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1)——中日甲午戰爭(下)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12月4日
 
清光緒20年,公元1894年8月1日,清政府和日本相互正式宣戰,中日甲午戰爭開始。對于此戰,日本方面是態度堅決的,在明治天皇和伊藤博文首相的親自參與下,日本戰時大本營計劃:以海軍主力攻擊中國北洋艦隊,奪取黃海和渤海的制海權,若此舉成功,則以軍隊主力在山海關附近登陸,于直隸平原同清軍主力決戰,奪取北京;反之,若海戰失敗,則盡力支援在朝陸軍,而將陸軍主力調回本土,防止清軍反攻。清軍方面,親政后一直力圖有所作為的光緒皇帝與以翁同龢為首的“帝黨”竭力主戰,而控制朝政實權的慈禧太后和以李鴻章為首的“后黨”則竭力主和,以求避戰自保,因此清廷上下戰略方針不明確,難以協調一致的統籌全局。
 
宣戰之后,李鴻章派大批清軍進入朝鮮,在平壤附近集結,準備伺機南下;日軍得知后,也立刻派援兵奔赴朝鮮。不久,日本方面鑒于其艦隊未能與北洋艦隊決戰且冬季即將來臨,年內已無法實現“直隸平原決戰”的計劃,于是做出調整,打算令陸軍北攻平壤,相機進攻奉天,奪取遼東半島,建立今后進軍直隸平原的后方基地。1894年9月,日軍完成對平壤的合圍,隨即發動進攻,總兵左寶貴拼死拒敵,中炮陣亡,葉志超見勢不妙掛白旗投降,并下令撤軍。當晚,葉志超率守軍逃離平壤,途中遭日軍堵截,傷亡慘重,次日平壤被日軍占領。葉志超一路狂奔退過鴨綠江,清軍徹底輸掉平壤之戰,戰火隨即燒到中國境內。
 
平壤之戰的同時,日軍下令其海軍搜索并擊破中國艦隊,日艦因此進入威海衛和旅順港挑釁;清軍方面,在豐島海戰中其實損失不大,但李鴻章卻不準海軍主動出擊,要求以防御為主,是以使北洋艦隊陷入了消極自保的被動局面。9月,平壤之戰迫在眉睫,清廷打算派兵增援并令北洋海軍丁汝昌率艦隊護航;日軍得知后,立刻派艦隊從仁川港出發,搜尋清軍艦船至黃海,與丁汝昌遭遇,雙方由是開戰,引發黃海海戰。
 
當時,日本艦船總噸位大、速度快、機動性好,火力也更強,而北洋艦隊則擁有兩艘重炮多、防護性能較好的巨型裝甲戰列艦。這場海戰極為激烈,丁汝昌在戰斗中身負重傷,但仍堅持指揮作戰,擊傷多艘日艦;北洋艦隊“致遠”號驍勇善戰,受傷傾斜,彈藥將盡,管帶鄧世昌仍沉著指揮,下令開足馬力沖撞日艦“吉野”號,不幸被“吉野”號發射的魚雷擊中,“致遠”號沉沒,鄧世昌等全體官兵壯烈殉國……在這次海戰中,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相互都有損失,最后日艦因受傷較重,難以再戰,先后撤退,北洋艦隊也是強弩之末,炮彈告竭,在稍作追擊后撤回了旅順。
 
黃海海戰,北洋艦隊的損失雖然大于日方,但也重創了日艦,且粉碎了日本聚殲北洋海軍的目的,從戰略角度看并無不利。可是,將北洋海軍視為私人資本的李鴻章不愿以死相拼,下令北洋艦隊不可再戰,將黃海制海權拱手讓給日本。導致戰爭開始向不利于中國的方向發展。
 
黃海海戰之后,日軍決定按計劃進攻遼東半島。1894年10月,日軍兩路進攻遼東:第一路日軍走陸路從平壤出發突破清軍鴨綠江防線進入中國東北;第二路軍走海路從花園口登陸,擊潰清軍占領金州,隨后分路進攻大連,由于守軍逃跑,日軍又兵不血刃的占領了大連。接著,日軍大舉進攻旅順,清軍將領大多臨陣脫逃,僅徐邦道率殘軍迎戰,旅順最終失守。日軍在旅順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旅順幸存之中國人僅36人。日軍兩路進攻遼東,互為掩護,很快攻占了遼東半島大多數戰略要地,而此時的慈禧卻還在悠閑自得的操辦著自己60大壽的慶祝活動。
 
