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五)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五)

3.疑之不用,用之不疑:孫權的用人特點

  孫權不信任的人,決不重用;信任的人,始托以重任。曹操舉兵南征,張昭極力主張投降,反復陳述曹軍勢大難敵,降曹始安,孫權聽了,口雖不說,心甚反感。他是不肯輕易把繼承的父兄之業奉送他人的,故聽了魯肅的主戰理由后,很為贊賞。對比了張昭主降和魯肅主戰的動機,他認為張昭是”

  顧妻子,挾持私慮。”是為個人安全打算,而魯肅是為公,主戰是保衛江東的良策,”正與吾見相同”。赤壁之戰取勝后,他對魯肅十分敬重,周瑜病逝,提拔魯肅為東吳主將。對于張昭,從此不加重任。

  充分信任所用之人

  孫權對于其所重用之人,都能做到深信不疑,讓其獨當一面,不加以掣肘,放手讓他們大干,故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才智和力量,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如在赤壁之戰前夕,當他做出抗戰的決定后,立即讓周瑜掛帥,自己則甘當后援之職。故周瑜得行其志,使其計,”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彝陵之戰,東吳取得重大勝利,也是因孫權對陸遜的充分信任。當他提拔陸遜前往迎戰沙場老將劉備時,東吳大臣都為其年少而輕之,諸將也多不服,孫權乃設壇拜陸遜為大將,賜以所佩之劍,說:”如有不聽號令者,先斬后奏。”

  陸遜始能指揮如意,執行其堅守待機反攻的戰略部署,終于以一把火幾乎將劉備全軍燒個精光。

  孫權用人能做到疑之不用、用之不疑,這主要是建立在對將領的深刻了解和經過考驗的基礎上。用人,是疑是信,要有據,決不能主觀用事,輕信輕疑。因為輕疑,將會埋沒人才,將會誤事,輕信,會錯用人,也足以誤事。

  孫權用人很慎重,既了解其過去,也了解其現在,既傾聽其言論,也觀察其所行所為。周瑜曾與孫策生死與共,孫策對他很了解,認為他能勝任外事,臨危時留下“外事不決問周瑜“的遺言。孫權也了解周瑜其人,故當他對抗操能否取勝仍有所疑慮時,乃請周瑜裁決。周瑜對敵情分析及抗操必勝之理,孫權深為折服.便委之全權,讓他將兵出戰。孫權之能信陸遜,是因陸遜策劃襲取荊州之策已顯其雄才大略,故當諸大臣反對陸遜為將時,孫權說:“孤素知陸伯言乃奇才也?孤意已決,卿等勿言。”

  關懷將士如骨肉

  孫權用人能做到”用之不疑”,給予充分的信任,還由于他把將士視如“骨肉”。他曾對眾將說:“今日諸君與孤從事,雖君臣義存,猶謂骨肉不 復是過。榮福喜戚,相與存之。”這方面材料,《三國演義》談的很少,《三國志·吳書》關于呂蒙、朱然等人的傳記談得較多。孫權對將士確是關懷備至。呂蒙病重,孫權迎置內殿,出千金募醫治蒙病,并親自監護,“時有鍼加,權為之慘戚,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呂蒙既死,“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朱然”寢疾二年,后漸增篤,權晝為減膳,夜為不寐,中使醫藥口食之物,相望于道。”

  由于孫權用人能充分信任,視諸將如”骨肉”,諸將也對他推心置腹,甘為效命沙場。如孫權為山越所困,周泰拼命相救,“身被十二創”,如“是日無泰,權幾危殆。”赤壁決戰前夕,曹操派蔣干來做說客,周瑜對這位老同窗說:“大丈夫處世,遇知已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必行,計必從,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

  發揮“眾智”“眾力”

  孫權用人能做到“用之不疑”,給予充分的信任,還由于他認識到“眾智”、“眾力”的重要作用。因為他懂得:疑人不給予信任,則不能發揮”

  眾智”、“眾力”的力量。在三國時代,能在理論上闡述“眾智”,”眾力”

  的重要作用的,唯有孫權一人而已。這種認識在今天還是難能可貴的。他說:”

  天下無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眾之所積也。夫能以駁致純,不惟積乎?

