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在頭腦發熱狀態下發起夷陵之戰?不,這是他軍事生涯巔峰之作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爆發于221年(蜀漢章武元年),結束于222年(蜀漢章武二年)。是三國時期東吳與蜀漢之間的一場戰略決戰,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

公元215年,劉備、 孫權為了解決荊州的領土爭端,雙方簽訂了“湘水之盟”協議:由吳、蜀雙方平分荊州六郡;同時,雙方同意一致抗曹,互不侵犯。在這個背景下,公元219年七月,關羽趁孫權進攻合肥的時機,適時向樊城發起進攻,襄樊戰役爆發。在戰役初期,關羽優勢明顯,他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度逼得曹操想遷都(許都)以避其鋒芒。

但在關鍵時刻,孫權單方面撕毀“湘水之盟”協議,悍然從關羽背后發起進攻。猝不及防的關羽,在曹軍及東吳軍隊的夾擊下,最終兵敗被害,同時也使劉備集團失去僅有的荊州三郡。

公元221年4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后,帝位還未坐熱的劉備,就不顧群臣的勸阻,決意起兵討伐東吳,夷陵之戰爆發。

那么,劉備為什么在稱帝僅三個月的時間,就發動夷陵之戰?這是劉備因為要給關羽報仇,在失去理智狀態下的沖動之舉嗎?

夷陵之戰是劉備在失去理智狀態下的沖動之舉嗎?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率諸軍伐吳。——《三國志·先主傳》

劉備東征的原因,在《三國志》中已寫明是“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而不是“先主忿孫權之害關羽”。如果我們再仔細研讀史書,就會發現,夷陵之戰其實是劉備精心策劃的一場戰略大決戰。這從劉備在東征前所做的準備工作,以及他選擇發起東征的時間點可知,他當時正處于狀態巔峰期,頭腦無比清醒

劉備正處于個人巔峰期

在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之前,劉備在軍事上始終無法取得突破,只能寄人籬求生存。但在得到諸葛亮的《隆中對》后,劉備任督兩脈被打通,從此人生進入開掛階段。他先后取得荊州五郡,解決了落腳點的難題,后又一鼓作氣西圖益州,并于公元214年領益州牧。

公元218年,劉備進攻漢中,漢中之戰爆發。這次劉備的對手,是他一生之敵曹操,這是他從未正面戰勝過的對手。但是,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在漢中之戰中,劉備保持了他之前的良好狀態,一舉擊潰了老對手曹操,于公元219年順利取得了漢中,同時又占領了上庸三郡。

軍事上的一系列勝利,使劉備的個人聲望、軍事生涯均達到巔峰。他又趁熱打鐵,利用自己超高的人氣及凝聚力,于公元221年4月在成都稱帝,建立了“漢”國(史稱蜀漢)。

諸葛亮的《隆中對》使劉備茅塞頓開,讓他有了明確的人生奮斗目標,從而在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而從赤壁之戰至夷陵之戰這段時間,劉備的個人聲望、狀態、軍事能力均處于其人生的巔峰期。

東征吳時間選擇一:曹丕剛剛篡漢,曹魏政權內部不穩

曹魏方面,公元220年3月,曹操病逝于洛陽。同年十二月,漢獻帝向曹丕禪讓帝位,曹丕在三次上書推讓無果的情況下,最終登受禪臺稱帝。曹丕的篡漢事實使曹魏處于道義上的低谷,再加上曹丕剛剛繼位,內部還不穩固。在這種情況下,魏國不大可能會主動發起對蜀作戰。

所以,在此時發起對吳作戰,可避免曹魏趁虛出兵攻蜀的風險。而事后也證明了劉備的判斷是對的。

東征時間選擇二:呂蒙新亡,東吳對荊州的整合未完成,荊州人心向蜀

是歲,劉備率軍來伐,至巫山、秭歸,使使誘導武陵蠻夷,假與印傳,許之封賞。於是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三國志·吳主傳》

公元220年,東吳大都督吳蒙病死,孫權痛失一臂。另外,東吳雖從關羽手中取得荊州三郡,但荊州人心未附,而劉備則在荊州深耕多年,在荊南享有極高的聲望。在這種情況下發起對吳作戰,無疑可獲得荊州人士的支持。

