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 陳九霖:石油變局下的中國能源安全戰略(未刪節稿)——演講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主講人簡介

陳九霖,1961年出生,湖北黃岡浠水人,北京大學杰出校友,清華大學法學博士,約瑟投資公司董事長,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航油集團原副總,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陳九霖博士曾創造中國航油凈資產增長852倍、股東投資回報5022倍的商業傳奇。在其蒙冤受屈,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后,他又東山再起,担任另一個世界500強企業中國能建全資子公司--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告別央企后,他白手起家,從頭再來,組建約瑟投資公司,至今已經投資數十家優質企業,并組建多只基金,其中的海外項目潛在價值數百億美元,有些項目已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投資人因此獲得豐厚回報。陳博士被譽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的新一代"創客"典范,并因其陽光心態被業界大佬稱為"90后"。


主持人: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以及《戰略與管理》雜志、海南出版社共同舉辦的活動。今天的題目是"石油變局下的中國能源安全戰略",我們十分有幸請到中國石油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家以及資本運作大師--陳九霖先生。陳九霖先生作為一位明星級的企業家,在中國石油對外戰略,以及中國石油的戰略部署方面,有著非常深刻的洞見和思考。下面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校友陳九霖先生回歸母校,為大家帶來精彩演講。


陳九霖: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晚上好!在我正式講到"石油變局下的中國能源安全戰略"這個話題之前,我來跟大家分享一個心想事成的故事:最近我一直在想,能不能夠有機會見到世界級的投資大師巴菲特先生?去年6月23日,在北大的安排下,我和世界另外一個投資大師羅杰斯在上海進行了一場二人對話,效果非常好。后來,又在中央電視臺做過一次,二臺和四臺都做過轉播。我很想見一見世界頂尖的巴菲特先生,想了很久。上海有一個人跟我說,陳先生你放心,我會給你安排的。但是,他安排了很久,都沒有安排到。結果,今年就有了一個機會,有人問我巴菲特先生的伯克希爾·哈撒韋50周年股東大會要不要去?我一聽就表態要去。但到中途的時候原本想去的很多人就猶豫了,因為5萬多人的股東大會,中國去了2000多人,要私下見到巴菲特恐怕更加不容易。但是,我就遵從我內心的想法,非常有信心。我認為,我可能心想事成。果不其然,最終我還是如愿以償見到了巴菲特先生。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我把剛剛出版的《地獄歸來》送給巴菲特先生時,他當著眾人和記者的面,跟我簽了一封信,說陳博士恭喜你的新書出版,期待著你的這本書的英文版盡快問世,當場的很多人都大吃一驚。很多人去跟巴菲特先生談話的時候,我注意到一個環節,就是他的一個黃金搭檔,現年91歲的芒格先生,被人冷落。我覺得沒有芒格先生,就不會有今天的巴菲特。所以,我和巴菲特先生交流后,趕緊和芒格先生進行交流。他非常激動,當我把《地獄歸來》這本書送給他的時候,他擺好姿勢主動跟我說,陳先生咱們照一個相。等到別人緩過勁兒來的時候,他們兩個人都已經消失在人群之中了。
  

我今天到這里來,也是我早有的夢想,因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是舉世有名的一個學院,我曾經想,哪一天我一定要到這個地方來,跟大家來分享我的人生經歷,分享我的一些想法。那么,今天我又如愿以償了。感謝大家!
  

現在談談石油。國際石油最近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足以引起全球的關注。大家看一下油價:2014年6月20日,布倫特油價達到114.8美元/桶,美國WTI的原油達到了107.62美元/桶。但是,到了12月26日的時候,油價就下降到了布倫特的59.45美元/桶和WTI54.72美元/桶。下降的幅度非常大,以致當時的市場出現一片恐慌,不知道是一種什么樣情況,而且,走勢在何方,甚至有人預測會走到30美元一桶。油價到了2015年又開始回升,到5月14日,布倫特油價達到了66.59美元/桶,WTI達到59.88美元/桶。
  

