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言:新藝術與 Pinky 跳跳跳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新藝術與Pinky跳跳跳

伊格言(臺灣作家)



大家好!我是伊格言。


我今天講的這個題目,我之前沒有想到場地是中央美院。現在覺得非常適合,因為我想講關于藝術方面的事情。題目叫做《新藝術與 Pinky 跳跳跳》。我自己在臺灣常常演講,但我很少在這么大的場地,做這么大的 PowerPoint,用這種方式給大家演講。我現在有一種彷佛賈伯斯上身的感覺。


《新藝術與 Pinky 跳跳跳》是我的科幻小說中的一個片段,它是屬于我的小說《噬夢人》,這本書是 27 萬字的長篇科幻小說。比較特別的是它有一份正文,廢話它當然有一份正文;有 34 個注解,這個注解是從正文當中衍生出來的,有點類似超鏈接、超文本的概念,與正文相關處,但直接跳過倒也不妨礙讀者對正文的閱讀。里面的其中一個注解就是“新藝術與 Pinky 跳跳跳”。


我是一個科幻作家,邀請我講一些技術含量比較高的東西,我覺得非常慚愧,不敢講。底下一定有許多同學和嘉賓比我更擅長。所以我決定還是講一下我自己所寫的故事。這個故事正好跟藝術有關。


這個故事是這樣子的,我們先從“設計家毒品”開始好了。設計家毒品,Designer Drugs。在場應該有不少人知道 Designer Drugs 是什么東西。知道的舉一下手。沒有我想象的多。我簡單解釋一下,我們吸毒獲得快感,可是吸毒是犯法的。


假設安非他命的化學結構是這樣的,有個苯環,在這個苯環的某處有一個甲基,因此形成了安非他命,我們吸安非他命的時候會獲得快感。這是我們在吸法定的毒品,當我們吸這樣的毒的時候,會被抓走。怎么辦呢?有許多的設計家、業余的化學家,在美國,在他們的車庫里面做出了類似的毒品。他們發現如果把這個甲基動一個位置,把這個甲基拖到旁邊來,像我們在電腦上做拖移一樣,做這種結構的東西,它事實上也會給我們帶來欣快感,只是這個欣快感可能稍微有點不一樣,跟原先的化學物品不太一樣。或許會多一些焦躁,或者少一些快感也可以,但感覺其實差不多,或者更傷身,也有可能。但其實感覺差不多,同樣可以獲得快感。


重點是,我可以就此回避掉吸毒的法律限制。抱歉,你不能逮捕我。因為我吸的不是法定的毒品。法定的毒品是有法定的化學結構。吸那種東西才叫吸毒。我現在吸的這種東西不叫做毒,但快感是一樣的。這不是科幻,這是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


對于這種毒品,我們給它一個名字叫做“設計家毒品”。有一句話“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可以代換一下“科技始終來自于快感”,人類需要快感。我們通過這種科技鉆法律漏洞,獲得快感。


無論是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或者科技始終來自于快感,這樣的概念都是從人類需求出發,比如現代人有什么樣的需求。我們現代人可能有快感的需求、有愛的需求等等其他需求,這是從人類的需求出發。我想把它推到更極端一點,我當初寫“Pinky 跳跳跳”這樣一個在長篇小說中附贈的短篇科幻小說,其實是這樣的概念,我可不可以做一些無用之用?莊子說“無用之用”,我們以莊子的意識形態來看,他對“無用之用”的概念的看法是正面的,他覺得“無用之用”很好,藝術是人類所獨有的東西,至少到目前為止,是人類這個智慧生物所獨有的東西。


藝術有什么用呢?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理論家和歷史學家從歷史的角度告訴你藝術有什么樣的用處。我覺得當人類進入“后人類”世界,人類自己已經變得不一樣,他可能會做出什么樣的藝術品?如果他在念中央美院,他可以運用科技。現在也有很多運用新科技的藝術作品,可能發展到什么程度?有可能做什么樣的“無用之用”?如果暫時把藝術假設成“無用”的東西的話,可能變成什么樣的東西?




