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Ⅶ 重光篇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Ⅶ 重光篇

中華民國五年八月一日,國會復會于京。

八月三日,特任譚延闿督湘。

八月十三日,鄭家屯奉軍與日軍開火。

日軍側翼掩護巴布扎布蒙軍,迫奉軍退出遼源縣城。

八月十四日,巴布扎布蒙軍進抵郭家店,接受日軍武器。

同日(八月十四日),確定各省議會于十月一日集會。

八月二十一日,眾議院通過段祺瑞任國務總理。

同日(八月二十一日),美駐日大使照會外務省:日俄立約不得有損中華民國獨立及領土完整。

八月二十三日,參議院通過段祺瑞任國務總理。

八月二十六日,徐世昌調解府院之爭。

府院之爭原起于段閣內爭,初不預公府事。國務院秘書長徐樹錚欲合四省兵伐李烈鈞,內務總長孫洪伊執不可。繼而內務部文官控總長于平政院,勝訴。孫氏不忿,乞國會解散平政院。其間憲法意義在于:平政院體系出于“甲寅約法”,預設文官為特殊國民,有訟事必以特別行政法院(平政院)審理,普通法院不與。其意在強行政分支,不欲令其多受節制,致公務員畏法甚于畏政務官。民元約法重光,否認平政院體系(即欲弱行政分支),而平政院受案如故,已不合法。段氏原擬大有為,愛“甲寅約法”行政集權主義,迫于西南勢張,勉認民元約法。今閣員乃助國會專政氣焰,其心可知無段,乃造公府乞黎大總統罷孫。黎公以令出總理,怨歸公府為不直,復曰:“閣員進退以禮,示孫總長辭職可也。”。段氏怒而出京,以辭職相脅。徐菊人以國老入京調停,以孫、徐兩禍首同罷為條件,府院妥協。

