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讀】楊絳: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煉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魂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一處呢。

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

作者 | 楊絳


按基督教的說法,人生一世是考驗。人死了,好人的靈魂升天。不好不壞又好又壞的人,靈魂受到了該當的懲罚,或得到充分的凈化之后,例如經過煉獄里的燒煉,也能升天。大兇大惡、十惡不赦的下地獄,永遠在地獄里燒。我認為這種考驗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賦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順,生活幸運,做一個好人很現成。若處境貧困,生性頑劣,生活艱苦,墮落比較容易。若說考驗,就該像入學考試一樣,同等的學歷,同樣的題目,這才公平合理。


佛家輪回之說,說來也有道理。考驗一次不夠,再來一次。但因果之說,也使我困惑,因因果果,第一個因是什么呢?人生一世,難免不受人之恩,或有惠于人,又造成新的因果,報來報去,沒完沒了。而且沒良心的人,受惠于人,只說是前生欠我。輕率的人,想做壞事,只說反正來生受罚,且圖眼前便宜。至于上刀山、下油鍋等等酷刑,都是難為肉體的。當然,各種宗教的各種說法,我都不甚理解。但是,我尊重一切宗教。不過,宗教講的是來世,我只是愚昧而又渺小的人,不能探索來世的事,我只求知道,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活了一輩子,能有什么價值。


天地生人,人為萬物之靈。神明的大自然,著重的該是人,不是物;不是人類創造的文明,而是創造人類文明的人。只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也該是人生的目的吧!


堅信“人死了,什么都沒有了”的聰明朋友們,他們所謂“什么都沒有了”,無非斷言人死之后,靈魂也沒有了。至于人生的價值,他們倒并未否定。不是說,“留下些聲名”嗎?這就是說,能留下的是身后之名。但名與實是不相符的。“一將功成萬骨枯”,但戰爭中奉獻生命的“無名英雄”更受世人的崇敬與愛戴。我國首都天安門廣場上,正中不是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嗎?人世間得到功勛的人,都有賴無數默默無聞的人,為他們做出貢獻。默默無聞的老百姓,他們活了一輩子,就毫無價值嗎?從個人的角度看,他們自己沒有任何收獲,但是從人類社會集體的角度看,他們的功績是歷代累積的經驗和智慧。人類的文明是社會集體共同造成的。況且身后之名,又有什么價值呢?聲名,活著也許對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一代又一代的人,從生到死,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到頭來只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尸體,人生一世,還說得到什么價值呢?


匹夫匹婦,各有品德,為人一世,都有或多或少的修養。俗證:“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得”就是得到的功德,有多少功德就有多少價值。修來的功德不在肉體上而在靈魂上。


其實,信仰是感性的,不是純由理性推斷出來的。人類天生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統治者只是借人類對神明的敬畏,順水推舟,因勢利導,為宗教定下了隆重的儀式。虔信宗教的,不限于愚夫愚婦。大智大慧的人、大哲學家、大科學家、大文學家等信仰上帝的虔誠,遠勝于愚夫愚婦。


一個人有了信仰,對人生才能有正確的價值觀。佛家說人生如空花影,一切成空。佛家否定一切,唯獨對信心肯定又肯定。“若復有人……能生信心……乃至一念生凈信者……得如是無量福德……若復有人,于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為什么呢?因為我佛無相,非但看不見,也無從想象。能感悟到佛的存在,需有經久的鍛煉。如能把信仰傳授于人,就是助人得福,功德無量。


我站在人生邊上,向后看,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人活一輩子,鍛煉了一輩子,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成績。能有成績,就不是虛度此世了。向前看呢,再往前去就離開人世了。靈魂既然不死,就和靈魂自稱的“我”,還在一處呢。


這個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爐,燒煉出一批又一批品質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質也不相同的靈魂。有關這些靈魂的問題,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亂想罷了。我無從問起,也無從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為不知”。我的自問自答,只可以到此為此了。


本文選自《楊絳文集》,人民文學出版,轉載請注明來源。


騰訊思享會 2015-08-23 08:46:22

[新一篇] “想起初相見,似地轉天旋”

[舊一篇] 需要童話的,永遠是大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