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今年最大金融改革,底牌被揭開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來源:http://yd.sina.cn

編輯留言:此文根據IMF網站披露的周小川行長英文講話稿翻譯,文章內容豐富而重要,涉及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政策、IMF的作用、SDR審查以及中國對更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的想法。

在這篇演講里,周小川透露了中國2015年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的底牌:全球金融危機后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概念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正在努力找機會實現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不再是基于完全或可自由兌換這樣的傳統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從全球金融危機吸取了經驗,中國將采用有管理的可自由兌換。在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之后,中國將繼續管理資本賬戶交易,但很大程度會以轉變過的方式進行,包括使用宏觀審慎方法限制跨境資本流動以及維持幣值穩定和金融環境安全。中國將在四種情況下保留資本項目管制。

以下是譯文:

2015年全球經濟仍面臨許多重大挑戰,經濟復蘇依然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與此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對特別提款權進行每五年一次的例行審查。在此背景下,本次陳述聚焦于中國如何看待中國以及全球經濟與金融的發展,以及IMF所扮演的角色。另外,我也會闡述中國為使人民幣在更大范圍內可自由使用作出的最新計劃。

1.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

全球經濟增長仍舊停滯在較低的水平,在發達經濟體中,經濟復蘇進程仍舊不均勻且脆弱;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則受制于國內外的不景氣。往前看,全球經濟同樣受制于各種各樣的挑戰。特別是,主要發達經濟體分化的貨幣政策、頻繁波動的油價、以及不斷發生的地緣政治沖突,可能引發另一輪全球金融市場的動蕩。與此同時,人口的壓力和經濟風險承担的不足——尤其是的投資不足——可能持續的拖累長期經濟增長。因此,這需要各方實施綜合的、強有力的政策來實現全球經濟的復蘇。

發達經濟體的政策立場應當總體保持積極,并充分考慮到其政策對全球經濟的反向溢出效應。美國應該就其貨幣政策立場持續保持有效的溝通——考慮到因此可能帶來的長期適應副作用——對于維護穩定的財政體系和促進增長潛力來說,國內的調整是需要的。對于日本,為了提高增長預期和財政的可持續性,結構改革的步伐必須加快,以避免加重貨幣政策的負担。對于歐元區,最新的貨幣政策效果必須被認真監視,并且危機后遺癥也必須得以解決以促使經濟復蘇。結構改革應當繼續推進,而財政政策立場必須在支持經濟增長和維持財政可持續性方面做好權衡。

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新興市場國家正處于鞏固或者提高他們經濟復蘇的進程中。任何仍舊存在的宏觀金融脆弱性可以通過宏觀審慎政策的調整來快速解決。就拿低油價帶來的機會來說,財政體系的設計應當以環境友好型和促進經濟發展的方式實現。與此同時,結構化改革和轉型的努力必須堅持,這樣才能促進商業氛圍,提高包容性,應對人口壓力,并促進貿易與金融的一體化。

為了維持堅定和可持續性的全球經濟增長,除了本國的努力之外,多邊的努力也是必需的。尤其是應該激活多邊貿易條約,而且考慮到不同國家所實施政策的連貫性,應當努力推進擱置已久的金融監管改革議程。與此同時,婦女在經濟中的作用應當持續加強,可努力的方向包括解決氣候變化和收入不平等。最后,多邊組織應當加強他們在改變全球經濟前景方面的表現,并在促進全球經濟可持續增長方面與其他國際組織保持緊密合作。

2.中國經濟和政策

中國經濟已經轉入新常態。經過對后危機時代刺激結果的持續結構調整和消化,中國實際GDP增速從2013年的7.7%滑落到2014年的更可持續的7.4%,再到2015年一季度的7.0%。然而,由于不斷推進的城鎮化,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及第三產業的崛起,整個經濟體創造就業的能力保持平穩,與此同時隨著人民幣雙向波動機制的形成,經常賬戶盈余增長緩和。與此同時,通脹壓力保持在較低水平——CPI數值從2013年的2.6%下跌到2014年的2.0%,并進一步下跌到今年一季度的1.2%——由于食品和石油價格進行了調整。盡管不良貸款比率有所上升,銀行部門仍舊處在較好的狀態中。

