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要有持續產出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來源:呦呦鹿鳴的博客


我相信,所有程序員都需要在下面兩點之間找到一個良好的平衡:


1.把自己關在一間私密的辦公室里,針對你的程序與編譯器展開一次親密對話。

2.出入公眾場合,與其他人公開談論你的程序。


關于這個話題,我已經談過幾次了,在此不再贅述。


大部分程序員是內向的。因此,他們通常不需要任何鼓勵就會避開人群,然后與他們的電腦獨處。這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的。奔著自己的設備而去,那是他們的心之所向。我不怪他們,因為電腦比人類要理性得多!那也是我們中的大部分人被吸引進入這個領域的原因。不過,也有可能在另一個方向走出去太遠。這種情況極其罕見,因為它與大部分軟件開發者與生俱來的內向性格不符,但它確實會發生。拿我來說吧,有時候我為自己花在談論編程上的時間比實際寫代碼的時間多而感到担心。


在我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談論編程而幾乎沒時間自己寫代碼的那一刻,我感到了極度的恐懼:我變成了一個專職的評論家。而這個世界最討厭的就是評論家泛濫。評論家只會給世界帶來曇花一現般的見解,而不是什么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東西。他們并沒有身體力行地參與人類的制造活動,而是置身事外,觀察其他人在那里干活,然后喋喋不休、措辭巧妙地提出一堆意見和批評。真是可悲!


我有那樣的心結,而當我讀到SEO Black Hat的這篇博文時更覺備受鼓舞:


你TMD現在就做!


別等待!別磨蹭!在這世上,成功者不是那些明知賺錢之法還要推三阻四的人。成功者知道輕重緩急,善于把握今天。


把要做的事情列在一個清單上,確保重要的任務都能完成。你參與的每一個項目都應該處于運轉狀態。如若不然,你就停滯不前了。為了賺錢,你的下一步不應該是那些“下周有時間再處理的事”。如果有什么可以幫你賺到錢,你TMD立即就去做!


有人可能覺得,何必要爆粗口說“TMD”。要的!你需要那種影響,那種力量,那種號召力,那種屁股被人踢了一腳行動起來的效果。否則的話,你會成為又一個失敗者——縱然很久以前就有一個偉大的想法,但卻毫無建樹。夢想家不會賺錢。實干的人才賺錢。而實干的人就是說干就干的!


就像高濃度咖啡帶來的提神效果一樣。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有點太像《拜金一族》電影里的感覺了,尤其是下面這個場景里的一段演講:

即使帶有夸張之意,我認為這條建議同樣適用于編程。最好的程序員都是行動派。Cade Roux還在評論里指出,電影里黑板上寫著“Always Be Closing”(持續成交),但我們應該把它看成“Always Be Shipping”(持續發布)。


對功能特性展開討論是有益的,但有時候一個特性的價值與它被討論的程度是成反比的。作為軟件開發者,我們的工作是把功能特性交付出去,并且解決業務上的問題,而不是沒完沒了地進行討論。正如Marc Andreessen所述,我們的價值是通過我們(以及我們的代碼)完成的事情來衡量的,而不是圍繞所做之事進行的相關討論。


在背景調查環節,我想知道這個人做過什么。不只是被牽涉、或部分參與、或是目擊者、或是旁觀者。


我想了解你在工作中(或者最好是在業余時間里)做過的事情。你在高中時候做過的生意。你在大學里創立的非營利性組織。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給我看你做出過主要貢獻的開源項目。如此等等。


如果我一無所獲——如果候選人一直以來只是循規蹈矩,該上課的時候上課,該考試的時候考試,畢業了就參加工作,從起跑線出發后就沒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就——那么他們可能缺乏緊迫感。你也改變不了他們。


也許“你TMD現在就做”太極端了。但是,你最起碼要確保用在“做”上面的時間與用在“討論”上的時間是相當的。遺憾的是,我無法告訴你,什么是你要去做的正確之事。如果我知道的話,我可能現在已經成為百萬富翁了。你必須自己去判斷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去做的事情。


CocoaChina 2015-08-23 08:57:22

[新一篇] 用一句話說明你是程序員,你的答案是什么?

[舊一篇] 關于概率要素和統計學要素在游戲設計中的運用(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