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第參章 蔣經國晚年的國內情勢
蔣經國在蔣中正過世之後,接掌中國國民黨主席,並在嚴家淦繼任總統之 後,被任命繼續擔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到擔任總統時,實施一 連串的政治改革,這些施政在國內受到政治、社會、經濟等各方面的影響,本章 試圖從臺灣當時面對的情勢以及國民黨內、社會等面向觀察蔣經國如何因應變化 至他的施政。 第一節 社會與經濟狀況
一、經濟上的困難與開拓 (一)臺灣經濟的發展
臺灣在韓戰爆發後獲得喘息的機會。國民黨政權瞭解到,對於中國共產黨擁 有人數數倍於國軍的軍隊,臺灣必須發展經濟以支撐軍事力量,並且獲得臺灣省 籍人民(以下使用俗稱的“本省人"以及相對的“外省人"稱呼)的支持。丹尼‧ 羅伊(Denny Roy)在《臺灣政治史》一書中提到臺灣經濟的發展得力於兩大政 治基礎:「第一,政府減少阻擾教育與企業發展的障礙,釋放臺灣經濟潛力,開 啟更高層次的社會經濟動員,為個別家庭提供向上的契機。第二,政府的行政引 導。」同時,「國外援助對臺灣戰後經濟也是個具有意義的因素。……某些臺灣 最成功的經濟政策是植基於,接受西方教育的中國年輕世代將外國人的好建議配 合當地條件而修整成的。」1
臺灣經濟發展首先進行土地改革。「中國農村復興聯合會」(簡稱農復會)規 劃臺灣土地改革計畫,陳誠推動的動機在於削弱共產主義的潛在支持力量。土地 改革的三個步驟是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政策。原本理應大力反對 的地主們,因為國民黨政權先前在二二八事件後的強力鎮壓而噤聲不語,並且使 土地改革順利進行。另外,臺灣的經濟也在美國每年提供一億美元的非軍事援助 2
與國民黨的刻意發展之下穩健成長。政府推動經濟提出的方針是「以農業培養
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若林正丈分析:
(一)藉由放出四大公營事業,將地主的土地資本轉成產業資本,這是民 間資本確實發展的一個出發點;(二)改革的結果,透過「肥料換穀制」 (用國家獨占生產和進口的化學肥料,跟米穀實物作不等價交換)等方法 排除地主,國家直接(不經過市場)掌握農民的生產剩餘,以供養龐大的
黨國體制要員(實施對「軍公教人員」的米穀配給制);同時,透過低米 價政策等措施,使農業資本可能移向工業資本;(三)因改革而使獲得土 地之農民提高生產意願,同時配合利用美援推動技術指導,提高農業生產 性,使農村有過剩勞動力,以此累積未來豐富且廉價的產業勞動力(這是 臺灣最優位的生產要素)。[1]
臺灣農業生產在 1952 年來到戰前的最高水準,並且土地改革、幣制改革也 在這一年完成,臺灣經濟脫離混亂,開始穩定發展。同時,政府開始了第一個「四 年經濟建設計畫」,並且在完成第一個計畫後,繼續推動連續的經濟建設計畫, 每四年為一期,以計畫方式配合公、私資本及美援,發展臺灣經濟。而被國家控 制的農業盈餘,則被投入發展勞動密集性工業,以用來作為進口替代的產品。以 政策口號來說,是「以農業培養工業,以工業發展農業」。
1961 至 1971 年,政府以「以貿易促進成長,以成長拓展貿易」做為政策, 獎勵投資,發展對外出口,將市場由國內發展至國外。配合實施對工業投資的租 稅減免,設立加工出口區,引進外資並對外銷產品實行退稅。劉進慶教授更指出 1964 年為臺灣經濟第二個轉折年,依據是:
(1)臺灣經濟成長率從一九六四年開始進入兩位數字高增長,工業產值 首次超過農業產值;(2)一九六四年臺灣的貿易收支第一次出現順差,進 口貿易總值佔國民生產總值比重第一次超過五○%;(3)臺灣當局六○年 代初實行引進外資、面向出口的開放經濟政策,到一九六四年開始產生效 果。臺灣經濟從此發生了由以內部循環為主導轉向以外部循環為主導的結 構性的、質的轉折。[2]
表 2-1 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後臺灣經濟成長率逐年統計表
年份 |
期中人口(人) |
經濟成長率(%) |
1970 年 |
14,565,000 |
11.37 |
1971 年 |
14,865,000 |
12.90 |
1972 年 |
15,142,000 |
13.32 |
1973 年 |
15,427,000 |
12.83 |
1974 年 |
15,709,000 |
1.16 |
1975 年 |
16,001,000 |
4.93 |
1976 年 |
16,329,000 |
13.86 |
1977 年 |
16,661,000 |
10.19 |
1978 年 |
16,974,000 |
13.59 |
1979 年 |
17,308,000 |
8.17 |
1980 年 |
17,642,000 |
7.30 |
1981 年 |
17,970,000 |
6.16 |
