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土之城 Incendies (2010)

>>>  自由思想未来视角—精彩影視選  >>> 簡體     傳統

  雙胞胎姐弟珍妮(梅麗莎·德索蒙斯-波林 Mélissa Désormeaux-Poulin飾)跟西蒙(馬克西姆·高德特 Maxim Gaudette飾)收到過世的母親娜瓦爾(盧布娜·阿扎寶 Lubna Azabal飾)的遺囑,可當宣讀完內容之后,兩姐弟卻一時難以接受這樣的遺囑:一份是寫給他們從未蒙面的父親;一份是寫給她的第三個孩子——他們更是不知道這個哥哥的存在。影片巧妙的游走在兩個不同的時空:母親終其一生苦苦尋覓自己的長子;姐弟遵循母親的遺囑前往中東尋找他們的父親與兄長。可越是窮其究竟,他們面對的越是理不清的頭緒跟令人震驚的真相。

  本片改編自加拿大著名法語作家瓦基迪·穆阿瓦德的同名劇作。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榮獲第8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看到1小時15分一下悟到結局,就像拼圖驟然清晰。對母親的動機設置感到難于贊同。真正的愛是沉默與承擔,獨自吞咽和消化,是我的苦難今日在我身上清算和截止,絕不會強制性的讓一雙兒女踏上對痛苦抽絲剝繭的繼承之旅。如果導演讓母親瞞下驚天真相,帶著秘密離世,由兒女主動追尋謎底,結局會更震撼。

真相殘酷,逝去母親的三封信力道十足,但在一起最美的說法難以讓人內心釋懷。很完美的電影,只是對于角色的悲劇性命運簡單的歸罪于歷史的錯誤,編導的這種做法實在有待商賈。致使觀眾進入故事容易,想走出來就難了。

《焦土之城》:戰爭下的俄狄浦斯悲劇

    我相信任何一個觀眾在看完《焦土之城》后都會感到震撼。這是一個用一名堅韌女人的悲劇命運來抨擊戰爭的故事。影片不僅有這樣好的一個故事,更有一個優秀的敘事方法。

敘事方法

    從內容上說,影片可以歸類為反戰片,從敘事上說影片可以歸類為偵探片或懸疑片。為了將影片設計成懸疑片,影片沒有采用普通的單線敘事,而是設置了三條情節線。珍與西蒙的線和納娃的線是主要兩條,尼哈德的線則表現得較少。其中,珍與西蒙的線是探尋真相的過程,而納娃的線則是真相。兩條情節線關系密切,影片在講述納娃的一段故事后,就會開始講述珍(與西蒙)找真相的故事。兩個故事相互承接,轉換流暢,使影片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具體表現為:影片開始從頭講納娃的故事,納娃私奔未遂,生下孩子后,孩子被一個全身黑色包裹的女人送到孤兒院。同一個場景,一個空鏡頭之后,珍出現了,時空轉換成現在。原來珍來到了納娃最早生活的地方,珍找到了納娃以前讀書的學校,于是時間回到納娃讀書的時候。

    影片就這樣游刃有余地在過去與現在的兩個時空轉換。有時兩個時空的轉場還會達到顛覆觀眾期待的效果。例如,西蒙被帶去見占西丁的那場戲,上一個鏡頭我們明明看見西蒙被帶上一輛車,而下一個鏡頭也確實有一輛灰色轎車行駛到另一輛黑車旁邊,我們自然會以為這是西蒙去見占西丁,但下車的卻是納娃,是納娃去見占西丁。時間自然巧妙地轉回了過去。

    表現尼哈德的線不多,卻總在很恰當的時候出現。影片就是以尼哈德開場的(當然那時我們還不知道他是尼哈德)。 一個武裝分子在給孩子時的他剃頭,鏡頭為他的腳跟標記做了特寫展示。鏡頭不斷地緩慢地向他推去,景別一直縮小到他的眼睛的特寫,而他的眼睛也一直盯著鏡頭看,此時背景歌曲也進入到了高潮。以他為開場,不只是為了強調他的重要性,也是為了設置懸念。

