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小樂的精彩夢想 >>> | 簡體 傳統 |
洪水學,豈今為止最好的反派理論。
這類問題問我價值不大,我不是個正常人,不具備正常人的思維。
照我說,普通本科現在沒意義,接下來211沒意義,再后來985,最后只剩前十有意義,反正考不上。
收獲可憐與同情,是尋找與面對供養者進行時相對高明且陰暗的應對決策。
太好笑了,那次在匪局,臨別發表零碎看法,得到看待,說你果然有反心。
你有多大的收拾殘局的能力,就發多大的脾氣。
一件事提高概率用處不大,十件事都提高概率,慢慢你就跨越階層人上人了。
嫌棄概率論沒用,想要百分百,是你太貪心了。
此其志在高遠。
其發愿也,天遂人心。
不是不明白自身的利益關系,純粹只是控制不住自已的情緒。
利用嘛。
因為是純粹利用的對象,所以不可能有感情。對別人也不會有。
若孤身一人,名份又有什么意義?
兩則史料如果互相沖突,那么必然其中有一則為假。
努力,不是為了要感動誰,也不是要做給哪個人看,而是要讓自己隨時有能力跳出自己厭惡的圈子,并擁有選擇的權利。記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認知決定成就。已經看透對方是個什么樣的人了,也就懶得再多講什么廢話了。
姨論,當時在尋找一個思考的前沿。
其實自身的思考已經挺接近了。然后更加體系化的整合了一下。
看透了,也無非就那么點事,那么點心理。
誰都在想著不勞而獲,因為沒有創造力。
權力結構也會從歷史深處體現出來,與其說我們在研究歷史,倒不如說是在研究權力結構。
好的歷史學者必須擁有原始人在森林里的那種直覺,那種判斷力——聽力、視力、嗅覺、第六感。
還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能夠讓一個好獵人判斷附近有沒有野獸,安全,還是不安全。
直覺來自經驗。
紳士的博雅教育就是為了讓你構成比例正確的格局,其中大部分都是燈光不亮的模糊區域,還包括大片陰溝。
拜占庭化-書記官化-四庫全書化是文明衰亡前夜的最后掙扎,這時的作者已經只能依靠知識量了。
可信度的估計主要還是要依靠個別史料在整體背景當中的協調程度,也就是說還是取決于情景模擬。
為了邏輯的順暢,不相沖突,以十年為單位,進行過理性思考。
所以很多事情,能夠以比較肯定的態度說明。
如果是有疑問的地方,就會用上可能的字眼。
如果以宣傳的為主要可靠基礎上,則會發現很多解釋不通的事情,除非存心視而不易。
對他人連基本尊重都談不上,素質也不顧的人,也沒有信仰與個人努力方向,心胸狹窄的人,是不可能擁有內心的平靜的。
有的人很壞的,內心陰暗,故意給人使絆,看人純粹視利用價值。至于信義,聞所未聞。
從欺負與貶低人中尋找快感,本能地榨取他人剩余價值。
其智慧如海,其思想如流,其心態不斷演變。
時與勢都在努力有成的一邊。
不保證提出解決方案并解決問題,只是能先把事實解釋清楚。
不是想打就能打的,要先把準備工作做好,也有可能永遠準備不好。
一個人從小接受了一套思想,長大后要洗回來很難的,只有極少人能真正做到。
不要跟拎不清的人打思想上的交道,日常的交際都要盡量減少。
各有因果。
那種環境,是對人性的一種扭曲。
當然,次生災害,也是連綿不絕的。
為之能奈何?禮失求諸野?星辰大海?
沒有權力控制任何人,這是人性的選擇。當然,也沒有人能控制自己。
勇于承認面對,對自己誠實,是取得幸福的唯一方式。
自欺欺人是弱者不得己的選擇。
人生一世,到底追逐幾何?