這么一個忽起忽落的市場格局,對中國市場有什么樣的影響?在國際市場上會有什么影響?未來的走勢如何?這是值得我們大家共同探討的一個問題。油價在歷史上波動也是非常厲害的:從1973年石油危機說起。當年美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產油國的時候,在12月26日,油價從3美元/桶一下子沖高了11.65美元/桶。到了2001年,油價又沖高到了24美元一桶,到了2008年7月14日,出現了有史以來最高的油價,達到了每桶147美元。油價并不只是關系到石油本身的問題,它實際上牽涉到經濟的各個方面,甚至于與我們日常生活也都息息相關,只不過我們有時候沒有朝這個方向想而已。
  

2007年年中,在油價高于每桶70美元的時候,全球的商品和服務價格都出現了增長。到2008年油價繼續大幅度攀升的時候,大豆、大麥的漲價分別超過一倍,小麥漲了兩倍,大米漲了四倍。當年國際有關組織分析說,隨著油價的上漲,全球有十億人口處于饑餓的狀態。到2008年7月,全球經濟突然減速,9月出現市場的崩潰。當時,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信用危機,或者是一個債務危機。但是,也有很多的專家,尤其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杰里米?里夫金認為,所謂的信用危機和債務危機只是一個表象,而實質上跟油價有著密切的關系。到2010年,石油進口費在34個OECD成員國中間,增加了5900億美元。其中,歐盟增加了700億美元,等于希臘+葡萄牙兩個國家的赤字;美國增加了720億美元。OECD成員國GDP因為油價的上漲,下降了0.5%。所以,油價跟我們經濟是密切相關的。由此,我們有必要對石油的走勢進行充分的探討。
  

對于石油、對于包括石油在內的整個能源結構的探討,《第三次工業革命》這本書闡述得比較全面。書中提到,應對石油這種變局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采取另外一種措施,也就是說新能源的措施。本書作者認為,世界已經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是以煤炭來取代木炭,這次工業革命成就了英國,使英國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了美國,使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霸主;《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一定是互聯網+新能源的革命,如果亞洲尤其是中國在這個問題上把握得好,中國可能崛起成為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
  

總而言之,在當今石油價格不斷波動,而且,毫無方向的情況下,我們對石油價格變動所引起的一系列的變化如何看以及要做哪些預防措施等,我覺得很有必要做深入思考與研究。
  

在講了以上內容之后,現在從我跟能源的關系,談一點看法,這其中也包括了我對能源的一些思考。坦率來說,我不是能源領域的專家,也不完全是石油領域的專家,但是,在石油戰略方面我是做過一些思考的。我從1993年開始,一直在中國航油集團公司,該集團現在已經發展到海陸空供油三個方面。我是中國航油集團第一屆領導班子的成員。我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了11年,回國之后再一次被安排到另外一個跟能源有關的企業,也就是中國能源建設集團下面的葛洲壩公司,在葛洲壩國際公司担任了三年的副總。
  

我過去在能源行業工作的時候,陸陸續續發表過一些文章,其中,2004年在《求是》雜志第16期發表的文章,獲得了當年《求是》雜志的特別獎。在那篇《關于我國的石油安全戰略》的文章中,我提出了四個觀點:一個是要貫徹開發與節約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第二個觀點就是,要努力使用多種能源,有效開發替代能源,這是2004年寫的內容。第三個觀點,盡快建立石油安全儲備戰略體系,增加安全系數。第四,要充分利用國際石油市場,建立多元化的海外石油供應體系。我當年就提出來,要依托國家足夠的外匯儲備,去海外搶占能源資源,包括在亞洲和非洲,我本人也切身去實現我的戰略想法和思路。2004年8月18日,就把當時的新加坡國家控股77%的石油公司,叫新加坡石油(SPC),并購了過來。新加坡石油在印度尼西亞有兩個油田,在越南有一個海上鉆井平臺,還有兩條365公里的戰略石油輸油管線,還有一個煉油廠,還有海上、地面、空中的加油。
  