中國的宏觀金融環境保持穩定,但經濟面臨一些下行壓力。因此,中國政府將繼續維持穩健的貨幣政策以確保合理的信貸增長和流動性,與此同時,促進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轉型。同時,財政政策在穩定經濟增長上將繼續保持一定的前瞻性——包括減稅,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以及基礎設施的投資——地方政府的財政規范將保證地方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另一方面,中國政府將將對非銀行融資保持警惕,通過持續的加強監管框架、實施合適的宏觀審慎措施,以盡可能的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中國政府也將繼續實施差別性住房按揭政策來支持合理的住房需求,并通過其他相關措施提升家庭消費。

中國政府將會繼續深化改革,加速結構性調整,并對推進依法治國給予足夠的關切。值得關注的特別是,金融和匯率的改革將會持續推進,包括通過:(1)加速利率市場化;(2)進一步增強人民匯率彈性;(3)進一步推進資本賬戶兌換和人民幣更自由的使用,并進一步放松外匯市場管制;(4)繼續努力構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與此同時,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將會使得中國進一步的開放并與全球經濟融合,城鎮化進程、戶籍制度和財政改革將繼續展開。環境保護將得以加強,與此同時,國有企業和土地改革也會實施。

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緩慢對商品出口造成壓力,旅游消費放緩,以及本地需求萎縮,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經濟增長溫和,2014年實現2.3%的年同比增長率。勞動力市場保持在充分就業狀態,其第四季失業率維持在3.3%的較低水平。由于全球通脹較為溫和,本地成本壓力下降,潛在消費物價指數趨向于更低的3.5%。往前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經濟預計在2015年將增長1-3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并且物價上漲壓力將保持在較低水平,潛在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預期將以平均3%的速度增長。

2014年上半年增長了10.5%后, 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經濟在2014年下半年縮水了10.2%,這歸因于旅游服務出口的急劇下降。2014年全年,澳門經濟輕微收縮了0.4%。失業率穩定在1.7%的較低水平,而通脹率相對較高,達到了6%。2015年,在較低的產出增長的情況下,澳門特區經濟將繼續經歷調整過程。

3.IMF的作用

為了支持多邊主義并保護國際貨幣體系穩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作為一個基于份額的機構——需要具有代表性和擁有充足的資源。為了避免進一步破壞基金的合理性,我們敦促美國盡早批準2010年的份額和治理機制改革,任何中間步驟對于2010年改革目標來說都是有意義的進步,而不是替代改革本身。我們也會呼吁所有的利益相關者努力在最后期限2015年12月15日前完成第十五次關于份額和份額計算公式的一般性審查。這個審查將強化SDR在全球多邊經濟中所扮演的關鍵性作用,以及對國際貨幣體系和各成員國金融體系的改革作出重要貢獻。

為了維持近年來來之不易的收益,我們鼓勵基金組織繼續加強其監測工具箱。尤其是,我們認為在IMF的工作中應該更加重視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政策對外匯市場的溢出作用,另外,任何關于評估儲備充足情況和外匯市場干預的提議只能在尋求到共識以后才能實施。當然我們歡迎基金組織進一步深化其對金融行業發展、環境可持續性,以及主要國際貿易問題等宏觀經濟指標進行分析。我們同意,鑒于資源的約束,基金組織應當堅持在其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開展活動——包括分析宏觀經濟和金融政策,調動國內資源,推動國際融資支持——以及繼續和包括WTO,世界銀行和國際清算銀行在內的其他相關機構保持合作。

為了維護全球包容性的增長,我們支持基金組織繼續對低收入國家(LICs)提供全面的支持,并且對減少全球貧困做出貢獻。我們很高興看到對于“減少貧困和增加信任” 機制(Poverty Reduction andGrowth Trust (PRGT))的貸款免除利息,并給予為期兩年的延期。與可持續性豁免相一致的是自我可持續性的信任。我們也非常歡迎對于給埃博拉嚴重的國家提供第二輪優惠貸款的條款,以及建立一個新的“突發災難遏制和救濟信托”(Catastrophe Containmentand Relief (CCR) Trust)。關于IMF資助的公共債務限額政策改革將會提供給低收入國家更有彈性的使用優惠和非優惠性貸款,考慮到各國的具體情況,該項方案應該以更加透明和公平的方式實施。

4.中國的計劃是使人民幣更可自由使用(more freely usable)

今年,基金組織將會進行每五年一次的特別提款權審查。本次審查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人民幣是否將被納入到SDR貨幣籃子中。

一個評判SDR籃子貨幣的標準是該貨幣必須“可自由使用”,這需要一定程度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中國第一次提出實現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是在20世紀90年代,在十二五規劃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時候進行了重申。在過去的二十年中,中國朝這個目標穩步推進,盡管期間受到了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的不良影響。2015年是SDR審查的年份,也是十二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中國打算展開一系列有目標的改革,以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可自由兌換。

