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春秋茶館 - 古典韻味,時事評論,每天清新的思考 >>> | 簡體 傳統 |
追求與命運
――讀《天安門: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這是一本美國人寫的書。
他是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的教授齊納森·D·斯潘思。由于景仰中國古代的歷史學家司馬遷先生,他又為自己取了個中文名字:史景遷。
作者用“天安門”來作為對中國近代史的一種象征,好像是有些道理的。天安門是明清王朝皇城的正門,代表的是皇權和專制,是家天下。辛亥革命后,最后一個皇帝被“革命”掉了,清王朝覆滅了,但天安門卻被保留了下來,但它卻不是作為文物或者古建筑而存在,而是成了新一輪革命的象征和真理的中心,成了“紅太陽”偶然升起照耀中國乃至世界的一個標志性建筑。它依然高高在上,依然寫滿了權力和統治的暗紅符合和爭斗,演繹著下面“須仰視才見”的普通老百姓們永遠無法知道的,或神秘或兇險的傳說和故事。它也不僅僅是眾多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它就是歷史事件的一部分或者本身。
作者的這本書初版于1981年,所以他書中涉及的時間是1895-1980年。他以康有為、魯迅和丁玲三人為主線人物,將中國近代史上不同時期的知識分子與主要歷史事件相串聯,講述這些人在推動改良和革命中的作用,根據他們遺留下來的大量文學作品和資料,描述他們的生活和心路歷程。書中除了三個主線人物外,還寫到了一些為人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如梁啟超、譚嗣同、沈從文、秋瑾、陳獨秀、瞿秋白、梁漱溟、徐志摩、聞一多、王實味、胡也頻、老舍等。他寫出了這些人物不同的追求和命運。
雖然作為歷史學家,作者描述的也都是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但他卻放棄了傳統學者那種嚴肅面孔和引經據典的寫作方式,而是如一位冬天圍坐在火爐旁講故事的老人,向人們講述了一些生動感人的故事,不知不覺中,人們已經在他的故事中越走越遠,最后猛然站下來時,早已滿眼含淚沉思著而發不出任何聲音了。
在書中,我們看到了不同時代的中國知識分子,那些激情的作家、詩人們,他們在夢想和追求中,不斷與現實世界沖突著。他們懷著希望前進,又在風雨黑暗中迷失和痛苦。他們是覺悟的早醒者,但在光明來臨前,往往首先成為犧牲者。
但是,透過書頁中的歷史,我們還是可以看到這樣一個基本事實:雖然作為個體生命的知識分子,大多很難改變悲劇性的命運,如瞿秋白,如聞一多,如老舍,他們或被殺或自殺,結局令人心痛。但作為知識分子的整體命運,在經歷了前進和倒退的許多次反復后,還是在不斷掙扎著向光明的方向移動和靠近著,雖然這個過程顯得太漫長,太曲折,有時甚至令人在等待中幾近絕望。但我們要相信事物的變化規律:變化是無處不在的,不變才是不可能的。
應該說,作者對中國近現代知識分子和事件的描述,基本上是客觀和公正的。作為一個外國人,他不必有我們通常的顧慮和“無須言說的原因”。他也不用担心因為說了某些真話過激話而遭遇逮捕或其他麻煩。
然而,在我讀完該書之后,還是不能不有一些“遺珠之憾”,那就是一些近現代同樣很重要的知識分子被忽略了,如章太炎、蔡元培、太虛等,特別是在中國的另一部分----臺灣,大量的知識分子,如胡適、柏楊等等,都沒有進入作者的關注視野。特別是胡適博士,不但在臺灣,他在世界范圍內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在歐美學界,提到中國的文化人物,第一是孔丘孔老夫子,第二個就是胡適胡博士了。
當然,作者在選材上用什么不用什么,寫誰不寫誰,那是他自己的自由,但既然說的是“中國”,既然說的是這塊地面上的“知識分子”和“革命”,就不該將最重要的遺而不顧吧,這也應當是一個常識。不過,當我回頭又讀了“編者的話”時,也就無話可講,或者說是非常無奈或者悲哀地明白了。編者說:“在翻譯和編輯過程中,我們對個別不適宜的段落作了一些必要的刪除和技術處理。”這當然是有著“無須言說”且“可以理解”的“原因”的。是不是在這“作了一些必要的刪除和技術處理”的地方,正有一些我們不可忽略且理應知道的人物和故事?但愿在我此后讀到的翻譯著作中,這類“作了一些必要的刪除和技術處理”的地方,不是太多太濫。
本書是從19世紀末的康有為寫起,到20世紀的80年代止,最后卻用北島《太陽城札記》中的《命運》一詩作結尾,很有點耐人尋味。北島是“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但他現在卻遠離了“她被鑄在青銅的盾牌上/靠著博物館發黑的板墻”的《祖國》,在異國他鄉過著流亡的生涯。本書的作者史景遷教授就引用了北島的《命運》結尾:
孩子隨意敲打著欄桿
欄桿隨意敲打著夜晚
網載 2015-09-26 21:43:5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