1982 年 |
18,297,000 |
3.55 |
1983 年 |
18,596,000 |
8.45 |
1984 年 |
18,873,000 |
10.60 |
1985 年 |
19,136,000 |
4.95 |
1986 年 |
19,357,000 |
11.64 |
1987 年 |
19,564,000 |
12.74 |
1988 年 |
19,788,000 |
7.84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資料網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894671.xls
1979 年至蔣經國逝世這段時間,政府主要政策是「加速經濟升級,積極發 展策略性工業」。制訂〈促進產業升級條例〉,由政府研發高科技後轉由民間發展, 促進產業升級。並規劃設立了新竹科學園區,發展高科技產業,將勞力密集性工 業轉向為技術密集性工業。
(二)蔣經國面對的經濟問題
1.農業部分
(1)農作物增長率停滯。臺灣農業生產年增率,在 1971 年之後產生了停滯 的現象,1971 年的年增率為 0.5%。[3] (2)農民家庭所得降低。農產品價格偏低,造成農民家庭所得降低。農家 所得占非農家所得的比例,由 1966 年的 69.7%,降低到 1970 年的 60.15%。
2.工業部分
(1)基本設施落後
臺灣資源不足,許多工業原料諸如石化工業所需原油、鋼鐵工業所需原鐵,
都需依賴進口,而經濟的發長亦促使產業必須自國外進口更多的原料。例如鋼鐵 在 1967 年進口總值為 0.74 億美元,至 1974 年增加為進口總值達 6.29 億美元。
(3)電力不足
臺灣工業用電量佔總用電量的 80%以上,在七○年代初期已經有輪流限電 的情形,影響工業的發展。水力發電受到雨季變化的影響,火力發電則受限於能 源必須進口,因此受限油價與媒價波動而影響供電。
3.石油危機
1973 年 10 月 6 日,爆發了第四次以阿戰爭,阿拉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Arab
國際油價上漲,造成運輸成本增加,工業成本上升,也使得全球物價上漲,
(2)外銷市場收縮。
(三)解決問題與規劃未來
1.農業
2.十項建設
十項建設實施的同時,正好是石油危機造成物價上漲,民間投資意願低落的
時期,蔣經國不但沒有停止興建十大建設,反而繼續推動,投入的大量公共投資, 刺激了經濟的復甦(參見表 2-2),創造就業機會外(參見表 2-3),亦完成了許 多經濟基礎設施的更新與興建。而當時有許多的國際觀察家認為臺灣沒有辦法完 成這個計畫,他說:「今天不做,明天將會懊悔。」[10]對於十大建設造成的影響, 劉宜良寫道:「事實證明,沒有當年的遠見和魄力,後期經濟的起飛,和工業產 品結構的升級,那就是緣木求魚。」[11]不過,當時擔任財政部長的李國鼎認為, 蔣經國內閣是一個「大有為的政府」,卻不願意「大有為的收稅」,只能落得「好 大喜功」的稱號。[12]因此十項建設的推行是在事先沒有足夠經費下完成的。
表 2-2 十項建設投資對加速經濟成長之貢獻
(單位:%)
年別 |
十項建設投資 佔全國投資之百分比 |
實現之經濟成長率 |
由十項建設所達成之 經濟成長率 |
1973 |
4.5 |
11.9 |
0.6 |
1974 |
4.5 |
0.6 |
0.03 |
1975 |
19.3 |
2.4 |
0.5 |
1976 |
19.6 |
11.5 |
2.6 |
1977 |
13.1 |
8.5 |
1.3 |
1978 |
8.1 |
12.8 |
1.2 |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十項重要建設評估》,頁 5。
表 2-3 十項建設對創造就業機會之貢獻
單位:人
職業別 |
共需人力 (1) |
原已雇用之人力 (2) |
淨增加之人力 (3)=(1)-(2) |
工程師 |
5,021 |
1,224 |
3,797 |
技術員 |
4,140 |
1,092 |
3,048 |
領班及監工 |
2,364 |
304 |
2,060 |
技工 |
60,450 |
5,076 |
55,374 |
普通工 |
81,800 |
— |
81,800 |
合計 |
153,775 |
7,696 |
146,079 |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十項重要建設評估》,頁 6。
3.因應石油危機
蔣經國在 1974 年 1 月 27 日頒佈了〈穩定當前經濟措施方案〉,以因應石油 危機帶來的物價上揚和通貨膨脹等問題。方案依據:(1)必須鞏固經濟發展之基 礎;(2)必須保持國家財政之健全;(3)必須照顧大眾生活之利益;(4)必須增 進軍公教人員之福利等四項原則,分兩方面處理。解決能源短缺方面:限制石油 供應,以及限制用電量。財政金融方面:從積極方面充裕財政以支援發展,消極 方面防止通貨膨脹以協助穩定。[13]