  故能用眾力,則無故于天下;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也正因東吳上下一心,出智拼力,故孫權能鼎足江東,魏、蜀都曾屢次傾力來犯,吳國仍巋然不動。 

4.破格用人,賞罰分明:三國用人共同點

  前面已對孔明、曹操、孫權的用人特點分別作了敘述,在此特歸納其用人共同之處,將可使我們悟出一些用人之理。

  不論資排輩

  孔明、曹操、孫權用人不是看其資歷長短、輩份高低,是否親人好友、同鄉同學,也不因其會阿諛奉迎,能說會道,而是根據其人在實踐中表現出來的膽識、才能,以及功勛大小,給予官職。

  孫權提拔的東吳四督周瑜、魯肅、呂蒙、陸遜,都是因他們才智超人、戰功卓著而被重用,其中,除了周瑜早被孫策所倚重外,其他三督都是孫權提拔于“凡品”,破格錄用。孫權繼承父兄之業時,年才15歲。也許是青年人重視青年人吧,孫權重用的大多是青年人,東吳文武老臣對此多不服氣。

  周瑜33歲就掛帥,孫氏三世老臣,在諸將中資輩最高的程普則只被任以副將之職。程普見周瑜爵居其上,心中不服,故當周瑜點兵時,他托病不出,令長子程咨自代。程咨回來告訴程普說周瑜調兵如何動止有法,程普大驚,乃親詣行營謝罪。在事實面前,程普不得不服孫權用得其人。魯肅出身于地主家庭,是一般平民,他投奔孫權時才20來歲。孫權并不因張昭進讒言而影響對他的重用,故魯肅才能充分發揮其才智,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呂蒙出身于行伍,因作戰勇敢, 20來歲便被孫權提拔為橫野中郎將。但其人粗野,缺乏文化,連魯肅也看不起他。后孫權鼓勵呂蒙讀書,蒙折節好學,謀略大進,魯肅與談,覺其學識英博,大驚說:“非復吳下阿蒙。”后代魯肅,襲取荊州,建立大功。陸遜原是一個書生,年少未被人所知,但孫權卻知其有奇才。

  故不因眾人反對而影響他拜陸遜為大將。

  孔明先后破格提拔龐統和蔣琬也是破格用人的典型例子。龐統和蔣琬兩人原都是小縣官,開始都不被劉備所重用。而孔明認為他倆都“非百里之才”,而是王佐之才,在孔明的推薦或提拔下,龐統被封治中從事,親待僅次于孔明,與孔明并列為軍師中郎將;蔣琬從被任為相府東曹掾一直官至尚書令。

  姜繼原是魏將,孔明攻天水郡,其玄機屢被姜維識破,姜維還將計就計,屢敗蜀軍。孔明對具有文武全才的姜維十分贊賞,乃用反間計,使姜維欲歸不得,只好投降,孔明高興地執維手說:“吾自出茅廬以來,遍求賢者,欲傳授平生之學,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約,吾愿足矣。”孔明培養“***”的迫切之情,溢于言表。是時,姜維才27歲。孔明寫給蔣琬的信說:”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 (李永南)、季常(馬良)諸人不如 也。其人,涼州上士也。”孔明確慧眼識人,姜維后成為西蜀后期的”擎天柱”。

  曹操所用謀士、武將也大多是少年英俊之輩,荀彧來投曹操時年才 29歲,因其屢立功勛,從司馬升至尚書令。操認為“天下之定,荀之功也。”

