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民初歷史變遷觀察 >>> | 簡體 傳統 |
關于1954年蔣介石悄悄回到大陸,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空穴來風”,根本就沒有任何依據。畢竟,在很多人印象中,1949年新中國已經建立,到了1950年全國基本解放。
如果此時的蔣介石還回到大陸,以身試險,這可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1954年蔣介石已經是67歲的高齡了。我們都知道,年齡大了,就不適宜遠行。
再者說了,雖然蔣介石已經敗退到了大陸,但是他手底下還有很多精兵強將。如果有事,這些人也可以代勞。
但就是這種所有人都不相信的一件事,卻是事實。蔣介石不僅在1954年回到了大陸,而且還帶著兩個目的。
對于1954年蔣介石遠行這件事,有兩個有力的證明。
其一,從蔣介石的日記中,人們得知,蔣介石確實1954年來過大陸。他于1954年5月6日離開了臺灣省,乘坐軍艦第二天抵達大陳洋面,并登上了大陳島。
其二,照片。蔣介石登島之后,還拍下了多張十分珍貴的照片。后來這件事被揭秘時,照片也隨之曝光。從而證明了蔣介石確實在1954年登上了大陳島。
那么,蔣介石來大陸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個目的回家鄉看看。
中國人都講究落葉歸根,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人思鄉之愁越發的濃烈。自從敗退到臺灣省之后,蔣介石一直再想回家看看。
其實,蔣介石是一位骨子里十分傳統的中國人。三大戰役之后,蔣介石知道敗局已定,在這個時候,他沒有忘記回到老家奉化去祭祖。他知道,這一走就回不來了。
大陳島不是蔣介石的老家奉化,卻也能解思鄉之愁。當天,蔣介石有些激動,反復視察了每個角落,一直到了深夜才肯睡去。
第二天一早,又是圍著島視察的了一天。視察的兩天的時間里,也是敗退臺灣之后,蔣介石最開心的兩天。他還在日記里,寫下了當時的心情。
第二個目的加強布防。
敗退臺灣之時,蔣介石并沒有對沿海地區的島嶼軍事布防。一直到了1951年11月,蔣介石這才意識到在臺灣省和大陸之間的一些島嶼進行軍事布防的重要性。因此,這一年,他派胡宗南進駐到了大陳島。
為了加固大陳島的軍事布防,特意調動了四個戰斗團,總共有1.2萬余人。在一個小小的島上布防上萬人。可以看出,蔣介石對大陳島有多看重。
只是蔣介石高看了胡宗南,早在解放戰爭中屢戰屢敗的胡宗南,軍事技術依然沒有長進,屢敗屢戰。到了1954年,蔣介石只好把這個心腹撤了職,改由劉廉擔任。之后,島上的兵力進一步加強,最多時可達2萬多人。
只是蔣介石前腳剛走,在不足一年的時間,大陳島的門戶江山島就被我軍攻破。面對我軍強力的進攻,蔣介石只好下令大陳島撤兵,
1955年2月5日,國民黨在美國第七艦隊以及美空軍的掩護下撤退到了臺灣省。不過,這次撤退時,有一件事一直讓后世學家感到不解。那就是,在撤退時,蔣介石還下令把島上的3000居民全部撤離臺灣省。
當時原地居民的3000人當中,幾乎是沒有人愿意去臺灣的。所以當時的國民黨是強行把所有人帶走的。而且方式十分野蠻。只要不想走的,就會被打,實在不行直接把人架著上軍艦。
由于撤退時間緊迫,導致了當時居民許多東西沒有帶走。后來,居民登島之后,又下令火燒了一切,所以我軍登島之后,已經成了一座空島。
其實,自從1949年敗退臺灣省之后,蔣介石一直心有不甘,曾多次想要反攻。如果反攻就要有反攻的地點。雖說敗退臺灣之后,國民黨大量的特務留在了大陸做好了反攻準備。但是,在我軍思想的感化下,又加上對特務的打擊力度。僅僅不到一年的時間,幾乎所有的特務都被抓住。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只好把希望寄托在一些島嶼上。畢竟,當時的解放軍海軍力量薄弱,只要在一些島嶼上加派防守,就可以為以后反攻做準備。
講到這里,誰都能看出蔣介石的“天方夜譚”。可以想象一下,解放戰爭初期,擁有數百萬大軍的蔣介石都敗得一探糊涂,更別提只是憑借幾個小小的島嶼反攻了。當然了,到了后來,蔣介石也認為所作的一切也是不切合實際的想法,也就放棄了這些做法。
不過,1954年蔣介石回到大陸是一件十分機密的事情,甚至在臺灣的一些高層人員也不知道這件事。只有蔣介石十分信任的蔣經國、宋美齡知道。一直到了多少年之后,人們從蔣介石的日記和在島上的照片上,這才了解當時的事實。
而這一次的大陳島之行,也成為了蔣介石人生中,最后一次大陸之行。
2024-10-08 18:31:19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