4.工業升級
政府在 1980 年為了配合經濟長期發展的需要,實施了「十年經濟建設計 畫」,其中為了因應我國勞力密集性工業因為工資上揚而漸漸失去競爭力的事 實,而將工業升級列為重要項目。實際作法包含了改善工業結構、加強人力發展、 加強技術發展、加強財力支援及擴大民間參與等五項。[14]主要是希望將我國工業 由勞力密集性升級至資本及技術密集性工業。
在這樣的目標下,政府在 1973 年 7 月 1 日成立了工業技術研究院,將經濟 部底下的聯合工業研究所、礦業研究所聯合起來改組為財團法人,可以自由選擇 儀器設備以及聘請優秀人才。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後,投入資金及人力開發積體 電路,藉由積體電路引導電子業發展,促使工業升級。
而蔣經國在 1978 年 12 月 30 日及 1982 年 2 月 8 日召開了兩次的全國科學技
術會議,蔣經國在第一次會議上提到召開會議的原因: 全國上下都已經確認,我們的經濟結構正在迅速轉變之中,工業的脫胎換 骨,更是當務之急。我們不但已投資於資本密集的重化工業,要更加速、 加強技術密集工業在國內向下紮根、向上成長。因此,技術的引進、應用、 發展和創新,是最高優先的課題,而整套科學技術研究發展體系的建立和 充實,更是我們不可或忘的重點任務。[15]
蔣經國的經濟措施,促使臺灣的經濟持續發展,這得力於經濟計畫的規劃與
實施。蔣經國對於經濟建設計畫有這樣的說法:
我們的計劃性的自由經濟,才能符合國民的利益。 所謂「計劃性的自由經濟」,自由,在保障每一個人的私有財產及其應得 的利益。計劃,則在使國民更富、國家更強,兩者非但沒有衝突,並且把 不協調的、有浪費的人力與財力,做更適當的運用。[18]
我們今天民生建設和國民經濟的指標──均富,就是要於富中求均,於均 中求富,均和富沒有先後,而必須同時並舉。所以我們要以各種平易的、 合理的經濟手段,求國家資源的有效發達運用,求每個人的才能的充分發 揮,求偏遠地帶的優先開發,求低收入者的所得提高,求奢侈糜爛風氣的 自我壓制,這種理性的擴充和物慾的分限,就是『建設之首要在民生』的 首要作為。自由基地社會貧富的所得級距,最高百分之二十與最低百分之 二十之間,二十年來,已由十五與一之比,縮短到了四、四與一之比,循 此漸進,一定會走上民生主義的盛軌,那亦就是一個最安全、最乾淨、最 健康和最發奮的社會的來臨。[20] 二、臺灣地區的社會變遷
自國民黨政府來臺之後,社會逐漸變遷,以下根據《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 稿)》[21]一書的內容製作表格以顯示變化。
表 2-4 臺澎地區 1946 至 1991 年人口數
年代 |
人口數 |
1946 年 |
6,090,860 |
1949 年 |
7,396,931 |
1951 年 |
7,869,247 |
1961 年 |
11,149,139 |
1971 年 |
14,994,823 |
1981 年 |
18,135,508 |
1991 年 |
20,556,842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一章:人口,頁 79-80。
表 2-5 戰後人口教育程度及不識字率與學齡兒童就學率統計表
單位(%)
年份 |
大專以上 |
高中及高職 |
國小及國中初中 |
其他 |
不識字 |
學齡兒童就學率 |
1951 年 |
1.06 |
2.47 |
37.75 |
3.82 |
34.62 |
81.50 |
1961 年 |
1.55 |
3.81 |
49.99 |
3.35 |
20.48 |
96.00 |
1972 年 |
3.79 |
9.01 |
56.37 |
2.81 |
11.39 |
90.72 |
1982 年 |
7.29 |
16.48 |
52.91 |
2.05 |
8.34 |
95.89 |
1992 年 |
11.76 |
24.23 |
48.12 |
0.98 |
5.56 |
96.96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一章:人口,頁 115。 說明:1.教育程度其他一項,係指私塾或自學(自修)者。
2.學齡兒童指 6 至 14 歲兒童。
3.不識字率中之人口數,不包含學齡兒童人口數。
從表 2-4 及表 2-5 可以看得出來,隨著臺灣情勢的穩定,人口數也穩定的上 升。同時因為教育政策的推展與規劃,臺灣地區的民眾教育程度也逐漸提高,不 識字率降低,讓國民知識水平的提升提供產業經濟升級的動力。
表 2-6 1951 至 1992 年臺澎地區人口職業組合比率演變表
(單位:%)
年份 |
農漁畜牧林業 |
礦及砂石業 |
工業 |
商業 |
交通運輸業 |
服務業 |
金融保險業 |
其他 |
1951 年 |
62.0 |