男歡女愛,終究過眼云眼。
亦或有些親情,也是可靠的少。
不要介入旁人的因果。
情感結構發生了改感,看待方式也就相應發生了變化。
不利因素可以看到有利因素。是為因勢利導。
切忌見人不要說心里話。
追逐自己的成果。
雖說人無完人,不過相當多人,可以用又蠢又壞來形容。
尚有一點良知的人,才算可以引導地救。
其仗劍天涯行,游士也。
見多了想短期撈一筆的人,也實在是看得厭倦了。
傷痕若已是恒常在,不如追求成就與實現感。
那才是事實,不可告人,難以探究的事實。
一切緣何陰暗的心理。
各玩各的意思,不過就是要有既得利益,又想要放縱的自由。巧了,彼此也都可以這么想。
因為,本來也就是一門生意而已。
套娃理論,有沒有可能整個人類或宇宙,都是上帝創造的虛擬的,一個巨大的計算機?
剛開始會認為是黨國的問題,后面發現是民族性的問題。就是沒有信仰,愛貪便宜。
這些理論對不對不管,確實不適合大多數人。
說的好聽是愛國教育,難聽就是愚民教育。
怎么看待中醫和那一套陰陽理論?
血海理論,重點是要求民族內部的斗爭,夫妻父子師生之間,而不是民族之間爭奪生存權。
民族間,表現在希特勒、印弟安人、巴以沖突。
那位是那種,就是向你借錢,你要還回來,得先請他吃飯,當然,利息是沒有的。
這個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如果按照某些思路思考下去,確實很多問題會賴在國民性身上,最后的結果就是反華。
如果不能走上這條思考的路,那粉紅不能解釋清楚問題,懵懵懂懂也不能解決現實問題。所以很多事情無解。
因為這個世界很復雜,如果沒有理論支撐,只相信官方那一套,只會暈頭轉向。
因為外在因素,但沒有感情的兩個人在一起,對彼此都是一種煎熬。
人跟人之間,如果找不到利益的共識,那么分崩離析,會變得不可避免。
在有可能不和諧的人與人之間,保持距離,是維持相對較少矛盾的可靠與必要方式。
原生家庭的不和諧,對人內心的撕扯,對成長的影響,是何等的嚴重。
而更糟的情況即是,要到很晚,才能反應過來,而予以理解。
至于解決方案,那是要到很成熟透徹以后了。
現在考上211是有意義的,普通本科無意義。
再過幾年,可能得985才有意義,到最后,只有前十才有意義。
所以,都在搞什么呢?最后都還得自謀出路。
真實的分析,付費才給他人提供,不然絕口不提。
即便是考公上岸,也絕不代表安全,不然90年代就不會有那么多人下海了。
就只是看看房車,也挺開心,這跟看美女照片一樣的,不能擁有,看看也好的。
中國基本沒什么本土的文化,佛教來自印度,道教來自西亞,伊朗波斯等地。
請問什么是德性?互相攻擊是一種什么樣的文化?
每個人都有心理問題,很多人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我的解決辦法是徹底想清楚,能不能做兩說。
因為每個人從小有很多根深蒂固的觀念,要改變起來會引起很大的痛苦。
真實或不真實是另外一個層面的問題。
想清楚是很痛苦的,但是活在騙局中,或者內心不信,精神分裂,也沒意思的。
會導致人格障礙。
什么尖刻,無非是覺得你不好利用罷了。
很多國人,不勞而獲的思想深入骨髓,已經失去了創造力。
數理邏輯國人確實很強,但那只是個人能力的一小方面,更何況還有團隊能力。
這是今年夏天,Sam Altman 代表 OpenAI 在全球巡回演講里的一張抓拍,構圖和色彩的恰到好處,卻又隱約給這張照片賦予了某種「神性」的意味,對不對?
不是要進行政治站位,而只是追求事實真相,學術研究而已。
要搞政治,那就是社會運作了,根本就搞不了,我也不想搞。
主要還是為了腦子想得清楚透徹,不被一些糊涂的概念引著。
小的時候種下反動派的概念,長大了以后要花多大的代價才能洗回來。
才能做到真正的中立。
允許人們當地主,只有地主家愿意多生孩子。
成年人開悟,非常的危險,因為大家已經習慣了當狗,要咬人。
所以最大的學問,變成閉嘴,然后是找到同類,最后回歸自我,獨善其身。
怎么看待龍文化,東方龍和西方龍是什么樣的演變關系?
