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互聯網老兵:當初那些混CFIDO的人們

>>>  技術話題—商業文明的嶄新時代  >>> 簡體     傳統

 

  CFIDO,提起這個字眼,中國最早的互聯網人會眼前一亮。和今天的互聯網不同,FIDO 網是當時的 BBS 站臺通過電話線聯接的網絡,通過點對點的方式轉發信件,是技術愛好者自行搭建的一個替代性的通訊網絡。CFIDO 也就是中國 FIDO 網。1991年,在北京定居的臺灣人羅依開通了“長城”站,這是 FIDO 在內地的第一個站點。

  它曾經匯聚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人,也孕育了之后的互聯網巨頭和各種技術大牛。丁磊、馬化騰、求伯君,當時著名的站長高春輝、華軍,甚至黑客以及互聯網媒體人,都是 CFIDO 的積極參與者。他們在上面交流技術,談論人生,結下了互聯網最早、最淳樸的友誼。可以說,CFIDO 是中國互聯網的啟蒙,馬化騰等人正是通過 CFIDO 了解了互聯網的神奇。正是 CFIDO,給了丁磊辭去寧波電信局工作的沖動,創辦了網易。

  在 CFIDO 這個平臺,走出了馬化騰、求伯君、丁磊、雷軍等互聯網大佬,也走出了高春輝、華軍、張伽、戴志康等獨領風騷的個人站長,同時還有一大批技術牛人,比如曾經寫出“中國龍”1.0、聯合創辦了聯眾游戲的簡晶。

  大浪淘沙,CFIDO 不再。那些當初混 CFIDO 的人們,變成了三個群體:一部分成為互聯網大佬,為人熟知;一部分已不知所蹤;還有一部分,隨著互聯網的起落,命運亦起起落落。

  第一部分的馬化騰、丁磊已為人熟知;而那些不知所蹤者或轉行,或進入公司打工,“泯然眾人”。本次專題,我們選了兩位隨互聯網“起起落落”的代表。

  一位是華軍,堅持做軟件下載十余年,很多個人站長賣掉公司,或者再創業,或者去別的公司打工,唯有華軍堅持做站長,至今不變。

  一位是簡晶。1992年,年僅 23 歲的他在云南推出“中國龍”1.0版,后與鮑岳橋等一起創辦了聯眾游戲,2004年離開聯眾再次創業,后因對互聯網極度失望不再創業,轉作天使投資人,如今因為看到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再次創業。

  簡晶第一代程序員重頭再來

  他是中國互聯網最早、最牛的程序員之一,對互聯網失望后不再創業,但移動互聯網讓他看到了新的機會。

  <b>口述  簡晶文  鄭江波</b>
  口述簡晶文鄭江波

  在做撥號精靈之前,我沒想過要再創業,只是單純地喜歡 iPhone。我感覺當時 App 的開發環境特別像我們以前在電腦上開發軟件時的環境,于是就想做個東西玩一玩,隨便找了一個我在 iPhone 上感覺不舒服的切入點——通訊錄,因為我覺得 iPhone 的聯系人管理用著太麻煩了。

  去年 4 月份,我就動手開發了撥號精靈的第一個版本,自己用了用,覺得還可以,后來給身邊的朋友用,他們也覺得不錯,于是我就把它放到了 App Store 上,沒想到確實挺受歡迎,在沒有任何推廣的情況下,第一天就就有 600 多個下載。我意識到,這個市場需要這樣一個軟件。

  但我還是不覺得要再去重新創業,我只是想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我過慣了自由自在的生活,遠離工作已經有幾年了,再讓我過朝九晚五的生活,能不能干得了我心里都沒底。但當真正開始做事情的時候我才發現,內心對做事情的渴望遠比過那種過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更強。

  撥號精靈是我接觸移動互聯網以后的第一次嘗試,現在把它當作創業項目在做,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無心插柳。

  移動互聯網找回激情

  離開聯眾之后的幾年,我不太想去做具體的事。做過些天使投資,那時候的天使投資不像現在那么瘋狂,現在好像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興的行業。我那時候做天使投資,因為沒有經驗,也沒有投太多,只是在找一些自己覺得不錯的非互聯網行業在投。因為我不看好互聯網這個行業,可以說在移動互聯網出現之前,我越來越不看好這個行業。

