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故事|愛貝睿獨家專訪科學奶爸Dr.魏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小愛導讀
科學男神Dr.魏育兒經!
愛貝睿家長教練魏坤琳老師獨家采訪。
父親節獻禮,祝爸爸們節日快樂!



上周二,@愛貝睿育兒俱樂部 家長教練群里冒出這樣一句吐槽。愛貝睿小編在各種家長群里見到的,一般是爸媽們担憂孩子“不夠好”,但是第一次遇見拿數學題當消遣的牛娃。誰家的娃這么牛?看了看說話者的ID,小編頓時心想,怪不得。


「10-魏坤琳-北京」—— 10代表孩子出生于2010年。北京當然是指所在地。魏坤琳老師,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運動控制博士 、北京大學心理系副教授與博士生導師,當然,也是那位站在《最強大腦》舞臺上堅持“科學是我評判的唯一標準”的Dr.魏。



Dr.魏會怎么培養孩子?是不是會有獨特的育兒方法?愛貝睿小編在周日下午,來北大拜訪Dr.魏。北大心理系高樓層辦公室視野很好,能遠遠地望見博雅塔。辦公室里等著小編的,不是屏幕中的那位明星科學家,只是一位四歲女孩的爸爸。


對孩子說“滾”,而不是讓她“起床”



愛貝睿:周日您還在辦公室工作,女兒跟您關系好嗎?


Dr.魏:我工作的確非常忙,常常一周七天都會來辦公室。不過只要下班回家,我都會陪孩子。在我家,我跟孩子的關系是最好最親的。我上午剛帶她去游泳了,游完泳,我問孩子要坐我的小電驢回家,還是坐媽媽的轎車回家。孩子毫不猶豫地選了我的小電驢。(得意地笑)


愛貝睿:為什么您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這么高?有什么絕招嗎?


Dr.魏:這沒有什么好驚訝的,和孩子在一起時,我會嘗試著理解孩子在想什么、想說什么。可以說,我是家里最懂孩子的人。


比如今天中午,孩子吃飯很慢。我一看孩子的眼神開始發呆了,我就知道她肯定是在想事情。我問她:“你在思考什么問題呀?”孩子說,她在想“8”該怎么寫。于是我跟她說:“你趕快吃,吃完飯爸爸找張紙,跟你一起寫。”小朋友就端起碗來,很快把飯吃得干干凈凈。 有時候大人和小孩子拉鋸戰的時候,我們得去了解孩子想干嗎。


「要先了解孩子的世界,接納孩子的想法,再結合當時的情境給出清晰具體的指令,鼓勵孩子做完她應該做的事情。」




愛貝睿:什么樣的指令才算清晰具體的指令呢?


Dr.魏:比如勸說孩子起床這件事吧。我家孩子喜歡睡懶覺,每次長輩都跟孩子說:“你要起床啦!起來刷牙,洗臉,吃飯,我們出去玩。”但是孩子還是不動。


本來起床對于孩子來說就是一個缺乏動機的事情,而這一系列對于起床后事件的描述跟孩子當下該做的事情又沒有任何關系。在我看來,這樣的指令就不夠清晰。


我就會站在床的另一邊說:"寶寶,滾過來,到爸爸這邊來!"孩子,就起來了。因為我們做大腦神經研究的人都知道,action(行動)和movement(動作)對大腦來說復雜程度完全不同。動作是最小的控制單位,而行動則可能有一系列的動作,而且它需要比較清晰的目標和一系列的計劃。


小朋友們的大腦目標感不強,沒有辦法對行動指令快速做出回應。如果大人希望孩子做某件事情,最好能夠幫助他們把目標拆解開,給出當下立即可以做的具體動作。比如我說的“滾”。


當然,這種清晰指令的方式適用于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等孩子慢慢長大,他們會越來越善于識別行為所帶來的意義,父母就可以相應地改換策略。




不教孩子乘法表,讓孩子算乘法




愛貝睿:您女兒為什么數學那么厲害呀?


Dr.魏:我女兒特別喜歡數學,我們常常一起在家里的小黑板上做題。最開始是和我一起學加法,她自己把題給做出來了。我當時的語氣中表現出非常驚訝的態度,“你的數學太厲害了,這么快就可以解出來。”這可能給了她很大的鼓勵。


但是她最大的動力應該還是她自己對于數學非常著迷。她天生似乎就喜歡抽象的東西,也不需要太多的操作材料,就了解了數的概念,非常快速地跨越了將實物和數一一對應的階段,又非常早就知道怎么借數,推算出了乘法口訣。


因為我女兒進步太快,我怕她形成不正確的解題思路,迫不得已現在只好教她一些演算的方法。但我不會教她表格——我最關注的還是她推算的過程。最近我發現她在知道了答案之后就不那么關心解題思路了——這是我最担心的:她只是注重結果、等待別人的夸獎。因此我也在反思自己,以往的態度是不是對她有些誤導?因此,我現在都會跟她強調:“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她也愛玩與數字有關系的游戲,比如玩撲克牌。我倆各自抽取五張牌,將其中三張通過加減乘除運算,算出結果為10的整數倍。現在我都快算不過她了,有時候我還在看,她就把頭湊過來,說“哎,我幫你算唄。”  反正她喜歡玩什么,我就陪她玩。




孩子掉進海里,撈起來接著玩



愛貝睿:我們都知道您很喜歡各種運動。不知道您是怎樣培養孩子對運動的興趣的?


