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小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是根據教育部2003年4月頒布的《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編寫的。
教育科學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與同類型的高中外語教材比較,具有以下一些突出的特點。
1.為保證教學內容符合我國國情并適合我國高中生的特點,本教材由出版社和各高校教師通力合作、自行策劃、自訂編寫計劃、自找素材、自己編寫。在此基礎上,與美國Ouachita Baptist UniversJty和Harper College等大學合作,進一步保證教材中文字質量。
2.教材的教學內容充分體現了思想性、科學性、基礎性、交際性、時代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和可選擇性。
思想性 單元主題的設置注重對學生思想覺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為學生提供政治、文學、歷史、社會、經濟、科技、文化體育等知識內容。學生在了解祖國優秀文化的同時也能了解異國文化,特別是學習他們的先進文化。例如,第一冊第1課既有孔子教育思想和我國教師節的介紹,又有世界教師節的介紹。
科學性 教材難度循序漸進。第一冊課文長度為350個單詞左右,之后每冊遞增大約30個單詞,至第五冊時課文長達500個單詞,至第十一冊時課文長達700個單詞,接近大學英語四級課文長度。這樣既達到了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所要求的3500個單詞,也保證了課文所涉及的各科知識的準確性。
基礎性 重視對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和語言基本技能的培養,特別是聽說讀寫譯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訓練。鑒于初中教材已經對英語語法有初步介紹,在鞏固原有語法知識的同時,本教材將結合所學課文對重要的、實用的語法項目進行更高層次的分析和操練。
交際性 本教材在聽說讀寫等方面都注重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因此,每單元都配有多種形式的聽力材料;通過討論、對話和相關練習提高學生的會話能力;通過閱讀課文、啟發式問答和完成任務的形式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鑒賞能力。此外,每單元都設有“任務型”欄目,給學生提供學以致用的機會。
時代性 課文內容盡可能選取反映當代社會發展、科技進步、人文思想和日常生活的熱門話題,如奧運會、登陸月球、火星勘探、超市、環境保護、高考、家教等題材。
趣味性 除課文外,設有“輕松一刻”(Fun Time)、“名詩欣賞”(Poems)、“名言摘錄” (Quotes)、“繞口令”(Tongue Twisters),“歌曲” (Songs)等欄目。同時,根據課文內容和聽說材料的主題,配有各種插圖,圖文并茂,使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興趣。
可操作性 本教材的總體設計板塊清晰,各項練習目標明確,既適于課內外的使用,也適用于在個人、小組和班級的不同情況下使用。每單元都提供小型的自測材料,便于學生做形成性的評估,有利于老師和學生隨時掌握教與學的情況。
可選擇性 每單元都有兩篇課文及一定量的任務和練習。教師和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全部或一部分進行教學。考慮到國內普通高中起點不一、層次不齊,本教材每單元分兩個部分,便于授課教師按具體情況取合。
3.本教材的教學思想定位在先進的外語教學理念上。
任務型學習 每單元要求學生個人或集體完成與實際生活相關的任務。在此過程中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譯技能,體現當代認知科學,讓學生在親身感受和體驗中掌握語言技能。
自主式學習 鼓勵學生自行安排學習計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自我評估、提高自我調控的能力。例如讓學生逐步學會預習課文、掌握單詞、選擇感興趣的學習內容、歸納總結學習收獲,實現教學要求。
討論式學習 本教材突出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通過預習和討論,熟悉與課文有關的基本知識,然后對課文進行討論式學習以加深理解。在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課本、學生與多媒體教學設備互動的基礎上,使聽說讀寫譯各項技能全面發展,為提高英語應用能力積累經驗。
多元性評價 本教材體現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新課標理念。每單元設有不同形式的評估欄目,包括自評、他評、師評等,促進學生語言素質的全面發展。
上述特點充分體現在本教材各個模塊的選題和教材編寫結構上。前者表現在各個模塊的選題能反映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從而使學習英語與培養情感、增長知識、了解社會和文化相結合,如下所示:
模塊1(新生入學):結合新生入學的時間、地點和由初中生向高中生發生的身份轉變,介紹了中外教師節、學校活動、圖書館、節假日等內容,以引導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生活。
模塊2(個人生活):從學生個人生活談起,如用餐、興趣愛好、健康、日常活動、購物、課外活動等。
模塊3(人際關系):引導學生正確建立與同學、朋友、家庭和社會成員的關系,培養自控能力,向周圍人物積極學習。