  因為那個時候互聯網屬于巨頭壟斷的行業,不是創業者的天堂,根本就沒有規范化的生態圈、生態鏈。即便再有想法,巨頭隨隨便便就可以把你吃掉。沒有資源,沒有足夠大的平臺把事情推起來,做任何事情都是白做。在 2005 年到 2010 年這五年間,中國的整個互聯網環境特別不適合創業。小團隊、小公司要做事情難度很大,投資環境也不健全,很多規范沒有形成,問題太多了。

  我在這期間做過社區、電商、圖片分享,在做撥號精靈之前的最后一次創業是做圖片分享網站逗秀網,那是在 2009、2009年左右,但是太難了,中國的互聯網創業環境太難了。直到移動互聯網興起,我才看到一線曙光。壟斷的市場變好了,變革性的東西產生了,我突然發現,連微軟倒掉的可能性都出現了,更不要說寄生在微軟之上的軟件公司,皮將不存,毛將焉附?當巨頭失去了壟斷的土壤,真正的創業機會也就來了。

  到了去年六七月份,用戶數上了一個數量級,不再是幾萬,我的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而且這種感覺從未有過。我以前創業是刻意去創業,包括做聯眾的時候也是真的想去做一家公司,抱著一定要把事情做成的心態。但是這次我沒有這種壓力,而是隨著用戶往上漲,心態隨之調整。我做得越來越認真,慢慢就覺得憑我一個人的力量想要做好已經不太容易了。我可以繼續憑興趣去做,但是這樣是對用戶不負責任,于是我產生了認真地做這件事的想法。

  我做一件事情需要一個理由。一旦要做,那就認真做,不能有游戲的心態,不能隨便做著玩。最終讓我做創業決定的是用戶。一開始是有人喜歡,到后來用戶量越來越多。我得對用戶負責吧?用戶提的建議我得改一改吧?他們提的一些要求我得加進去吧?做著做著我就覺得這個東西不再是為自己而做,是為別人而做的。

  去年 7 月,創新工場的合伙人朗春暉通過微博找到了我。實際上微博我也是開著玩的,從沒有想過弄一個大號微博。在做撥號精靈之前我對業界絲毫不關心,我的微博賬號是在去年才注冊的。郎春暉找我是因為她也下載了撥號精靈,用了以后覺得跟她的想法比較接近。我們第一次見面在中關村的車庫咖啡,她覺得這是一件可以做大的事情。經過兩三次的商談,我決定進入創新工場。

  其實那段時間我想了很多。我的確是從做撥號精靈中找到了另外一種感覺。我發現在內心深處我還是一個技術員,雖然離開聯眾后也玩過幾年,離開技術已經有十年左右了,但是當我再次接觸技術的一瞬間,所有東西都回來了,好像我從來沒有離開過,那些東西可能是被我刻意掩蓋的。我最終決定跟隨內心的指引,選擇繼續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去做一個旅行家,天天過著“另類”的日子。

  我并不認為這是一種創業的激情,而是做事情的激情。因為我覺得創業可能需要更為高遠的目標,有堅定的決心非要做成一件事,而像我這個年紀,已經沒有這種心氣。我現在所擁有的,是我從年輕時代就烙印在骨子里的東西,就是去做一件我愿意去做的事情。能不能做可能是次要的,就算不成,我也很高興。所以我當初就覺得,我要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認認真真地、負責任地做一做。

  聯眾的教訓

  1996、1997年,我們創業做聯眾的時候,中國互聯網還屬于一片荒蕪。那時候做什么都是大量的機會,甚至搞幾個域名,今天都有可能發了橫財。但我們那時候更加茫然無助,沒人能告訴我們一條路的前方是坦途還是陷阱。但是我們相信自己能做,那就做。這是對創業來說很重要的一種精神狀態。