后來,我在香港《成報》也發表過另外一篇文章,叫做《珠海應建世界級石油集散中心》。這個觀點到現在為止還是很有必要的。全球目前有三個石油集散基地,第一個是荷蘭的鹿特丹,第二個是美國的紐約,第三個是新加坡。新加坡只有500萬的人口,它的石油消耗量跟中國比起來是九牛一毛。但是,它能夠建立成為世界三大石油集散基地之一。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大石油消耗國,是第一大石油進口國,我們去年進口量達到3億1千萬噸。但是,我們沒有集散基地。我本人經過充分的調研之后,認為珠海大小萬山島,可以成為取代新加坡的石油集散基地,因為這里土地價格比新加坡便宜六倍,又位于馬六甲海峽通往美國西海岸的國際運輸線這個關節點上,還有周邊的一系列的煉油廠。而且,吃水深度是負24米,新加坡是負13米,條件也比新加坡好。我覺得中國在珠海大小萬山島建設世界級的石油集散基地,是比較行得通的。
  

今年在油價大幅下跌的時候,在別人還不敢去購買石油的時候,我發表了一篇文章,而且,得到了中央高層的批示。在這篇文章中,我認為看石油價格固然很重要,但是,套用巴菲特(包括他的導師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論來看,在考慮到我國自身需求,考慮了過去若干年的通貨膨脹等因素,考慮到美元的升值因素來看,石油合理的價格應該在51.74美元一桶,換句話說,只要油價低于或者是達到51.74美元一桶(布倫特原油價格)的時候,中國就要加大戰略石油儲備。當時這個觀點得到了各個方面的支持,現在看起來也是對的。
  

我還寫過一篇文章,叫《支持開通克拉運河》。我國去年進口3.1億噸原油,而且,80%通過馬六甲海峽運輸到國內,而在馬六甲海峽,美國花了上千億美元建立了軍事基地,如果有什么事情發生,對我們是極其不利的。在泰國的南部有一個克拉地峽,適合于開通變成運輸通道。所以,我當時寫過一篇文章,認為中國應該組織或者支持泰國方面來開通地峽,使我們的油品直接通過那里運輸到中國,有了這個運河至少可以增加另外一個石油運輸通道。有關戰略意義的問題,我在這篇文章中也做了比較充分的分析,這篇文章也得到了不少方面的重視。
  

我還在《中國企業家》雜志寫了一篇文章《如何擴大石油話語權》。中國目前在世界上是第二大石油消耗國,是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原來美國是最大的進口國,但是,在美國頁巖油和頁巖氣技術運用之后,我們成為了最大的石油進口國,美國成了石油的出口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家話語權又非常小,甚至有預測和分析說,中國在世界石油的話語權還趕不上印度尼西亞。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擴大我國的石油話語權呢?我提了三個觀點,一個是針對世界上一個叫做石油出口國的組織-歐佩克(OPEC),我們要相應地建立一個石油輸入國組織叫OPIC。我的這個觀點發表之后,引起了國際上的反應,尤其是韓國的一個總統特使專門到中國來跟我交流這個事情。他對我說,如果你能夠促使中國政府支持,我可以促使韓國政府來給予極大的支持。第二個我所提到的擴大話語權的觀點是,加強與產油國特別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也就是說中亞這邊的聯系。第三,加強與非洲地區產油國的石油外交。
  

在《中國企業家》雜志上,我還發表了另外一篇文章,叫做《中國需要建立完善的石油金融體系》。石油金融體系的問題特別值得我們重視,中國有如此大的石油需求,然而,中國的石油金融體系卻極不發達,我們還沒有一個像樣的石油期貨交易所。新加坡是一個彈丸之地,但亞洲地區有1千多家石油公司來使用新加坡普斯石油價格。我們曾經一度建立起"中國石油價格",但是,沒有堅持下來,非常可惜。最近,我的約瑟投資公司搞了一個約瑟石化,利用深圳石油石化交易所的兩個交易席位,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深圳石化交易所現在搞得很成功,我們也準備跟他們合作,在華中地區建立一個華中石油石化交易中心。等到政策一旦放松,如果能夠拿到石油期貨牌照的時候,我相信約瑟投資公司在這個方面會發揮一定的作用。
  

