝承書》相校。”《謝承書》即謝承的《后漢書》,魯迅于上年八月曾抄訖汪文臺輯本,此日又以清代孫志祖本與之互校,過新年也不休息。一代宗師的勤勉刻苦可見一斑。日記中“例假”二字,說明當年公職人員元旦也放假的。


翌年,即1914年元旦,魯迅日記載:“一日,晴,大風。例假。上午徐季孫、陶望潮、陳墨濤、朱煥奎來,未見。楊仲和饋食物,卻之。午后季市來。往敫家胡同訪張協和,未遇。遂至留黎廠游步,以半元買‘貨布’一枚,又開元泉一枚,背有‘宣’字。下午宋守榮來,未見。晚得二弟信,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發。”這里的徐、陶、陳、朱等人,應該是魯迅在京時的同事或朋友,而“未見”,說明雙方并未預約,是不速之客。“楊仲和饋食物,卻之。”楊仲和也是魯迅朋友,但家境欠佳,故其所送禮物被魯迅婉拒了。季市,即魯迅好友許壽裳,兩人過從甚密。“留黎廠”即琉璃廠,北京著名“文物一條街”。這個元旦,魯迅馬不停蹄地訪朋會友,所談無非是文學或社會之事,還在琉璃廠“淘”得幾枚古幣。


1925年12月31日,45歲的魯迅“在一年的盡頭的深夜中”,為雜文集《華蓋集》寫下“題記”;1928年元旦,他重讀屈原,在滬上寓所寫下《離騷》中“望崦嵫而勿迫,恐鵜之先鳴”兩句名言——屈原和司馬遷是魯迅的偶像,他在《漢文學史綱》里推崇《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作為自勵的箴言,彰顯其珍惜光陰、分秒必爭的人生信條。


生命中的最后四年,他的拼搏更趨“白熱化”:1933年最后一夜,他作《〈南腔北調集〉題記》,這天蕭紅來信問他是否掛念在北京的母親,魯迅回函曰:“新年三天,譯了六千字童話,想譯得通曉點,竟比做古文還難,每天弄到半夜,還做亂夢,哪會記得遠在北平的母親呢?”1934年元旦,魯迅撰寫雜文集《南腔北調集》題記;1935年元旦,魯迅致函海外友人、翻譯外國文學;1936年新年,凌晨寫訖《且介亭雜文二集》后記……一年又一年,魯迅以通宵達旦的筆耕辭舊迎新。


“細節決定命運”,從魯迅先生元旦日記中,不難領悟一代宗師的心路歷程。許廣平曾追憶,每年最后一天魯迅必做兩件事:一是整理、存放當年日記;二是掛好新年日歷牌,然后點燃香煙,在藤椅上養神且思考:今年做了哪些事,有無什么遺憾?新年將加倍努力。


反觀當今,新年似乎演變成娛樂、游玩和美食的“總動員”。新年光臨,彩燈并焰火共舞,笑聲與歡歌齊飛,當然應該慶祝和熱鬧一番的。時代在變,生活方式也在變,但民族的精氣神不能變,理想和追求不能變。元旦如果僅僅是在燈紅酒綠、娛樂搞笑間的盡情游弋,個中的悲哀,又有幾人體察呢?

by 馬佳

插畫·aka Shout


楚塵文化 2015-08-23 08:43:37

[新一篇] 早安2015:時間未老,理想仍在

[舊一篇] 一條書單告別2014 閱讀,讓我永不孤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