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經濟探底下的總理自信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一季度的經濟形勢座談會原定在4月10日舉辦,后來推遲到了14日,期間,李克強總理去了一趟東北老工業基地、接見了美國商務部長。

  座談會的地點定在中南海的國務院第一會議室,前后兩個半小時,給人總的印象是:宏觀略顯凝重,微觀非常活躍。

  總理關心的三個新數據

  在社科院副院長李揚、瑞銀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等人的分析中,全球經濟正陷入一個較長期的半衰退通道中,用IMF總裁拉加德的話說,歐美經濟進入“新現實”,而這與中國經濟的“新常態”便構成了一種共生互振狀態,列國均難免其外。相比較,中國經濟的健康度和可騰挪空間顯然是最好的,李揚等人因此提出了加快外匯儲備管理體制改革等建議。

  在宏觀經濟學家們看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穩信貸,放貨幣”是一種可以大膽嘗試的調控手段。

  用更通俗一點的話說,二季度之后,股票也許還會再“飛”一會兒,降準和降息也許是可以期待的,固定資產投資的力度也許將加大,而房市的回暖在某種程度下也是可以被容忍的。

  我聽到了“泡沫”加大的聲音。

  在我寫這篇專欄的時候,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的數據,一季度GDP增速為7%,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的新低。

  在14日的座談會上,總理顯然已經比我們更早地了解到這個數據。在他看來,當前的中國經濟“總體平穩”,不過總量矛盾和結構性矛盾的交織則應該充分警惕。

  曾在中國最大的農業省河南掌印多年的李克強對節氣非常熟悉,他說,四月的農業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宏觀經濟也應該做好“銜接期”的工作,“這就好比騎自行車,我們一方面要看到豐收的遠方,同時也應該過好眼前的這個坎。”

  相對于傳統意義上的一些經濟關鍵數據,如投資、出口、消費及工業增長值,李克強提出了他掌控中國經濟良性化成長的三個新指標,那就是:充分就業、居民收入增長和環境改善。

  這三個數據在今年的一季度表現得都還不錯,失業率維持在5%的中低水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1%,而能耗下降的趨勢很明顯,總理的基本信心應在于此。

  “互聯網+”這把火是總理點燃的

  我被安排在第六個發言,前五位均為宏觀經濟學家,自我之后的四位則全數是企業家,后半場的氣氛明顯要熱烈得多。

  “現在民間兩把‘火’,一個是股票,另一個是互聯網+。”這是我發言的開場白。

  自今年兩會上,總理提出“互聯網+”的概念后,一把轉型大火已被轟然點燃,如今行走互聯網企業或傳統企業,無一不熱烈討論“互聯網+”。中國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命題,最早提出于1998年東亞金融危機前后,然而在后來的十多年里,外延式擴張仍然主導著成長的邏輯。時至今日,應對挑戰、積極轉型無疑已成為業界共識。

  坐在我旁邊的張瑞敏,是被邀約與會的傳統制造業代表。創辦于1984年的海爾是中國大制造時代的標本,以大集約生產和精細化管理著稱,可是在今天,張瑞敏開始顛覆所有的制造業管理理念,決然推行組織變革和渠道創新。

  “海爾有8萬多名員工,如今,我們裁員2.6萬人,徹底去除中間層,把決策權、分配權和用人權,統統下放給員工。海爾有3萬家專賣店,在過去,這是海爾最大的資產,但現在卻可能是負資產了,我們積極轉型,一季度,海爾的網上銷售增加了250%。”張瑞敏的介紹,引起了總理很大的興趣,頻頻互動交流。

  在座談會上,總理還特別關心通信基礎設施的建設,隨著移動互聯網熱潮的到來,移動應用、電子商務正成為產業經濟的一次強勁促進力量,然而,中國的寬帶能力非常弱——總理用了一個對比數據,“我們的互聯網應用可以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了,可是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我們的帶寬在世界范圍內排名在80位以后,所以,必須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這方面我們的潛力很大,空間也很大。”

  我所提出的四項政策建議

  在這次座談會上,圍繞著產業創新與企業轉型,我提出了四項政策建議。

  其一,優化扶持政策,政府資金與風險投資融合。

  為了推動企業創新轉型,每年各省市的經信、科技及文化部門都會投入大量的扶持資金,然而它們的使用效率都比較低下,我建議將這些政府的扶持資金與民間如火如荼的風險投資資本相融合,讓更具效率和風控意識的風投企業去尋找、評估和投資扶持項目。

  其二,加速優勝劣汰,發揮地方政府的產效政策。

  建議地方政府利用好手中的土地和稅收扶持政策,在落后產能的淘汰過程中,以量化考評的手段,發揮更為積極和主動的作用,從而加速推進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在這一方面,心要更狠一點,膽子要更大一點。

  其三,推動跨境電商,用互聯網思維轟開突破口。

  我不太看好當今的自貿區模式,相比,我更青睞杭州正在展開的跨境電商試點,后者用互聯網思維應對全球化,是外貿體制改革中的互聯網+試驗,跨境電商的試點有機會在關、稅、匯、檢等通關政策上實現簡政放權、提高效率,達成真正的制度創新。

  其四,鼓勵品牌外銷,擺脫中國制造低端化形象。

  在歐美主流市場的白色家電銷售中,中國制造的比例高達50%,可是中國品牌的比例只占3%,而且長期以來沒有擺脫低端化的形象。政府應鼓勵并扶持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國品牌走出去,嘗試打正面戰場,全力改善中國商品的形象。

  最大的政策工具是簡政改革

  “我有一只‘政策工具箱’,里面還有很多工具的。”總理半開玩笑地說,“當然,最大的工具是改革。”

  “簡政、放權、搞活”,這是李克強政府上任來最鮮明和突出的執政風格,在座談會上,他對權力下放和加大市場調控能力的執著給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網易丁磊在匯報他的公司參與跨境電商的業務時,提及“海關在星期天不提供服務,這不太符合互聯網二十四小時運轉的規律”,總理當即打斷,側臉問相關部委領導,“你們了解這個情況嗎?”答,“我們已知道,正在改進中。”總理又轉頭對國辦說,“你們抓緊督促。”

  中興通信的侯為貴匯報時說,中興在去年為銀川市打造了一個智慧政務平臺,完成432項政務的一站式審批,審批時限縮短了78%,企業注冊由五天壓縮為一天,總理非常高興,立即建議有關部門專門去看一看。

  我在匯報時談及了一個現象,東南一些省份的外貿企業主,每年有一半時間在做業務,另外的一半時間則疲于應付各個政府部門的種種報關、退稅等事務,總理很感慨地插話說,“沿海的民營資本已經很發達了,還要一半的時間,那中西部會怎樣呢?反過來,這也是潛力,時間有時候是敵人,有時候是朋友,把浪費的時間解放出來,就是朋友,就是金錢。”


博客中國 2015-08-23 08:48:39

[新一篇] 每個女孩心底都有一個周芷若

[舊一篇] 中國社會會被王思聰們玩壞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