  這種荒蕪現狀的一個弊端就是沒有參照。比如說我們被收購,公司到底應該賣多少錢,我們應該持有多少股份,這些我們都不了解。我們都是純搞技術的,沒有什么商業頭腦,我們創業的時候很樸素的心態就是把事情做好,我們很幸運地也把事情做好了,但是由于商業上經驗的欠缺,我們損失了很多個人的利益,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聯眾的發言權,以至于最后我們只能離開公司。我認為這是聯眾沒有跟同時期的網易、新浪等其他公司一樣做得那么大的主要原因。(注:1999年,聯眾被中公網以 1000 萬人民幣收購 79% 股份,鮑岳橋、簡晶、王建華三個創始人均分 21% 的股份)

 

  聯眾的市場份額最后被騰訊擠占了。其實我本來是有一個措施的,但我這個措施不是應對騰訊的,是為了應對聯眾未來的發展,因為聯眾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最早的產品形態上面,它一定要跨越。我當時就想,現在聯眾已經做了 5 年了,后面的 5 年,如果不跨越的話,突然出現一個跟你一模一樣的東西,人家還比你有資源,怎么辦?結果騰訊這樣的公司果然出現了,如果你不去提前想,不去未雨綢繆,到時候再做準備就來不及了。

  事情是人做的,一旦人的力量產生不了的時候,事情很自然地就失去了價值。我一直覺得網易的丁磊是一個很有頭腦的人,網易上市,他個人竟然持有 50% 以上的股份,這是很難做到的。在初期對價值的判斷使得他以后把事情越做越好,因為他的決定是不會被否決的。不像我們,一旦把股份讓出去,不管你是不是人才,公司的未來都不由你決定了。一廂情愿地想把事情做好,最后別人覺得沒有必要、不用這樣,你成了局外人。

  一件事情是因你而起,因為有你而有價值。如果因為一些錯誤的判斷,或者錯誤地引入一些資源,而導致了公司方向產生偏離,甚至徹底地消失,這是對你之前構思的未來的一個否定。

  聯眾的這次創業經歷告訴我,作為創業者一定要堅持自己,在認清自己能力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理想。不能輕易被別人或者外部原因所左右或者搖擺,因為創業的過程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這時候就需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堅持下去。這個事情對我的積極影響可能就是怎么在創業初期做好一個正確的價值判斷。

  和時間賽跑

  屁股決定腦袋,人在哪里你就是什么人。創業的人就需要有歸零的心態,可以帶進來你的經驗和能力,不能把過去的意識也帶進來。況且我就算再厲害也是原來厲害,不代表現在厲害。所以我跟現在的這些年輕人在一起,不能說我原來有多厲害,今天就沒壓力了,我壓力反而更大。我可能因為有一些更好的經驗,能夠知道怎么樣做得更好,但是我的精力和身體真的比不過他們了,有一段時間我都感覺自己是在拼命。

  因為編程真是一個體力活,到了我這把年紀,精神上、體力上比不了從前了。現在對我來說,加班已經是家常便飯了,我回到家最少也要工作到 11、12點。其實真正的困難不僅僅是編程的過程,編程的過程就是一旦想明白了就編完了,最痛苦的是想明白這個過程,其次是編完了以后的檢驗過程。比如我花三天構思明白,編程我可能半個鐘頭就編完了,但是編完我還要再花一到兩天來檢驗,驗證我編的東西跟我想的是不是一回事兒。

  整個過程可能要花一個星期的時間,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普通的編程人員只需要經歷那半個小時的編程時間,不需要經歷構思和驗證那兩步。看起來我好像很輕松,告訴別人需要這樣、需要那樣,但是在這背后,我可能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在構思和驗證。撥號精靈的整個產品,所有的功能、每一個環節我都需要這樣去做一遍。

  你覺得一個人熬得住嗎?但是我就必須得這樣熬。年輕的時候我是可以熬的,現在可能很多年輕人也是在這樣熬。如果他們不熬,我還沒壓力,但是他們一旦開始熬而我又熬不過他們的時候,我怎么辦呢?所以說這個世界永遠是年輕人的世界。從做撥號精靈到現在,這一年來我瘦了 10 公斤,尤其是從今年開始這半年,熬的比較多一點。現在撥號精靈在 iOS 上已經發展到 400 萬左右用戶了,而且這段時間正好是我們新版的一個比較關鍵的時刻。白天有一些雜事也要去處理,真正能靜下心來去寫代碼,只有晚上在家里,甚至是九十點鐘以后,才可以認認真真地完全投入。

