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黨校日記》選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中央黨校日記》選

                   1955年10月20日  上課時間  星期四

   記錄一些腦袋里涌起的問題:
   A.要研究并回憶1949年,二中全會以來,到總路線,到合作化運動的政策上的
脈落,并把它與歷史唯物主義對照印證起來;
   B.詳細考慮一下這么幾件事:一、統購統銷,梁黃叫囂;二、增產節約,工農
聯盟的一個方面的調整;三、合作化運動,工農聯盟的最積極方面的措施;四、合
作化運動中所決定的對“鞏固團結中農的措施”,與對農業生產的增產與減產的影
響;五、對農村中新投入的資金,與這些資金對農業生產資料購買力增長的作用,
對工業生產的增產的作用;六、對五年計劃的修改的影響——a.一般工農業生產指
數;b.農具(拖拉機)基本建設的速度;c.與農具相關的工業(例如石油)與交通
運輸的變化;
   C.自己的思想方法,似乎會抓主流,往往忽略(不是往往,而是習慣的、自覺
的)矛盾的各個方面的具體分析。
   D.我們的五年計劃,開始編制時的速度總是“增長率的漸減趨勢”,主要原因
就是對生產、技術、產品及其原料工具間的聯系的知識不完備所致。
   經濟上的預見性,與規律掌握運用之不足;基本建設的勘察設計資料的年度太
遲與儲備資料之不足;技術人員與工人的不足。——除這些困難,還有什么?
   第二個以后的五年計劃的增長速度如何?

                         10月24日  星期一  晚

   今天準備了討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實際上是討論合作化問題的提綱。有機
會把各項有關文件詳細讀了一下,這是好的。三四年來,很少這樣做了。
   思想的細密化,過去實在不夠。過去實在是才子式的亂闖亂碰。碰到對的,就
干一陣,碰不對了,就倒一次媚。這種危險做法不能再來了。
   做思想總結,也算有了一些基礎了。

                      1955年12月16日  星期五  午

   昨天聽了十二月五日中央會議的傳達。現在反保守主義已整個的提出來,過去
反盲目冒進中曾反掉了一些積極性,也提出來了。八大的中心是反保守主義,這樣
速度問題就提到議程上來,過去許多很難解決的矛盾就會逐步解決了。
   來想想這些矛盾:
   (一)“大規模建設”與失業解決的遙遙無期。曾經想歸咎于人口之多,可是,
馬爾薩斯理論不是錯誤的么?提倡節育,可是女人肚皮還是要大起來,而且即使是
好像英國0.65%的年增加率,我們也受不了呀?怎么辦呢?
   (二)工業不發達,可是大量輕工業設備利用率不高,30萬機電工人是“吃不
飽,吃不了”。據說是因為習慣修配,技術不高,而目前進行的現代化的建設則技
術要求很高,則吃不下去云云。可是我們還是能夠做幾百千瓦以至一二干瓦的發電
設備的呀,大批城市與農民,依然在中世紀狀態,大量機電工人則無事可做。據說
是要集中國家財力進行重點建設。可是重點建設中倒發生了貨棄于地的情況。
   (三)深山探寶,準備建立現代化工礦,可是交通不發達。交通要等總規劃,
總規劃又要等摸清情況。于是大量人口失業要等建設展開被吸收的,又一齊擱淺在
摸清情況這一點上面,于是一個狹隘范圍內的規律:設計趕不上施工,變成全國范
圍的規律了。
   (四)發展教育,結果中小學畢業生據說又嫌太多了。
   歸根到底,這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適合,下面幾個方面是值得考慮的:
   一、廣大的中國農村,自鴉片戰爭以來,連封建式的文景之治,乾嘉之治都享
受不到,已經一百多年了。軍閥混戰與抗日戰爭更是把中國農村搞到一塌糊涂(從
這一點說,堅持抗戰前水平作為我們成績的比較是極不像話的)。全國解放以后,
中國農村從封建統治下解放出來,應該發揮神話一般的力量,誰看不見這個力量,
誰就不能引導中國向前進。毛主席對此提出了問題,這是極其正確的。    