1.2 |
7.2 |
8.7 |
2.0 |
12.2 |
— |
6.7 |
1961 年 |
55.8 |
1.1 |
10.2 |
9.0 |
3.0 |
13.3 |
— |
7.8 |
1972 年 |
40.0 |
1.1 |
18.7 |
8.2 |
3.8 |
26.9 |
1.3 |
0.1 |
1982 年 |
27.2 |
0.6 |
30.6 |
12.3 |
4.9 |
22.3 |
2.1 |
0.0 |
1992 年 |
20.2 |
0.2 |
35.3 |
16.2 |
4.4 |
20.0 |
3.7 |
0.0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一章:人口,頁 118-119。
表 2-7 臺灣地區就業人口行業比
(單位:%)
年份 |
農 |
工 |
商 |
1951 年 |
56.7 |
16.3 |
27.0 |
1956 年 |
53.2 |
18.3 |
28.5 |
1961 年 |
49.8 |
20.9 |
29.3 |
1966 年 |
45.0 |
22.6 |
32.4 |
1971 年 |
35.1 |
29.9 |
35.0 |
1976 年 |
29.0 |
36.4 |
34.6 |
1981 年 |
18.8 |
42.2 |
39.0 |
1986 年 |
17.0 |
41.5 |
41.5 |
1991 年 |
12.9 |
40.1 |
46.9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六章:社會階層與流動,頁 508。
表 2-6 與表 2-7,顯示臺灣地區的職業結構,隨著政府推動工業化發展,逐 漸由農業轉移至工業,提供工業所需的人力與資金。而第三類型產業的商業與服 務業亦在 1980 年代後期超越農業與工業,成為臺灣產業經濟的主力,顯示臺灣 已經邁向已開發國家之列。而土地改革後消失的地主階級,不是轉向都市的工商 業者便是沒落,農村多餘人力轉向都市的工商業後,使得社會階層產生流動與變 化。工業化帶來了大量的勞工階級,企業的幹部、技術人員亦隨之增加,再加上 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主與軍公教人員,遂組成逐漸擴大的中產階級,成為蔣經國 主政時期的改革力量。
表 2-8 1951 年至 1991 年平均每人所得
(單位:元)
年別 |
新臺幣 |
美元 |
1951 年 |
1,407 |
137 |
1956 年 |
3,296 |
133 |
1961 年 |
5,666 |
142 |
1966 年 |
8,848 |
221 |
1971 年 |
16,407 |
410 |
1976 年 |
39,559 |
1,041 |
1981 年 |
89,868 |
2,443 |
1986 年 |
137,992 |
3,646 |
1991 年 |
219,637 |
8,189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資料網址: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511171894671.xls
表 2-8 則顯示臺灣平均每人所得由 1951 年的 137 美元,提升到 1976 年的突 破一千美元,此後更是一路上升,顯示臺灣地區的人民平均生活水平已由貧窮逐 漸脫離,人民基本生活水平逐漸上升。同樣地,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臺灣地區 也顯現出都市化的的現象,表 2-9 可以顯示在臺灣地區的都市化情形,人口向都 市集中,滿足都市人力的需求。
表 2-9 臺灣地區人口五萬以上及人口兩萬以上市鎮人口 佔總人口數比例演變表
年份 |
五萬以上市鎮人口數佔總人口比例(%) |
兩萬以上市鎮人口數佔總人口比例(%) |
1956 年 |
31.14 |
54.34 |
1961 年 |
40.00 |
57.35 |
1971 年 |
52.89 |
61.87 |
1981 年 |
60.39 |
66.53 |
1991 年 |
63.54 |
68.73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五章:都市與農村,頁 331。
表 2-10 臺灣地區全國性人民團體數及個人會員數
年份 |
團體數 |
十年增加率 |
個人會員數 |
十年增加率 |
1951 年 |
94 |
|
25,946 |
|
1961 年 |
262 |
279% |
253,638 |
978% |
1971 年 |
533 |
203% |
327,165 |
129% |
1981 年 |
901 |
169% |
1,067,320 |
