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堪憂 轉型非常困難 中國崩潰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中國經濟放緩或令世界陷入衰退


《華盛頓郵報》5月24日報導說,步履蹣跚的中國可能令世界重新陷入衰退。因為中國是原材料的巨大客戶,其價格將保持低迷。中國產能過剩的鋼鐵等工業產品出口越來越多,也將壓低商品價格。這將抑制全球企業投資的復蘇。信心將受挫。

那么政治后果呢?康奈爾大學經濟學家Eswar Prasad說:“中共政府通過承諾經濟進步來維持它的合法性。”如果這個承諾被打破,那就很難知道中國民眾將如何反應,也不知道中共官員將如何反應。他們是否將變得更加民族主義和激進,以轉移人們對經濟失望的注意力?

日本是前車之鑒。在80年代,它被廣泛視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經濟,超過了美國。但是日本前景隨后崩潰。新的亞洲競爭者如臺灣、韓國以及日元升值摧毀了日本的出口導向型經濟模式。無法建立一個新的模式,日本從此沉沒。


中國出口導向型和高投資有局限


中國現在處于類似的關頭。有廣泛共識認為它的經濟模式過時了。中國也強調出口導向型增長和高投資支出。2008-2009年金融危機表明這兩者的局限。

隨著中國最大客戶——美國和歐洲——陷入衰退,出口下滑。為了提振經濟,中共在2008年宣布586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這個數字幾乎是GDP的13%。其中大多數支出劃撥給國營銀行和地方政府。

隨之而來的是信貸熱潮,留下大量未售房屋庫存、工業產能過剩和壞賬。


房價可能繼續下跌 或難免一個大崩潰


房地產被視為中國增長的最大拖累,因為它占據該國GDP的25%,涵蓋鋼鐵、水泥和玻璃行業。隨著房屋供過于求,建設在放緩。房價比峰值下跌近6%。卡內基和平基金經濟學家黃育川說,房價下跌可能進一步達到10%。

中共決策者和外國經濟學家基本上同意,中國需要從投資型支出轉向消費型支出。社保網絡需要加強以便人們可以少一點儲蓄、多一點消費。銀行需要改革,以便人為壓低的利息不要以壓榨儲戶為代價來補貼企業借款人。

中國前方的道路布滿政治和心理障礙——既得利益集團和根深蒂固的習慣。《華郵》文章担憂,中國在抵達彼岸之前,難以避免一個大的崩潰。


中國經濟轉型有多難?東三省舊模式崩潰 新的未發展


中國從工業和投資型增長模式轉向服務型和消費型模式有多艱難?《金融時報》5月22日報導說,如果拿東北三省的情況做參照的話,它非常難。

東三省是中國工業和投資型增長模式的標桿。工業產值2013年占據該地區GDP的43%。但是現在隨著工業產品的需求放緩,信貸收緊,該地區經濟活動大幅受挫。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長下跌到3.4%。

令人担憂的是,面臨舊的經濟模式的崩潰,東三省未能發展新的增長驅動力。拿服務業為例。它沒有擴張來填補工業停滯留下的差距,而是跟其他經濟領域一樣蹣跚趔趄。東三省去年第三產業GDP增長下跌1.8%,下跌速度超過全國。

更驚人的是最近幾個月消費支出的急劇放緩。消費品的零售增長從去年的12.1%下跌到今年第一季度的7.1%。這遠遠低于全國其他地區的10.9%增長。

為了對付放緩,北京呼吁增加基礎設施支出,以幫助發展新工業。但是東北在這條戰線也苦苦掙扎。隨著經濟放緩,稅收和地方政府收入也放緩,箝制了基礎設施投資。

第一季度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下跌23.3%,基礎設施投資下跌4.7%。


經濟一蹶不振 很難投資新產業


這些趨勢本身不那么令人驚訝。隨著經濟核心搖搖欲墜,邊緣地區也會如此。但是它們揭示了有關中國轉變經濟模式的兩個容易忽略的真相:

1)在新模式建立之前解體舊模式引發硬著陸的風險。這正是東北展現的情況。雖然傳統工業和投資型增長模式在褪色,但是還沒有相應規模的新的驅動力取而代之。

2)在經濟衰退時期很難發展新的增長驅動力。東北三省發現隨著經濟一蹶不振,擴張服務業或消費支出不可能。在經濟低迷時期投資新產業也很困難。

東三省不是唯一出現新增長驅動力跟舊產業一起放慢的地區。那些第一季度零售業下跌最劇烈的省份也是工業產出增長下跌最快速的省份。

這就是為什么中一共決策者最近越來越專注于恢復舊的增長引擎。銀行重新被鼓勵放貸給地方政府融資工具,當局并試圖用政策引導房市復蘇。


責任編輯:孫蕓                                                                              


2015-08-23 08:53:10

[新一篇] 中國房價出現大跌信號:人口紅利見頂 大陸房價 賣地

[舊一篇] 郎咸平:股市決定你未來的退休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