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一個歷史概覽

1993年召開的十四屆三中全會上,中國設定了“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在1996年,中國實現了經常賬戶的可自由兌換,并且宣布中國將尋找機會實現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然而,這一進程卻被隨后不久即將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所耽擱。在2003年10月的十六屆三中全會上,中國再一次明確了“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

此后,推出了很多簡化外匯管理和促進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措施:人民幣在外國直接投資(FDI)和對外直接投資(ODI)方面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可自由兌換;對貿易融資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對非居民債權(tradecredit and trade-related claims on nonresidents)已經采用注冊制(registration-basedmanagement),只有對外債務仍舊采用配額管理(quota management);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制度已經被引入和改善。

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再一次被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所打斷。與其同時,由于缺乏硬通貨(hardcurrencies)和主要貨幣的波動性增加,很多國家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加了。作為回應,中國開始在跨境貿易和直接投資中促進人民幣的使用;以一種合理且有秩序的方式擴大人民幣在跨境金融投資中的使用,包括允許外國機構投資本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開展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制度;持續深化雙邊貨幣合作,與28個國家簽訂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促進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穩定發展,在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人民幣清算銀行。這些步驟不僅支持了人民幣國際化的快速發展,而且進一步強化了人民幣資本賬戶的可自由兌換。

2011年,“逐漸將人民幣變為可自由兌換貨幣”的目標在十二五規劃中重申。在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宣布中國將尋找機會推進“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進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在2013年建立。在2014年一下半年,滬港通(the Shanghai-Hong Kong Stock Connect)成功的開展,預示著資本市場自由化的重要一步。

當下,只有少數資本賬戶項目完全不可自由兌換。根據IMF對資本賬戶交易的分類,40項中的35項全部或者部分實現了可自由兌換,只有5項仍舊完全不可自由兌換。這五項主要涉及到個人跨境投資以及非居民在本國市場發行股票和其他金融工具。因此,中國離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的目標不遠了。

中國為使人民幣成為一種更加可自由使用貨幣所作出的計劃

2015年,在進一步促進資本賬戶自由化和使人民幣成為一種更加可自由使用貨幣的目標指引下,中國計劃開展一系列改革措施,這些改革措施將針對目前資本項目下仍不可兌換的項目展開。

首先,中國將為個人投資者跨境投資創造渠道,包括開展具有試驗性質的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dividual Investor,縮寫為QDII2)計劃。第二,中國將引入深港通(the Shenzhen-Hong Kong Stock Connect),非居民也將被允許在本國市場上發行除衍生品之外的金融產品。第三,外匯管理在多數情況將取消事前審批的要求,有效的事后監管和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將建立。第四,將進一步采取措施方便海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第五,通過掃除不必要的政策障礙和提供必要的基礎設施,努力進一步便利人民幣的國際使用。第六,采取必要的步驟健全風險防控。

值得指出的是全球金融危機后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概念已經發生了改變。中國正在努力找機會實現的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不再是基于完全或可自由兌換這樣的傳統概念。取而代之的是,從全球金融危機吸取了經驗,中國將采用有管理的可自由兌換。在實現人民幣資本賬戶可自由兌換之后,中國將繼續管理資本賬戶交易,但很大程度會以轉變過的方式進行,包括使用宏觀審慎方法限制跨境資本流動以及維持幣值穩定和金融環境安全。中國將在以下四種情況下保留資本項目管制:

首先,涉及到洗錢、對恐怖主義進行融資、過度利用避稅天堂的跨境金融交易,都應該受到監控和分析。這一實踐行為也被大多數國家所采納。

第二,新興市場經濟體仍舊需要對外債進行宏觀審慎管理。私人部門過多的外債和貨幣錯配是亞洲金融危機的源頭。各國需要從危機中吸取教訓,宏觀審慎的方法在必要時的時候應該在管理外債的時候使用。

第三,中國將在合適的時機管理短期投機資本流動,然而對于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中期和長期資本流動將被解除管制。這也是IMF的建議。

第四,國際收支統計和監測將會加強。正如IMF建議的那樣,在全球金融危機后,當非常規的國際市場動蕩或者國際收支出現問題時,各國可以暫時采取資本控制的方法。


網載 2015-08-23 08:50:24

[新一篇] 專題 “鐵姑娘”再思考:文革期間的社會性別與勞動

[舊一篇] 史料 英國智識界交際中心:伍爾夫和她的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