  我現在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年紀大了會健忘,發現某個小問題,必須馬上把它改掉,要不然到第二天想不起來,很有可能就會成為以后一個致命的 bug。晚上編程一開始做,基本上兩三個鐘頭就做完了。試一試,有可能突然發現一個小問題,不改不行。所以我經常發生的情況就是,發現了一個小問題,馬上又開始做,又過了兩三個鐘頭,然后緊接著又是一個小問題,一看表已經是凌晨五點了。年輕的時候,過幾年這樣的日子都覺得還能挺住,但是年紀大了以后,這樣搞幾次我就受不了了。

  現在新技術層出不窮,就算不去學,我也要去了解它。比如說現在有一個什么最新的技術,但是我從前沒做過,那我可能至少會花兩三天的時間去研究它,然后去寫代碼來驗證它,通過最終的驗證得出我是不是可以掌握這項技術。這項工作有時候也是需要熬夜的,幸好我現在不是需要所有都精通。我覺得一個真正好的產品經理、程序員,最大的能力是要善于借力打力,而不是做什么東西都是像開疆拓土一樣重頭來。

  我最早是做操作系統的,做完操作系統以后出來做聯眾。(注:簡晶是中國龍 DOS 操作系統的開發者)很多人覺得我應該繼續做操作系統,或者說應該做更大的事情,怎么會去做小游戲,小游戲沒什么前途,對我表示懷疑。但是,聯眾最后做成了。現在也有人會說,像游戲這么賺錢的事情,你又有經驗,為什么不接著做游戲呢?我覺得人這一輩子就幾十年,除非做一件事卻可以做到很偉大,最后變成世界巨頭,成為一個偉大的人,那是很好的,但是如果做不到那個程度,完全可以多嘗試嘗試,不要在一個泥潭里不斷地來回滾。

  聯眾的創業經歷教會了我堅持,知道有些事情必須要去做,不管它再辛苦,眼前覺得再無聊、再沒有意義,甚至被別人詬病或者不理解,還是要去做。對一件事要求細微的程度,說明對事情認識的細微的程度,一個被忽略的很小的細節,都有可能決定產品的成敗。為什么成功的總是少數呢,就是因為少數人把一些多數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做了。

  華軍:最老站長的前世今生

  他是一名公務員,卻做出了一家互聯網企業。他已經 49 歲,是中國互聯網最老的站長。如今,他要在移動互聯網發力。

  <b>口述  華軍整理  劉恒濤</b>
  口述華軍整理劉恒濤

  華軍軟件園(下簡稱“華軍”)成立 15 年,之所接受采訪比較少,是因為情況比較特殊。我是華軍的創始人,但是真正的管理參與得比較少,我只是創始人的身份。因為我是政府公務員,兼任江蘇沭陽軟件園管委會主任。

  我是 1963 年生人,97年開始做華軍,那個時候已經 30 多歲了,在互聯網里面應該也算老人了。現在我的孩子都大學畢業了,在國外工作。我自認為心態是比較好的,還算比較年輕。

  15年過去了,現在真正做站長能夠堅持下來的已經很少很少。那些同行陸陸續續退出了,出售的出售,倒閉的倒閉,改行的改行。驅動之家賣給金山了,天空賣給百度了。天空創始人張鶴和我是非常好的朋友,原來做的時候,經常在一起聊。

  互聯網風風雨雨。我認為要堅持自己的方向,能做下去就做下去,暫時的挫折肯定是有的,但是過了一個坎兒,就是另一個天地。

  為什么華軍能堅持下來?我覺得可能跟我做事的風格有點關系:如果覺得還行,我會堅持做下去,只要這個事有意義,一時的得失想得不是特別多。另外,華軍一直是比較良性的,某個時段可能不好,但以前的收益沒有亂花,還能支撐。一段波動以后,下一階段又會好起來。從一個個人站長成長為一家互聯網公司,不但要堅持自己的理念、堅持為用戶服務,最重要的是學會如何控制成本。

