謠言、諍言、媚言和謗言

>>>  深入傳統文化及個人修身養性  >>> 簡體     傳統

1976年的清明節前后,是謠言四起的時候。那時我剛剛從部隊復員不久,在一個工廠當工人。廠領導派我去參加了一個“721工人理論大學”,課堂在大北窯一帶,常常到槐柏樹街的市府大樓去聽大課,來回總是路過天安門廣場,總會特地下車去聽聽謠言。那時很亢奮,因為那些謠言還真的是大伙兒喜聞樂見的。

當然,后來證明,那些謠言很多不是空穴來風。

往前推100多年,武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緣由也是謠言,士兵們聽說朝廷要動手抓人了,慌亂中打響了推翻朝廷的第一槍。這一槍,改變了中國的命運。

這么看起來,謠言在許多特殊的時候會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一般來說,謠言當然是個壞東西,因為謠言像把刀,一樣殺人。當年的電影明星阮玲玉就是被流言逼上了絕路;謠言也像一陣風,會吹走人們的許多財產。前幾年,一個謠言說鹽將會脫銷,多少人去搶購,弄得不少人家的食鹽夠吃一輩子的。

最近,謠言又成了一個出現頻率很高的詞。確實因為謠言的成本低了,產量高了。

過去傳播手段有限,謠言腿短,走不遠。很多時候人們對于謠言采取不理睬的態度。“謠言止于智者”就是這個道理。但是,古人同時也說過“三人成虎”,在互聯網時代,這三人成虎的概率大大增加了,速度也大大加快了。因為傳播手段太多太快,而智者又相對太少太弱,這一多一少,老虎就成群地跑出來了。

所以,整治謠言,不管是造謠的還是傳謠的,都十分必要。

整治并不容易。打個比方,謠言有點像菜園子里的雜草,想要一根不長,那是不可能的。可以清除,無論是拔掉還是用除草劑。問題是,在清除的時候,很可能就會傷及蔬菜。

整治謠言比除草難得多。作為有經驗的菜農,什么是草,什么是苗,了然于心,況且,草就是草,不可能轉變為苗。謠言就不同了,分辨是不是謠言不那么簡單,有的看起來是謠言的,也許過了一段時間就不是謠言了。正像我前面提到的天安門廣場上的那些言論。

所以,在明確整治謠言的大前提下,恐怕還是要分析,哪些是出于惡意而憑空捏造的謠言,哪些是捕風捉影,哪些只是逞口舌之快,甚至于,那些是出于善良愿望的謊言。對于傳謠,更要分析,哪些是別有用心,哪些是出于輕信,哪些只是無心之舉。

制定有關的法律法規,同時讓所有的人對這些法律法規了然于心,是整治謠言的必要措施。再就是要有真實消息的披露,小道消息走紅,是因為大道消息缺失,擊退假話的利器,是真話。這其實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

如果整治謠言成了一場不問青紅皂白的運動,也許就會牽連某些諍言者。

盡管歷史上有李世民和魏征的例子,盡管習近平總書記說,要聽得進尖銳意見,但是,就人性來說,大都不喜歡聽刺耳的話。本來就像找借口來整治那些口無遮攔提意見的人,這下好了,隨時可以揪小辮子了,而任何人都不可能打包票說,自己的話就是真理,自己引述的事實就是千真萬確。比如說,某地事故死了十個人,又要隱瞞,而披露者說死了11個人,那么,就算謠言了,就可以整治一下。

誰還敢批評?誰還敢做諍言者?

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缺少的正是諍言者。

對于諍言者的打擊,正是對媚言者的獎賞。

我們現在的時代,媚言者是斷不缺少的。他們圍著領導轉,領導提出一個想法,他們不敢質疑,只會論證;領導做了一件好事,他們不吝惜最諂媚的語言;領導做了一件錯事,他們馬上把這件事情藏起來或者認到自己頭上。

恰恰這樣的人能夠得到提拔重用。而恰恰正因為如此,媚言者如雨后春筍。

現在該說謗言了。互聯網造就了一個虛擬的世界,這個世界,和真實世界是分離的。當然,有一些人的定位和真實世界是相同的,不管是英雄、俠客還是小人,但是還有一些人就不同了。

他們也許就是利用在暗處的機會,瞄準自己的仇家開火,他們有準備,打得準,也會嘗到些甜頭,樂此不疲。

他們也許不是針對特定的仇家,只是在真實世界里受到了極大地壓抑,因為披上了一個馬甲,戴上了一個頭盔,膽子就肥起來,要把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壓抑發泄出來,于是他們隨便開口就罵,怎么解氣怎么來。其實,這些罵人的人也很可憐,因為罵人正好說明了虛弱和無知。這從他們罵人的水準不高,翻來覆去用那幾個詞也可以略見一斑。

這種謗言,也許危害沒有謠言大,但是,謠言和謗言常常像是一對兄弟,形影不離,互相扶持。因此,在整治謠言的同時也不能忘記了它的兄弟。

人人都有一張嘴,除了吃飯,就是說話,到底說什么話,是由心而定。到底是謠言、謗言還是媚言,或者是鐵骨錚錚的諍言,總是會記錄下來,總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一顆心。

每個人心里,都藏著一支錄音筆。


周志興 2013-09-01 10:32:03

[新一篇] 周志興:聰明和智慧

[舊一篇] 奇女子 賢內助 鄰家女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