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錄》 前言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
前言
------------
 
  我讀《五胡錄》的時間比較晚,當我從網上偶然發現它的時候,它已經是中文網絡世界里的燙手熱貼了。讀過《五胡錄》后,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震驚,既震撼于這段腥風血雨、驚濤拍岸般的歷史,又驚訝于作者火焰塔所運用的這種新穎的寫史手法。我不由得在心里深深感嘆了這么一句“真是個好東西啊!”接下來就有了將這部作品公開出版的想法。
  我在網絡的海洋里苦苦尋覓,幾經周折,終于和《五胡錄》的作者火焰塔搭上了線。于是,我立刻通過網絡向火焰塔展開了游說,急切地向他表達了我們出版社打算出版《五胡錄》的意圖,不料卻遭到了火焰塔的婉言回絕。他告訴我說在我之前也有過一些出版單位向他表達過這種意愿,但都被他拒絕了,因此我們出版社也概莫能外。言談之中,火焰塔謙遜地認為《五胡錄》完全沒有出版的必要,而且他已經通過網絡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這種立場,因此他必須恪守承諾。他的話雖如此,我可不愿就這么放棄,于是乎,我便使了個“粘”字訣,幾次三番地對他進行“說服教育”,火焰塔終于“招架不住”,答應了我的請求,不過他也提出了條件,那就是不得泄漏其個人的真實身份,我趕緊點頭如搗蒜般地答應了他,這也就是為什么在《五胡錄》全書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找不到關于作者火焰塔的介紹文字的原因。
  我們言歸正傳,再來談談《五胡錄》。五胡十六國的歷史是中國歷史長卷中最慘烈、最奇特的一個段落。遼闊的華夏大地頭一次被勇武剽悍的少數民族所統治,他們性情剛烈,為人慷慨,精戰陣,善騎射。他們驅動本部族的主力騎兵,把以步兵為傳統作戰主力的正統漢族軍隊打得落花流水,一敗涂地。他們長期控制著秦淮以北的廣大土地,逐漸同當地的漢族同化,并最終統一了整個中國。這樣的結果實在讓那些掌握著話語霸權的自命正統的漢族文人所難以接受。于是,有關五胡十六國的一切像是被有意封殺了一樣,滾滾十六國的戰亂故事也幾乎成了一段被湮滅的歷史,塵封在寂寞的角落里,不為今天的中國人所知。
  我們可以看到,在目前我國最權威的漢語工具書《現代漢語詞典》的附錄里,列有《我國歷代紀元表》,這份表中卻略去了有關這一段歷史的記載。就連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也是僅僅提到了石勒的“尊漢運動”、苻堅的“淝水之敗”以及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改革等內容。而沒有一星半點涉及這一段如史詩般氣壯山河的戰爭年代,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 
  今天,那些曾經在中原大地上縱橫馳騁的鐵騎已經不復存在,那些好勇尚武的民族也已先后消亡。歷史上的胡騎煙塵都已成如縷往事,刀光劍影也都化作南柯一夢。《五胡錄》一書刻意將這段歷史重新提起,并不是單純地為了翻案,最終的目的是想讓更多的人來了解這段歷史,不要讓這段歷史成為歷史學究們束之高閣的塵卷,更不希望這段歷史成為人們眼中的歷史盲點,如是而已。
  先賢有云:“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中華民族在漫長的“分分合合”的歷程中,如同被冥冥之中的一雙巨手揉捏,最終由許許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族群,形成了一個“你來我去、我來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個性的多元一體”。在中華民族所走過的漫長而又艱辛的歷程當中,積淀了太多的傷痛與挫折、光榮與夢想。李東陽先生有一句名言:“歷史是強者的生存課本。”幾千年的歷史演變,教會了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那就是和諧、穩定的社會是一切的基礎,我們必須無比珍惜今天這得之不易的大好形勢。
  由于《五胡錄》的電子版在網絡世界產生的影響實在太大,因此在編輯成書時,我們對原作品的篇章結構未做任何改動。此外,為保持作品的完整,使其更具可讀性,我們特地將火焰塔的《二讀〈五胡錄〉之煮酒論英雄》以附錄的形式一并收錄于本書中,以饗讀者。
  我堅信,通過閱讀《五胡錄》這本書,一定會讓讀者諸君獲得一次體驗金戈鐵馬的慷慨、山河破碎的傷感、風云濟會的豪情、英雄折腰的悲壯、治世能人可遇而不可求的唏噓以及亂離人的可憐而不可救的悲哀等諸般情感交集的難忘的閱讀感受。
  楊小虎
  2005年11月15日
 

火焰塔 2013-08-22 22:16:52

[新一篇] 《五胡錄》 自序

[舊一篇] 《五胡錄》 序曲:暴風雨前的海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