  不出售、不融資

  當然十幾年來也經歷了幾個坎兒。

  首先,這中間有很多誘惑,好幾家一線互聯網公司跟我們談過收購。我覺得沒有太大意思,只是拿到一筆錢,干嗎呢?出售到他們手里,也不會發展特別大。因為下載行業門檻比較低,我認為我們已經做得很不錯了,他們買過去,也好不到哪里去。天空被百度收購以后,現在和收購時沒有太大區別,作為同類型網站我感到有些失望。

  我們一直沒有接受過投資,投資是需要回報的。起初正版軟件在中國沒有市場,除了騰訊等少數幾家外,大多數軟件本身幾乎沒有增值服務,也就是說軟件本身并不賺錢。而且如果賣的話,按照協議,我個人還要綁定一個期限、時間,我很有可能做不到。考慮到華軍一直是比較良性、比較健康的,雖然沒有什么大的利潤,但也一直在盈利,我更愿意靠自己堅持下去。

  現在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軟件客戶端廣告。主流的客戶端軟件幾乎都是我們的長期客戶,騰訊、搜狗、迅雷、PPTV、大智慧等等。但是市場在逐步轉向 CPA 付費(客戶端安裝量),這種模式是未來的趨勢,至少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在走這條路線。

 

  華軍見證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早期如暴風影音、Flashget、QQ,當時 OICQ (編者注:QQ 曾用名)應該是所有軟件里下載量最高的。騰訊的產品做得比較好,好的軟件,只要堅持下來還是能夠走出來。

  不同時期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形態、軟件形態都一輪輪地發生了變化。早期,工具類的軟件比較受歡迎,比如殺毒軟件、下載工具,現在則是電商類的軟件、股票類的軟件用戶比較多。每個時代和當時的主流應用是分不開的,這些都會在華軍體現出來。

  最難的時期應該是在 2000 年左右,很多人在那一撥基本就不做了,實在是沒有好的盈利模式。

  2000年之前,我們的帶寬是用網易的,全部免費。后來沒有免費了,要自己去買服務器,買帶寬,一下子提高了成本。記得我們買的第一臺服務器,托管下來以后,花了 7 萬塊錢。

  在 2000 年之前,我們的日子相對還好過一點,因為加入了國外的廣告聯盟,會有一些廣告收入。所以從 2000 年互聯網泡沫爆發到 2003 年,那是最困難的時期,但網站還能活下來。如果沒有之前那些收入,基本就要關站了。2000年到 2003 年基本上是在虧錢。不僅虧錢,還要貼上很多精力。

  2003年開始,陸續就有廣告來了,但也不多,一年也就是幾萬塊錢。除去托管成本基本上沒利潤,但能維持正常運轉了。

  那幾年主要是硬件廣告,直到 2009 年左右,那一直是華軍的主要收入來源。那時候接了很多賣電腦主板的廣告,像七彩虹的廣告,我記得好像做了六七年(編者注:七彩虹是國內著名的 DIY 配件通路商)。有硬件廣告也很不錯,否則服務器都買不起,人員工資都發不出。

  后來逐漸有了一些軟件廣告收入。2004年游戲爆發,我們也做過游戲的廣告,推廣過盛大的客戶端。當時殺毒軟件大戰,那些殺毒公司都在我們這里推廣過。我們很少簽排他協議,而且不是所有廣告都接的。因為我們當時做殺毒軟件廠商,殺毒軟件都要搶著在華軍布廣告,很多人找關系要做,我們基本上不超過三家,第四家來我們就不做了。

  到 2007 年、2008年,軟件廣告興起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做軟件廣告,那幾年,中國移動的飛信廣告,我們也做了好長時間。飛信廣告當時收入最高,按注冊量、活躍數累計支付酬金,一個活躍用戶最高能拿到 7 元錢的收益。硬件廣告現在基本都沒有了,我們早就不做了。

