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78年3月16日, 呂叔湘先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了《當前語文教學中的兩個迫切問題》一文, 揭開了我國新時期語文教改的序幕。19年來,僅中學語文教師,投身這一教改實踐的就不下數十萬,雖然取得了一些有價值的經驗,造就了一些語文教育專家,涌現出一批語文教改新秀,但從總體上看,呂先生19年前提出的語文“教學效率低”的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一年一度的高考測試,語文試題難度實際不過中等,但人均失分率常為統測各科之最。大多數考生讀不懂試卷上的淺近文言文和普通現代文,不能根據大、小作文的要求定體立意、選材布局和自覺地運用語言,甚至面對多次重復訓練過的常識選擇題也往往憑“占卜”來瞎蒙。中語教學質量如此不如人意的現狀是怎么造成的?原因會找出百條千條,但歸根結底還是對學科性質和教學目的、任務問題認識不清所致。十幾年來,語文教育界對這一決定中語教改方向的原則問題雖有多次討論卻一直未能解決。最初,權威人士發出的是“不可……不可……”的警告,讓人戰戰兢兢,無所適從。近根據莊文中先生介紹,關于語文的性質觀有一元論、二元論、多元論種種說法;東坡先生也說:“語文是什么?語文教學干什么?現在仍然在扯皮。”大家知道,教學質量產生于教學行為,教學行為受制于教育觀念,當語文學科的性質和語文教學的目的、任務在廣大語文教師和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頭腦里仍是混淆不清、模糊一片的時候,語文教學行為會是科學或比較科學的嗎,語文教學質量會是理想或比較理想的嗎?不少同仁對中語教學現狀及其改革前景表示困惑和悲觀,乃是沒有把眼光投向中語教學這一根本所在,不明白處于“全局性盲目”的大環境里,雖然有“局部的清醒”,也終是力不從心,事與愿違。
二
據手頭材料,《全日制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十幾年來曾經國家教委多次修訂,但關于語文學科性質的文字表述基本上沒有變動,都是這樣開宗明義:“語文是學習和工作的基礎工具”,“語文學得好,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對于將來從事工作和繼續學習也是十分必要的。”為了貫徹《大綱》精神,有位權威學者叮囑我們:“語文教學的首要的專門的任務是學習、使用語言文字。”應該承認,將“工具性”寫進中語教學大綱是思想解放、認識進步的結果。長期以來,由于封建傳統教育思想影響和黨內錯誤路線的干擾,語文課或以“讀圣賢書”、“代圣人立言”為目標,或以培養思想道德、甚至以階級斗爭壓倒一切作為中心任務。“工具性”結束了語文學科依附社會政治斗爭的歷史,讓語文學科在中小學教育整個課程體系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顯示出自己的特點,起著除弊糾偏、推動語文教學健康發展的歷史性作用。然而毋庸諱言,“工具性”之于語文學科,用做解釋語則可,用做定義語則不可。經過十幾年中語教學實踐的檢驗,由“工具性”派生出的“工具論”越來越暴露出它的狹隘性和消極影響。有識之士對此早有覺察,只是未便輕啟論爭,直到近年來,語文學科的性質問題才在幾家大型的語文期刊上被提了出來。
有人問:“語言文字是工具”,不是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判斷嗎?須知“工具”只是一個比喻,而比喻總是具有一定模糊性的。于漪老師說:“語文絕不等同于一般的生產工具,如機器或犁鋤,也不等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如筷子或拐杖。語言是表達思想進行交際的工具,是思維的物質外殼,是信息的載體。這種工具外殼、載體,都是人類才擁有的符號。”就是說,語言這種符號是因意義而存在的,離開意義,符號就不成其為符號,語言的工具作用也就虛無縹緲而不復具有了。同理,作為語言運用的產物,語文教材的每一篇都是思想內容和語言形式的統一體:沒有一定的語言形式,思想內容當然無所附麗;而沒有一定的思想內容,語言形式無論怎樣“精美”,都將成為一具無血無肉無靈無氣的空殼或僵尸。回顧十幾年來我國中學語文教學的實際,那些肢解一篇篇精美課文無休無止的“純工具化”的“雙基訓練”,不僅使道德情操教育、思想意志教育和興趣個性教育等紛紛失落,而且也未能使廣大中學生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得到正常的發展,積習相沿,終于成為導致現實中“漢語大滑坡”的原因之一。深化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是不能不記取這一深刻教訓的。
三
并非“為尊者諱”。我們不能在“狹隘工具論”、“純工具化”與葉老的“語文工具觀”之間畫上等號。前者是起源于后者的片面膚淺的理解、形成于應試教育思潮中的一種異化現象,其要害是將豐富多彩、靈活機變的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簡單化、模式化,并割棄其育人的精魂。隨著歷史的前進,葉老的“語文工具觀”今后還會也應該進一步豐富發展,但毫不含糊的是其中有個“人”字占據中心,不同時期、不同條件下的所有論述,都指明語文教學必須改善人的基本素質,提高人的語文能力。他特別強調:“不善于使用這個工具,就無法工作和生活,甚至可以說就不能做人。”夏丐尊先生曾說:“現代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都是養成人的材料”,“不管學生將來入何等職業,先使他成為一個人”,“靈肉一致的人”。得天獨厚的語文學科,不就是“養成”“靈肉一致的人”的最典型的“材料”嗎?
