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先是某體育報的一篇《濟南城市性格既不堅決也不純粹》,玩得挺高深。又是法國哲學家,又是孔子,又是梁山宋江,扯來扯去得出結論:矛盾的濟南在足球里難以自拔。近來,某小資類新聞周刊的一篇《濟南:鈍感之城》繼續加深了人們對濟南的誤解:城市的勝利是文化的勝利,濟南的“失聲”源于文化的落伍。這些遮遮掩掩的文字游戲讓人感到:簡直不知所云。
玄之又玄的語言,得出的結論近乎矯情。以文化的名義,生拉硬扯,東拼西湊,算是對濟南進行了一番所謂的“解讀”。寫濟南的報道可能不多,而僅有的幾篇文字把本來低調的濟南進一步“妖魔化”。于是,許多人避而遠之。其實,只有親身體驗過濟南生活的人才會喜歡濟南。
山東人喜歡把青島和濟南進行比較。讓我概括青島和濟南的性格,準確地說應該是——濟南悶騷,青島高傲。悶騷就像濟南的泉水,緩緩而流、雖不張揚,卻勾人心魂;分散在胡同里、鬧市里、山坳里,甚至立交橋下;高傲就像青島的海水,很美但不能隨意踏入,自信、孤傲,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至于非要比個輸贏、分個優劣,實在無聊。
關于濟南,隨便寫點吧:
一、不完全濟南之最。
1.工商濟南:
濟南是近代第一個主動對外開放的城市。列強重壓之下,沿海城市紛紛被迫對外開放。當時濟南的當政者,主動通商開埠,其眼光與膽識讓人敬佩。1904年濟南商埠的開設是出于中國政府的自愿,商埠區內雖然允許西人、洋商與中國人并處,但一切權力統歸中國政府掌握,外國人不得干預。
2.人文濟南
濟南是中國最古長城——齊長城的起點,另一端恰好延伸到青島。所以,濟青不要搞內斗了,齊魯少了誰都不行。
一座城市,同一時代,誕生了兩位詞人,李清照和辛棄疾分別成為婉約派和豪放派的集大成者,在全國所有城市里絕無僅有,堪稱奇葩。
山大西校區的原齊魯大學建筑群,始建于上世紀初,是全國保存最為完整的校園建筑群之一,十分難得。如今步入這座當年的“非正式公園”,依然可以感受到當年的人文氣息,建筑多為灰色,中西合璧。
至今仍在濟南出版的《大眾日報》是大陸連續出版時間最長的報紙。山東沒有《山東日報》,《大眾日報》就相當于外省的《河南日報》、《河北日報》、《湖北日報》……
老照片現象。圖文并茂,以挖掘“民間歷史”為己任的《老照片》開創了以民間為視角,用照片記錄歷史、解讀歷史的模式,1996年底誕生于濟南,一經問世,即風靡全國,被《南方周末》評為“新中國出版業五十年間的五十件大事”之一,1978年以來“改變中國人閱讀的20本書”之一。
濟南的胡同沒有北京的胡同寬闊、壯觀,但濟南的胡同充滿了靈性:有王府池子、騰蛟泉、芙蓉泉等泉水、有泉水匯成的百花洲,有小橋流水人家的風情。
中國足球死了,濟南的足球依然是最火爆的,這里擁有全國最好的“黃金球市”,省體育中心是濟南人周末狂歡的地方。
3.戰略濟南:
1948年的濟南戰役,開創了我軍奪取敵堅固設防和重兵據守的大城市的先例,“是兩年多革命戰爭發展中給予敵人的最嚴重的打擊之一。”
濟南是全國七大軍區之一,雖說濟南軍區所管轄的地域最小,但山東、河南兩省是我國人口最多的2個大省,兵力資源豐富,在戰時有極大的補充能力。與俄羅斯舉行的“聯合-2006”軍事大演習,就是在山東半島展開的,主要以濟南軍區部隊為主,赴川救災,濟南軍區人數居各軍區之首。
這兩項足以說明濟南軍區的地位:1擁有王牌“鐵軍”——前身是葉挺北伐獨立團;2.管轄海軍三大艦隊之一的——北海艦隊。即使濟南鐵路局撤消了,濟南軍區的地位卻不可撼動,
至于泉水就不贅述了。
二、兩點遺憾令人痛心不已
萬竹園,是北方園林的經典之作。在房產開發中,被夷為平地,只留下幾從竹子,在趵突泉公園的角落里。那些搬起凳子用身體護院的老人也未能阻止一個名園的失去。
濟南老火車站。德國人所修,津浦路和膠濟路在此交匯。名副其實的“遠東第一站”,中國規模最大的歐式建筑火車站。拆除后,一座火柴盒狀的火車站拔地而起,多了幾分平庸。
如今,青島站重修,成為國內唯一的歐式建筑火車站。設想如果不拆,膠濟線上兩座古典車站肯定是一道獨特風景。
濟南的文化環境的不足是:
高校數量和質量明顯低于其他經濟強省;
濟南的傳媒出版環境相對蕭條。
三、試問:誰在妖魔化濟南?