攻占旅大之后,鑒于北方冬季寒冷,渤海灣封凍,日軍決定轉攻山東半島,海陸夾攻,殲滅北洋海軍;對此,清政府顯然估計不足,他們仍把重點放在遼東,不斷向遼沈調兵,并陳重兵于山海關至天津一線。1895年1月,日軍在山東榮成灣登陸,接著兩路進攻威海,經激戰占領南幫炮臺;駐守北岸的清軍見南岸傷亡慘重,望風而逃,日軍不戰而勝奪得威海北岸。至此,威海陸上據點盡失,北洋艦隊和劉公島陷入重圍。
 
危急時刻,李鴻章電告丁汝昌:萬不得已時,可以出海死戰,就算打不贏,也可以率艦隊退到煙臺。但丁汝昌拒不執行。1895年2月,日艦和占領了南幫炮臺的日軍水陸合擊劉公島及北洋艦隊,劉公島清軍傷亡甚眾,北洋海軍艦只也損失慘重,多艘被擊沉、俘虜。不久,丁汝昌得到煙臺密信,知李秉衡已遠逃萊州,陸路增援已無希望,絕望之下,吞鴉片自殺。丁汝昌死后,其部下盜用他的名義向日軍投降,北洋艦隊尚存之艦艇、軍械和劉公島炮臺全部落到了日軍手中,李鴻章經營多年的北洋海軍至此全軍覆沒。
 
在山東節節失利的同時,清軍還在遼東策劃了幾次規模較大的反擊,但均告失敗,反而在日軍的反攻下,又相繼丟失了遼東大量據點。至此,在嚴峻的形勢面前,清廷主戰派徹底啞火,議和又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其實,早在黃海海戰之后,清廷主和派就已經開始了議和的行動。這時,慈禧重新起用中法戰爭時被罷免的恭親王奕訢主持總理衙門,請求歐美列強出面調停。到1895年3月,遼東清軍慘敗,京津危急,清廷派李鴻章由天津啟程赴日,于日本馬關與日方全權大臣伊藤博文進行談判。當時,日本大本營已經做好了與清軍進行“直隸平原決戰”的準備,但首相伊藤博文覺得日本已出傾國之兵,本土防衛十分薄弱,很容易受到西方列強的攻擊的,因此他極力主張在充分攫取戰爭利益的前提下與中國媾和。清朝方面,光緒帝和以翁同龢為首的“帝黨”反對割地,最多接受對日賠款,但多數大臣懾于日方的強硬態度,贊成割地賠款以求和。
 
最終,李鴻章與日本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承認朝鮮“獨立自主”,割讓了遼東半島、臺灣和澎湖列島,賠款二億兩白銀,開放商埠,允許日船航行,駐軍威海……據說李鴻章在和伊藤博文談判時,伊藤博文盛氣凌人的說:這次談判,中堂大人“但有允與不允兩句話而已”。意思就是不給李鴻章任何爭辯和討價還價的機會;在談及臺灣問題時,伊藤博文要求一個月交割,李鴻章覺得一個月太過倉促,請求寬限兩月,還說:臺灣已是貴國口中之物,又何必這么著急呢?伊藤博文回答:“尚未下咽,饑甚……”
 
日本通過《馬關條約》割占了遼東,這大大觸犯了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利益,俄國聯合德國、法國警告日本退還遼東半島,并在東北增兵。當時,法國是俄國在歐洲盟友,而德國也希望遠東局勢緊張,從而減輕自己在歐洲受到的來自俄法的壓力,同時在中國取得一個海軍基地。另一方面,日本國內防備空虛,實在難以應付三個列強,于是日本請英美出來反干涉,但英國不愿得罪俄、德、法而宣布中立,美國也不愿卷入,只表示可以協助施壓以使清政府早日批準條約。最后,日本被迫放棄遼東半島,清政府則花了三千萬兩白銀的“贖遼費”收回了遼東。
 
《馬關條約》加劇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造成了中國愈發嚴重的民族危機,同時如我在“中日甲午戰爭(上)”中所言,這次戰敗極大的刺激了中國民眾、中國有識之士和清政府高層,轟轟烈烈的維新變法運動因此如期而至了。
民國百年

三鑒齋 2010-07-20 14:58:21

[新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0)——中日甲午戰爭(中)

[舊一篇] 民國百年(二):晚清亂局(22)——百日維新(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