九月一日,內務總長孫洪伊請辭。

同日(九月一日),眾議院通過全體國務員案。

◆同日(九月一日),陳獨秀《青年》雜志更名為《新青年》。◆

九月五日,國會組織憲法會議。

繼續(為袁氏癸丑政變中斷之)天壇制憲程序。

九月六日,奉天遼源日軍撤退。

九月八日,憲法會議議事,前國民黨提議省制大綱(省基本法)、省長民選。前進步黨(今憲法研究會)曰否。

民黨聯省制憲論不改機會主義本色,待其自為中央,立刻改行袁段主張。

九月二十二日,張勛召集第二次徐州會議,聲言擁護中央,反對國會擾亂。

九月二十五日,張勛等通電反對外交總長唐紹儀。

九月二十六日,唐紹儀辭外交總長。

段閣成立,國會合作,端在組織舉國一致政府,中分閣席,今孫、唐(皆民黨盟友)去位,合作已非完璧,閣潮暗流涌動,徐州會議更張軍人干政之勢。憲政形式,已近以紙包火

十月一日,胡適致書《新青年》雜志,倡文學革命論。

十月三日,眾議院否決陸徵祥外交總長提名。

國會多數與段政府之循環報復開局。

十月十一日,日、英、法、俄四使抗議中美鐵路借款條約。

此約為曹汝霖杰作,許世英代表交通部簽約,實為針對五國銀行團及日本“二十一條第五款”苛刻條件之反擊。潤田究系知日派能員抑或親日派國賊,可以思過半矣。

十月十二日,華軍斃蒙軍統帥巴布扎布于熱河。

巴布扎布之死、中華革命軍東北軍之解散,皆出日本政策變化,寺內正毅內閣(十月九日組成)放棄前閣積極倒袁【(即支那分割策)】政策,回歸國際協調(即報全中國)政策。

十月十三日,美使芮恩斯質問中日滿蒙五路合同、中俄濱黑鐵路合同。

十月三十日,國會組織選舉人團,補選馮國璋為副總統。

前內務總長孫洪伊報復性積極聯絡國會民黨多數派之成果。

十一月八日,蔡鍔卒于日本福岡醫學院,年三十五。

同日(十一月八日),副總統馮國璋就職于寧。

十一月十一日,國會同意伍廷芳繼任外交總長。

十一月十六日,外交部抗議俄人擬改哈爾濱為濱江省,偽置總督。

十一月十九日,政學系成立。

政綱分歧之兩黨國會退化為利益分肥之多派系國會,民國立憲已入下行線。

十一月二十四日,眾議院否決任可澄內務總長提名。

國會多數報復孫洪伊(九月一日)辭職(十一月二十日)獲準。

十二月三日,眾議員溫世霖等提議倒閣。

十二月八日,憲法會議議省制,益友社(前國民黨)與憲法研究會(前進步黨)議員群毆。

十二月二十一日,憲法促進會(段系)成立。

中華民國六年(一九一七)一月一日,以杭州兵變,任淞滬護軍師第四師師長楊善德為浙督。

浙人治浙,久為北洋妒視,顧不得籍口耳,夏超以細故私心唱亂,實本鄉之罪人。

一月九日,張勛等第三次徐州會議要求大總統支持總理,解散國會。

一月十日,憲法審議會初讀閉會。

一月十四日,步軍統領江朝宗搜查孫洪伊住宅,孫洪伊旋出京南下。

一月二十日,交通銀行總裁曹汝霖與日本興業、朝鮮、臺灣三銀行簽訂(西原)借款合同。

梁燕公以帝制禍首罪名(實則為苦諫袁氏毋稱帝自誤,干君之怒,失公府秘書長之真宰相缺,勉從亂命,而后以中交兩行停兌,犧牲儲戶為洪憲支付成本)出京避難,潤田繼北廷中饋之要沖,炊無米之廚。適當日本新閣甫立,以大敵(袁氏)已鋤,當釋放善意于華人,欲效英人北美投資策,以優惠經濟合作培養中東同文同種利益共生關系,如盎格魯大同盟(藏相勝田呼為“菊分根”,其心可知)。其意棄近利而謀遠和,故條件特優。軍部、官僚原不能出此遠謀,早興此議者乃民間學人西原龜三,亦日本語境中之親華知華派,數游燕京,知本國橫暴辱華人自尊甚,思有以救之。當新閣禮賢,求諫于民間,而西游見芝泉果決有為,有建國之心,乃以橋梁自任,竟成此約,亦近世鮮見之奇。

西原固奇士,以布衣思出其位,周旋公卿,調和兩國,不為己謀,其業雖未竟全功,足以羞在朝諸臣長袖諸賈魯莽滅裂遺禍后人。其入燕都,見黃陂長者而疑忌東人之心不減,乃太息本國臣民逞霸道之快,非主動示好不能息華人創深痛巨;唔潤田,寒暄未了,曹氏即以大義自居,凜然責言:東人累言同文親邦,欲修善鄰,何至言不顧行若此(曹氏即二十一條交涉人)?西原唯再四道歉而已,心服潤田有戰國策士之才,可以與謀。約成,中東皆呼為“西原借款”,以志其勞。段政府財政命脈系于此約,正以此故,倒段諸派系恨屋及烏,怨潤田刺骨,乃有五四之直接反曹暗流反段運動,全不顧曹氏不任外交之職,加凡爾賽外交無功之罪于潤田,辱為國賊,焚其私宅,壞其父生日壽宴【,流氓無產者群眾運動之風自是大興,肇事諸生及垂老亦以身殉此道】。

黎段雖爭,其忌日謀日也同。黃陂自顧庸才,僅欲敬鬼神而遠之,力戒段氏毋受日人欺。合肥自命雄略,可以用人而不為人用,笑曰:“誰會還他(借款)?”言出即踐。后之“釋放善意”遂絕。民國之中東交涉,日人每以強橫訂苛款,華人每以陽許陰毀應之,從未切實奉行條約義務,日人回軍之時,條約即成廢紙,華土以牛皮糖式超人彈性恢復議和前狀態,令日本享惡名而無惡人之利。明此,始能解日少壯軍人所謂“華人無誠意,和議自誤,徒辜負血戰死難將士之靈,非軍人拒官僚資本家之賣國外交,自行據大陸執行條約不可”究作何解。