劉備發起夷陵之戰后,荊南當地部族首領沙摩柯也起兵對吳作戰,同時“諸縣及五谿民皆反為蜀”,這說明劉備選擇開戰的時機是對的。

東征前準備充分:詳細策劃、精心準備

公元219年十二月,關羽在襄樊戰役中兵敗被擒,丟失荊州三郡。直至公元221年七月,劉備才發起夷陵之戰,此時距關羽兵敗已過去二年了。

由此可見,劉備在東征前是經過了兩年時間的詳細策劃及精心準備,他并不是在氣急敗壞的情況下倉促出兵的。

未雨綢繆:東征前已做好人事部署

劉備在東征前,為了防止蜀漢內部出現叛亂,北面曹魏的偷襲、東面東吳的反攻 ,以及確保東征的勝利,他未雨綢繆,在人事部署上頗費周折。

防止曹魏偷襲:漢中太守魏延、涼州牧馬超駐守在蜀漢北面,防止曹魏、羌人從關中、隴右方向進攻。

蜀漢內部:由丞相諸葛亮與太子劉禪坐鎮成都,以確保剛建立不久的蜀漢不出亂子,這也是劉備為什么不帶上諸葛亮東征的原因。

防止東吳反攻:劉備未雨綢繆,在東征前就為萬一失敗做好打算。他令翊軍將軍趙云都督江州,后當劉備從夷陵敗退永安時,正是趙云及時支援,才迫使吳軍停止追擊。

綜上所述,夷陵之戰是劉備經過精心策劃的戰略決戰,并不是他在頭腦發熱狀態下的孤注一擲。正是由于事前經過精心策劃,所以在劉備慘敗后,東吳軍隊才無法越逾永安,而曹魏在夷陵之戰期間也始終無隙可乘。

劉備戎馬一生,堪稱不死小強。早期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四處奔波寄人籬下,戰績更是敗多勝少;因此,他深知勝負乃兵家常事這一道理,更知道現在的成就來之不易,所以,他不可能為了給關羽報仇,就不顧一切地發起對吳作戰。這種情緒化的表現,不應該出現在劉備這種級別的人身上。

事實上,劉備發起夷陵之戰,是有明確的戰略目的的。

劉備為什么要發起夷陵之戰?

劉備:盡力輸誠,獎厲六師,率齊群義,應天順時,撲討兇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三國志·先主傳》

曹丕稱帝后,坊間盛傳漢獻帝劉協已被害,因此,劉備就以皇叔的身份在成都稱帝,并定國號為“漢”,意為繼承漢統。既然繼承了漢統,那么,劉備就與逼迫劉協禪位的曹丕勢不兩立了,所以,劉備的終極目的就是要以武力消滅曹魏政權。而要完成此終極目標,就必須先實現“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的戰略目標。

實現“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的戰略目標,保持對曹魏、東吳的戰略優勢

若跨有 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隆中對》

襄樊戰役爆發前,蜀漢擁有包括南郡在內的荊州三郡。蜀漢軍隊只要從南郡順流而下,便可直達東吳的建業。如果再據有襄陽,就會對曹魏的都城許都構成威脅,將會讓曹魏夜不能寐。

荊州七郡示意圖

而關羽發動襄樊戰役的目的,就是要奪取襄陽,實現蜀漢“跨有 荊、益”戰略構想的最后一塊拼圖,讓蜀漢建立起對曹魏、東吳的戰略優勢。但是,因為孫權從中作梗,撕毀了蜀、吳之間互不攻擊的協議,與曹魏軍夾擊關羽,最終導致蜀漢丟失了荊州的所有地盤,從而使“跨有 荊、益”的戰略目標無法實現。

劉備要完成“撲討兇逆,以寧社稷”的使命,就必須要奪回荊州。以保持對曹魏、東吳的戰略優勢,然后再實施“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的外交政策,并專注于內部建設,待“天下有變”的機會來臨時,再雷霆出擊曹魏集團,實現統一天下的霸業,這就是劉備發起夷陵之戰的主要目的。

重振國威,增強內部凝聚力

劉曄:“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余。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于始終之分不足。”——《三國志·劉曄傳》