我對此確實有一定的看法,但是不想詳細說明,沒什么意義。應以自我內心快樂為本。
當你學會愛上自己,你不會害怕未來找不到那個愛你的人,因為你已經是世界上最愛你的人了。
因為人都是有性格缺陷的,所以人跟人的交往,就容易變得非常困難。
但是人又都是自戀的,常常覺得自己非常聰明且仁慈。
但實際上,人都是不希望別人比自己聰明且善良的。
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
人品當然是有上下之分的,但是用好和不好劃分不太合適。
更喜歡用聰不聰明來看待人比較好。
因為用道德來評判人,容易出問題。
越攻擊他人,只會越顯得自我人品有問題,越無法自持,所以不聯系,成了一種必要狀態。
而有的人,之所以顯得脾氣好,是因為根本就不在意。
因為大多數人,只是利益的計算,遮住了情義的視眼。
而兩情相悅的快樂,哪怕只是暫時,世間有幾人得以真切感知?
當然了,大多數情況是什么樣的?就是欺騙感情,好不勞而獲。
堅持錯誤的思想叫做固執,那不管怎樣要以事實為依歸。
這是個好文章的民族:史可法臨死之前寫了一篇悲壯文章,多爾袞勸降又寫出一篇偉大文章……
這些好文章組成了中國的歷史。
他這個跟唐德剛的“歷史三峽”一樣,都是預測一個光明的未來,然后根據這個光明的未來倒推以前的事情,但是這個光明的未來不存在。
中國本身也就是一個近代以來、民國初年構建出來的概念,用這個概念反過來套概念發明以前的歷史,靠不住的東西很多。
我們號稱要與國際接軌,但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楚這是不可能的。
一種理論說血型決定性格,層次就比較高,因為性格類型確實有區別,讀者的理解力因此提高,原因的錯誤解釋可以在發展中修正。
另一種理論說,溫柔的男人和剛強的女人屬于同一性別,不同于男人和女人。
這種理論層次就很低,因為降低了讀者的理解力,隨著發展不斷制造更多的錯誤。
這個假設并不完全是玩笑,許多組織都具備創造歷史真相的力量和動機。
斯賓格勒實際上代表啟蒙的反面,他知道啟蒙是積累資源的揮霍,像櫻花一樣短暫的輝煌,預示寒冬的未來。
理性解構傳統,才能釋放自由的才智。
然而解構不可避免地繼續前進,終將解構理性本身,結束于虛無主義和相對主義。
像腐敗菌分解尸體一樣,摧毀文明賴以存在的根基。
他預見到技術對思想的勝利,因為這只是戰國取代春秋,羅馬取代希臘的自然演進。
盛夏的花朵總會結出秋天的果實,永恒的收獲季節只是嚴冬來臨前的幻覺。
一條是日耳曼—撒克遜習慣法的傳統,這實際上是當今世界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中國文明的晚期性質或者說沒落性質恰恰體現于:它對實證主義以前的法律精神完全不能理解,哪怕是用比附的方式。
可以這么說,希伯萊傳統在天主教統治時期是潛伏狀態,經過新教改革浮出水面,成為主流動力,然后生長出近代一些新教國家,像荷蘭、英國、美國。
如果說今天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正統的話,這就是正統,但卻是中國人最陌生的。
因為中國人從本質上來講比較世俗,不近神學。
文明就是差異性的培養,而且是短暫和脆弱的,資源并非無限,禁不起破壞性的消費。
沒有實事求是的歧視順序,就會退回到自然狀態。
價值意義上的平等是反文明的,花朵和野草一定要親疏有別,參天大樹和灌木叢一定要貴賤有別。
遠東形勢孤立,產生文明的時間不到肥沃新月地帶的一半,跟文明軸心的交流比印度更少。
但是比美洲和南部非洲,還是處在更有利地位。
遠東的盛夏季節在春秋戰國時期,然而即使這時也只有實用政治學和實用倫理學,再加上文學當中的少數幾個品類。
我們不要忘記,希臘是數千年古老文明的集大成者,地處世界文明的軸心位置。