326%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七章:人民團體,頁 691。
表 2-11 臺灣地區政黨依成立年份統計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成立年份 |
數量 |
1949 年以前 |
7 |
1983 年 |
1 |
1989 年 |
22 |
1994 年 |
1 |
1953 年 |
1 |
1984 年 |
1 |
1990 年 |
17 |
1995 年 |
1 |
1960 年 |
1 |
1986 年 |
1 |
1991 年 |
8 |
不詳 |
1 |
1978 年 |
1 |
1987 年 |
7 |
1992 年 |
4 |
|
|
1979 年 |
1 |
1988 年 |
6 |
1993 年 |
2 |
合計 |
83 |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上冊,第七章:人民團體,頁 759。
[1]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出版社,1999.4), 頁 112。
[2] 劉進慶,〈臺灣的經濟結構及其存在的問題〉,收入《南北經濟關係的現行結構》一書的第五章, 日本評論社,1983 年 7 月版。轉引自段承璞等著,《臺灣戰後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9.2), 頁 108,註 1。
[3]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編印,《Taiwan Statistixal Data Book》,1985 年,頁 62。
[4]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頁 350。
[5]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頁 350。
[6] 胡興梅,〈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民國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 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頁 190-192。
[7] 〈蔣院長行政工作口頭報告〉,《中央日報》,中華民國 62 年 11 月 29 日,版 5。
[8] 杜麗英,〈李國鼎與臺灣產業經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頁 74。
[9]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十項重要建設評估》(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1979.11),各 項計劃總計得出。
[10] 蔣經國於 1974 年 3 月 5 日在立法院答覆立委胡鈍俞的質詢。《聯合報》(臺北)中華民國 63 年 3 月 6 日,版 1。
[11] 劉宜良,《蔣經國傳》,頁 450。
[12] 康綠島著,《李國鼎口述歷史:話說臺灣經濟》(臺北:卓越文化,1993),頁 216-217。
[13] 《聯合報》,中華民國 63 年 1 月 27 日,版 3。
[14] 胡興梅,〈中華民國在臺灣地區的政治發展(民國三十八年至八十二年)〉,頁 193。
[15]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先生全集》,第十一冊,頁 437。
[16] 茅家琦,《蔣經國的一生和他的思想演變》,頁 371。新竹科學園區於 1980 年 12 月 15 日正式 開幕,由蔣經國親自主持。見《聯合報》,中華民國 69 年 12 月 15 日,版 1。
[17] 《經濟日報》(臺北),中華民國 71 年 2 月 12 日,版 1。
[18] 蔣經國 1975 年 3 月 24 日在全國經濟會議時所說。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蔣經國 先生全集》,第十冊,頁 218。
[19] 行政院長蔣經國對行政院經濟設計委員會所說。《聯合報》,中華民國 62 年 8 月 16 日,版 1。
[20] 《聯合報》,中華民國 65 年 11 月 14 日,版 3。
[21] 國史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編纂委員彙編,《中華民國史社會志(初稿)》(臺北:國史館,1998)。
葉集凱 2013-08-28 15:58:24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