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 簡體 傳統 |
說起侯捷,那得從他辦公桌上的那一支茶壺說起。
茶壺 ? 沒錯,不過不是拿來泡老人茶的朱砂壺,而是 Utah teapot --- 電腦圖學的圖騰。當時剛完成電腦圖學碩士論文的我,見到 Utah teapot 就宛如現在見到 Bill Gates 的雕像一般,忍不住想上前膜拜一番,心中更是對侯捷充滿好奇,莫非他是大師的嫡傳弟子 ?
後來,他告訴我,這是他念研究所時選修「電腦圖學」做完教授指定的隱線消除、光影模擬之後,自己靈機一動,用銑床切割出來的實體。Utah teapot 也因此再生。是的,這就是侯捷,夠酷了吧 !
說我是無責任書評的忠實讀者,不為過,因為這一年來,我讀過書評的Beta 版 (手稿),Release 版 (微電腦傳真),以及海外版 (侯捷不計成本將文章空運給我)。還有還有,我更親眼目睹他觀看讀者回響時,臉上一陣紅一陣黑的表情。讀者反應是褒是貶,由他臉上顏色便知。其實我估算過,贊賞遠比批評來得多。但是完美主義的他,卻對著那幾句嚴厲的譴責之詞反覆自省,甚至動搖了他繼續創作的決心。後來書評還因此暫停,著實讓我難過了好一陣子。
我認為無責任書評的趣味性,不單只是書籍本身的評論而已,更重要的是書評之外的閑話家常。這些閑談的內容,實際上就是我們軟體工程師現實生活的縮影。侯捷的書評讓我體會到,一個優秀的軟體工程師不是光只會在電腦前寫程式抓蟲子而已,他還需要勤看書讀雜志,吸收新知,整理資料。更重要的是,他必須警覺軟體發展的大趨勢,從中選擇他要走的路。這一點,在我踏入美國軟體界之後,得到了更精確的驗證。
當然,對我們這一群侯捷的老同事而言,無責任書評更成為午餐時間的閑聊話題 : 這個月是哪位同事上了他的「趣聞榜」? 下個月又會是誰 ? 甚至連我在美國一位同學也上了榜。同仁對書評的關心程度絕不亞於影評及樂評。
多年以來,侯捷二字已幾乎成為「Windows/DOS」的代名詞。我非常驚訝他竟然用做學術論文那麼嚴謹的方式來剖析這些軟體技術,更佩服他可以將這些雜亂無章的技術,用最淺顯的文字重新加以詮釋。也由於他那份近乎吹毛求疵似的執著,使得他的作品始終有一份獨特的品味與人文氣息。他曾幾次感慨地跟我說 :「想想自己真是鉆牛角尖 (注:他真的屬牛),老寫那種累死自己又少人看的書...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讓無責任書評順利出版...對自己付出的心血了無遺憾」。
侯 Sir,恭喜了,我打包票,好書絕對不會寂寞,無責任書評將會是本土資訊進化史中重要的里程碑。
--- 曾銘源 1994.04.14 New York
曾銘源序 2010-07-15 08:32:56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