   二、工業建設,必須使用現代技術,迎頭趕上。但是,如果僅僅依靠輸入的計
劃工作,輸入的工業化方案,這還只是經濟建設上的教條主義,這不是從中國土地
上生長起來的東西。
   歷史觀點是需要的。英國在十八世紀中葉以后,總共才多少人口?十九世紀八
十年代以前的美國也劃入英國經濟范圍中去考慮,又總共只有多少人口?當然,我
們沒有大量的處女地,但(一)我們有土改以后,合作化以后的農村;(二)我們
有多年積累下來的工業農業的科學技術力量,好好發揮起來,為什么不能出現英國
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極度繁榮?
   那樣的極度繁榮,在英國是神話般的速度,也是神話一般的危機混亂來實現的,
但總而言之是實現了。我們不會發生這些混亂,起碼現在過剩的輕工業設備,機電
工人,與中小學生馬上能夠得到“效力”的機會。再往上去,即使暫時會出現失調
的危險,總之這是壓迫我們進步的失調,這是一點壞處也沒有的。
   三、說工業靠農業落后吃飯,我認為是不正確的。不錯,若干需要現代技術,
而建設又費時間的工業,延遲一些,是靠農業落后吃飯,但必須看到,不僅工業靠
農業落后吃飯,同時也是工業深受農業不發達之苦。這就是現有設備與人力之不能
獲得充分利用。同時也還有一個問題,即許多現代化工廠是在外遣人員進行學習,
為什么不能設想,充分利用現有設備與人力,充分獲得因需要擴大之故,而能在充
分生產,大量添加人員之中獲得訓練技術人員技術工人的好處呢?這種現象,才真
正說明了我們的計劃,我們的建設是輸入的,不是在中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東西。
   四、另外,工業企業的經營與經濟效率,現在講究蘇聯標準,這沒有什么不好,
而且,確實在過去幾年中已經獲得了這方面的好處。但在資本主義初期(就算在蘇
聯建設初期吧),就是那樣有效率的么?這里用得著馬克思主義了,就是效率高低,
是被當時的社會生產水平,社會勞動生產力所決定的。超過的叫做高,不超過的叫
做低,這完全是歷史的,不能建立一個什么絕對的標準。我們現在的社會平均勞動
生產力是什么情況呢?是世界標準的高效率與中世紀標準的效率同時并存,并且還
有多少人因其勞動得不到使用而被浪費著。這樣,從底上發掘這些勞動潛在力量,
首先使農業中的勞動效率發揮起來,然后充分使用各方面的人力,先使大家站到工
作崗位上去,有若干個高標準在那里,把低的一步步提高起來,這樣做,我們的國
民收入,一下子就會提高很多。我們過去是追求高效率,不高的不要,甚至擱起來
不讓它進入生產陣地,這是非馬克思主義,這是教條主義。

   當然,這些都是馬后炮,片斷感覺到的,不能說是系統的思考,而且確實也不
是系統的思考。
   觀察這個問題之被提起,被認識,也必須要有歷史觀點。
   首先是時間的條件。一九五三年抗美援朝才結束,抗美援朝可以說是對外斗爭,
也是對內斗爭,它是對新中國的一個考驗。農業中潛在力量的認識,這是一個世界
上的新問題。世界上像中國這樣的國家,只有中國跟印度兩個,理解中國歷史,理
解中國農民,理解反掉了封建壓迫后中國農民的力量,特別是中國農民在生產上的
力量,即便是中國人,也不是很快就能做到的。而且,人到底是歷史的動物。過去
中國人民在歷史上有巨大的創造,可是在現代經濟建設中他們能夠創造什么,怎樣
去創造,畢竟歷史沒有給過什么給我們,因此就必須要花一些時間去認識它,并且
也只能在斗爭中去認識它。
   其次是,認識這些問題本來不能靠外國同志幫助我們,靠我們自己去認識。恩
格斯說得好,思維依存于客觀事物,可是思維還不能不從已有的思維方向開始。這
么大一個國家的工業化(作為整個經濟建設的組成部分,重要開端)我們自己確無
經驗,不能不借鏡他國。這是因為蘇聯是按照馬克思列寧主義建設成功了的國家。
從思維運動的規律來說,從認識的片面到全面,并且,從現有的思維方向開始,又
聯系到我們自己的客觀實際,再提高起來,全面化起來,路徑是不能不這樣走的。

   傳達只提示了方向,只是開端,具體的方案連提都沒有提起呢,這是一個完整
的方案的形成,有一年時間不算太長。可以肯定的是先不講號召全國,在實際斗爭
中反保守主義,就是以制訂方案一點而論,也還會經歷極其復雜錯綜的斗爭。
   這一方案的制訂,又是在實際斗爭中制訂的。現在好了,現在這個方案的制訂,
已經不是單純的從幾個要求,若干個現代化的大廠,西南大鐵道,西北大鐵道出發
了。而是農村生產,地方工業,水利,交通建設,從下面翻上來。私營工商業的力
量全部計算進去。上上下下要翻幾個個兒的。也只有這樣制訂出來的計劃,才是真
的從中國土壤上生長的計劃,不是外來的,不是自上而下灌注的。

   一個月之前,聽到外面斗爭熱鬧的消息,還不免有悵惘之感。上星期日在家,
還不免有寂寞之感。現在倒確是好。理解問題是要有歷史觀點的,沒有牢騷。“我”
怎樣,目前就是要好好讀書,不會像在延安那樣“聞捷則不安”了(杜文伯倒有此
情形的)。并且,我深信,不論在哪一個工作方面,我還不會白費。這將近四個月
的學習,確實眼界開闊了,就一定要眼界開闊了,才能正確理解問題,將來也能好
好處事對人。馬克思站在智慧的高峰,他之批評蒲魯東,并為蒲魯東做結論,是多
么冷靜,深刻呀!想想馬克思寫信謝謝恩格斯寄十五鎊給他,對蒲魯東做這樣的結
論,真是高超的圣者。我們只是白領工人,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作者,可是也得取法
乎上,僅得乎下呀!

                     (顧準在中共中央高級黨校的日記,由高梁提供)


網載 2015-09-02 22:20:14

[新一篇] 上海職員與職員運動

[舊一篇] 《商城日記》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