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我筆寫家鄉  ——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出路探索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生活體驗,缺少寫作素材,一向是困擾學生,也困擾教師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是關鍵。
  下面筆者舉一個教學實例。初二年級第二學期的說明文單元教學中,按要求要寫一篇說明文。根據多年的經驗,筆者深深感到,說明文寫作設計是所有文體中最棘手的。一是學生缺少翔實的資源,二是缺乏寫作激情。源頭活水哪里來?經過再三斟酌,最后,要求寫一篇茶作文。原因有這么幾點:一、安溪是烏龍茶之鄉,大部分同學對茶有一些了解。二、當時“中華茶產業國際合作高峰會”正在安溪緊鑼密鼓的籌辦中,媒體在為茶葉節倒計時,并常有茶新聞、茶廣告——全縣上下一片“茶色”,營造了良好的寫作氛圍。三、作為茶鄉人,學生應該也希望對茶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這些因素激發著學生去探尋,去求知。他們有的翻找書報,有的走茶場,訪茶師。一個星期后,作文交上來了,非常成功。有的寫采茶、制茶,有的寫沏茶、品茶,還有的寫茶樹栽培、茶葉分類、飲茶功用等等,色彩繽紛,令愛好茶文化的筆者也為之折服。然而最可喜的,不是豐富的作文內容,而是那一片熱氣騰騰的作文激情。
  這次作文活動給筆者最深的感受是:走進生活,生活會給你豐厚的回報。確實,農村有一片廣袤的土地,蘊藏著豐富的資源,只要我們腳踏堅實的大地,向生活的深層次開采,農村作文教學會有金燦燦的收獲。
  下面筆者從農村的實際出發,提幾點見解。
  一、觀農家景
  農村孩子從小頻繁地接觸大自然,對大自然有著豐富的感性認識和深厚的感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一處處獨特的自然景觀;水稻、甘薯、菜地、茶園……組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鬧春圖、青苗圖、豐收圖……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現代化,農村的城鎮化,這些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大的寫作空間。“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發現。”(《羅丹論藝術》)引導學生就地取材,從平平常常的、熟視無睹的事物中,去表現事物的形式美與內在美,激發小作者對家鄉熱愛之情。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比如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農村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如化工、農藥對農村環境的污染。在教學中我們可指導學生對此現象進行調查、研究、訪問,從中指導學生作文,擴展學生寫作題材,使學生在作文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環保的重要性。
  二、問農家史
  農家千百年的發展歷史,刻下了祖祖輩輩農家人的辛勞印記。他們開河、修路、平地、造橋,一片片田園、一幢幢農舍,都留下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
  “知之愈深,愛之愈切。”通過調查、訪問,了解家鄉以及家人的過去,收集這些值得記敘的故事,從而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通過取材、思考、表達,把對家鄉的愛洋溢在習作的字里行間。
  三、學農家藝
  農民有著無窮的智慧,他們的雙手創造了燦爛的農家文明,創造了特藝特產,創出了自己獨特的勞動方式、致富門路。像種柑制茶、養魚捕蝦、放牛牧羊、插秧種菜等等這些農活,都有著一套寶貴經驗,凝聚著農民的智慧。讓學生參與種菜、翻地、澆水、施肥、種田、割稻、制茶等等,認認真真干一番,哪怕汗流浹背,他們也會親身感悟“粒粒皆辛苦”。通過勞動,得到的果實,會感到特別香甜、特別寶貴,真正感受到勞動最光榮。邊學邊做,邊想邊記,因親身感受,言之有物,贊之情真。
  四、尋農家樂
  農家自有農家樂。農家人純樸、勤勞、善良,與鄰里和睦相處、互幫互助的故事比比皆是:像農時互幫搶農活,鄉鄰間組織茶會,合資合力修橋筑路等等。反映當代農民新思想、新觀念、新習俗的題材,也是學生值得去捕捉的,如農民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風尚。他們捐資辦學校,修村道,幫助貧困戶等等。
  千百年的農家文化、農家風情,有其獨特的風格,富有強勁的生命力。農家人自娛自樂,表現出農民祖祖輩輩的純真品格。農家慶賀節日,他們有自己的方式:殺雞宰鴨、捕魚撈蝦,走鄉鄰、訪親友,喝上兩盅,常常樂得開懷大笑。
  讓學生攝取這些時尚畫面,寫下來,留下美好的記憶,得到情感陶冶。也可為孩子寫出具有“鄉土特性”的習作打下基礎。
  五、集農家語
  1.收集民諺
  “茶畬翻得深,黃土變黃金”“好天要存雨來本”“春霧雨,夏霧日,秋霧風,冬霧雪”等生產、生活、自然類民諺是指導人們征服自然,搞好生產,學會生活的“教科書”。
  2.收集民歌
  以茶鄉安溪為例,有反映人民對切身政治狀況感受的時政歌(如《鴉片歌》),有伴隨民間習俗和祀典儀式而唱的儀式歌(如《嫁娶歌》),有抒發男女間由于相愛而激發出來的悲歡離合感情的歌(如《十二更鼓歌》),有唱敘勞動生產、家庭關系等一般社會生活的生活歌(如《著想父母疼仔兒》),有關于流傳本地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歷史傳說歌(如《雪梅歌》),也有千百年來代代傳唱翻新的兒歌(如《一群鳥仔》)。作為茶鄉,更是“有茶便有歌,有歌便有茶”,可謂處處茶香處處歌。
  3.收集民間故事
  流傳在民間的一個個故事,充滿著對家鄉風光的贊美,對人事滄桑的嘆息,對歷史人物的謳歌,反映了家鄉不同時期的政治、軍事,民族和科技的歷史,抒唱著家鄉歷史的輝煌和母親的憂患。如安溪有關清水巖、李光地、烏龍茶的傳說,等等。
  學生通過收集交流這些豐富的農村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既提高了農事作文的科技含量,又積累了寫作素材,凸現鄉土特色,可謂一舉多得。
  總之,要走出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的困境并非易事,老師們應從實際出發,尊重農村中學學生作文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探求新教法,讓農村中學生走出課堂,到廣闊的生活知識園林中去折枝采葉,在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去拾珠吸露,如果把這一枝一葉、一點一滴,及時搜集,并把它真實記下來,那么日積月累,一枝一葉就會變成枝秀葉繁的園林,一點一滴就會變成浩瀚的海洋。這時學生的視野會隨著知識的增多而變得愈加開闊。寫作題材拓寬了,只要勤于練筆,寫出新意、寫出特色,就會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那么,農村中學作文教學必將闖出一番新天地。
  如此,農村學生作文不再那么難。
作文教學研究赤峰65~66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吳友誼20062006
吳友誼,福建安溪恒興中學。
作者:作文教學研究赤峰65~66G311中學語文教與學(初中讀本)吳友誼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1:30

[新一篇] 成功教育的基本模式

[舊一篇] 我們應該怎樣對待農村教師  ——與某些教育研究人員商榷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