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發展規律與教育倫理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現代教育中大概很少有人會反對將培養學生獨立、自由的思維和個性列為其目標之一。但現實通常否定了這一目標,或者走上一條與目標完全背離的道路。請看:學校里雖有各種思想學派的針鋒相對,但教授們似乎更醉心于展示他們日益抽象的學說體系,而真正關系到學生發展的核心問題卻少有人問津;學生愈加投入所謂的客觀學習法,學生步出校門時的素質愈讓人担憂;整個教育制度在日益走向唯理化,但教育系統內部的反應卻變得更加缺乏理性……
  究竟什么是教育應有的社會功能?我們又應如何去保證實現這種社會功能?按照埃里希·弗羅姆的觀點,教育的社會功能是促使個人具有將來在社會中起作用的功能,即個人的性格向社會性格方面靠拢,使個人的欲求符合他所扮演的社會角色的需要。由此觀點,我們不妨作出如下推論:
  推論之一:相對于社會制度來說,教育制度只能是從屬的。我們不能用教育制度來解釋、規范社會結構及其成員的人格,相反我們只能用特定的社會、經濟結構的需求來解釋、規范教育制度。
  由此我們進一步推斷,任何脫離社會需求、自私自利或隨心所欲的教育方法都有悖于教育應有的精神和倫理,這樣的教育實際上將“為人的教育”演變了“人為的教育”。當教師在講臺邊眉飛色舞地演講的時候,通常容易忘記下面學生的存在:他們有著不同的家庭教育背景;他們的認知、情感水平不盡相同;他們當時對知識的渴求程度也不相同。然而這些都在教師的統一要求和進程中被忽略了。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被擋在了“自由之殿”的大門外,盡管學生本身并不即刻意識到自由權利的被剝奪。一方面外顯的行為受到過多束縛,這些行為可能被壓抑下去,或可能遭受挫折,但是壓抑的結果是產生新的反應,尤其是會產生破壞性的沖動。另一方面,作為通向自由的臺階,知識和理性由于教育過程的低效率而受到阻礙。一個人對周圍世界和自我缺乏深刻認知或認知混亂且搖擺不定,那么他相對于這個世界而言很難稱得上是一個自由的人。
  另外,根據弗羅姆的看法,人還有一種保持自由境界的機制,即通過自發的愛和工作以保持與同類的交往。但如果學生長期處于教育倫理缺乏的環境中,其與群體的交往通常是機械的、膚淺的、不完整的。在這樣的群體中,學生談不上對活動的真正投入,于是也少有機會體會與同類交往的快樂。但千萬別忘記:逃避孤獨如同個性化發展一樣,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雖然人際的有效交往的機會被剝奪了,但這種需求仍然潛伏在學生的心底。對于這樣的學生,其“個性化”越發展,對世界和自我的了解越深入,他的孤獨感也就越強烈,他對世界和自我的看法也就越帶有消極、悲觀的色彩。
  因此,只有個性發展與交往需求同時得到滿足的人,才能真正享有自由。這樣的人即便暫時孤立無援或缺乏安全感,但仍有可能去運用所謂的“逃避自由”的機制在進行自我調節。遺憾的是當今學校中能做到這樣的學生很少,相反存在著兩個極端:要么不學無術、油腔滑調;要么行蹤詭秘、書呆子氣十足。
  推論之二:個體性格與社會性格之間雖有沖突,但從教育角度看,解決沖突并沒有要求個體性格被社會性格同化,更多的情形可能是對個體性格作出局部修正,以便取得與社會性格的妥協。弗羅姆認為,雖然人受到社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人也不是無限制地去適應。同某些生理需求一樣,人還具有與生俱來的培育、發展和實現潛力的傾向,例如創造性和批判性地思考的能力、區別情感和感覺經驗的能力等等。
  知識的積累并不一定產生偉大的智慧,不合理的知識結構反而會干擾個體的成長,例如家長不問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潛力,給孩子以全方位的藝術教育,就不見得能給孩子帶來長遠的裨益;同時,知識、信息在加工、傳播過程中也可能產生某種趨同性,這種趨同性顯然不利于孩子創造能力的發展。在真正養成自覺的獨立批判精神之前,孩子們更傾向于借用他人(或老師或書中人物)的視角或觀點,來理直氣壯地發表“見解”,因為這樣做比自己苦思冥想,從而提出不同觀點要容易、快捷、經濟。
  因此,面對信息爆炸和大眾傳媒鋪天蓋地的入侵,教育者和家長只能表示謹慎的樂觀。大量的信息對于開啟孩子的智力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能性。當人們有更便捷的學習方式的時候,便自然地放棄原先較為復雜的方式,但這種放棄也往往意味著學習本質的失落,比如雖然我們能熟練地使用電腦,但面對鍵盤和屏幕,我們也難免“我是任何人,唯獨不是我自己”的感喟。在弗羅姆的眼中,自由的最大敵人是孤獨,而如今,我們發現“熱鬧”也能成為自由的敵人——即便人們積極投身社會洪流,也會因失卻價值準則而沒有了主張,在一片渴望價值多元的呼喊聲中,不自覺地走向思維的同一。于是當人們通過參與和交往獲得歸屬感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種新的無力感——一種身處千人一面的世界而產生的對自身缺乏個性、無足輕重的價值失落感,原先向往的充滿創造意志的自由世界便也隨之逝去。
  由上述兩點推論可知一個合乎倫理的教育制度的大致框架:它必須提供一個寬松、開放和合乎理性的教育環境,并且通過有意識地開發創造潛力,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來秉承教書育人的真諦。
  
  
  
上海教育報8③G1教育學侯定凱19981998 作者:上海教育報8③G1教育學侯定凱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49:50

[新一篇] 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面發展教育新論

[舊一篇] 人的存在方式與教育的烏托邦品質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