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1)
中國共產黨創建者之一毛澤東有句名言: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在那時,同聞“炮響”的孫中山,從軍事的更深層次上理解了蘇俄十月革命,并從中受到鼓舞和啟發,決心向列寧學習,建立革命政黨和革命軍隊。
1921年12月,此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孫中山通過中國共產黨人的介紹,會見了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對其提出的改組國民黨、謀求國共兩黨合作和建立軍事學校等建議十分贊賞。1923年8月,孫中山派蔣介石率領由國民黨人和共產黨人聯合組成的“孫逸仙博士代表團1924年元旦,孫中山和夫人宋慶齡在廣州。”赴蘇聯考察黨務和軍事。11月,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決定成立“國民軍軍官學校”,培訓陸軍初級軍官。在此前后,國民黨內還醞釀過籌建以“陸軍講武堂”等為校名的提案和規劃,但均未正式開辦就夭折了。
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命名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任命蔣介石為“籌委會”委員長。在蔣辭職(未準)赴滬后,由廖仲愷代理,繼續進行籌備工作和負責招生事宜。“陸軍軍官學校”這一校名,在此也最初由孫中山親自寫定,最早出現在國民黨中央的正式文件中,同年3月又見于廣州《民國日報》刊登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處布告》和《陸軍軍官學校考試委員會啟事》等文告中。“陸軍軍官學校”在孫中山以及眾人的努力下,特別是依靠共產黨參加籌備工作,輸送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分子担任教官或招收為學生,實行兩黨合作創辦革命軍官學校,終于在經過短短幾個月的緊張籌備后成立了。
軍校宣布成立時,正式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但仍簡稱為“陸軍軍官學校”,懸掛在校大門上的校牌即如此書寫。因位于廣州黃埔區長洲島,在當時的口語中通俗稱為“黃埔軍校”。其實,該校對外對內發表宣言文告和出版書報刊的署名,從來不用簡稱或俗稱,而用全稱。此后,黃埔軍校先后四遷校址,屢改校名,另有不同時期不規范的簡稱或外加、冒充的名稱,合計校名多達10余個,但一說到黃埔軍校,人們一般都會明白所指即是這個起源于廣州黃埔島的軍校。
黃埔軍校于1924年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發表演說。他明確提出:以“親愛精誠”為校訓;以“創造革命軍,挽救中國的危亡”為辦學宗旨;以學習蘇聯建軍經驗,采取軍事與政治并重,理論與實際結合為辦學方針。寄厚望于在這里培養革命的軍事政治人才,組成以軍校學生為骨干的革命軍,重新創造革命事業。
軍校直隸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孫中山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組成最高領導機構——校本部。下設政治、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6個部辦公。11月以后,增設教育長和軍法處、參謀處。教職員中不少是國共兩黨的重要干部和社會知名人士。共產黨人周恩來曾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曾任教授部副主任,聶榮臻、惲代英、蕭楚女、高語罕等都在黃埔軍校工作過。軍校先后聘請蘇聯專家切列潘諾夫、瓦西里·布留赫爾(在中國化名加倫)等為軍事顧問。這年冬天,軍校成立教導第1、第2團。
軍校仿效蘇聯紅軍的經驗,設立黨代表和政治部。這是在中國軍隊中最早建立的新型政治工作制度。除軍校設黨代表外,在各教導團和后來的黨軍中,從連至師均設黨代表。其職責是監察行政、參加部隊管理、指導黨務和主持政治訓練,并保障軍事訓練及一切戰斗任務的完成。軍事指揮官的命令,必須有黨代表副署方能有效。政治部是校長和黨代表進行政治教育的佐理機關,專司一切政治工作。各學生隊設政治指導員,對政治部負完全責任。各級黨代表和政治部主任、政治指導員,大多由共產黨員或國民黨左派人士担任。軍校先后制定了《政治部服務細則》、《本校政治部指導員條例》、《宣傳隊組織條例》等較為完整的政治工作制度。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2)
軍校教育,規定學制為3年,因當時用人迫切,實際為半年至兩年半不等。 軍事教育:分學科(步兵操典、射擊教范、戰術學、兵器學、交通學、筑城學、軍制學等)和術科(制式教練、戰斗教練、實彈射擊、野外演習等)兩大類。第1期學生均施以步兵訓練,第2期學生開始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和憲兵5科。第3期學生起實行入伍生制度,新生經
過3個月的入伍教育,考試及格者升為正式學生。第4期學生以后增設政治、騎兵、交通和無線電等科。后期又增設英、德、法、日等外語教授班。 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學生可
孫中山視察黃埔軍校時,向師生發表演說。