一月二十六日,憲法會議二讀。

二月一日,德使致牒外交部:公海無限潛艇戰開始,中立國自負其責。

【此即美、中及多數中立國參戰原因。】

二月三日,美國對德絕交。

二月四日,美使致外交部,建議中立國對德一致行動。黎大總統猶豫不絕,段總理贊成。

二月六日,國務會議決定:未獲美國財力援助保證前,暫緩德事。

二月八日,美使芮恩斯許諾對華援助。

二月九日,外交部接受美國建議,一致對德抗議無限潛艇戰。

二月十日,全體國務員出席參眾兩院會議,報告對德抗議事。

二月十二日,日外相本野晤駐東京公使章宗祥,勸中國加入協約國。

二月十四日,內閣會議決定:德國若不放棄無限潛艇戰,即對德絕交,并要求協約國財政資助。

二月十六日,眾議院成立外交委員會。

二月二十四日,法使康德代表協約國通知外交部,若能與德絕交,可議重訂關稅、減免庚款。

二月二十六日,內閣會議決定加入協約國。

二月二十八日,全體閣員拜見黎大總統,主對德絕交而后宣戰,黎大總統遲疑未決,主先征求國會意見,目下且緩行。

三月二日,段總理向兩院外交委員會報告對德交涉事務。

三月四日,段總理及全體國務員拜見黎大總統,主即日對德絕交。黎大總統不許,段祺瑞請辭國務總理。

三月五日,黎大總統遣馮副總統至天津慰留辭職總理段祺瑞。

三月六日,段總理以大總統許諾不干預對德外交為條件,回京供職。

三月八日,外交部抗議俄國吞并唐努烏梁海。

三月九日,孫文通電兩院及英相勞合·喬治,請阻止參戰案。

【英人于袁政府時代即已游說中國參戰,孫博士猶欲引之為盟友,其心如后之廣州開府時代乞美國資助北伐,幻想世界民主國家國際主義耳。孫氏政治人格及民黨基本教義,于此或可透露一二。】

三月十日,眾議院通過對德絕交案。

三月十一日,參議院通過對德絕交案。

三月十二日,日本閣議決定:若中國加入協約國,可廢置庚子條約天津非軍事化條款,提高關稅,緩付庚款。

三月十三日,國務院組織臨時國際政務評議會,熊希齡、梁啟超、汪兆銘皆任評議員。

三月十四日,對德絕交令頒布。

同日(三月十四日),駐德公使顏惠慶奉命下旗回國,委托丹麥代管民國在德利益。德國委托荷蘭代管德國在華利益。

三月十五日,外交總長伍廷芳請辭。

三月十六日,接收天津德租界。

三月十八日,接收漢口德租界。財政部停付德款。

同日(三月十八日),哈爾濱俄國革命黨成立共和行政委員會(哈爾濱共和國先聲)。

三月十九日,英、法、意、日、俄、比、葡七協約國公使致覺書于外交部,勸中國加入協約國。

三月二十六日,梁啟超致國際政務評議會,主對德宣戰。

三月二十七日,靳云鵬等組織中和俱樂部(段系安福俱樂部前身)。

三月二十八日,舉行文官普通考試。

三月二十九日,外交部照會俄使,承認俄臨時政府。

三月三十一日,據中英禁煙條約,本日禁斷鴉片。

禁煙條約以十年為期,分段減少直至禁絕煙毒。梁燕公于此約居功甚偉,不可不錄。前清以忠實禁煙大損地方利源,為亡國一輔因,軍興餉匱,各省以武護毒以毒籌餉,中央不能制,禁業逆轉,煙毒復炙,“禁斷日”特虛名耳。

四月三日,孫文呈農商部,成立“上海證劵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

民黨老戰士團隊(蔣中正亦在其中)化劍為犁賣刀買牛,恭行實業救國,直至1922年全球經濟危機徹底破產,轉而重操革命舊業,真可作凱恩斯經濟政治學注腳。現有史乘專重蔣氏一人,一若此公特有投機愛好,頗失其真。

【四月六日,美國對德宣戰。

四月八日,馮副總統通電反對加入協約國。】

四月十八日,川、滇、黔三軍爭成都開釁。

梁卓如以進步黨-研究系無強藩為后勁,結蔡松坡經略西南。松坡既沒,力薦戴循若繼之。而段芝泉心忌西南反側,陽許任公用戴,陰唆劉積之川軍逐客軍自立。民黨羅熔軒以滇軍之健,遍插黨人于各郡,整編蜀餉,右滇黔而抑川軍,蜀將蜀紳皆忿。循若黔軍最弱,思以權謀自固,許積之以富郡就食(此防區制之始),復借熔軒奪之,川軍嘩,困蓉城。滇軍嬰皇城自固。旋事泄,羅軍不直循若,致黔軍于絕地。戴氏懼,擬棄城走,任公阻之,以合肥可用,不知段系已許蜀于劉,待研究系不過策士而已。城破,循若將殘兵東走,為川軍所戕,或云勢窮自盡。封疆大吏死于部屬之手,為法統重光以來首見。任公以伯仁為我而死,力促段總理查德辦劉軍,合肥正擬借蜀將破西南之勢,嚴詞拒之。自是王綱蕩然,牧民無不知中央不足恃,唯養私軍足以自衛,殘唐五季之禍大作,巴、湘當西南沖要,受累最烈,而聯省自守之說,于二邦最盛,徇非無故。