  網游聯合運營,我們在去年和前年也做過,也做過彩信點歌之類的東西。但是華軍的用戶比較特殊,他們有錢,但是非常理性,當時我們也聯運了幾款游戲,也有收入,但不是特別高,后來覺得,推廣了半天還不如踏踏實實做好下載。

  我們的廣告一般是以月為單位來出售的,單個客戶一個月廣告費用幾萬塊錢,當然我們提供的都是最好的位置。我們的廣告標準一直都不高,比天空低。我們很清楚軟件客戶的盈利能力,這個行業的廣告也就維持在這個水平,會增長但是不會空間太大。我們的客戶都是老客戶。現在一年的收入去掉人員工資和服務器、帶寬的支出的話,應該有盈余。

  從北京回到沭陽

  做這個網站其實還要感謝我們縣當時的仇和書記。他 1996 年開始做沭陽縣委書記,要求全縣干部學計算機。當時我在一所師范學校教計算機,于是就被抽到縣里組織部門教干部學計算機。當時手續沒辦好,這邊縣里也沒有上班,有一個月在家沒事就上網,就把華軍軟件第一個個人主頁做出來了。

  華軍是 2004 年在北京成立的。當時也想辭職,老婆孩子全部到北京去,但領導不想放我走,所以就沒走。2008年之前,公司一直在北京,2008年沭陽成立了軟件園,政府需要我回來我就回來了。沭陽軟件園第一家入駐的企業就是華軍軟件園。

  當時也有顧慮,但人還在政府,不管怎么樣也已經回來了,回來以后這邊的發展也還不錯,當地領導對 IT 產業還是比較關心的。在北京誰關心我?比我們公司大的多了去了。在這邊的話,最起碼是帶動一方產業,也帶動就業。當地需要,你就出自己的一份力唄。

  2008年軟件園剛成立的時候,我們還搞了個軟件論壇會議。當時蔡文勝、馮鑫、傅盛、李學凌、蔣濤都過來了。后來發現搞個大會需要好多精力,就沒有接著搞了。

  互聯網好多早期有名的創始人,我們都是朋友。早期,網絡螞蟻應該是國內做下載非常早的軟件,我有時候到上海還會和那位開發者聯系。李學凌還在網易做總編的時候我們就熟悉。馮鑫當時在 3721 的時候就認識了,還有周鴻。老周還沒做 3721 公司的時候,我們就認識了。當時我一個人做網站,他寫 3721 網址軟件,發布的時候寫郵件(聯系),我們就是通過郵件認識的。1998年上海多來米公司收購了很多國內著名的個人網站,如黃金書屋等等,我也是收購對象之一。我還征求過老周的意見,老周勸我別賣。這事要真心感謝老周,否則的話就沒有后來的華軍軟件園。

  現在 CSDN 審核團隊就在沭陽這邊,蔣濤是我多年的老朋友。我說你那邊做客服審核的東西不好做,放到這邊做。學科網創始人老家是沭陽的,在瑞士讀博士回來創業,我們是在北京認識的,一部分業務就在這里,現在被江蘇鳳凰集團入資了。我在北京多年,有些人脈,能做點牽線搭橋的事。現在沭陽軟件園總計也有大大小小 100 多家企業了。

  軟件園的稅收也非常優惠,新來的企業前 5 年地稅全部返還,營業稅絕大部分全部返還。像我們現在的辦公用房,除了電費物業費,幾乎是免費的,在北京每月可能最起碼要交十幾萬。

  我現在是沭陽軟件園管委會的主任,上面有書記,我只是輔助。外來企業有什么不清楚的問題,幫助解釋解釋;有一些 IT 業內人,幫忙引見一下。沭陽的環境還是非常不錯的,員工中初級水平的人比較多,而且比較穩定。就像普通一個編輯,在北京走人換人比較煩,而這邊可以很穩定地做下去。但是像技術研發,就是比較難的了。

  交通也比較方便。我們這邊是京滬高速,兩個機場都比較近,離淮安機場就 40 分鐘的車程。我可以早上去北京,到晚上就回來,還能趕上晚飯。沭陽屬于江蘇宿遷,京東的劉強東就是我們宿遷人。