濟南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如悶熱的夏天、如缺少規劃的交通、如公園的門票價格較高。
用事實說話,比那些矯情的詞匯更有說服力。隨意拔高、以偏蓋全都是不負責任的。有甚者人上綱上線,冥思苦想了這個詞語——“鈍感”。看來這位大哥是在60層高樓上呆久了,大腦都憋“鈍”了吧。
至于那些看不慣濟南都是些什么人?大概是這些人吧:
1.沒去過濟南或者沒在濟南呆過,喜歡紙上談兵的所謂“文人墨客”。
2.所謂一些標新立異、有推崇“豪華”傾向的媒體。
3.偶爾到濟南出過一次差,遇到點不快,“懷恨在心”因此以偏蓋全的人。
4.崇尚虛榮、追求奢華,喜歡整天看高樓林立的人。
5.看不慣山東的“和平崛起”,持“山東威脅論”的人。
山東人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口碑很好:憑什么山東什么都好?有些人就看不慣了,所以先向山東省會開刀——
6.其他沒事找事的人
成都,據說是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濟南不是一下子讓人愛上的城市,卻是讓人一輩子想留下的地方。也許,這里不會產生《濟南,今夜請將我拋棄》、或者《濟南人在倫敦》那樣的煽情的電視片,但濟南是不缺少浪漫的。
也許,濟南很平靜,但平靜不足以掩蓋其獨特的人文氣質。在浮躁的傳播氛圍中,不擅長宣傳自己的濟南的形象被“扭曲”了。在濟南生活久了,你才發現,別處有的,這里俱全:英雄山是濟南的“潘家園”,紅葉谷是濟南的“香山”,泉城路是濟南的“王府井”,東部軟件園是濟南的“中關村”…
何況,這里還有濃濃的人情味。也許節奏是慢點,但你會發現:這里不缺少激情、不缺少時尚、也不缺少某些人所說的“霸氣”。
拜托無聊“小資”們,請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濟南:拜托所謂的“主流”媒體,請不要妖魔化我們的濟南!沒有生活過,請不要對這里指手畫腳,評頭論足!
附錄:
有關濟南的不完全詩詞名句
1.泉源上奮,水涌若輪。出自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泉源上奮,水涌若輪,觱涌三窟,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
2.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出自詩圣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東藩駐皂蓋,北渚凌清河。海右此亭古,濟南名士多。云山已發興,玉佩仍當歌。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蘊真愜所遇,落日將如何。貴賤俱物役,從公難重過。
3.齊煙九點,是濟南城周圍的九座山頭。出自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賀的《夢天》老兔寒蟾泣天色,去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黃塵清水三山下,更變千年如走馬。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
4.濟南春好雪初晴。出自北宋蘇軾《陽關曲》:濟南春好雪初晴,才到龍山馬足輕。使君莫忘霅溪女,還作陽關腸斷聲。
5.有心長作濟南人。出自金代元好問《濟南雜詩》之十:看山看水自由身,著處題詩發興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長作濟南人。)
6.濃妝淡抹坡仙句,獨許西湖恐未公。出自濟南本土曲作家元代張養浩的《登匯波樓》
7.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為清山東巡撫劉鳳浩所題大明湖鐵公祠楹聯。
8.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出自清代劉鶚小說《老殘游記》:到了濟南府,進得城來,家家泉水,戶戶垂楊,比那江南風景,覺得更為有趣。
9.近現代有老舍散文《濟南的冬天》《濟南的秋天》小說《大明湖》,沈從文《濟南印象》,不一一羅列。
齊魯騎士 流浪燕城 2013-03-08 13:47:4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