公元221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蜀漢國。劉備雖聲稱繼承漢統,但是,蜀漢畢竟偏居一隅,影響力有限,導致天下人只知曹魏而不知蜀漢。而雪上加霜的是,關羽又在荊州新敗,使蜀漢的影響力持續走低,有被進一步邊緣化的危險。

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及時向東吳亮劍,就是為了重振國威,避免蜀漢被邊緣化,同時,也是為了增強蜀漢的內部凝聚力,防止叛亂出現的有效方法。這同后來諸葛亮執意北伐是一樣的道理。而為關羽報仇,則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綜上所述,劉備發起夷陵之戰的目的,首先是為了奪回荊州,實現“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的戰略目標,確保蜀漢在荊州對曹魏、東吳保持戰略優勢。其次,是為了重振國威,避免蜀漢被邊緣化,并增強內部凝聚力;而為關羽報仇則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劉備東征(夷陵之戰)戰術

劉備要達到奪回荊州,實現“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與東吳一戰。而蜀漢東征只有一條路線可選,那就是魚夏(重慶奉節)-秭歸-宜昌的三峽路線,不過,卻有兩套戰術方案可供選擇。

方案一:發布東征消息作施壓,迫使孫權服軟歸自動還荊州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率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三國志·先主傳》

孫子兵法有云:兵貴神速,又云: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但是,深諳兵法的劉備,卻反其道而行之,他在東征前大張旗鼓,唯恐孫權不知他出兵的消息,明顯是為了向孫權施壓。

而孫權因為呂蒙新亡,同時荊州新附人心不穩。在這種情況下,孫權也想避免與蜀漢作戰,他遣使向劉備求和,并且讓諸葛謹(諸葛亮之兄)給劉備寫信,提醒劉備不要意氣用事。但是,孫權只請求與蜀漢重歸于好,卻絕口不提歸還荊州之事,這徹底激怒了劉備,因此他“盛怒不許”

孫權之所以揣著明白裝糊涂。是因為他深知荊州對東吳的重要性,不到萬不得已,他是絕不會歸還荊州的。后來,孫權向曹魏稱臣的請求獲得曹丕同意,從而解決了后顧之憂,這使得孫權的腰桿硬了起來,因此他就主動中斷了談判。

通過散布東征消息向東吳施壓,逼迫孫權服軟,自動歸還荊州的戰術方案,在孫權向曹魏稱臣成功的情況下,已經行不通了。

方案二:以武力進攻施壓,迫使孫權服軟歸還荊州

公元221年7月,劉備的前軍攻破三峽峽口,占領了巫地,秭歸。但此后,劉備大軍卻停下了前進的步伐,而劉備也離開前線,直到公元222年1月份才重返秭歸前線,并重新部署軍力。

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三國志·先主傳》

劉備大軍為什么要在秭歸停下,而且劉備也離開前線了呢?其實這是因為孫權使用了緩兵之計,他一邊再次與蜀漢展開談判,一邊向曹魏稱臣。

《三國志·文帝紀》注引《魏書》: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以武力進攻施壓,迫使孫權服軟歸還荊州,這本來就是劉備的目的。所以,當孫權再次提出談判請求后,劉備也同意了,并停下了進軍的步伐。但是,這只是孫權的緩兵之計而已,他利用談判期間的寶貴時間,一邊向曹魏稱臣,以避免兩面受敵;一邊緊急任命右護軍、鎮西將軍陸遜為大都督,統率各部共五萬人奔赴前線,以抵御勢如破竹的蜀軍。

最后,當孫權向曹魏稱臣成功,并且讓陸遜開赴了前線后,東吳已經扭轉了初期的被動局面。孫權就中斷談判,而劉備也在談判中斷后重返前線。

綜上所述,劉備在夷陵之戰中,選擇的是“以武力進攻施壓,迫使孫權服軟歸還荊州”的戰術。而在初期施壓失敗后,劉備繼續以武力進攻施壓,誓要收復荊州。

劉備為什么在夷陵之戰中失敗?