  乃表荀彧為萬歲亭侯。郭嘉27歲就被曹操表為空軍祭酒。曹操與郭嘉論天下事,深為其才智所折服,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郭嘉追隨曹操十有一年,多立奇勛。后隨征烏桓途中病逝,亡年38歲。《三國演義》引“后人”詩,對他評價很高:“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遠謀如范蠡,決策似陳平。”曹操對郭嘉之死很為惋惜,他對眾將說,“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托以后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以后每提起郭嘉,仍傷心不已。被曹操賞識而成為名將的,有的是提拔于行陣之間,如于禁、樂進;有的則取于亡虜之內,如張遼、徐晃。

  不論親疏,以功過定賞罰

  孔明、曹操、孫權用人,是根據其功過來酌情賞罰,而不管其是否親疏。

  故將士用命,官吏不敢怠于職守。孔明賞罰不計恩仇,有功者賞,有罪者罰。

  馬謖違背孔明軍事部署致失戰略要地街亭,雖然孔明和他情如父子,也揮淚斬之。蔣琬曾加以勸阻說,“昔楚殺得臣而文公喜。今天下未定,而戮智謀之士,豈不可惜乎?”孔明流涕而答說:”昔孫武所以能勝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紛爭,兵交方始,若復廢法,何以討賊耶?合當斬之。”孔明也因其用人不當而自責,上表奏后主,請自貶丞相之職。并要求費祎等“勤攻吾之缺,責吾之短。”魏降將王平是守街亭的副將,他反對馬謖的錯誤指揮,且堅守陣地有功。被加拜參軍,從稗將軍進位為討寇將軍,封亭侯。劉巴與孔明有宿怨,孔明認為劉巴是個人才,數稱薦于劉備,乃得重用,位至尚書,董恢出使東吳,能正確回答孫權提出的難題,顯示其見識卓越,回蜀未及三天,孔明便調他到相府,不久提升為巴郡太守。孔明處分下屬,用心甚平,且誰有罪處分誰。決不株連家族,故受罰者多無怨言。建興九年春二月,孔明出帥伐魏,李嚴負責供應軍糧,他因軍糧不濟,為遮飾罪責,便使奸計:一面發出告急,說東吳將興兵寇川,促使孔明回師:一而向后主奏稱軍糧已辦,丞相卻無故回師。孔明回師后知道此事,大怒說:“匹夫為一己之故,廢國家大事!”欲斬之,后因其同已都是托孤大臣,便上疏后主廢為庶人,仍讓他過富裕生活。但孔明并不因李嚴有罪而連及其子,反而任其子李豐為丞相府長吏。孔明病逝五丈原,李嚴聞之,大哭病死。因嚴嘗望孔明復收己,得自補前過;度孔明死后,人不能用之故也。

  孫權,時人贊他“賞不擇恩仇,罰必加有罪。”雖然他曾冤殺和錯誤處理了一些人,但一般來說確是如此。甘寧英勇善戰,曾有功于黃祖,而黃祖以他曾是“劫江賊”不予重用,他擬投東吳,又恐江東恨其救黃祖殺凌操之事,不被東吳所容。后得呂蒙推薦,乃投東吳,孫權見他大喜:”興霸此來,大獲我心,豈有記恨之理?請無懷疑。愿教我破黃祖之策。”甘寧乃陳述先破黃祖后取巴蜀的策略,權認為是”金玉良言”。后果破祖。之后,他又多立功勛,拜折沖將軍。周瑜在赤壁之戰中建大功,孫權立即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從此,對他的功勛念念不忘。瑜病死,孫權流涕說:“公瑾王佐之資,今忽短命,孤何賴哉!”后孫權稱帝,對公卿說:”孤非周公謹,不帝矣!”對周瑜遺下兩男一女,都予照顧;但對于他們的不法行為則絕不縱容,據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都鄉侯周胤是周瑜次子,他自恃是 功臣子弟,“酗酒自恣”,橫行不法,孫權曾“前后告喻”,卻毫不改悔,孫權不因周胤是功臣子弟而寬恕他,便將他徙廬陵郡。諸葛瑾、步騭因胤是功臣之子不忍他因罪見徒,便上疏為他求情,要求復他原職。孫權不同意說:

  “孤于公瑾,義猶二君,樂胤成就,豈有已哉?迫胤罪惡,未宜便退,且欲 苦之,使自知耳。”這就是說,周胤有罪,不能不處罰,要讓他吃點苦頭,使能改過自新,才能挽救他。由于孫權能賞功罰罪,故將士肯為之賣命。

  曹操,《魏書》稱他:”攻城拔邑,得美麗之物,則悉以賜有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四方獻御,與群下共之。”曹操統一北方后并沒有把功勞全歸自己,而是充分肯定部下的功勞,說:”吾起義兵誅暴亂,于今十九年,所攻必克,豈吾功哉?乃賢士大夫之力也。”便于建安十二年,下令大論功行賞,封功臣20余人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如果拿袁紹和曹操的賞罰相比,更顯得曹操英明。袁紹決定出兵與曹操一決雌雄,田豐力加勸阻,認為現時出戰非宜,應積蓄力量以伺其機。袁紹不聽,后兵敗大悔說:“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

  因羞見田豐乃殺之。曹操擬西擊烏桓,曹洪等將諫之不從,后歷盡險阻始勝。

  曹操定烏桓后回師,重賞先曾諫者,謂諸將說:“孤前者乘危遠征,僥幸成功。雖得勝,天所佑也,不可以為法。諸君之諫,乃萬全之計,是以相賞。

  后勿難言。”對此,毛宗崗引用蘇老泉的話說:”此孟德、本初之所以興亡乎!”“為明主謀而忠,其言雖不驗而見褒,為庸主謀而忠,其言雖已驗而見罪,何其不同如此哉!”言驗見罪,故人不敢言,言不驗反見褒,故人不難言。人不敢言,將使己閉塞無知;人不難言,則可用“眾智”。賞罰明與否,效果大相徑庭,也是曹、袁之所以興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5.各有短長:三國用人不同比較

  孔明與曹操、孫權雖都是一時之“伯樂”,但其用人并非盡善盡美,而是各有短長,優劣互見。且事物是辯證的,其用人之優點也往往含著其用人之短處:其長處從某方面看比別人優,從

  另方面看則劣于他人。

  偏重于德、周延性不夠

  孔明以德才兼備做為用人的準則,如抽去具具體內容,僅從抽象方面去借鑒,對于任何社會的統治階級都是適用的。因為任何社會都有它的道德規范,而這些道德規范都是為這個社會的統治階級服務的。孔明所說的“德”,當然是指封建社會的”德”,從他的言行中,主要是指:一、“志慮忠誠”,“心存漢室”;二、“忠勤時事”,三、“進盡忠言”;四、正直、良實、 清廉。概言之,孔明所要求的德是公而忘私,即“心存漢室”、統一天下,不計較個人私利。他所要求的才主要是治國、爭天下的才智。由于孔明以德才兼備取士,其繼位者如蔣琬、費祎、姜準等都能忠于蜀漢,清廉自持,團結列敵,故沒有出現魏、吳兩國內部那種互相傾軋、勾心斗角、爭權奪利的現象。因此,僅占天下不及1/10的蜀國能抗拒占有天下7/10的魏國近半個世紀之久。也因此,阿斗才能安坐寶座41年。當然,孔明的德才兼備用人政策也有其不足之處,他雖不是有才缺德的不用,但有點偏重于德。如對魏延,他雖“憑其驍勇”,因嫌其“性矜高”、不能團結人,對他不大放心,延有奇策,也不認真考慮,故延“嘆恨己才用之不盡”。孔明這種有點偏重于德的用人方針,未嘗不是蜀國缺少奇才的原因之一。而曹操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與之相比,在這方面就有其優點。