Dr.魏:我覺得愛運動應該是孩子的天性吧?以前我跑步時,我女兒就最喜歡跟著我一起跑啦。要說在運動方面我琢磨得最多的,是怎么保護孩子愛玩愛冒險的天性。


雖然很寶貝女兒,但其實我帶她玩的時候也出現過幾次小意外。我第一次帶她海邊時,經驗不夠。結果有大浪過來,一下子把她卷到五六米遠的地方。我趕緊沖過去把她撈起來,首先把孩子臉上的咸海水抹下來,讓她能睜開眼睛,這樣能跟孩子有目光的接觸;再檢查看看是不是有嗆水。然后把孩子摟在懷里拍拍,幫她壓壓驚。孩子當時嚇得哭了幾分鐘,但是平靜下來之后就又下海去玩了。



這樣做,都是為了讓孩子感受到來自我的保護和無條件的支持。從小我就告訴她:“不要怕,爸爸會保護你的。”  并且,在事情發生時,我真的確保自己及時出現,陪伴她一起面對這些情況。因此,女兒非常信任我。 而且感覺安全感很好的情況下,她可以面對更多的挑戰;只要父母在旁邊,她就敢于嘗試更難的一些活動。反正她最關鍵、最冒險的時候,我都在她身邊,這些“危險時刻”也沒有給她留下心理陰影。


另一方面,運動也是促進大腦發展、提升個人品格的重要途徑。它跟小腦密切相關,影響時間感知、動作預測以及抽象思維等能力的發展。其實腦部至少一半以上的結構都參與運動的控制。對這方面感興趣的話,給大家推薦一本科普讀物《Spark》,近些年跟運動相關的研究都在書中有提到。


家長也是教練,教之前自己先練



愛貝睿:您的微博前幾天吐槽了一下《虎媽貓爸》的前幾集,無論虎媽還是貓爸,可能都是中國家長的種種行為和心態的縮影。您在育兒方面還有什么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Dr.魏:我覺得自己陪女兒的時間還是不夠,在育兒方面也需要再努力做得更好,跟大家一起學習吧。最近,我在考慮這些問題,跟大家探討。


  • 小孩子腦袋中其實也在思考很多事情,我們不要隨便去打斷他。小孩子的需求非常簡單,我們面對他們的時候心思也可以簡單一點。


  • 孩子們都愿意模仿家長。如果你希望孩子更多運動一些,你也要多外出活動。如果你希望孩子更愛閱讀、更愛學習,你自己也要在家里常常閱讀。教育方式,有時候其實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 有些家長可能只想著“copy”,看到別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恨不得我把孩子交給你就好了。這其實是一種偷懶。做家長沒有捷徑,得多花時間陪孩子,多花心思觀察和了解孩子,了解育兒相關的心理學、認知科學和腦科學基礎知識(比如常常看看 @愛貝睿育兒俱樂部  這種靠譜的微信賬號)。在掌握知識和理論的基礎上,再針對自己的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行動。




小結


訪談結束后,小編走在未名湖畔綠蔭下,看著波光粼粼的湖水,還有北京難得一見的藍天,真的是很愜意。遠處的辦公樓中, Dr.魏還繼續在他的辦公室里貓著腰做研究,寫論文。Dr.魏向我們揭示了如何應用認知科學和腦科學理論指導育兒實踐。育兒沒有捷徑可走——尊重、理解,對孩子有信心,愛與陪伴……無論你是誰,都需要不斷學習、總結和成長。


愛貝睿的育兒教練,不只有Dr.魏。陳忻、劉建鴻、解慧超、郭歆......這些帥氣、美麗、智慧又熱情的科學家們,都在這里等你來。還有一群智慧的爸爸媽媽們,都是你的育兒智囊團哦~  趕快點擊 “閱讀原文” 填寫申請加入愛貝睿育兒俱樂部,并加可愛的機器人小愛為好友(微信號:iBrain001)吧。通過審核后,你就有機會加入超級正能量型育兒微信群,豪華博士團結合大腦黑科技,全方位提升孩子,科學養育,育兒即育己!


祝所有和Dr.魏一樣辛勤努力,愛孩子的父親們,父親節節日快樂!





美贊臣中國 愛貝睿(原創) 2015-08-23 08:55:47

[新一篇] 睡覺時身體突然抖一下的原因,被答案嚇哭了!

[舊一篇] 【去偽存真】高考零分作文 作者真的被北大錄取了嗎? 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