  華軍員工現在大概有六七十人。我們的下載一直比較穩定,只要你找到了這個軟件,應該 95% 以上都是存在(下載源)的,而且這個軟件包是好的。華軍不會做誘導下載,也不會亂彈廣告。帶寬我們大概用了也有十幾個G以上了。我們現在在全國有 300 多臺服務器,應該是國內提供下載軟件最多的地方,種類和數量也應該是最多的,每天的更新量在 1000 左右。

  發力移動互聯網

  這十年互聯網的發展,新事物層出不窮,但華軍從一開始到現在都比較淡定。華軍在發展過程中沒想過怎么改變。唯一的改變,就是這次。

  華軍今年開始做牛華網,主要報道 IT 方面的資訊。北京、江蘇兩地我們都有記者,人數超過 30 人。牛華網實際上還是原來老的網址,是從華軍軟件園資訊版塊改過來的,只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我們想做一個媒體,而且以原創為主。內容側重于軟件,包括一些產品信息、一些新的技術等等。江蘇主要側重報道產品類資訊,北京主要是業界方面的資訊。因為以前我們只局限于 PC 軟件,隨著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原來的面太窄了。我們做資訊,就是要跟上時代的節奏。

  牛華網和原來的華軍軟件園是獨立的,當然也會稍微有點聯系,比如說牛華網介紹一個不錯的軟件,需要下載,就可以鏈回到華軍軟件下載。

  從今年開始的這一次互聯網變革,跟以往完全不同,對下載肯定會產生很大的沖擊,因為用戶的習慣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現在各種安卓平臺的興起,肯定對軟件下載會形成很大的沖擊,特別是對 PC 下載,是致命的沖擊。華軍的下載量一直沒下降,但是增長得太慢了,相對來說還是在下降,因為網民數量在增加。但是 PC 下載不會消亡,只是和其他陣營相互交融在一起而已。

  這些年下載業務在下滑。特別是移動互聯網興起后, PC 上的個人應用不像早期需求那么大了。像 360、騰訊等大公司做了一些軟件管家,對我們的下載實際上是有很大削弱的。而且他們做了很多裝機必備的軟件,很多用戶原來是從外部下載,現在上客戶端上進行下載了。所以說下載并不好做。

  華軍也在求變化,但基本的服務還是下載。原來我們集中精力做 PC 軟件的下載,今后我們可能會做全方位資源性的下載,比如手機軟件,我們也會陸續提供。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喜歡在 PC 上下載手機軟件,然后傳到手機上去。我們最近在和北京一家公司合作,他們研發了一種不錯的技術,叫一鍵安裝。運行這個軟件,蘋果設備插在電腦 USB 接口上面就可以自動安裝,我們已經開始合作了。

  華軍可能也會推出一款安卓應用商店。開發團隊現在在沭陽開發,大概 6 月底左右能出來測試版。這是華軍 PC 下載的一個延伸。現在安卓平臺比較亂,華軍理解用戶需要什么,想做一做。如果不亂的話,我們也不會去做,我們也在找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現在應用市場比較多,接近上千家,而且良莠不齊,同質化也比較明顯。賺錢的路在哪兒,大家都看不清楚。但是有一點,不管怎樣,應用市場還是一種很不錯的推廣軟件的渠道。

  另外,今后我們會提供其他方面的下載,比如說一些應用、實用文本、驅動、說明書等類似的一些資料。這種資料性的東西,沒有版權問題,需求又不強烈,但還是有需求。比如你買了一個 IT 設備,時間一長說明書不知道哪兒去了,今后在華軍就可以找到。華軍現在有 29 萬多個軟件和資源下載,可能到今年年底能爭取突破 40 萬左右,以后會提供更多的下載內容,當然我們很快會出安卓、蘋果等移動設備上的一些應用,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我們致力于提供更多的資源下載,而不是讓某一些軟件在我們這里下得更多,因為客戶端軟件裝機必備的量太強勢了,肯定要揚長避短。我們力求從一個單純的下載站逐步向媒體及軟件發行渠道的模式進化。我相信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創業幫 2012-08-13 11:06:26

[新一篇] Google Glass大片背后的陰暗面

[舊一篇] Windows Phone 8 Build 9900功能演示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