我在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論文也設計石油領域,題目是《石油衍生品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清華大學的博士學位不是那么容易拿到手的!我從新加坡回來之后,因為有了當年的石油期貨,石油衍生品,石油期權交易失敗的教訓,經過大的波折之后,我開始準備把這個題目寫得大一點,準備全面總結一下石油衍生品的問題,并且,涉及到法律上的問題。可是,我的開題報告給否定了。老師說你這個東西很值錢,卻不適合清華大學的法學博士論文。于是,壓縮了好幾次,最后壓縮成只是談到監管的內容。中國政法大學江平教授,是論文答辯委員會的主席。他說這文章一般人讀起來還真有點費勁,因為牽扯到衍生品的內容,本來就比較窄;石油衍生品就更窄,石油衍生品方面的法律問題是窄之又窄,玄而又玄。由此可知,我在這中間是花了很多的精力的。最后,我把論文印成了一本書,我在這本書中提到的一些內容也是值得關注的。
  

我從1993年一直在能源領域摸爬滾打,有不少的經驗與教訓,這些經驗與教訓涉及到各個領域,不只是現貨。當然,現貨包括從中東購買原油拿到新加坡煉制,然后將成品油運輸到美國西海岸;在場外和場內期貨和衍生品等方方面面都涉及過。我回國之后,雖然沒有在能源領域大打拳腳,但是,我仍然心掛能源領域,我認為這個是值得我們關注的。我也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尤其是在周末的時間里,來聽我的經歷分享。以上是我今天要講的第一部分的內容,即"我與能源"。
  

現在我來講講第二個內容。在這一部分中,我要跟大家匯報的是,"中國能源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前一段時間有一個視頻,大家可能很關注,柴靜的《穹頂之下》。柴靜的內容有些還是符合事實的。關于霧霾是怎么形成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曾經跟一個很重要的領導吃飯,這個領導講到中國霧霾形成原因的時候,他告訴我是由汽車尾氣造成的。如果尾氣是主要原因的話,倫敦、紐約汽車保有量比我們更多,為什么他們沒有形成霧霾?柴靜也比較了另外一個城市。實際上,根本原因不只是尾氣,更應該是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的問題,也就是說以煤為主的問題。2013年,在我國能源消耗結構中,煤炭的使用量是67.5%,也有組織說達到了70%,石油消耗量是17.8%,總而言之,化石能源占整個能源消耗結構達到了85.3%,這個是造成環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我國能源的第二個問題,就是我們石油資源短缺,現在煤炭也成了凈進口國。2014年,我國石油是2.1億噸的產量,需求量是5.08億噸,所以,我們的缺口是2.98億噸。2015年預計石油對外依存度60.3%,其中,原油高達60.5%。如此之高的對外依存度,可以告訴我們能源資源稀缺問題有多么的嚴重。而且,現在我們的石油進口還有80%是靠馬六甲海峽,也就是說通過中東,通過東非進口過來的,即依賴的渠道也比較單一。
  

第三,我國能源一方面是短缺,另一方面利用效率低下。煤轉電的效率目前只有30%,煤礦平均開采率不夠40%。而美國的煤礦開采率在80%甚至90%以上。我國能源的效率總體上講只有33.4%,比世界先進的國家低10個百分點。與此相對應的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在能源技術方面,有些方面我們是先進的,但是,有些方面我們還是落后的。比如說儲能、高效利用、清潔生產技術、新能源利用技術,比如說風能并網的問題。我們國家在核能方面較有優勢,但是,利用率卻是很低。
  