劉備采用“以武力進攻施壓,迫使孫權服軟歸還荊州”的戰術,在初期確實給東吳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但是,此戰術是把雙刃劍,孫權反而抓住劉備想以戰促談的心理,使出了緩兵之計。他一邊與劉備展開談判,一邊暗中調兵遣將開赴前線,同時又向曹魏稱臣,以避免了兩面受敵的不利局面。

而劉備則被孫權的緩兵之計所迷惑,錯失了一鼓作氣攻下夷道城的良機。此后,雙方在夷陵地區進入相持階段,而雙方主帥的臨場決策則決定了最后的勝負。

(一)、陸遜以退為進;劉備兵進夷陵,用水軍封鎖長江兩岸為點睛之筆

劉備開局錯失良機:他想在秭歸打殲滅戰,反因此錯失良機

劉備初戰告捷,前軍迅速攻破三峽峽口,占領了巫地,秭歸。此時,劉備如果趁勝揮軍順流直下,將有機會一鼓作氣攻下夷道城的可能。但是,劉備卻想利用秭歸水道落差大、水流湍急的地理特點,在此殲滅東吳援軍,因此,他在此按兵不動。當然,劉備中了孫權的緩兵之計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想引誘吳軍逆流來爭奪秭歸,以便打一場殲滅戰。

因此,劉備在秭歸一待就是三個多月,從而錯失了攻占夷道城的良機。同時,也給了東吳寶貴的喘息時間,讓東吳從最初的驚慌失措中緩過神來,在夷陵地區構筑起了堅固的防線。

陸遜沖部署的防御體系

陸遜以退為進:將主戰場設在有利已方的夷陵地區

臨危受命的東吳大都督陸遜,對劉備的戰略意圖洞若觀火。他放棄奪回秭歸的企圖,直接將大軍撤回地勢相對開闊的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老背)地區。然后在那里停止退卻,轉入戰略防御。

陸遜將主戰場從秭歸后撤至夷陵地區,目的是化解蜀軍所占據的地理優勢。在具體安排上,則是由孫桓固守北岸的夷道城,而陸遜則親自駐守在南岸。

劉備部署顯功力,派水軍封鎖長江兩岸是點睛之筆

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咸相率響應。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三國志·先主傳》

劉備派遣馬良策反五谿蠻夷,并獲得響應,從而使兵力得到補充;又根據陸遜的防御體系,做了針對性的部署。他派鎮北將軍黃權總督長江北岸諸軍,與在猇亭的陸遜對峙,同時也防止曹魏軍的偷襲,劉備則親自駐扎在長江南岸,直接進攻夷道城。另外,劉備還派吳班、陳式的水軍封鎖了夷陵段長江兩岸,防止陸遜的軍隊過江偷襲南岸蜀軍,或包抄至上游截斷蜀軍的退路。

陸遜以退為進,扭轉了吳軍被動的局。而劉備的兵力部署得當,既可對夷道城實施圍城打援戰術,又能確保糧草運輸路線的安全。另外,劉備派水軍封鎖長江兩岸是點睛之筆,如果劉備能順利拿下夷道城,則東吳危矣!

劉備兵力部署

(二)、陸遜戰術明確:堅守不戰;劉備無計可施,勝利的天平已向陸遜傾斜

(備)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三國志·陸遜傳》

陸遜針對蜀軍勞師遠征,想急于速戰速決的特點,決定采取“避敵鋒芒,堅守不出“的防守策略,目的是以此來消耗,直至拖垮勞師遠征的蜀軍。而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劉備很清楚陸遜的戰略意圖,他決定主動出擊,以打破僵持的局面。

劉備先在南岸采取圍城打援的戰術。他猛攻孫桓把守的夷道城,孫桓見情況不對,立即向江北的陸遜求援。但陸遜卻無動于衷,拒絕派兵支援夷道城,使劉備的圍城打援戰術無從實施。而由于夷道城堅糧足,劉備無法破城,雙方陷入僵持狀態。

劉備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次他將行動地點選擇在北岸,他預先在山谷中埋伏了精兵,再派吳班在空曠的地面上扎營,企圖引誘吳軍主力出戰,然后打一個殲滅戰。但此計又被陸遜看破。

如此三番幾次,劉備無計可施,雙方復陷入僵持之中,但勝利的天平已開始向陸遜傾斜。

(三)、劉備撤水軍使防線露出破綻,陸遜火燒連營決勝負

陸遜:臣初嫌之,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布置,必無他變。伏愿至尊高枕,不以為念也。——《三國志·陸遜傳》

