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 魏書.其餘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簡體     傳統

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程昱字仲德,東郡東阿人也。長八尺三寸,美鬚髯。黃巾起,縣丞王度反應之,燒倉庫。縣令踰城走,吏民負老幼東奔渠丘山。昱使人偵視度,度等得空城不能守,出城西五六里止屯。

 

魏書.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數年中恩化大行,百姓樂其政,流民越江山而歸者以萬數。於是聚諸生,立學校,廣屯田,興治芍陂及茄陂、七門、吳塘諸堨以溉稻田,官民有畜。又高為城壘,多積木石,編作草苫數千萬枚,益貯魚膏數千斛,為戰守備。

 

魏書.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

 

漢末擾亂,關東皆震。中牟令楊原愁恐,欲棄官走。峻說原曰:『董卓首亂,天下莫不側目,然而未有先發者,非無其心也,勢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

 

魏書.張樂于張徐傳第十七

 

乃使謂豨曰:『公有命,使遼傳之。』豨果下與遼語,遼為說『太祖神武,方以德懷四方,先附者受大賞』。豨乃許降。遼遂單身上三公山,入豨家,拜妻子。豨歡喜,隨詣太祖。

 

魏書.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第十八

 

魏書曰:典少好學,不樂兵事,乃就師讀春秋左氏傳,博觀羣書。太祖善之,故試以治民之政。

 

魏書.任城陳蕭王傳第十九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過人,手格猛獸,不避險阻。數從征伐,志意慷慨。太祖嘗抑之曰:『汝不念讀書慕聖道,而好乘汗馬擊劍,此一夫之用,何足貴也!』

 

昔騏驥之於吳阪,可謂困矣,及其伯樂相之,孫郵御之,形體不勞而坐取千里。蓋伯樂善御馬,明君善御臣;伯樂馳千里,明君致太平;誠任賢使能之明效也。

 

臣聞古者聖君,與日月齊其明,四時等其信,是以戮兇無重,賞善無輕,怒若驚霆,喜若時雨,恩不中絕,教無二可,以此臨朝,則臣下知死矣。

 

魏書.武文世王公傳第二十

 

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羣下,咸莫能出其理。沖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

—曹沖稱象

 

魏書.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黃龍不反於涸澤,鳳皇不離其罻羅。故刳胎森林,則麒麟不臻;覆巢破卵,則鳳皇不翔;竭澤而漁,則龜龍不見。鳥獸之於不仁,猶知避之,況丘乎?

 

故文王伐崇,三駕不下,歸而修德,然後服之。秦為諸侯,所徵必服,及兼天下,東向稱帝,匹夫大呼而社稷用隳。是力斃於外,而不卹民於內也。

 

魏書.桓二陳徐衛盧傳第二十二

 

竭澤而漁,豈不得魚,而明年無魚。焚藪而田,豈不得獸,而明年無獸。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非長術也。

 

魏書.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冀州土平民彊,英桀所利,四戰之地。本初乘資,雖能彊大,然雄豪方起,全未可必也。荊州劉表無他遠志,愛人樂士,土地險阻,山夷民弱,易依倚也。

 

魏書.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舉孝廉,司空辟,皆不就。乃變名姓,隱居避亂魯陽山中。山民合黨,欲行寇掠。暨散家財以供牛酒,請其渠帥,為陳安危。山民化之,終不為害。

 

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第二十五

 

顯甫見顯思困而不能取,此力竭也。兵革敗於外,謀臣誅於內,兄弟讒鬩,國分為二;連年戰伐,而介胄生蟣蝨,加以旱蝗,飢饉並臻,國無囷倉,行無裹糧,天災應於上,人事困於下,民無愚智,皆知土崩瓦解,此乃天亡尚之時也。兵法稱有石城湯池帶甲百萬而無粟者,不能守也。

 

魏書.滿田牽郭傳第二十六

 

寵一無所報,考訊如法。數日,求見太祖,言之曰:『楊彪考訊無他辭語。當殺者宜先彰其罪;此人有名海內,若罪不明,必大失民望,竊為明公惜之。』太祖卽日赦出彪。

 

魏書.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古者盤桿有銘,幾杖有誡,俯仰察焉,用無過行;況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夫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朝華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臣聞古人以水喻民,曰『水所以載舟,亦所以覆舟』。故在民上者,不可以不戒懼。夫民逸則慮易,苦則思難,是以先王居之以約儉,俾不至於生患。

 

魏書.王毋丘諸葛鄧鐘傳第二十八

 

淩與諸將逆擊,捕斬首虜,獲舟船,有功,封宜城亭侯,加建武將軍,轉在青州。是時海濱乘喪亂之後,法度未整。淩布政施敎,賞善罰惡,甚有綱紀,百姓稱之,不絕於口。

 

魏書.方技傳第二十九

 

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輓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夫同情者相妒,同事者相害,中人所不能免也。故君子不以人害人,必以考試為衡石;廢衡石而不用,此美玉所以見誣為石,荊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夫天雖有大象而不能言,故運星精於上,流神明於下,驗風雲以表異,役鳥獸以通靈。表異者必有浮沉,通靈者必有宮商之應。此乃上天之所使,自然之明符。

 

夫白日登天,運景萬裡,無物不照,及其入地,不可得見。三五盈月,清耀燭夜,可以遠望,及其在晝,明不如鏡。

 

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第三十

 

魚豢議曰:俗以為營廷之魚不知江海之大,浮游之物不知四時之氣,是何也?以其所在者小與其生之短也。余今覽外夷大秦諸國,猶尚曠若發蒙矣,況夫鄒衍之所推出,大易、太玄之所測度乎!


2022-12-10 20:42:49

[新一篇] 三國志 魏書.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舊一篇] 三國志 蜀書.劉二牧傳第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