這個故事是 2097 年 9 月 11 日夜間 10 點發生的。有一個藝術家團隊,叫做王赫頤的藝術家團隊,在我的設定中應該是中國藝術家。我直接跟分大家享一下我的內容。


于中國著名史學學者林應謙于針對新藝術所撰寫之《繼承與離棄:新藝術一百年專著》中,曾考察新藝術發展史學上十大名作,其中排名第一者就是王赫頤所作的“Pinky 跳跳跳”系列作。


這個藝術家找了一堆小貓小狗,借由基因工程技術,把它們的瞳孔放大,就像我們現在用美圖秀秀一樣,讓它們變得很可愛,做出各種各樣的造型,甚至把它們做成熒光色,黃色的就叫做 Yelly,綠色的就叫做Greeny,紫色的就叫做 Purly,全部是熒光紫色、熒光綠色、熒光黃色,非常可愛的顏色。他把做出來的各式各樣的數百只小動物趕到英國一處海邊的峭壁邊緣。他雇傭一些生化人守衛,驅趕它們。他繼續驅趕,已經驅趕到峭壁邊緣了,不管,繼續驅趕,命令那些生化人繼續驅趕。因此,這些可憐的小動物們就紛紛從斷崖上墜落,在晚上 10 點的時候。


因為它們會發出熒光。因此,王赫頤團隊在海上租用了兩艘船,讓他們拍攝錄像。這個叫做“Pinky 跳跳跳”。


事后媒體記者采訪的時候,他當然會遭到嚴重抗議,包括動物保護人士的抗議。怎么可以這樣虐待小動物呢?王赫頤一本正經地說:“這個行動是希望呈現人們喜歡可愛的事物。事實上可愛的事物往往獲得大量的支持。靈感是來自于英國的天線寶寶。我希望提醒大家說,天線寶寶這么可愛的東西也可能給你帶來非常殘忍的經驗,給你帶來非常恐怖的經驗。”他對媒體這樣說,當然他招致了嚴重的批評。


王赫頤這個藝術家一點不在意,他繼續進行他這組名為“Pinky 跳跳跳”的行動藝術系列作。之所以會叫做“Pinky 跳跳跳”,當然是因為其中粉紅色的那一只叫做 Pinky。他繼續進行下一階段的創作。




接下來他進行的“Pinky 跳跳跳”2 號行動藝術,叫做“Pinky 吃吃吃”。他越來越過分。他進行基因工程改造,抓了一只白化癥的貓咪,進行基因工程改造。讓它天生沒有嘴巴,就跟現在的 Kitty 貓一樣。他給它戴上粉紅色的蝴蝶結,穿上西裝。這只貓咪非常可憐,因為從小沒有嘴巴,它無法進食,必須用鼻胃管進行喂食。我們把貓食變成流食狀,就用這個鼻胃管對貓進行灌食,拍下錄像錄下來。


大家有會不會覺得我很變態?沒辦法這是我想的,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接下來他們也發行了各式各樣的周邊商品,各式玩偶,這些玩偶就包括 Kitty 的各種玩偶,以及接受鼻胃管灌食的特別造型。想必都是一些跟我一樣的變態的人才會去買的哦。當然招至了更嚴重的批評,對此王赫頤也有他的說法。他說:“我知道三麗鷗公司會控告我(也就是 Kitty 貓的版權所有者);我也知道動保團體會控告我。但是,沒有關系,我總是一個藝術家,我必須要繼續測試這個社會對藝術創作的底線。




接下來出現了第 3 號作品。第 3 號作品其實并沒有真正”現身”。第 3 號作品在王赫頤先生向他的友人透露即將進行“Pinky 跳跳跳”第 3 號作品系列作的時候,在發表前夕,王赫頤先生失蹤了,就此失蹤,人間蒸發。而在失蹤長達 2 年 8 個月之后,媒體收到了不知道是誰寄來的包裹。包裹的內容相當驚人,因此消息立刻就被封鎖了。


包裹的內容包括一片錄像的光碟,幾根毛發,還有指甲屑。指甲屑和毛發經過 DNA 檢測,確定為王赫頤先生所有。那么就想說,王赫頤是不是還活著呢?