高手之間過招,講究無招勝有招,特別是雙方都在發功的時候,先變招數者往往吃虧,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軍事上。

吳、蜀雙方陷入僵持之中時,劉備最先沉不住氣了,他決定做出改變,以打破僵局。但是,劉備作出的卻是讓陸遜狂喜不已的決定:撤走水軍,放棄封鎖長江兩岸的部署,將主動權拱手讓給陸遜。劉備為什么要做出撤走水軍的決定,后人已不得而知。但是,這一決定卻使蜀軍的防線露出了破綻,而陸遜也很快做出了回應。

陸遜開始發起反攻。他首先用水軍封鎖了長江,從而截斷了蜀軍長江兩岸的聯系,然后再采用火攻的方法對劉備大本營發起總攻。劉備猝不及防,大本營在風助火勢的情況下,無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最終全線崩潰。而劉備只能從山路逃回白帝城,幸虧都督江州的趙云及時趕到,才讓吳軍知難而退了。

綜上所述,陸遜以退為進,主動撤退至夷陵地區構筑防線,并采取堅守不戰的戰術消耗蜀軍,可謂是對癥下藥。而劉備派水軍封鎖長江兩岸,則堪稱畫龍點睛之筆,這使蜀、吳雙方在夷陵處于僵持狀態。

劉備隨后連續使出圍城打援、激將法、誘敵出擊的戰術,但均被陸遜識破。此時,劉備的正確做法應是強攻夷道城,因為夷道城是陸遜防御體系中唯一的軟肋,而蜀軍一旦攻破夷道城,就可以與黃權軍對江北的陸遜形成合圍之勢。但是,劉備卻意外撤走水軍,不僅失去了對糧道的保護,也給了陸遜實施火燒連營的機會。事實上,在劉備撤走封鎖長江兩岸的水軍,將制江權拱手讓給陸遜時,蜀漢的敗局已定。

結語

劉備建立蜀漢國,就是為了繼承漢統,所以,消滅篡漢的曹魏政權就成為蜀漢的基本國策。而要消滅曹魏政權,就必須先實現“跨有荊、益,保其巖阻”的戰略目標,然后待“天下有變”時,再對曹魏政權發起進攻,以完成“撲討兇逆,以寧社稷”的使命。因此,劉備發起夷陵之戰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奪回荊州,確保蜀漢在荊州對曹魏、東吳保持戰略優勢;其次,是為了重振國威,避免蜀漢被邊緣化,并增強內部凝聚力。這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消滅曹魏政權的終極目標,而為關羽報仇只是出兵的借口而已。

夷陵之戰是身經百戰的劉備,與東吳后起之秀,堪稱防守專家的陸遜之間的對決。在戰爭初期,蜀漢軍一度勢如破竹,但隨后陸遜表現出防守專家的本色,他以退為進,后撤至夷陵地區構筑防御體系,從而化解了劉備想借有利地形殲滅吳軍的企圖。而劉備則被迫深入夷陵地區與陸遜對峙。隨著戰事的深入,法正逝世的后果開始顯現,缺少頂級謀士支持的劉備在關鍵時刻使出昏招,竟然將封鎖長江兩岸的水軍撤走,拱手讓出制江權,從而給了陸遜實施火燒連營的機會。也就是說,劉備在關鍵時刻撤走封鎖長江兩岸的水軍,拱手讓出制江權,是蜀漢在夷陵之戰慘敗的主要原因。

夷陵之戰雖然以蜀漢的失敗而告終,但劉備也達到了“重振國威,避免蜀漢被邊緣化,并增強內部凝聚力”的目的。劉備在稱帝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拋下榮華富貴,決然發起夷陵之戰,就是為了實現他向漢獻帝承諾過“撲討兇逆,以寧社稷”的誓言。后劉備雖在白帝城病逝,但他為理想而死的精神激勵著蜀漢政權的每一個人,而新生的蜀漢政權在他病逝后并沒有分崩離析,朝中的荊州派、東州黨、益州派反而摒棄了派別之爭,緊緊地團結在諸葛亮的周圍,矢志不移地北伐曹魏,誓言完成先主劉備未竟的事業。

知乎 一醉清風攬月


2024-10-08 21:35:30

[新一篇] 諸葛亮到底會不會打仗?唐太宗李世民的14個字的評價,一針見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