再一個問題,就是環境污染非常嚴重,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們每一天在期盼著良好的空氣。我最近在美國,在加拿大待了一段時間,那里每一天的空氣非常不一般,每天都是湛藍的天空,偶爾掛著幾朵白云,讓人想起來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季節,這是一個多么值得享受的美好人生!可一回到北京,從空中往下看,就像一個鍋蓋罩著北京一樣。環境污染的問題,有一系列的數據可以說明,全國華中、華南、西南、華東這些地方都是酸雨區,是環境破壞的苦果。2008年4月到2014年3月,根據已經收集到的數據,只有25天的空氣質量被視為良好,當然,這是按照美國的標準來看的。亞行和諸多專家完成的中國環境分析報告說,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十個城市,中國有七個,中國被調查的500個城市中間,空氣質量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的不足5個。
  

第五,GDP增長與能源消耗的矛盾非常大。2013年,我國GDP占世界GDP總量的12%,而能源消耗在全球能源消費總量中所占的比例卻超過了22%,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數據。而且,按照目前以煤炭為主導的能源結構,到2020年我國將面臨著至少10億噸標準煤的能源缺口,目前已經是煤炭的凈進口國,不只是石油的凈進口國。
  

第六,石油儲備不足,按照國際能源署規定的標準,能源儲量要達到90天消耗量的時候,才構成成為IEA成員國的資格,中國不是,因為中國只有30多天的石油儲量,而美國和日本都達到了100天,德國儲備達到了100天,新加坡作為彈丸之地,又有馬六甲海峽,進口便利,也達到了90天。
  

這些問題要得到解決,不是一蹴而就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解決起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它是一個綜合的、系統的工程,解決起來難度非常大。因此,我今天要講到的第三個部分是,本人對我國能源安全戰略的建議:我在今天演講第一部分中提到的那些文章、著作中的觀點,都是我的系列建議的組成部分。除了上面一系列的文章和著作所提到的解決辦法之外,今天我覺得還有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提出來:
  

一個是核能的問題。一提到核能就有一個安全的問題,大有"談核色變"之感。其實,比較起來,核能是所有能源中間可以說是最安全的能源,人類起始能源是核能,甚至有人認為人類的終極能源也是核能,而且,核能也是綠色能源。就像我們有很多的汽車和輪船,汽車出了問題,過去根本不上媒體,現在上媒體也是少數,其實,汽車出問題的量很大。但是,一架飛機出了事情,全世界都關注。同樣,核能出了問題是大問題,大家也是很關注。可是,人類自有核能以來,實際上只發生過三次核泄漏事件,一次是美國的三哩島核泄漏事故,一次是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泄露事故,這兩次都是人為的,就是沒有按照安全標準操作,沒有按照安全規范來運行。第三個是日本的福島核電站泄露事故。在日本福島因為地震和海嘯引起的核事故之前,我們國家的核能方面的發展是比較迅猛的,因為這個事件的影響,好多國家對核能步伐放緩,中國也是放緩。但是,我們國家在核能方面其實擁有非常成熟的技術,核能方面我們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曾并購了一個鈾礦公司,最近在加拿大也在談并購鈾礦和核技術的企業。
  

全世界平均核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平均比重是14%,美國占了19%,俄羅斯占了50%,法國占了78%,而我們國家占到不到2%,實際數量可能是1.12%,國家非常重視,準備提高到5%。美國彭博社有一個報道,說中國到2030年我們核電機組要達到1000臺,數量是非常可觀的。如果有投資人能夠把握這樣的環節,可能有很大的一個商機。但可能要熬日子,要熬一段時間,才能達到你理想盈利的目標。核能是清潔能源,除非泄露才造成污染,否則,從鈾的開采到運輸過程中,都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要提高天然氣的使用規模,擴大天然氣的進口。我們國家在這個方面是忽視了,美國天然氣的消耗量占到了7221億立方米,歐洲4439億立方米,我們國家只有1438億立方米,這個差距非常大。關于天然氣消費的比例,美國占了22%,歐盟占了24%,我國天然氣的消費只占到7.5%,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相對石油來講,天然氣對環境破壞的作用要小得多。中國是天然氣比較富有的國家,有一個數據說,中國天然氣的儲量是美國天然氣儲量的三倍,但是,我們沒有把它利用起來。
  

