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 簡體 傳統 |
一直以來總有一種觀點認為,如果不是所謂“神風”的臺風侵襲,忽必烈統治下的元帝國肯定能夠在跨海遠征中獲得勝利,進而征服整個日本。從很多角度上來說,這是對的。但從這種觀點之中,又誕生出了一種日本人根本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看法。而這卻是完完全全的錯誤。下面就詳細介紹一下這兩次蒙古人發動的對日東征。 1271年,忽必烈在北京建立元大都,登基成為元帝國皇帝。盡管蒙古人擅長馬上作戰,但想要入侵日本,他們就不得不將大部分戰馬丟在身后,乘船登上日本徒步作戰。而對13世紀的日本武士們而言,他們也還未曾體驗過大陸式的大規模戰斗,對朝鮮和中國步兵所采用的密集隊形以及弓箭齊射戰術也一無所知。總體而言,雙方均要投入一場自己并不擅長的戰斗中。 1266年,忽必烈首次派出兩位使臣前往日本,向日本傳達國書,要求日本臣服。日本對此沒有加以理會。1274年,蒙古人正式跨國對馬海峽遠征日本九州島北部的博多灣。《元史》記載日本軍隊人數達到了10萬人,蒙古部隊卻僅有25000名蒙古、漢族士兵,8000名朝鮮士兵以及900艘戰船。日本人的數字毫無疑問是被夸張得無以復加了。事實上,在博多海灘上抵抗蒙古入侵的,只有4000到6000名武士階級和一萬至兩萬人的足輕壯丁,人數和蒙古遠征軍人數相差不多。 1274年10月3日,蒙古遠征軍從朝鮮南部起航,在消滅了對馬島的日本守軍之后,于10月19日登陸博多,但由于登陸點地形太差,又重新上船,第二天換了個地方發動進攻。蒙古人在登陸后立刻便開始整隊進攻,很快就使日本人陷入了一片混亂。蒙古步兵采取密集的方陣,由盾牌提供保護,以鼓點作為號令進退自如的戰術使日軍很難應付。 擅長于單打獨斗的騎馬武士在面對步兵方陣時束手無策。以小隊作戰的武士如果貿然對其發動進攻,便會立刻成為弓箭齊射的打擊對象,但他們卻依然能夠像蜂群一般與蒙古人進行激烈交戰。其所具有的彈性和機動性又使蒙古人無法對其加以決定性的打擊。只有當日本守軍撤退到預先利用竹排或木柵欄建造的臨時陣地時,蒙古步兵才能夠找到可以進攻的目標。 不過到當天傍晚,日本人還是已經被迫向內陸撤退了數公里距離,撤退到了一道名為“水城”的城墻背后。日本大將少貳景資一箭射死了蒙古軍漢族副將劉復亨。由于失去了重要指揮官,而戰船上的弩炮也已經無法再為登陸部隊進行支援,蒙古人沒能攻破水城,夜幕降臨后便開始返回戰艦。由于人員超過三分之一,雖然在戰斗中已經獲得了上風,但蒙古人還是在當夜就調頭返回朝鮮了。也就是說,1274年這次東征,是蒙古人確確實實地被日本人擊退了。 接下來七年里,忽必烈滅了宋,得到了江南的艦隊和大軍。日本人則在博多修了一道海岸防線。雙方都在韜光養晦。 到了1281年5月,忽必烈又派了兩支大軍,一支叫江南軍,從長江口啟航,是10萬人的大軍,都是原先的宋朝兵。一支叫東路軍,還是從朝鮮啟航,3、4萬人,和7年前那支遠征軍基本一樣。按照計劃,兩支軍隊應該匯合之后在6月中旬一起進攻博多。 可是東路軍兩位指揮官忻都、洪茶丘爭功心切,自己在6月6日就先開到了博多。先是在海岸的石墻上被日本人擊退,后來又在博多沿海的一個小島上被日本人擊敗。甚至不少武士乘著小船登上蒙古戰艦,發揮自己盔甲精良、武藝精湛的優勢一通砍殺。不能說輕松,但日本人確實是沒有遭受什么威脅,就憑借自己的力量,而不是臺風,擊退了東路軍。 直到7月30日,江南軍才終于來到博多灣。已經吃過日軍突襲苦頭的蒙古人采用了更為緊密的隊形,把3500艘戰艦組成浮動的海城來迎戰日軍。雖然這種戰術有效地遏制了日軍突襲,但在后來“神風”的襲擊中,密集艦隊中船只的互相碰撞,卻成為了蒙古艦隊覆沒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艦隊已經獲悉博多沿岸防御極為堅強,艦隊目的地改航博多以西的鷹島以避開石墻。到第二天破曉時分,日軍退出了戰場,他們已經無力阻止蒙古人從博多西側登陸,繞過石墻進攻博多并直搗太宰府了。 直到這時,“神風”才終于來了。當晚的臺風徹底摧毀了蒙古艦隊,救了日本人。也就是說,事實上,日本人遭受了三次進攻,前兩次都是憑借自己的力量擊退了蒙古人,只有最后一次才是靠神風毀滅了對方,當然,仍然是神風救了日本的命。 若專以戰爭而論,雙方在戰爭中采取的戰術都不高明。蒙古人在1281年兩次對博多發動進攻,但直到在石墻面前頭破血流之后才想到利用制海權對石墻左翼進行迂回,時間上的延誤最終使艦隊成為了臺風犧牲品。 日本武士雖然精于個人決斗技巧,但卻根本不足以彌補戰術和秩序的缺乏。武士們第一次見識到了軍隊在經過統一訓練后所能發揮出的巨大威力。自此之后,日本人才逐漸認清步兵和沖擊力以及火器的重要性,到二百年后戰國時代開始時,終于發展出了具有相當組織性的步兵部隊,騎兵也開始以沖擊力,而非火力作為主要作戰手段。
鐵血軍事 2015-08-23 08:51:5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