  唯才則用有奸逆之虞

  曹操不論是什么樣的人,即使是不仁不孝的人,只要是有才干的,都盡量錄用,故曹魏人才濟濟,人才輩出。如荀彧等之后有司馬懿等,司馬懿等之后有鐘會、鄧艾等。不過,從鞏固政權這方面來看,曹操這種只講才不講德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與孔明的德才兼備的用人方針相比,卻大為遜色。對曹操的延攬人才,清代顧炎武說,“孟德既有冀州,崇獎跅馳之士,觀其下令再三,至于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

  于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顧炎武看不到曹操的“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的可貴之處,卻一味抹煞,這是不對的,但他說這種政策引致“權詐迭進”是有根據的。司馬懿雖是一時之杰,但他控制曹魏政權的手段之詭詐,不下于曹操挾持漢政權,后來司馬氏也學曹家逼使漢家皇帝禪讓的故伎,奪取了曹魏政權,并把曹氏集團的人大體殺絕了。鐘會、鄧艾滅蜀后,也各懷異心,想除掉對方,以獨霸西蜀。鐘會首先叛變,結果兩敗俱亡。在這里,我們并不是想議論司馬氏代魏和鐘會叛變的是非問題,而是想闡明這樣的一個道理:任何一個政權要鞏固,首要的是:其執政的核心人物必須忠于這個政權。

  互相猜疑如何能成大事

  在用人方面,孫權是用而放心,曹操是用而疑心。曹操是個權欲極重的人,他懂得權特別是軍權的重要性:有了軍權就可為所欲為,有可能達到其所要達到的目的。如果丟了軍權那是很危險的,正如他自己所說:“欲孤委捐兵眾,歸就所封武平侯之國,實不可耳,誠恐一解兵柄,為人所害。”所以,盡管他是“唯才是舉”,各種人才都任用,但任用到什么程度,他心中是有數的,他最信任的還是曹氏親屬,如曹洪、曹真、夏侯淳、夏候淵等,曹魏的軍權主要是掌握在他及其親屬手里。曹操不隨便讓其他將領獨自帶兵出征,征伐大都親自出馬。為了鞏固曹魏政權,他不惜采取了各種殘酷手段來對待異己分子。他外寬內忌,表面上不念舊恐,甚至對部屬私通敵人也裝作不過問,可是暗地里卻予以嚴密的監視。他設“校事”組織,刺探將士及吏民的私情,”校事”劉慈數年之間“就檢舉案件以萬數”。“校事”組織即特務組織,因此,可以說特務組織的設立在曹魏時已開始,曹操是特務組織的創始者。這樣,不可能做到上下同心同德,以誠相見,必然是互相猜疑,各懷鬼胎。其部屬也整天患心忡忡,提著腦袋過日子,如他的椽屬何夔就常懷毒藥,以備不測;不少人則因其猜疑而被殺、崔琰、許攸、姜圭等都因一言見疑而遭殺戮。

  善用眾人的力量

  在對待部屬方面,孫權恰恰和曹操相反。孫權對將領既信任又放手,大凡征戰,他與部屬議定戰略決策和戰略部署后,就委托得力將領統帥迎敵,他自己安坐建業,聽候捷服。赤壁和彝陵兩次大戰,關系到東吳盛衰存亡大事,而孫權卻先后讓周瑜和陸遜掛帥出戰,結果取得了輝煌戰果。這說明孫權善于用“眾智”、“眾力”,這方面他比曹操高一籌。孫權之所以能如此,一是因他認識到發揮“眾智”、“眾力”始能“無畏于圣人”、“無故于天下”,而要能使“眾智”、“眾力”為已用,必須充分信任人,二是他從父兄的失誤中得到了教訓。孫堅、孫策都恃一己之勇,輕而無備:孫堅以 30騎輕出送死,孫策以單騎輕出被刺。這說明光憑個人勇敢是不能圖天下的。

  孫權也曾輕敵出戰張遼,如無程普相救,幾乎被張遼所殺。長吏張紘諫說:“主公恃盛壯之氣,輕視大敵,三軍之眾,莫不寒心。即使斬將搴旗,威振疆場,亦偏將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仰賁、育之勇,懷王霸之計。”權服其言,表示“從令當改之。”前車之覆后車之鑒,使他認識到:作為一個統帥,主要是確定決策和使用人,光靠自己拼命沙場是不行的。

