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肉身 卡夫卡為什么要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訂婚?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卡夫卡為什么要同自己不喜歡的女人訂婚?
  這樣一個“孤獨的死人”為什么又非要結婚呢?
  因為他也想女人,渴望有一個女人在自己身邊,渴望她的愛撫。這種渴望的強烈程度可以從卡夫卡致友人的一封信中看出來:“我如此急切地需要一個人,希望她來愛撫我。所以,我昨天和一個妓女在旅館里相會了。”與菲莉斯保持曖昧關系時,卡夫卡曾給菲莉斯寫信說:“要是我能讓你在我身邊這張小沙發上坐下,擁有你,看著你的眼睛,那該多好。”
  既想孤獨,又想有一個女人在身邊,這就是卡夫卡的身體感覺的悖論。就在給菲莉斯寫信說希望她能坐在自己身邊的小沙發上的同時,卡夫卡卻在日記中對自己寫道:“我要不顧一切地得到孤寂,我只有我自己。”
  如何解決這個悖論?
  卡夫卡與菲莉斯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談判,寫了幾百封信,不外乎嘗試不僅要菲莉斯明白,而且接受,卡夫卡想要她的時候,就希望她在身邊,不想要的時候,就要限制她想要與他在一起的權利。
  有的女人唯一的生命愿望就是要與自己喜歡的男人在一起,卡夫卡卻有兩個生命愿望:孤寂中的寫作和與一個女人在一起,但這兩個愿望不幸——卡夫卡覺得——是相互抵觸的。大概很少有女人不認為,卡夫卡是一個過于自私的男人。不“自私”的含義,在一個女人那里指的是想著“我”、“毋忘我”,如卡夫卡說的“要求她的存在”——也許,菲莉斯真的在給卡夫卡的回信中說過他是個“自私”的男人。這差不多已經是一種道德上的歸罪,對卡夫卡造成了心理壓力。
  本來,卡夫卡要在孤獨中編織故事,只是要擺脫父親的教育帶給他的“虛弱、缺乏自信心、負罪感”,如今他感到也必須編織故事來擺脫未婚妻帶給他的“虛弱、缺乏自信心、負罪感”。
  《訴訟》中的故事主角、銀行高級職員K自覺到“我好像一直在找女人幫忙”,《城堡》中的故事主角、土地測量員K也如此。卡夫卡同菲莉斯保持長達兩年的情人關系而且再次訂婚,莫非是為了“找女人幫忙”?幫什么忙?這種自救行動為什么要把一個女人拉扯進來?為什么要“找女人幫忙”?
  無論如何,卡夫卡與菲莉斯兩次訂婚、兩次解除婚約,他對菲莉斯的負罪感只有編織更多的故事來解脫。卡夫卡編織故事是一種道德上的補贖行為,不僅對一個男人(父親),也為一個女人(未婚妻)。
  昆德拉喜歡講卡夫卡的事,從講卡夫卡講的故事講到卡夫卡私人的事。可是,昆德拉竭力反對從道德方面來理解卡夫卡講的故事,一口咬定卡夫卡講的故事不帶有道德的、宗教的凈化意圖,只表明了一種人的生存處境。卡夫卡的日記和筆記證明,昆德拉搞錯了。
  卡夫卡親自編定過一份打算發表的筆記,這份筆記的標題《對欠罪、受苦、希望和正道的觀察》(Betrachtungenüber Sünde,Leid,Hoffnung und den wahren Weg)雖然不是卡夫卡自己擬定的,就內容來看,倒恰如其分。
  這些筆記是卡夫卡第二次解除與菲莉斯的婚約(1917年12月)前后(1917年秋至1918年初)在“八開筆記本”上寫下的,它證明昆德拉的卡夫卡敘事緯語只得其敘事之事,未得其文,沒有觸摸到卡夫卡這個“孤獨的死人”枯葉般的身體上濕潤的生命經脈。
  卡夫卡的個體心性與昆德拉完全不同,他有道德感,不是一個沒有生活原則的油子,不把個人的生命之路看成“迷霧中的小道”,以道德“迷霧”取消正道與邪道的分別。可以肯定的倒是,卡夫卡的道德和宗教沉思不是為了給人類生活找出善的普遍原則,甚至不是為了別人過上有德性的生活,而僅僅是為了解決自己的道德困境。
  卡夫卡的遺囑執行人布洛德說過:他決不認為自己的作品對于那些追求信仰、自然和心靈的完美健康的人們是有力的助手,因為他本人就在以極端認真的態度為自己追尋正確的道路,首先需要為他自己,而不是為別人提供忠告。
  卡夫卡并不喜歡菲莉斯卻與她訂婚,然后又解除婚約,而且這事搞了兩次。本來訂婚是為了從“虛弱、缺乏自信心、負罪感”中自救,沒有料到反而額外增加了“虛弱、缺乏自信心、負罪感”。寫作成了唯一的自救之道。因訂婚又解除婚約而把不安和負罪感帶入寫作的,除了卡夫卡,還有基爾克果。
  “孤獨的死人”有倫理問題嗎?
  也許,人越孤獨,倫理問題就越多。
  卡夫卡曾把自己比做秋天的一片枯葉,他的筆記中的文字像是枯葉上濕潤的經脈。觸摸一下這片枯葉上的濕潤經脈,是否可能獲悉卡夫卡如何擺脫因訂婚又解除婚約而生的不安和負罪感?
  有些經脈已經過于干枯,我只能觸摸那些仍然濕潤的經脈。


劉小楓 2013-08-21 16:08:09

[新一篇] 沉重的肉身 卡夫卡的小說和他的婚事

[舊一篇] 沉重的肉身 卡夫卡的罪與惡及其救與贖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