媒體只知道到這里,事實上被封鎖的有一部分消息是那個光碟的內容。光碟的內容是什么呢?光碟的內容是有一個人,這個人顯然經歷過非常可怕的摧殘。他的皮膚變得像蛋白一樣光滑──可能經歷過可怕的手術或化學處理;他也沒有嘴巴,他的嘴巴可能被縫起來了,或者是被燒灼了,或者是被什么手術所拿走了,總之變成了沒有嘴巴的人。因為他沒有嘴巴,他也沒有辦法進食。因此,我們同樣對他進行鼻胃管灌食。光碟的內容就是這樣,幾乎是一個凌虐光碟。包裹當中附有一封信,“我覺得王赫頤先生并不是一個真正的藝術家,真正的藝術家不會拿這些小動物的生命來開玩笑。我覺得真正的藝術家必須要親自獻身于藝術。因此,我們就幫助王赫頤先生親自獻身于藝術”。換言之,這封信暗示說這個被凌虐的無嘴人就是王赫頤先生。


我覺得好像不適合再無止盡地暴虐下去了。我們再進行一小斷就結束。再下面一段。


這種凌虐當然是個嚴重的刑案,警方必須想辦法破案。因此就開始約談。其實失蹤的時候已經辦過一次案了,找不到王赫頤先生,而現在又出現這樣可怕的包裹,王赫頤先生可能遭到虐待,我們當然要繼續辦案。王赫頤先生的家屬和親友又被再去叫去問了一輪。


接下來,這個辦案的過程還是遇到困難。這個時候有一個藝評家叫做瑪莎。這位藝評家在藝術雜志上發表了一篇藝評,內容大意是“你們所有的舉動,包括辦案的舉動,可能都是“Pinky 跳跳跳”3 號作品的其中一部分,因為這也是一個行為藝術”。


我們考察一下刑案的追訴期限。按照當時的法律規定,追訴期限是 60 年。因此,在這 60 年當中所有的針對這個刑案或者事件所說出和做出的任何舉動,其實都可以說屬于這個藝術創作的一部分。什么時候才會停呢?或許破案的那一天會停。要不然就是要等到 60 年追訴期限的時候才會終止。


藝評家瑪莎解釋說,我們可以從藝術創作的角度再分析一下,什么樣的人會希望這個創作的熱度繼續持續下去?可能是王赫頤本人,或者是王赫頤先生所委托的人,他團隊的人,他可能希望繼續制造一些事件維持這個刑案的熱度或者維持這個藝術創作的熱度。因此,等到刑案被破案之后,它可能是一個“高潮”的設計,就是我們敘事上有一個高潮的發生。


除此以外呢?還有誰會希望刑案繼續維持熱度,或者是有新的刑案事件來發生?或者反過來,我們希望就此沉寂下去,不會再有后續的狀況發生?這可能就不是王赫頤本人,或者是王赫頤先生團隊希望的。他的希望可能是刑案繼續,發生不同的事件,繼續行進下去。




我的小說寫到這里還沒結束。這是一個非常長的注解,大概 5000 字,我今天變態的分享大概就進行到這里。


我想跟大家說的是,的確在我們“后人類”的過程中,像剛剛陳楸帆所講的,人類變得很不一樣。在最近的未來,我想我們就可以看到許許多多的類似于用這種基因改造技術,會產生非常多的倫理問題,可以用在什么樣的方面?可不可以用在藝術上呢?可不可以用在其他的方面?如果說科技始終來自于人性,藝術同樣也是人性的需求。但它又跟人類的其他方面不那么完全一樣。大家覺得它沒有用,沒有那么迫切,因此不應該給它那么大的空間。在藝術上使用科技的空間可能比其他領域方面所使用的科技空間小一些。這方面可能會產生非常多的倫理問題。


我不是一個理論家,我沒有辦法給大家解答。我覺得對我自己而言,思索未來是有趣的事情,尤其是藉由小說這個媒介來思索未來。


我自己也可以說是一個廣義的藝術家,我是寫小說的人,也是做作品的人。我希望通過科幻這個極端的文類來做作品。為什么說極端呢?因為在一般的寫實文類當中,沒有辦法將人的記憶換掉。在一般的寫實文類當中,沒有辦法把人的人格換掉,沒有辦法令人做夢,沒有辦法控制他,給他一個給定的夢。但是,在科幻當中,這一切都有可能,包括類似“Pinky 跳跳跳”這么變態的事情。希望大家不會覺得我太變態。我是個正常人,一定要再次強調一下。


謝謝大家!


(完)


理想國 2015-08-23 08:54:58

[新一篇] 走進它淡漠的光照里 詩歌

[舊一篇] 周航:對未來一切的想象,都是錯的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