模塊4(了解農村):向學生提供動植物、農作物、牲畜和大自然的知識,樹立工農業并重、城鄉結合和環境保護意識。
模塊5(文化生活):學習有關美術、攝影、體育、現代奧運會、古代奧運會和不同文化的節假日等內容,培養優美情操,進行跨文化交際。
模塊6(如何學習):讓同學意識到學習與人類生存發展的重要關系,通過觀察動物、孩子和本人經驗,改進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并認識現代社會的網絡學習和自我評估的重要性。
模塊7(旅游交通):通過本主題,幫助同學熟悉國內外著名城市和地區,以及如何使用各種交通工具。
模塊8(歷史地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文化和歷史的情感,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西方文藝復興、新大陸的發現、泰坦尼克號的沉沒、人類登月等國外重大歷史事件。
模塊9(社會現象):重點放在正確對待現代社會中的有關問題上,如(家庭)暴力、工作與生活的壓力、流浪者、犯罪、文化差異等。
模塊10(新聞熱點):如網絡技術的發展、火星勘探、中國球星姚明、電影《哈里·波特》、非典等流行病、世貿組織、電力供應緊張等。
模塊11(走向未來):結合高三最后一學期所激發的各種思考進行討論,如畢業前的有關活動、準備高考和選擇入學志愿、就業或計劃留學深造等。對于那些已被大學錄取的同學,提供了告別親友、了解未來的大學生活和勤工儉學的內容。
必修課(5個模塊)和選修課程系列I(6-11模塊)分別含8-9個單元。每單元授課4課時。每單元設有多個欄目,授課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對先后順序酌情調整。教學內容結構見下表
對表中各欄目具體說明如下。
Part One(第一部分)
LISTENING &SPEAKING(聽與說):聽對話或短文,進行一定的聽寫和口語表達的訓練,讓學生初步熟悉與課文主題有關的內容。
READING(閱讀):閱讀文章與單元主題相關,難度適中。
附圖
—Warm-up(準備練習):
(1)Listening to the text(聽課文):預聽課文熟悉語音語調,了解課文大意。
(2)Pre-reading Preparations(閱讀前準備):對與課文主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初步討論。
—Comprehension(閱讀理解):對課文的細節內容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對文章深入理解。
—Discussion(討論):對課文進行討論式學習,強調學生的參與意識。
—Expressions(常用表達式):對有復用價值的詞語進行歸納和操練。
—Grammar(語法):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在語境中了解和掌握語法。
—Word Study(詞匯學習):以啟發式教育和實際分析為主,讓學生體驗歸納構詞法和語法規則,通過各種練習形式幫助學生掌握所學語言。
—Tasks(任務):采用完成任務的形式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FUN TIME(輕松一刻):本欄目的內容形式多種多樣,如兒歌(nursery rhymes)、繞口令(tongue twisters)、格言(proverbs)、笑話(jokes)等,目的是讓學生放松,同時又可以學習鞏固語音語調、英語知識,體味文化差異,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Part Two(第二部分)
FURTHER READING(附加閱讀):文章與第一部分課文主題相同,長度大致相等。
—Listening to the text(聽課文):聽錄音熟悉語音語調及內容。
—Reading Comprehension(閱讀理解):設置不同形式的練習幫助理解課文。
DIALOGUE & ROLE-PLAY(對話和角色扮演):從聽說入手,復習鞏固有關課文的知識和語言點。
TASKS(任務):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培養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
FOR YOUR ENJOYMENT(自得其樂):本欄目精選了詩歌(poems)、名言摘錄(quotes)、歌曲 (songs)等內容,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本部分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主題與第一部分相同,以保證有關詞匯和表述方式的復現和擴展,提高學習效果,使學生有成就感。
(2)教師和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由選擇,以體現課程標準“可選擇性”的精神。
(3)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既保證對全體學生有統一的基本要求,也鼓勵學生自我發展。
(4)在學習方式上,鼓勵學生自學。Self-Assessment(自我評估):每單元設有不同形式的評估欄目,包括自評、他評、和師評等,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估,促進學生語言素質全面發展。
基礎教育課程京39~41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胡壯麟20062006
作者:基礎教育課程京39~41G381中學外語教與學胡壯麟20062006
網載 2013-09-10 2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