閱讀三民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等書籍。《政治教育大綱草案》規定,政治課包括三民主義、帝國主義、社會主義、各國革命史、軍隊政治工作、政治學、經濟學等18門。教學方式,以講授政治課為主;同時,定期舉辦政治講演會、政治討論會、政治問答等。國共兩黨及社會著名人士譚延闿、張靜江、毛澤東、劉少奇、魯迅等曾到校講演。軍校為加強對師生和群眾的宣傳教育,大量出版期刊、專刊、文集、叢書等,向校內外發行。此外,還制定了《革命軍刑事條例》、《革命軍懲罚條例》、《革命軍連坐法》等軍法,以嚴格軍事紀律。
1924年10月,軍校師生參加鎮壓由英帝國主義支持的廣州商團叛亂。1925年2月,軍校師生和教導團共3000余人組成的校軍,是第一次東征廣東地方軍閥陳炯明的主力,同友軍一起擊敗陳軍。4月,校軍改編為國民黨黨軍第1旅,后又擴編為黨軍第1師。6月,奉命回師廣州,參加平定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叛亂。23日,軍校派入伍生和黨軍參加廣州各界人民的反帝大游行,在沙基遭英、法、葡帝國主義武裝鎮壓,軍校官兵和學生犧牲23人。10月,以黨軍第1師為基礎擴編而成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參加第二次東征陳炯明,在友軍配合下徹底消滅了陳軍,為統一和鞏固廣東革命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1926年7月之后,軍校許多畢業生參加北伐戰爭,在作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軍校隨著革命形勢的大發展而擴大。以教導團為基礎成立國民黨黨軍第1旅,是此后國民革命軍大發展的基干力量。從1925年起,黃埔軍校先后在廣州、潮州、南寧、武漢、長沙設立分校。1926年3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國民革命軍各軍所屬軍事學校與黃埔軍校合并,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直隸軍事委員會。蔣介石任校長,汪精衛任黨代表。增設副校長,由李濟深担任。設教授部、訓練部、政治部、經理部、入伍生部、管理處、軍械處、軍醫處、編譯處、兵器研究處和高級班。
這一時期,黃埔軍校曾數次更改校名。除創辦之初的“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陸軍軍官學校”)外,引人注目的是在其中加入“黨立”兩字,全稱“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這是1925年2月第一次東征時開始使用的校名,最早見于軍校發布的文告《告東江人民書》,刊登在軍校出版的《青年軍人》第2期。那時,校總理孫中山病在北京,在校名上冠以“中國國民黨黨立”的字樣,實為校長蔣介石所決定,其目的是為貶低共產黨人在軍校中的地位制造根據。從這個校名的改變可看出,蔣介石在軍校排共、反共初露端倪。蔣介石國民黨政府后來在撰寫軍校校史時,為掩蓋國共兩黨合作創辦軍校的真相,把“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稱為是黃埔軍校最早的校名,這是不尊重歷史的。
1924年拍攝的黃埔軍校大門,校匾題為“陸軍軍官學校”。從軍校創辦時期對內對外的文告、聲明等文獻資料看,所署校名并未統一。多采用“陸軍軍官學校”的簡稱。1925年6月,軍校為廣州沙基慘案發表《本校全體官生士兵通電》,以“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署名;1926年2月為援助省港罷工發表《慰問罷工工友》公開信,又仍以“陸軍軍官學校”署名。在此期間,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或“廣州陸軍軍官學校”作校名,也始見于廣州《民國日報》、《上海民國日報》的文章或消息報道中,但這些稱呼純屬為了標明校址所在地,以區別于當年滇、粵、桂、湘各軍所辦的軍官學校,并非正式校名。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3)
黃埔軍校繼“陸軍軍官學校”、“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校名之后,正式啟用的校名是“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這個校名是蘇聯顧問鮑羅廷和加倫建議的,由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通過,決定將“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于1926年3月1日正式命名。共產黨人熊雄是這次籌備改組的委員之一。由此開始,軍校書報刊如《黃埔日刊》、《黃埔潮》、《政治學概論》等都署用這一校名。這一時期,師生佩戴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的銅質證章,不但鑄有“青天白日”與“鐮刀斧頭”的兩黨標志,還在證章中心鑄上了地球圖案,象征“世界革命”,充分反映了共產黨人的革命思想在軍校中占有顯著地位。在此期間,也有文稿和報道等以“國民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署校名,但并非正式命名。這兩個校名的使用,反映的不僅是軍校屬于國民革命軍編制,其實質是隨著蔣介石軍事大權在握,他又一次試圖減弱共產黨勢力在軍校中的影響。