四月二十五日,段總理召集督軍團會議。

四月二十六日,督軍團一致支持對德宣戰。

五月二日,英、法、日、俄公使至外交部,促速定參戰方略。

五月三日,段總理宴請國會議員,疏通參戰案。

同日(五月三日),日使林權助拜見黎大總統,謂參戰須舉國一致,若生政變,中日同受其害。

五月七日,國務院咨送參戰案于眾議院。

五月八日,眾議院議對德宣戰案。

五月十日,眾議院全院委員會議參戰案,靳云鵬、傅良佐(段系)組公民團包圍騷擾,毆辱議員,程序中斷。

五月十一日,黎大總統下令拿辦毆打議員之暴徒。

同日(五月十一日),外交、海軍、司法、農商四總長抗議國會受辱,聯名辭職。

法統重光所系之舉國一致政府瓦解。

五月十三日,各省督軍宴請各省議員,疏通參戰案。

五月十四日,寺內首相致段總理:宜先穩固內部,而后參戰可圖。

五月十五日,國務院再度以參戰案咨眾議院。

五月十六日,黎大總統建議王士珍組閣,王士珍婉拒。

同日(五月十六日),孫文通電反對參戰案。

五月十七日,督軍團代表李厚基、張懷芝覲見黎大總統,請解散國會,黎大總統拒之。

五月十八日,國務院三度以參戰案咨眾議院。

五月十九日,眾議院以參戰案,決議以閣員多數辭職,殘余內閣已不能克盡厥責,理當總辭。宣戰國之大政,非元首(中華民國大總統兼海陸軍大元帥)不能代表舉國,不當以國務院提案。待新閣組成,以大總統提出本案,于法定程序方合。故本案免議。

同日(五月十九日),督軍團經國務院轉呈大總統,請解散國會。

五月二十日,黎大總統召集國會各黨領袖湯化龍、吳景濂、王正廷、谷鐘秀等議督軍團呈文。

五月二十一日,黎大總統海陸軍大元帥戎服(大元帥服)接見督軍團代表孟恩遠等,訓其恪守本職,國會于法無解散理。

五月二十三日,黎大總統免國務總理陸軍總長段祺瑞本兼各職,任外交總長伍廷芳署理國務總理,張士玉署理陸軍總長。

五月二十五日,黎大總統提名李經羲任國務總理。

五月二十六日,眾議院通過李經羲國務總理提名。

五月二十七日,參議院通過李經羲國務總理提名。

五月二十九日,秦、豫二督宣布獨立。

五月三十日,浙、奉二督宣布獨立。

五月三十一日,湯化龍辭眾議院長,吳景濂繼之。

同日(五月三十一日),魯、黑二督宣布獨立。

六月一日,直、閩二督及滬軍宣布獨立。

同日(六月一日),黎大總統召皖督張勛入京調停。

六月二日,張勛復黎大總統以解散國會為條件。

同日(六月二日),滇、桂、粵、黔、蜀五督通電擁戴中央,共討叛賊。

六月三日,馮副總統向國會提出辭職。

同日(六月三日),晉督閻錫山宣布獨立。

六月四日,美國務卿蘭辛命芮恩施公使勸告中國先息內斗,而后可議對德作戰,并請英法日三國一致行動。

六月六日,美使芮恩施電告蘭辛國務卿,中國分裂,唯于日本有利。

同日(六月六日),參議院議長王家襄辭職。

六月八日,張勛兵至天津,要求黎大總統三日內解散國會。

六月十三日,黎大總統同意解散國會,通電各省告以不得已之苦衷。

六月十四日,張勛入京。

六月十六日,張勛入宮覲見遜帝。

同日(六月十六日),孫文遣戴傳賢赴日聯絡,晤參謀次長田中義一。

六月十九日,入滬兩院議員通電否認國會解散令。

同日(六月十九日),直、豫、皖、秦取消獨立。

六月二十日,奉、魯、晉、浙取消獨立。

同日(六月二十日),粵、桂宣布獨立,直至國會復會。

六月二十一日,天津督軍團各省軍務總參謀處自行解散。

六月二十三日,海軍總長程璧光于滬召集海軍將領,決議護法,討伐督軍團叛逆。德國駐滬總領事資助孫文、唐紹儀策動海軍反段以阻參戰,曹亞伯居間聯絡。

六月二十五日,李經羲就國務總理職。

六月二十七日,康有為入京。

同日(六月二十七日),北京地方審判所宣判財政總長陳錦濤受賄罪名成立,處徒刑,終生不得任官。

【此即民初司法獨立真實寫照,政爭所擾亂者,不過表層。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憲政者,當清夜自思:何所謂法?何所謂治?】