第三,繼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如說太陽能,水能,風能。我去參觀一家太陽能企業的時候,提了三個非常尖銳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我問到,在別的光伏企業紛紛倒閉的情況下,你的企業如何立足?第二個問題,如果拆除國家對新能源企業的大量補貼,或者減少這種補貼之后,我國新能源企業怎么能夠生存下來?第三個問題他們沒有回答,那是涉及我于2012年在瑞士參加世界能源高峰會議的事,期間我得到一個信息,太陽繞地球照一天,就足夠人類用一整年的能源,但是,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怎么樣收集的問題,怎么樣運輸的問題,怎么樣儲存的問題,這三個問題解決不了,是很難得到有效的利用。
  

在那個會議上有這么一個信息,現在歐洲有一種技術可以解決采集的問題,解決運輸的問題,解決儲存的問題。那就是,用一個鍋可以把陽光采集下來,聚焦到3千度溫度時候,產生一種化學元素,這種化學元素可以變成液態,也可以變成固態,從而,可以運輸,可以儲存。但是,成本很高,因為材料非常昂貴。未來恐怕能夠得到解決。我因此提出這個問題,但他們說不太了解這個技術,因為他們現在比較注重的一個是光伏,一個是薄膜技術。這大概也是我國太陽能企業當下的普遍情況。
  

在可再生能源占整個能源比重方面,歐洲占了14.6%,美國占到9.8%,中國只占到了0.5%。盡管我們做了很大的努力,包括國家給了不少補貼,但效果微乎其微,這是很值得我們注意的。
  

第四個措施是,積極利用小規模的分布式發電技術,或者叫做分散式的發電技術,對這個內容,《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作者在書中做了很多的解釋,認為分布式的能源在未來是一個努力的方向,以后利用互聯網的技術,人類每個人不僅可以使用能源,而且,還可以制造能源,還可以分享能源,這是一個很新的觀點。我也比較認同這個觀點。
  

第五個措施,就是在建筑物和交通運輸工具上采用節能高效的技術。國內有些企業的辦公樓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好的典范。我到以色列去參觀過,以色列在這個方面也做得不錯。他們在建筑物上就可以采集能源,還有在移動工具方面,甚至我們上學的背包上,都可以自己來創造能源,不担心每一天要給蘋果手機充電充兩次的問題。
  

第六,國家在投資戰略方面,我們以前都是"鐵公基",包括2008年的四萬億,林毅夫說是30萬億,都投在鐵路、公路、基礎設施方面。我們的投資要轉化到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技術領域以及新能源開發方面,比如:節能技術、能源使用效率技術等等。再比如:我們在輸油管線方面比美國要差一大截,如果加大這個方面的投資,不僅能拉動GDP,還能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我提到了開通克拉運河的問題,提到了建立珠海石油集散基地的問題,這些都需要投資,我們有充足的外匯儲備,要加強這些方面的投資。雖然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定是新能源,一定是再生能源,但是,還有200年的時間,我們還要依賴于傳統能源,在這200年中間我們還有大量的傳統能源基礎設施需要使用。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方面如果利用得好,可以牽一發而動全身。而且,在開發新能源方面,國家投資策略應該做出適當調整,應該鼓勵新能源技術的創新與突破、補貼最終用戶購買新能源發電,而不是直接補貼新能源企業。這樣,有利于市場選擇優質新能源企業。
  

最后,我有兩句結語:
  

第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之中,雖然我們對能源有很大的依賴,也意識到能源中間的問題,但是,我們對能源的重視程度卻遠遠不夠,相比歐盟、美國,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在措施上面一定要綱舉目張,要把握大的內容,對能源的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閥門,我們要利用這一方面的閥門。這是穩住GDP增長、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自然環境的"三位一體"的重要舉措!







燕南園愛思想 陳九霖 2015-08-23 08:51:59

[新一篇] 陳九霖:石油變局下的中國能源安全戰略——答問錄

[舊一篇] 劉震云:上過學和沒上過學的知識分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