1927年4月23日出版的《討蔣特刊》1927年1月,國民黨中央遷到武漢,4月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在武漢開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該校是在國共第一次合作、革命統一戰線瀕臨破裂時期,以共產黨人為核心的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擴大改組而成。在廣州黃埔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依然開辦。這時蔣介石在上海已發動“四·一二”政變,他以南京為校址,又成立了一個“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公開組織籌備委員會,并以正宗“黃埔軍校”自居。這樣,在廣州、武漢和南京同時出現了“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當時,以廣州黃埔為校址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內國共兩黨勢力處在對峙時期,雙方斗爭激烈,勝負未分;以南京為校址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雖然在籌備階段,但蔣介石卻利用手中擁有的權力,調動在廣州黃埔入學的第5期學生到南京舉行畢業儀式,宣誓反共;只有以武漢為校址的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仍然是共產黨的革命勢力占優勢,所以反蔣的立場最為堅決,取消了以蔣介石為校長的校長制,建立了以共產黨人惲代英等3人為常務委員的委員制,出版《討蔣特刊》、《革命生活》等書刊,發起了聲勢浩大的“討蔣運動”,名震一時。
早期黃埔軍校歷次校名的變更,顯然都與當時的歷史發展趨勢有密切關系,反映了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與斗爭的現實和力量變化。
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后,廣州黃埔軍校于4月18日進行“清黨”,400多名共產黨人和革命師生被捕,許多人慘遭殺害,其中有著名的共產黨人熊雄、蕭楚女等。從此,革命的黃埔軍校變質。之后,廣州黃埔軍校相繼更名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9月,蔣介石命令停辦在廣州黃埔的軍校。至此,以廣州黃埔為校址的黃埔軍校宣告結束。
黃埔軍校在廣州時期創造了輝煌的業績和歷史。軍校建校之初,積極貫徹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努力建設一支為救國救民,統一國家,不惜犧牲的革命軍,在支援群眾運動、統一廣東革命根據地和北伐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廣州黃埔軍校從1924年創建到1930年停辦,歷時6年,共招收7期學生,畢業4期另2個總隊計6349人(含第6、第7期部分畢業于廣州黃埔本校的學生),培養出大批軍事政治人才,在中國現代軍事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1期:1924年3月27日舉行新生入學考試,4月28日放榜,正取350人,備取120人,錄取學生編成4個隊。其中許多學生是共產黨組織從各地選派來的黨團員和革命青年。5月5日,新生陸續入校編隊,進行入伍教育。11月19日,湘軍講武學校學生158人并入該校,編為第6隊。另有四川等地送來的21名學生并入本期,分別插入各隊學習。11月30日,第1期學生考試完畢,及格者456人宣布畢業。旋即開赴東征前線。1925年6月25日補行畢業典禮,共5個隊計635人畢業。
國共合作的廣州時期(4)
第2期:1924年8月14日舉行第一批新生入學考試,10月、11月又有兩批入學。原本分步、炮、工、輜重、憲兵等科,但在實際上并未詳分。本期修業期本定為半年,后因各地學生隨到隨入校的原因,延遲修業期為近1年。1925年9月6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449人畢業。
第3期:1924年冬,招考于廣州、上海等地,陸續進校,分步、騎兩科。1925年7月1日開學,共分9個隊與1個騎兵隊。1926年1月17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1225人畢業。
第4期: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進校,最后一批于1926年3月8日開學,分步兵、炮兵、工兵、經理、政治5個科。本期學生經歷了“中山艦事件”、第二次東征、軍校改組等重大事件,因此從入伍到畢業很少有安定授課的時間,但也使這期學生增長了在激烈的軍事、政治斗爭中成長的見識,故本期學生后來比較出眾。1926年10月4日舉行畢業典禮,共計2656人畢業。
在廣州招生的軍校第5、第6、第7期學生,計有8300余人,后大部轉到南京學習、畢業。其中第6期有718人、第7期有666人畢業于廣州黃埔本校。
蔣介石在上海發動政變后,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結束。原國共合作的黃埔軍校不復存在,這個校牌卻成了蔣介石個人培養和網絡“黃埔系”的工具,他相繼在南京、成都接期續辦黃埔軍校,以黃埔軍校創辦時間“六·一六”為校慶日。并先后改軍校名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等。如1933年5月南京本校頒發的畢業證書又寫為“中央陸軍學校畢業證書”,后來再折騰恢復為“陸軍軍官學校”的最初校名。然而,不管這些校名如何變化,縈繞在人們腦際中的還是黃埔島上的那塊軍校校牌,脫口而出的還是“黃埔軍校”。
1924年初至1927年4月,在黃埔校史上常稱為是黃埔本校時期。
網載 2013-08-27 16:04:1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