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間舞蹈之「鼓舞」 民俗 文化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作者:茹之                

太平臘鼓(國立故宮博物院)

                                                           

顧名思義,鼓舞的舞蹈動作應當是圍繞著「鼓」展開。而作為打擊樂器的「鼓」起源很早。傳說遠古時有伊耆氏用土製的鼓,鼓槌是用草紮成。又傳說夏后氏有一種鼓是有足的。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鼓」字、「鞀」字,此外還有一面木腔蟒皮鼓,表明遠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已經有此樂器。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國又吸收和利用了一些從其它國家傳來的鼓。

羯鼓(維基)


到唐時,鼓已經有了如下種類:腰鼓、毛員鼓(腰鼓的一種)、都曇鼓(古代細長、直徑較小的腰鼓)、答臘鼓、羯鼓、節鼓、檐鼓、齊鼓、鞀鼓(今天的撥浪鼓)、雞婁鼓、大鼓、軍鼓、手鼓、扁鼓等。

圍繞著這些不同的鼓,中國歷代有著不同的鼓舞,有些鼓舞流傳至今而不衰。

那麼,最初的鼓舞是用在哪些場合表演呢?在中國遠古時期,人們認為鼓聲的節律可以通神,引來雨水,因此鼓舞大概是在乾旱求雨時表演。《周易》記載︰「鼓之舞之以敬神」,又說明當時敬神的人們,在祭祀神明時也是在鼓的伴奏下舞蹈。此外,在戰爭中鼓舞士氣、慶祝勝利等也會表演「鼓」舞。

潮州大鼓(Yongxinge/維基百科)


中國有文字記載的「鼓」舞大概是在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表明,當時已經有了關於擊鼓撞鐘「奏舞」的記載。

漢朝有《建鼓舞》和《盤鼓舞》,南北朝石窟中則繪有《花鼓伎樂》,唐代《腰鼓舞》十分盛行,宋代有《花鼓舞》,元代有《百面鑼鼓》、清代有《太平鼓舞》,這些鼓舞在中國歷史上一直在民間流傳著。

漢《建鼓舞》(網絡圖片)


至今中國各地仍有不同風格的鼓舞流傳著,一類是氣勢磅薄的鼓舞,如陝西《安塞腰鼓》、山西《花鼓》、甘肅《太平鼓舞》;一類是小巧俏麗、邊唱邊舞的小型鼓舞,如安徽《鳳陽花鼓》。

腰鼓舞(吳偉林)


漢代《建鼓舞》中的「建」意思是「樹」。該舞是用木柱穿過鼓的中部將鼓立起來,舞者在鼓的兩旁,邊擊鼓邊舞動。舞蹈動作一般有蹲步揚臂擊鼓、單腿跪地擊鼓等,有時還會擊打鈴、鐘等其它樂器。多為男子表演,主要表現男子的陽剛之美。

《盤鼓舞》也是漢代十分流行的舞蹈,又稱《盤舞》、《七盤舞》,多在宴享時助興。它是一種踏在盤與鼓上表演的舞蹈,舞者多為男性,通常頭戴冠帽,身穿長袖舞衣,腳穿特製舞鞋。

舞時將盤和鼓排列在地,舞者在盤與鼓上縱橫騰踏、屈身折體、翻撲倒立,表演各種舞姿,同時在盤和鼓上踏出富有節奏的聲響,也有女性表演者。表演有獨舞、雙人舞和群舞。

在山西的雲岡石窟,存有南北朝時期的胸前掛鼓拍擊的天宮伎樂繪畫,有些類似今天山西民間「花鼓舞」。山西的「花鼓舞」形式多樣,鼓的位置分高鼓(鼓掛胸前)、低鼓(鼓掛腰間)、多鼓(腰、胸、肩各掛一鼓)。在舞動時,舞者有節奏的敲擊鼓,有雙敲邊和單敲邊。

太平鼓(國立故宮博物院)


而唐代的《腰鼓舞》、宋代的《花鼓舞》、清代的《太平鼓舞》在今天一直在許多地方的民間流傳著。比如陝西的《安塞腰鼓》,擊舞起來,其氣勢可將山河吞沒;再如《太平鼓舞》,鼓形如扇,敲擊時聲音響亮,氣勢如宏。

特別是甘肅蘭州的《太平鼓》更是獨樹一幟,其桶形鼓身長1米,用牛皮製的鼓鞭抽打,鼓聲隆隆,聲震數里。在舞蹈時,要求擊鼓動作幅度大,力度強,有跳、躍、騰、閃、騎等舞蹈技巧。

還有安徽《鳳陽花鼓》流傳非常廣,通常由男女二人表演,女舞者背著形如冬瓜的花鼓,男舞者執著小鑼,邊唱邊舞。歌詞多唱述流浪漂泊生活之苦。

(國立故宮博物院)


如今的山西除了著名的「花鼓舞」外,還有「轉身鼓」、「花慶鼓」、「扇鼓」、「五虎爬山」、「穿箱鑼鼓」、「腰鼓」、「口含花鼓」、「迓鼓」等近二十多種鼓舞。

除了漢族有著種類不同的「鼓」舞外,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也有許多鼓舞。比如藏族的《執巴鼓舞》,維吾爾族的《手鼓舞》,苗族、彝、壯、瑤等族的《銅鈸舞》,苗族、彝族的《花鼓舞》,佤族的《木鼓舞》、瑤族的《黃泥鼓舞》等,均各具特色。



茹之 2015-08-23 08:53:30

[新一篇] 好漂亮,原來美女是這樣拍出來的!(組圖)

[舊一篇] 日本的力量——從諾貝爾獎得主擠地鐵說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