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板尷尬上路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作為一個“妥協的產物”(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語),中小企業板能否成為中國股市價格體系重構的標桿?市場給出的答案多少有些令人尷尬。
    6月28日中小企業板的“新八股”在開盤后約十分鐘即全線跌停,一直到收市也沒有逃脫跌停板的厄運。中小企業板剛剛進入第二個交易日就上演這幕悲慘的“黑色行情”,使勇敢追高進場的被套投資者大呼上當。
    曾經還在6月25日中小企業板開市上演了連翻跟頭的暴漲奇跡,一轉眼已經直奔跌停板,冰火兩重天的變臉游戲著實讓投資者大失所望。
    醞釀多年的中小企業板浮出水面,封閉近四年的深市重發新股,新八股的上市承載了人們太多的期盼,不僅希望這八只意義深遠的股票能帶來新的投資機遇,還希望新八股的亮相能給持續低迷的大勢帶來轉機。但當前的中小企業板的形勢已開始令市場心存憂慮。
        艱難“出世”
    事實上,中小企業板從開始提出到最終啟動經歷了曲折的過程。早在1998年12月,當時的國家計委曾向國務院提出“盡早設立創業板塊股票市場的問題”,國務院要求中國證監會提出研究意見。
    隨后,1999年1月深交所就向中國證監會遞交了《深圳證券交易所關于進行成長板市場的方案研究的立項報告》。時值全球高新技術和創業投資蓬勃發展的時期,而當時的深圳市更是定位于極力發展高新科技和創業資本,深圳市政府成了創業板的主要鼓動者。
    為了爭取早日在深圳交易所推出創業板,深交所馬不停蹄地做好了創業板的組織體系、法律法規體系、證券公司系統技術體系、市場規則體系等的建設和準備工作。2000年10月份開始,為了備戰創業板,深圳證券交易所的A股新股發行(IPO)及上市被停止。
    然而,事情并沒有按預先設想的軌道發展。由于看到了按照創業板的標準上市的公司存在著巨大風險,而2001年全球的科技網絡泡沫逐漸破滅,海外的創業板或者二板市場遭遇了巨大困難,因此,在深交所推出創業板的設想被束之高閣。深交所同時也進入了長達3年多的停發新股時期。
    深圳停發新股后創業板遲遲未能推出,主要原因是中國當時整個資本市場的成熟程度遠遠不夠,達不到推出創業板的要求。反對原因主要是認為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太低,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并未成熟,主板市場都還存在過度投機的弊病,創業板更是無法保障投資者利益。此外,另一個担憂是,創業板的推出很可能對當時的主板市場造成嚴重的沖擊。
    2002年11月,深交所在給中國證監會《關于當前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的思考與建議》的報告中,建議采取分步實施的方式推進創業板。而被稱為風險投資之父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也針對穩步推進創業板提出了分三步走的建議:第一步是把證監會發審委已經通過的小盤股集中起來,開辟中小企業板塊;第二步是適當降低條件,逐步擴大這個板塊;第三步是條件成熟時建立一個完整、獨立的創業板。這個“分步走戰略”被業界認為是巧妙地解決了理論與現實的矛盾,也是權衡利弊的結果。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豐富資本市場產品。規范和發展主板市場,推進風險投資和創業板市場建設。” 2004年2月,國務院關于發展資本市場的九條意見中又提出,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完善風險投資機制,拓展中小企業融資。
    至此,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水到渠成”,“分步走戰略”最終得到了決策者的認可,2004年5月27日中小企業板正式在深交所啟動。這對于中國資本市場來說邁出了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一步,對于促進民營經濟和整體經濟加快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期待巨大
    目前我國非公經濟已經成為經濟結構中的主要組成部分,而中小企業在非公經濟中是最活躍的,中小企業在目前中國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中小企業板的推出對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但非公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存在嚴重的融資難問題。首先銀行貸款制度本身主要是為大企業設計的。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銀行貸款審查程序比較復雜,成本很高。不論大筆貸款還是小筆貸款,手續幾乎沒有區別。銀行從收益最大化原則出發,不愿意操作一筆風險很大、收益和成本不對稱的小額度貸款。
    在傳統經濟和金融體制中,中小企業的融資,特別是債務融資受到“歧視”是不可避免的問題。所以全世界的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都有政府政策和制度來保證,而不完全是銀行本身的商業行為。
    而中國對中小企業貸款的制度是不太完善的,特別是沒有誠信體系和再保險的配套設施,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還沒有形成制度化的保證。特別是,中小企業有一些與生俱來的在抗風險方面的“劣勢”,包括無資產抵押,經營規模小和透明度不足,在產業周期經濟周期的變化中抗風險能力比較弱,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傷筋動骨,破產的概率很大。
    中小企業是高風險的企業,臺灣每年就有4萬左右中小企業倒閉,美國中小企業的5年成活率也僅有 40%左右。所以中小企業本身的弱點,不適合利用銀行的信用貸款來發展。因此只有在直接融資上下功夫。中小企業板的啟動,正是開拓了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渠道,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一步。
