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連環畫13,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2010-01-03 01:15

三國演義連環畫13,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連環畫《三國》話滄桑(圖)
海版的連環畫本《三國演義》,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初,繪制成第一冊《桃園結義》誕生之日起,直至最后一冊《三國歸晉》收尾,一冊一冊地集腋成裘,累積為六十冊一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系列。冬去春來,足足走了七八個年月路程。那年間為了打造這一套書,匯集創作力量有數十人之多,有賴于上世紀之初,始創中國連環畫本的“上海灘”的土壤中,培育了一茬茬人力資源。五十年代,上海解放初,這批畫本作者,剛脫胎換骨于民國,還殘留著歷史的印記。在畫作技藝上,有著三類不同的“血脈”。第一類是民國“老連環畫”的傳人。畫風帶著時代的烙印,他們亟待注入新的藝術理念。第二類是出身于丹青世家,筆筆有章可循,頗具功力。第三類他們的畫路,畫風博采眾家之長,追求自己的個性。但本人在這《三國演義》畫本中,蜻蜓點水,僅僅畫了一冊《馬躍檀溪》后,轉畫其它題材。這三撥畫人匯集在《三國演義》畫本的旗幟下,起早摸黑,各爭技藝長短,打造自己的品牌,耗盡了他們的心智。

五十年過后,再回首審視六十冊《三國演義》連環畫本這個平臺,《三國演義》畫本為中國連環畫,打造了一個“長明不滅”的系列品牌。五十年來傳薪一代代讀者,至今還在閱讀它,為連環畫本文化,作了積累至今不衰的傳統保留書目。從市場經濟視角說,五十年來《三國演義》連環畫本,創造了多少“滿盆滿缽”財富?還是本業的一位老社長版畫家說得在理,“連環畫本是坐穩屁股吃飯的,要善待作者”。他深知創作畫本甘苦。
  這套六十冊《三國演義》連環畫本,有幸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參展于德國萊比錫國際書展中,一展中國連環畫本的風采,被授“榮譽獎”桂冠,為國增光。中國連環畫本被重重抹上了一筆亮麗的彩虹,寫進中國連環畫史冊。
  這部連環畫本,竟然還流傳到國內最高領導層,被贊賞是傳播歷史知識最好載體。這個文化現象,不得不歸功于,那年實行了“稿酬制”。稿酬制,不吃大鍋飯,畫稿,按質論價,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解決了大鍋飯中數量與質量的矛盾,提高了畫本作者的勞作積極性。
  “天有不測風云”,平地起了風雷,五七年那場“大鳴大放”深化到使人難以意料的反右斗爭、反右傾,批判文藝不反映火熱的“天斗、地斗、人斗”生活,背離了社會主義文藝方向……等等。試行一年左右的稿酬制也隨之戛然而止。接著調動支援外地,未走的帶著戶口下鄉勞動鍛煉的正牌“下放干部”。很多畫家正值壯年,就被剝奪了創作的權利,連環畫創作也陷入了停頓,至今想來仍感十分可惜。

文:王亦秋(著名畫家,馬躍檀溪的作者)

謎彘 2013-04-15 10:59:46

[新一篇] 三國演義連環畫12,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舊一篇] 三國演義連環畫14,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