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對未來一切的想象,都是錯的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對未來一切的想象,都是錯的
周航(易到用車創始人兼CEO)



我覺得今天能夠來到中央美院,感覺非常激動。因為我突然感覺自己有一點藝術氣息了。


今天來了以后,我完全不知道我講什么。如果講得有一點錯亂,希望大家能夠體諒。因為一個現實的商人來到一個科幻的世界里,如果講的東西缺乏想象力的話,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我記得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寫作文寫的是“八股文”。什么是“八股文”呢?就是今天去春游了,天氣很藍,中間發生了什么事情。最后回家的路上都要暗自表決心,說要為四化做貢獻。不知道七八十年代生人的各位同學還有沒有這個印象。


即將來到 21 世紀,要實現四個現代化了,這樣一件事情在我的腦海里,在我的兒時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像趙勇剛剛放的一張圖片對我的影響是一樣的。我也一直在幻想到底 21 世紀是一個多么神奇的世紀。在我的眼里,曾經 2000 年 1 月 1 日就是世界的奇點,我以為世界會在那一刻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時就讓我產生了緊迫感。因為我是 1979 年上的小學。我想到離 21 世紀只有十幾年了,當我高考的時候,我感覺到離 21 世紀只有十年了,這種不斷地讓我產生緊迫感,這種科幻和現實中有一種違和感,那個美好的畫面即將到來,為什么現實依然是如此,所以我一直在期待。


當我 2000 年是我 27 歲的時候,1999 年 12 月 31 號有一個千年蟲事件。真的到那一天晚上的時候,我有意沒有睡覺,我想看看 2000 年 1 月 1 日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會不會真的發生什么改變。結果當然是很可笑,就是什么改變也沒有,世界還是像流水一般的在前進。后來,當這個幻想破滅了以后,我就對一切有關奇點的說法不置可否。


前不久,《離線》的記者找我,讓我暢想一下 2045 年我們預言中的奇點發生的時候將會怎么樣。這不禁把我帶回了剛上小學時的 1979 年,就像那會兒暢想 2000 年一樣。


這讓我產生了關于方法論的深入思考。我覺得人類充滿了對未來的期望和想象。但我們人類的思維模式和方法是無法擺脫線性演化的束縛的。我記得看過一張圖片,是 1900 年的時候,當時的人對 100 年以后的人類生活的想象。他們當時已經認為自己充滿了勇氣和想象力來畫 100 年以后的人類的生活情況。到現在再看這個畫面的時候,感覺非常非常可笑。


這種可笑程度像看到什么呢?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讓子彈飛》開場的畫面,就是一堆馬拉著火車跑。現在看起來是非常的黑色魔幻。但是,我們人的想象力,關于對未來的想象力,很多時候,或者說絕大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一種畫面,就是馬在拉著火車跑。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怎么對未來想象呢?后來我找到了一個可以聊以自慰的說法。其實任何事物的出現往往不是一個動因,它是多個變量相互之間影響而產生的新的結果。這話說起來好像貌似很技術。


我舉一個現實的例子,我現在所在的行業,我對手機、互聯網、汽車行業比較了解,我跟大家講一講。


中國汽車業的發展其實就是過去這十年。這十年是怎么樣的呢?中國汽車的年銷量從 200 萬到了 2000 多萬,增長了 10 倍多。中國的手機,在這幾年,智能手機的普及,現在已經進入紅海,紅得不能再紅,再過幾年可能就進入后手機時代。所以我們這個行業,所謂手機叫車的這個行業是多個變量產生的結果,就是有足夠多的汽車、有足夠多的手機、有足夠寬的網絡以后,可能是綜合變量產生的結果。


關于未來,我認為首先不是規劃出來的,更不是頂層設計出來的。我覺得未來可能就像生物進程一樣,是不斷演化的結果。所以我們的想象和對未來的設想為什么那么不靠譜呢?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這是我對未來的一個基本方法論。


人在現實中遇到的問題是真實的。我們創業界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叫痛點論。我們要去解決現實中的痛點。痛點是關于過去已經存在的,已經很痛了,必須要去解決它。是不是說一個一個的痛點都被解決以后,人類就美好了呢?就走向了完美世界了呢?我想告訴大家,這是不可能的。一個痛點結束了,為了解決這個痛點問題,想出了一些新的辦法和工具,又會知道新的痛點。所以說人類的痛是無以復加的永遠存在的循環。


我們看一下這兩天在互聯網界發生的非常有意思的現實的小事情,比如說我們終于不用錢包了,結果支付寶的電纜被挖斷了。前天,和我關系非常密切的一個公司,叫攜程。曾經我們都說在線旅游多么的方便,手指一撥就訂完機票了。我中午找攜程的人吃飯,我問他前天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他說其實什么事情也沒發生,就是因為他們前天上午烏云發布了一個漏洞報告,他們的技術部門為了解決這個漏洞,就重新寫了一個代碼。不知道什么原因,神經錯亂的就把這個錯誤的代碼發布了,制造了后來的一系列問題。我們總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斷制造新的問題。