    首先,它利于形成多元化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格局。今年,政府加強對經濟的宏觀調控,過熱行業的大盤藍籌股風光不再。此時,管理層不失時機地推出中小企業板,意在造就“中小盤股也有投資價值”的新理念和多元化的市場格局,以促使中國股市實現百花齊放的良性發展。
    其次,利于滬深股市合理競爭、良性互動,建立多層次的市場舞臺。深市將在中小企業板上大做文章,包括讓題材獨特、行業先進、盤子偏小、能大比例送股的企業優先上市,拉出股價空間,吸引資金入市。這對于掃除中國股市歷時三年的熊氣、恢復牛市,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可以說,建立中小企業板將有利于更大范圍地發揮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有利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有利于優化我國金融市場的整體結構,有利于滬深市場功能劃分進一步清晰。
    它標志著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它將為創業板市場的建設積累經驗和打下堅實基礎,并為有針對性地加強監管和制度創新留下空間,以便在條件成熟時整體剝離為獨立的創業板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完善還須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板雖然是作為創業板分步實施過程中的一步,可以說有了重大突破,但是中小企業板卻并非創業板。目前中小企業板上市的企業除了盤子小于等于3000萬,其他標準與主板完全沒有區別。
    畢竟眼下的中小企業板只是一個符號和概念,并不具備創業板的實質意義,而“新八股”的新意似乎也是題材大于內涵,對于市場而言,新八股更實在的意義是深市重發新股。上市定價過高也隱含了太多泡沫成分。而且,與真正的創業板相比,中小企業上市的門檻還是高的,是按現行的發行審核標準審核通過的,如此就可能有一些好的小企業達不到上市條件而被拒之門外。
    也正因此,即將推出的中小企業板塊中的上市企業是嚴格按照主板的上市條件來審核的,是證監會發審委已通過的企業。可見它還只是主板的一個板塊,不是獨立的板,它離真正的創業板還有相當距離,是在創業板穩步推進過程中啟動的第一步。
    中國經濟正處于新一輪經濟增長周期,為那些有好的發展前景和業務增長潛力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國家為了扶持中小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扶持政策。面對我國民間投資渠道相對狹窄的情況,中小企業板塊的推出就相當于為市場提供了一個新的投資品種和新的市場發展空間。
    對于目前中小企業板出現的問題,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所言,“中國股市發展的時間還不很長,期望它馬上完善,是不現實的。現在看來,最重要的是不要拔苗助長,不要抱太高的期望。”相信在中國經濟繼續保持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主板和中小企業板塊市場將共同發展壯大。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liào@①望京46~52F63投資與證券田叔華20042004《大分流》的研究風格,不同于我們“政治經濟學”色彩濃厚的“社會經濟史”,呈現出的是經濟史的“經濟學化”,且有某種去“社會科學化”的隱喻。彭慕蘭關于經濟史應該循著經濟自身的發展脈絡,尊重經濟發展自主性的思路,值得重視。但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既有《大分流》說的理論過剩的問題,但也有理論不足和理論偏頗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割斷重視制度分析的百年學術傳統。總結數千年中國獨特發展的經驗材料,特別是百年以來,直至今日正在深入的經濟改革實踐,提升經濟史理論水平的挑戰,正擺在我們的面前。作者對《大分流》的回應,擬分實證與理論兩部分陸續展開。本文僅就研究理念與思路發表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應《史林》之約刊載于此,目的是向諸位同仁征求意見。高啟杰The Changes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the Lands Belonging to the Escaped Families during the Tang and the Five Dynasties
   CHEN Ming-guang作者單位:《期貨日報》 作者:liào@①望京46~52F63投資與證券田叔華20042004《大分流》的研究風格,不同于我們“政治經濟學”色彩濃厚的“社會經濟史”,呈現出的是經濟史的“經濟學化”,且有某種去“社會科學化”的隱喻。彭慕蘭關于經濟史應該循著經濟自身的發展脈絡,尊重經濟發展自主性的思路,值得重視。但筆者認為:隨著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的進一步深入,既有《大分流》說的理論過剩的問題,但也有理論不足和理論偏頗的問題。我們沒有必要割斷重視制度分析的百年學術傳統。總結數千年中國獨特發展的經驗材料,特別是百年以來,直至今日正在深入的經濟改革實踐,提升經濟史理論水平的挑戰,正擺在我們的面前。作者對《大分流》的回應,擬分實證與理論兩部分陸續展開。本文僅就研究理念與思路發表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應《史林》之約刊載于此,目的是向諸位同仁征求意見。高啟杰

網載 2013-09-10 20:49:38

[新一篇] 中小企業信用評分的應用研究

[舊一篇] 中小學生的師生關系與其學校適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