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不罵!外國家長是這樣教育孩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不打不成器”這句話相信大家都有聽說過。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三十歲以上的人人都是一路被打大的,在許多家長認為“打你是為了你好”的想法下,這樣的教育方式,有時候卻會造成不良的后果,甚至會影響這些孩子們長大后的人格發展和個性,這種不打不罵的家庭教育,看了令人很有啟發。

如果當你正打算要教訓你的孩子之前,或許這篇文章可以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

在美國,對于孩子有嚴重的打罵都是屬于違法的行為。如果你在盛怒之下甩了孩子一巴掌,或是打了孩子屁股幾巴掌,可能第二天就有官方人員來將孩子帶走,送到收養機構,而你也會因為虐童罪而入獄。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讓父母們怒火中燒的情況,而且當完全不知道該怎么做的時候,會更加迷茫。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這些父母們是用什么樣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們呢?獨處「Time out」跟限時「Time Limit」就是他們常用的兩種懲罰方式。例如,一位美國母親,家中有著3個小孩,分別為4歲,2歲半,還有1歲。2歲半的女兒正處于第一階段的叛逆期,美國人形容為「糟糕的2歲」(TerribleTwo),經常會發脾氣跟亂丟東西,甚至會在搶玩具的時候咬人。

某一次小朋友都在一起玩的時候,2歲半的女兒把正要過來的妹妹推倒了,還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當媽媽出來看見后,看到她正在咬著妹妹,立刻將她抱起來,然后放在樓梯上說「你得獨處了/你不能再玩了」(You need to time out!)

2歲半女兒坐在樓梯上,同時也是哇哇大哭,但是她并沒有自己走下來繼續玩,只是坐在那邊哭泣,而媽媽又折回廚房忙碌她自己的事情,并沒有理會大女兒的大哭。

大約10分鐘后,她不哭了,媽媽才走過來,問她知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大女兒點頭說「不應該咬妹妹」,媽媽稱贊她勇于承認錯誤。并且講了道理給她聽,然后讓她從樓梯上下來,親了她一下,大女兒又開心地去跟妹妹玩了。

另一個例子,有一位10歲大的男孩凱德,長得非常可愛,有禮貌又懂事,而且遇到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顧。當詢問了他的父母后才知道如何有著這么好的教育:有一次他們出去游泳,凱德正在跟朋友們一起玩水,一時興奮,就直接往不能跳水的區域直接跳下去,凱德的媽媽看見后,提醒了他一句,但沒多久后,凱德又跳了一次,媽媽立刻板起臉孔,叫凱德離開游泳池中。

當凱德上來后,媽媽指著旁邊的一棵樹,要求他在樹下坐十分鐘并且不可以再到水里去。凱德雖然不太高興,但也乖乖地坐在樹下,等10分鐘過去后,媽媽才允許他重新到水里去,而且凱德也從此不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而在,美國的公園兒童游樂場常看到一種現象:當孩子們玩得很高興時,到了該到回家的時間了也不愿意回家,無論家長怎樣催促也不肯離開。

美國媽媽大多不會不斷地嘮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們說:「孩子們,再玩五分鐘就回家!」通常這時孩子們會趕緊找自己喜歡的項目玩,五分鐘過后,媽媽一聲令下,孩子們便都乖乖跟著回家了。

如何才能讓這些孩子這么聽話呢?

當妳一開始對孩子們說:“再玩5分鐘就回家好嗎?”孩子們因為沒有時間觀念,往往就會立刻答應,但是當5分鐘到的時候,小朋友通常會耍賴要求還要玩,而這時候大人的態度就很重要,必須讓孩子知道說話算話,不管小朋友如何哭鬧,就算大哭大叫也不能輕易妥協。經過幾次以后,小朋友們慢慢了解了“限時”的概念后,就會乖乖地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想玩的或是該做的事情。

玩是孩子最熱愛的事,剝奪玩的權利來作為懲罰手段,的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會很容易吸取教訓。

但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因為孩子總是會跟大人對抗,且孩子總是很會察言觀色、撒嬌耍賴。如果他一直哭鬧家長就心軟下來,或者嫌煩而滿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因為孩子不理會自己的斥責而作罷,破壞了自己訂立的規則,那孩子下次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就會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家長。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須要從嬰兒期做起!

許多美國的媽媽通常負責照顧孩子和整理家務,而且通常都有著好幾個孩子一起,但是美國媽媽們似乎帶孩子看起來輕松很多,把小朋友往玩具房一放,就可以專心做家務了。往床上一放,孩子就直接睡到天亮,放到餐桌前,就乖乖吃飯,其實一切都跟與孩子從小訂定的規則還有執行力度是否強硬有關。


2024-10-08 19:17:02

[新一篇] 為什么國外的孩子很少被打罵自由放養卻很少看見搞破壞的熊孩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