◆民初司法形式已備。◆

六月三十日,蒙王集會于京,西蒙主附庫倫,東蒙主附北京,不歡而散。

七月一日,遜帝宣布復辟,封黎元洪一等公,張勛、王士珍等任議政大臣,徐世昌、康有為任弼德院正副院長,張勛任直督北洋大臣,馮國璋任江督南洋大臣,陸榮廷任兩廣總督。

同日(七月一日),黎大總統如東交民巷避難,通電各省討逆。

七月二日,黎大總統電令馮副總統代行大總統職權,免國務總理李經羲職,特任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便宜行事。

同日(七月二日),海軍總長程璧光自滬通電討逆。

七月三日,特任國務總理段祺瑞自馬廠自認討逆軍總司令,梁啟超為參贊,葉恭綽以交行籌款。

七月六日,馮國璋于寧就代理大總統職。

七月七日,代總統馮國璋免長江巡閱使、皖督張勛本兼各職。

七月八日,張勛請辭“議政大臣、直督北洋大臣”各缺。

同日(七月八日),康有為入美國使館請求避難。

七月九日,公使團勸告清室解散張勛武裝。

七月十二日,討逆軍入京,張勛入荷蘭使館請求避難。

七月十三日,遜帝再度宣布退位。

七月十四日,黎大總統自使館返公府,宣布辭職。

七月十七日,海軍護送孫文抵廣州。

同日(七月十七日),國務院令通緝復辟禍首康有為等。

同日,滇督唐繼堯通電否認段祺瑞復任國務總理。

七月十八日,流亡國會議員一百三十余人召集非常會議于粵。

同日(七月十八日),英、日、法、俄四國公使勸中國參戰。

七月二十一日,梁啟超以法統中斷,建議不必恢復舊國會,應召集臨時參議院,重啟憲政程序。

七月二十四日,國務院通電各省,征求產生臨時參議院意見。

八月一日,代總統馮國璋入京。

八月五日,程璧光率海軍抵黃埔。

八月六日,公使團覲見代總統馮國璋。

承認北京政府。

八月十一日,滇督唐繼堯通電護法,重開國會。

八月十四日,北京政府自行公告對德奧宣戰。

同日(八月十四日),接收天津奧租界。

同日(八月十四日),美使芮恩施照會外交部,支持中國取得大國地位。

八月二十五日,非常國會集會于廣州,吳景濂任議長,決議組織護法政府。

八月三十一日,廣州國會非常會議通過《護法軍政府組織大綱》。

國會分裂,多數派議員默許馮段臨時政府(未經國會批準,僅以合法大總統黎元洪所授緊急處置權代行政府行政分支職權)違法提前大選,產生新國會(安福國會),少數派議員以“不合法反對不合法”(唐少川語),違反法定程序產生臨時基本法(《護法軍政府組織大綱》),繼而以此臨時基本法為據,產生第二臨時政府(護法軍政府)。自此日起,民國法統破裂,不復有立憲政府。距洪憲潰敗、法統重光,不過一年零一月而已。

南北兩府雖非立憲政府,自身仍不可謂全無合法性,北京臨時政府行政分支有部分歷史合法性,提前大選尚有重啟立憲程序之實,未可視同佞主霸政或革命政權。廣州臨時政府立法分支有部分合法性,所爭之民元約法出于舉國認同,非一黨之見,亦可視為立憲之殘余,而非霸政。政爭所及,不過社會表層,除元首省督閣員爭位外,憲政游戲規則并未損害,陳錦濤貪腐案、公民團騷擾國會案(京師地方審判廳本年七月二十日判決),雖系當道者(段系)直接利益所在,仍不得不如普通罪犯面對普通法院,依法公審、依法判定有罪、依法服罪,不稍寬假,在朝握權之主使人莫之能救,足見所謂軍閥亂政,其所以亂者何其薄弱,其尊重法統遵奉成法遠在后【之革命政權】之上。以是觀之,所謂軍閥統治,即立憲政治之殘照期,未可視軍人過重,視民國過輕,以致淺識讀者,以為軍人零星干政等于黨國毀憲霸政,隱性復歸華文化世界【“暴力即權力、權力即權利”“征服即占有、占有即法統”】惡性思維。


2023-11-10 18:34:28

[新一篇]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Ⅵ 僭主篇

[舊一篇] 劉仲敬民國紀事本末 Ⅷ 殘照篇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