    在珍與西蒙得知他們倆才是納娃被強奸所生的孩子,而哥哥尼哈德另有其人后,此時尼哈德的線恰當地順應觀眾期待地出現了。

    或許是為了使不同時空相互交錯的敘事顯得更有條理,影片還如同分章節似的給每段加上了小標題。這些小標題于我們就像是一張張寫在便利貼上的線索。最后我們看到了故事的題眼,也是影片的片名——焦土之城——對影片中所表現的仇恨與殺戮所催生的世界的形象概括。

    影片敘事精巧的方面還有一點就是有些事劇中人物不知道,而我們知道。影片中珍得知母親曾被強奸過,并生下了孩子,以為那個孩子便是哥哥,而觀眾在關于納娃的故事里知道那個孩子絕對不是哥哥,而有可能是珍和西蒙。這很好地達到影響觀眾情緒,使觀眾穩跟劇情的效果。

視聽語言

    復雜的敘事方法是為了營造影片的懸疑特質,那么影片的主題與內容則需要好的視聽語言來營造。

    影片的色調便很好地襯托了影片的主題。影片主要用白、黑、藍、黃、灰等顏色。納娃的家鄉主要是黃色,呈現壓抑、破敗之感,盡是戰火留下的痕跡。加拿大主要是藍、灰,呈現陰郁冷峻之色。人物也多穿這些顏色的衣服,影片中只有兩個人穿過彩色服裝,一個是被尼哈德槍殺的小男孩,他身穿紅衣綠褲,他可能只是在撿垃圾,卻被尼哈德無緣無故的殺害了。紅衣綠褲隱喻他原本鮮活的生命。影片從色彩上深化了戰爭與暴力的殘忍。還有一次是納娃穿上了一件紅上衣,她去刺殺基督教民兵組織首領。她穿著紅衣黑裙,手里拿著紅包,鏡頭還一直固定在她的紅包上。這顏色象征著危險與暴力。

    影片講述的是在大時代背景下的個人命運,影片的主角除了人物,還有那片焦土之城。影片有好多表現納娃的家鄉的鏡頭。那里的沙石較多的荒野,那里矮層小樓房密集的城市。有些空鏡頭起到了轉場的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其一它們將影片的人物融入環境中,其二表現了那片苦難深重的土地與導演深深的同情與隱憂。

    影片的聲音設計也很好地參與了敘事和刻畫人物。影片較多地使用了畫外音。在卡法利亞特時,影片表現納娃在監獄里等待時,畫外傳來一名女性慘絕人寰的喊叫聲。影片從側面表現了私刑的慘無人道,渲染了恐懼的氣氛。

    在基督教民兵組織殘忍地殺害納娃所坐的車上的其他人,并燒毀了客車時,影片用沉重的音樂聲代替了真實音效,這種聲音設計是突出了納娃的心理,表現她當時的絕望和悲憤。后來民兵又槍殺了納娃本打算救的孩子,槍的真實真實聲響被表現了。這一聲槍響將納娃徹底推向仇恨的深淵。

    宗教矛盾是影片中引發戰亂的原因,影片在布景與道具的布置上都不忘帶上宗教色彩。納娃戴的黑色十字架,納娃奶奶手握的白色十字架,被占西丁的民兵組織襲擊的房子里掛著耶穌受難十字架,瑪依卡護士住院的病房里掛著的圣母像,這些使影片沉浸在濃郁的宗教氣氛中。

    概括來說,影片構思精巧縝密,復雜的敘事方法使影片具有極佳的可觀性,精心設計的視聽語言到位地表現了影片的內容與主題。因此《焦土之城》絕對是一部上乘的電影作品。


2023-06-18 18:14:57

[新一篇] 大而不倒 Too Big to Fail (2011)

[舊一篇] 鏡子 Зеркало (1975)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