是不是說奇點出現了,人類是絕對的毀滅,還是走向絕對的美好呢?我覺得都過于絕對了。我的第二個看法,痛是永遠無休無止的,沒有完美的未來。


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但我知道什么東西會不發生。我會知道國家這個組織形態是一定會消亡的。因為真正意義的現代國家也就 200 多年。我知道公司這個組織形態會消亡的。我知道貨幣,乃至紙幣,這些形態都是會消亡的。我不知道什么東西確定會發生,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什么東西確定要消亡。


雜七雜八說了這么多,大家是讓我談共享的,談到共享這個話題,在高爽老師和趙勇老師這些讓我腦洞大開的人面前,我就顯得非常的 low 了。我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是怎么思考這些問題的。




首先是關于汽車。大家說共享汽車,或者汽車共享,談到一個更遠的話題。共享和汽車是兩件事,首先是關于汽車。汽車非常煩人的是什么呢?我們要搞電動汽車,節能環保中的“能”是我們用什么能源,能源結構是我們未來思考的重要方向目前。


我們一直有一個比較大的幻想,既然都有核動力的航母、核動力的潛艇,為什么不可能做核動力的汽車呢?可不可以讓每臺車的前蓋都變成是一個小型的可控的核聚變呢?每個車的前面都有一個小型的微型的可控的核反應堆呢?這個車是不是就可以成為一臺永動車呢?就不需要能源,在路上無休無止的,就像永不知疲勞的機器人一樣,在街上跑。這是我們的一種想象,這個可能過于遙遠。


第二我們談到汽車,還要談到智能,它要解決什么問題?特斯拉是不是就意味著大屏幕、永遠在線、可以上網的汽車就是智能汽車了呢?它當然遠遠不是,就像螞蟻永遠沒有辦法想象人類的世界是一個道理。我覺得智能是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感知的問題、傳感的問題、判斷的問題等等,解決車與人、車與車、車與路的問題。


我想跟大家談一點很有意思的想法。我們發現人類為了解決現實的問題,會把方法越搞越復雜。后來我們就想之所以這么復雜,智能汽車這么難搞,就是因為要解決太多的已知的變量。比如剛剛趙勇也談過,一個智能汽車再牛逼,算法再準,一個醉漢開車過來主動撞你,怎么辦?好像我們發現走到了方法的悖論上。在現實的人為的情緒的不可知的世界里,去做定量的控制,似乎變得非常困難。


后來我們就想,干脆不做智能汽車了,我們能不能做智能的飛行器?到空中去,空中是一片新大陸。那里沒有已知的道路。后來我欣喜地發現和我有類似想法的人還有一些,他們也試圖在做未來的智能載人飛行器。


在我來看,空中也不需要判斷路況,也不需要判斷道路,可能是一片真正的新大陸呢?也可能是。這就是我們關于汽車飛行器的一種暢想。


關于談到共享,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怎么有意思法呢?比如汽車這樣一個物件足夠的智能化,不需要人的駕駛,它本質上就是一臺運輸的機器人。當然,共享就變成無比的容易。因為這個車,你需要它,以后連手機都不用了,你可能在意識中控制它。你不需要關心是不是車,你只需要關心說我要去這里,可能一個飛行器就過來了。把你搭載過去,送到你想去的地方。至于送完你,它去干嘛了,你根本不需要關心。


我們原來可能還設計得很復雜,因為充電,送完你以后,就像吸塵器的機器人一樣,自己再找回到就近的充電站,自己貼上去,主動地充電,再等待下一個客人的應召。以后大量的機器人都會變成應召型。這種環節只是對物的共享,物的共享變得更加簡單,我們人不再需要汽車了,我們不再像 70 后、80 后或者以前的人,會把買一臺車、擁有一套房作為人生的第一個夢想。形成了共享服務網絡以后,你再擁有一臺車就變得沒那么重要。


第二個是關于人。人有沒有共享的途徑呢?如果以人為核心的共享是什么呢?我認為可能更多的是基于社交和情感的需要。就好像我最近看到很多關于搭車很火的故事一樣。原來其實干掉陌陌是易到和 Uber,原來核心的目的不是為了搭車,而是為了交友。我們后來分析了一下,看到經濟以外的搭車的幾個主要動因。我們給它進行了歸類,比如說為了約會、包括要結識更多的人脈、打發無聊的時間,我們歸了這幾類。為什么搭車這么便宜呢?我們大家都在質疑,是不是以后沒有補貼了,搭車軟件還可以做到足夠便宜呢?有這種可能。但是,需要有更大的價格彈性的最重要的動因就是你要滿足這個人別的需求。這個別的需求可能就是跟社交相關的。所以說我們認為在共享這個領域,可能未來可能會產生一系列新的商業模式,就是社交服務體。


說到社交,我們可能就會想到微博、微信。微博是什么?微博是社交化的媒體。微信是社交化的通信。從用車這個領域可以演變出一系列社交化服務。談到商業的話題會顯得特別晦澀,我不想再展開。


最后我想說我們對未來一切的想象,其實都是錯的。


謝謝大家!


(完)


理想國 2015-08-23 08:54:58

[新一篇] 伊格言:新藝術與 Pinky 跳跳跳

[舊一篇] 梁文道:今天對人類的認知束縛在一個很狹隘的想象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