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紀霖:碎片化閱讀導致“毀三觀”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簡體     傳統

今天,著名學者許紀霖接受上海觀察采訪,談論“讀書”。在功利化的時代,讀書何為?在閱讀碎片化的當下,如何讀書?

征得許紀霖先生的同意,“觀察中國”從訪談中精選6回問答,與讀者分享。


感謝許紀霖先生對“觀察中國”的支持。


本文來源:上海觀察



1.

解放周末:


您自稱“三棲動物”,即同時是書本族、電腦族和手機族。一般來說,您讀書、上網、手機閱讀的時間分別是怎樣安排的?


許紀霖:


這是有一個變化過程的。在我40歲之前,我看的都是書本,是一個標準的書本族。2000年以后,我開始漸漸習慣在電腦上閱讀。尤其是開通了實名微博后,我花在電腦上的時間越來越多。


我有個習慣,每天都會仔細閱讀那些被我關注的微博,從頭讀到尾。微博最興盛的時候,我每天上網讀到深更半夜也讀不完。后來我發現這樣不行,我太沉迷其中了。


接著又有了微信,一開始也是覺得好玩,漸漸發現自己離不開手機了,連上廁所也帶著,怕漏了什么。不知不覺中,我變成了一個手機族。

這樣的生活終于讓我產生了一種恐懼感,我發現自己沒有了讀書的時間。而且,這些微博、微信上的內容大多都是“信息快餐”,90%的內容看完就忘記了,為了記住10%的東西,而浪費了90%的時間,這樣做真是不值得。


所以,現在我給自己立一個規矩,每天只在“垃圾時間”里看手機,晚上上網時間最多不超過一小時,剩下的時間干什么?還是回過頭來讀書。

2.

解放周末:


原來,您這樣的學者也曾被電腦、手機“俘虜”。有沒有思考過,我們為什么會成為“俘虜”?


許紀霖:


我發現手機閱讀有一種神魔性,它迎合了人性的弱點,為什么很多人沉迷其中?就是因為這個。它具有一種即刻消費的特征,很輕松,不費神。


我們也把這種閱讀稱之為表層閱讀,表層閱讀是很愉快的,它不會太耗費你的腦細胞,不怎么需要你思考,不少東西既不過腦子也不過心靈,只是經過表層的碰撞,激起某種愉快或者某種情感,然后就過去了。


現在,我們身邊經常能看到很多“手機控”,只要一有時間、一坐下來就拿出手機看,甚至走在馬路上眼睛還舍不得離開手機。也許,這是他們一種積極的休息方式。


但是,如果你沒有一種警惕,就這樣慢慢讓手機上的“微閱讀”侵占你所有的空余時間,那就不好了。久而久之,它會成為你的一種閱讀習慣,甚至是思維方式。


當你越來越習慣于手機“微閱讀”的時候,你已不由自主地被手機

一味沉湎于資訊的話,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縱

3.

解放周末:


碎片化的閱讀方式很受年輕人的青睞,也有人覺得,在快速變化的時代,更多地占有資訊更重要。

許紀霖:


對于到了一定年齡的中年人,我會動員他們多加入新媒體;而對于沉湎于新媒體的年輕人,我則會對他們說,你們還是要多讀點書。


在今天這個時代,人需要在知識和資訊中獲得某種平衡。如果接受的全是知識沒有資訊,會失去現實感,會對變化的社會缺乏感受。


但如果一味沉湎于資訊的話,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世界所操縱,而知識可以讓人超脫出來,讓你和這個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讓你有一種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人云亦云。


碎片化閱讀的后果就是“毀三觀”

4.

解放周末:


碎片化的閱讀,導致了知識的“破碎”?

許紀霖:


是的。今天的很多年輕人,他們的閱讀不再以書本為主,除了教科書以外,他們的課外閱讀幾乎全部被手機閱讀所取代。這樣的話,他們平時通過自由的閱讀所獲得的知識就變得相對匱乏,甚至他們的談資也常常停滯于碎片化的資訊中。久而久之,這些年輕人的思維方式也會是碎片化的。


有句時髦的話叫做“毀三觀”,我發現碎片化閱讀的后果就是“毀三觀”。為什么呢?因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對宇宙、自然、社會的一整套觀念、一整套理解,而今天由于知識的碎片化、資訊的零碎化,不少年輕人是通過各種破碎的知識和資訊,“拼湊”起自己其實沒有世界觀的“三觀”,乃至他們的表達方式也是破碎的。


今天,我們正處于一種閱讀方式的變革中,這種變革將會帶來什么?我們朦朦朧朧地感覺到,它挑戰的不僅是一個閱讀的問題,而是一個人類文化的問題,是一個知識積累的問題。


從這點而言,我還是一直強調傳統閱讀很重要。這并不是說書本那么重要,我們非要靠紙質的東西來支撐閱讀,也許有一天紙質書會滅亡,而閱讀是不會消失的。


所以,閱讀的載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書本這種傳統閱讀方式所強調的閱讀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性的知識,這正是閱讀所應有之義。


5.

解放周末:


您曾說過:“我的書房里有50%的書是不值得讀的。”如何判斷書值得讀與否,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書,您有什么建議?

許紀霖:


什么是值得買的書?就是那些值得精讀的書,而大多數書只需泛讀而已。對于讀書,我通常的建議是,少讀時人之書。


所謂時人之書,就是當代人寫的書。不是說當代人的書不好,但評價一本書好不好,起碼要經過10年以上的時間考驗。10年以后這本書還有人讀,讀了以后還說好,這本書就是好書。


現在市面上一些所謂的好書、得獎的書,其實只是暢銷書,是不是10年以后還有人讀呢?還真說不上。為什么現在許多國外翻譯的書賣得好呢?因為,很多翻譯的書已經出版了一段時間,被證明是經典。


時人之書可能其中也有經典,但大部分會被時間的大浪淘洗掉。普通人很難判斷書的好壞,專家可能一時也難以判斷,所以還是讓時間來判斷比較好。我主張多讀經典,道理就在這里。


6.

解放周末:


讓我們最后回到一個被問過千百遍的問題上,讀書到底為了什么?

許紀霖:


我先來講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參加學校組織的旅游,我的習慣是凡是小時以上的旅程,必定要備一本書。于是我就坐在大巴上讀書。


有一位教授坐在我旁邊,看了我半天,說:“你已經功成名就了,還看什么書啊?”他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國人讀書是有功利性的,在他看來,書是敲門磚,一旦功成名就,書就沒有用了,就不必再讀書了。


對于讀書是為了什么,很多人的看法是片面的。他們把讀書理解為是為了競爭、為了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才需要具備的某種素質,把讀書看作一種競爭的能力。


但實際上,讀書在我看來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活法。人不是因為有用沒用才去讀書,因為某一個功利的目標而去讀書,比如讀書是為了提高自己的就業能力,或者是讓自己成為有文化的人,這些目標當然也不錯,但尚未抵達讀書真正的境界。


因為,真正的讀書人并不為什么而讀,讀書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在書中獲得了一種內在的快樂。





觀察中國 2015-08-23 08:49:28

[新一篇] 〖南北讀書〗追求與命運——讀《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舊一篇] 史景遷:天安門——中國的知識分子與革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