春秋只是后生晚輩,沒有積累,缺乏交流。
民國時期所謂大師,其實也就是在歐洲折了幾根樹枝回來,在我們這里就儼然參天大樹。
文化底蘊就相當于是家教這樣的東西吧,從小耳濡目染,自自然然長出來的東西,比你硬著頭皮去學的要厚實得多。
馬克思所謂的聰明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激進。
例如法國社會主義者搞了勞動權和國家工廠,然后被人家趕出來。
他就說,都怪你們不夠徹底啊,為什么不徹底砸爛官僚機器啊。
答案當然是:強制力和資金。 李:你挑起的這個話題其實挺有意思,確實值得想一想――就是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在選擇人類文明成果的時候,可能是意識形態先行的,它導致了我們在人類知識和文明這個大籃子里,最后挑了些犄角旮旯的貨色。
劉:我十幾歲的時候喜歡讀阿加莎?克里斯蒂。 我到現在還記得,那本小說叫《啞證人》,里面有一個情節,估計歐洲的讀者完全不會在意,但對我的影響可能具備初始條件敏感性的意義。
她就有了哲學上的敵人,這樣的人她有祖國嗎?她的生活跟我是相似的,我們這一類人大概都是游士,游士是沒有祖國的。
對我來說,精神上的故鄉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是說我最喜歡、我認為最有生命的地方,恰好是我最不適應的地方。
但是把我放到這樣的團體中間,我會感到嚴重不適,因為它帶有很強的集體主義屬性。
中國歷史上,春秋以后最自由的時代就是民國初年,但它肯定是不可持續的。
因為只有當社會上的團體具備能力維持自治,他的那個自由才是可持續的。
所以這種士人也不是社團真正的代表人物,他們代表不了任何人,他們本是裝飾品。
士是貴族,春秋時期的士跟歐洲騎士的區別是很小的,但后來他們解除了武裝變成了文人,也就喪失了主要的政治德行,因為政治德行仰賴武力。
貴族憑什么抗衡王權,就是關鍵時刻可以關起城堡大門跟國王決斗。
在游士眾多的時代,好像是人類文明的黃金時代,比方出了許多杰出的人,留下許多錦繡文章,但其實是前幾個世代積聚的能量在他們那里做了一次總體的展示和釋放。
然后,果子從成熟到腐爛,樹葉凋零,人類文明進入冬天。
不帶道德評判,我們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具體的游士吧。
他們是支取原有社會資源和積淀的人,就像把從莖葉吸收的養分輸送到頂端開成一朵花。
時過境遷,萬事化為云煙。 后人看到的、重視的,無非就是這些個裝飾品。
個人和人類在最幸福、最興旺的時代,通常都留不下持久的紀念品。
最能戰勝時間的力量,莫過于證明萬事皆空的墳墓和陪葬品。
劉: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幸福和強大的本性都是質樸。
才子是虛榮的產物,虛榮是死亡恐懼的產物。 文化傳統的用途就是制造生命的意義,戰勝恐懼和虛無。
人類的命運就像法布爾描寫的蟬,經年累月的地下黑暗,片刻陽光下的翱翔。
阿西莫夫的祖父是白俄羅斯的猶太人,他在革命的前夜準確地逃離了俄羅斯帝國,又在二戰前夜準確地逃離了歐洲。
除了王國維,20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很少表現出同等的判斷力。
孔子才會講“危邦不居亂邦不入”,蘇秦張儀肯定是專門投奔危邦亂邦的,而他們在后世從來不缺傳人,像林長民、楊度之流。
在有些史料中看到,張獻忠是有些思想的,在四川跟明末的傳教士有些交流。
他說西方是想要將思想移到大明。
2024-07-06 17:08:00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