  蜀中無大將

  在用士人和對待士人態度方面,孔明和孫權各有所不同。孔明成為劉備的謀主后,在求賢以輔助蜀漢方面不遺余力。益州初定,他在任用“荊楚宿士”的同時,竭力爭取東州、益州兩個集團的士人,因而使西蜀三股勢力團結一起,為劉備效力。杜微,原是劉璋從事,以疾去官;劉璋投降后,他詐稱耳聾,閉門不出。孔明親往拜訪,因他裝聾一問三不答,便跟他筆談,懇請他“以德輔時”,社微為之感動,同意任諫議大夫。許靖是名士。原任巴郡、廣漢太守,劉備克蜀,以靖為左將軍長吏,后任太傅,孔明十分敬重他,常向他下拜,虛心請教。孔明雖以法治國,但對士人的小過也不計較。法正協助劉備取蜀立大功,劉備重用他,以為謀主,并任蜀郡太守,他大權在握,“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擅殺毀傷己者數人。”有人認為法正太 橫行了,應當報告劉備,”抑其威福”,孔明卻因法正的功勞而原諒他。由于孔明竭力爭取和團結士人,士人多為之用,而蜀國之治,與士人效力有關。

  也許孔明是名士之故,對文士有所偏愛,對武將則不很重視,在《三國志·蜀書》中關于對待武將如敬重文士的事跡很少,這也許是”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原因之一吧。

  重武輕文,而無能臣

  孫權在這方面又恰恰和孔明相反,他是敬愛將士而輕視文人。對于將士他是關懷備至,甚至對于他們的錯誤也不追究。如甘寧為人粗暴,“時違權令”,他也能寬恕。但對士人就不一樣了。沈友是個才高博學之士,時人公認:“其筆之妙,舌之妙,刀之妙,三者皆過絕于人。”權以禮聘,既至,論文霸之略,當時之務,權斂容敬重。沈友為人硬直,敢議朝政,而庸臣妒忌其才,便誣他造反,孫權卻不辨是非把他殺了。死時,沈友才29歲(《三國志·吳書·孫權傳》裴松之注引《吳錄》)。張溫德才過人,權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任。后奉令使蜀,蜀人甚敬其才。孫權因他回來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振,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因暨艷案件,權以溫曾薦艷且有往還,便加罪張溫,將他撤職,逐歸吳郡。將軍駱統為之辯誣,贊張溫”卓躒冠群,世人未有及之者也,”權也不聽 (《三國 志·吳書·張溫傳》)。初,孔明知張溫被黜,未明其故,思之數日,才恍然大悟,說:“吾已得之矣,其人于清濁太明,善惡太分。”虞翻是孫策舊臣,為策所敬重。孫權繼位后,以為騎都尉,翻屢犯顏直諫,權很不高興,便徙揚州涇縣。權為吳王,宴群臣,自起行酒,翻佯醉不飲,權大怒,拔手劍欲殺之。后被人勸阻,翻才得免死。翻不因此有所畏懼,仍然是“不平則鳴”,終被孫權放逐(《三國志·吳書·虞翻傳》)。從上所述,可見孫權殺害、放逐的都是德才兼備、為時人所推重之士,而其原因是由于這些人敢言敢諫。這說明孫權是個忠言逆耳的人。孫權如此對待德高望重、才氣過人之士,也是東吳缺少安邦治國之能臣的重要原因。孫權在世時,靠其權威及將士用命,政權尚稱鞏固;他去世后,因沒有具有德才兼備的能臣治理國家,東吳政權矛盾重重,危機四伏,日益走向下坡路了。


2022-12-08 19:04:29

[新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四)

[舊一篇] 三國歷史與文化-三國智謀精粹(六)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