根據中語教材的特點,中語教學通過它的獨特的機變靈活的方式方法,可以使學生受到情意熏陶,形成求真、從善、愛美的思想品質;可以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糾正學生習染的不良的思維習慣,開啟學生智慧,發展他們的注意、觀察、接收、記憶、想象、判斷、推理等能力和綜合創造才能;可以在語文實踐中對學生進行規范化的聽說讀寫訓練,改善學生語文整體素質,讓他們掌握語文活動的基本技能和調節機制,獲得開展交往、駕馭生活和推動事業前進的本領。
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跨世紀人才是項偉大的系統工程,各門學科都有其獨特作用,都不可或缺,但完全可以肯定,語文學科居于前沿,是領頭學科,在優化人的素質結構和能力結構過程中,沒有別的哪一個學科能像語文學科這樣全面深刻地經常性地發揮作用。因此,我們完全可以這樣來下一個結論:語文不應看作專管學習和使用祖國語言文字、僅僅為其他學科學習和將來工作服務的“后勤”學科,而是一門培養、提高受教育者生存和發展能力的基礎學科。為了避免“工具性”概念模糊可能造成的偏差,應該說中學語文課就是“人課”。
四
把語文課教成“人課”,會不會讓語文教學背的包袱太重因而失其特點一無所獲呢?這種担心顯然是沒能擺脫“狹隘工具論”的影響,缺乏唯物辯證的觀點。把語文課教成“人課”,看似標新立異,實則反璞歸真,簡言之,不過是現代素質教育思想在中語教學中的具體實施而已。以下就大體分解的教學目標及有關操作問題擇要略加說明,或許能見所言不妄。
情意熏陶。這是中語教學一項獨特的育人功能,不僅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操、審美情趣、意志理想等非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在培養智力因素和訓練操作技能方面起激發、強化和調節的作用,保證語文能力的有效發展。只是由于黨內錯誤路線和應試教育長期以來的干擾,情意教育變成了禁區,長期遭受冷落,所以今日重提,有人似曾相識,有人覺得陌生。在這里,強加思想、硬貼標簽固然是大忌,抽象分析、灌輸奉送也不足為訓。必須虔誠地依托教材,充分發掘教材的情意因素,形成足以產生熏陶作用的引力場。這里少不了教師的因勢利導、相機點化,但主要活動是學生披文入情、在豐富生動的藝術形象和精美得體的言語佳境中得到感悟(單向的或多方的);作為情意寶藏的中語教材對學生心理、個性的作用是通過適當的教學過程潛移默化,而不是讓學生對其人其事做立竿見影的機械的模仿。
思維訓練不僅不排斥情意因素,有時還得相偕而行,從而使理智與審美形成合力,更具強化功能。但由于應試教育思潮泛濫,重邏輯思維輕形象思維,重模式認識輕事理領悟,重結果輕過程等,已經不是少數學校少數地區僅有的情形。忽視乃至取消形象思維能力培養的結果,不僅由于冷落情意教育使學生精神世界出現片片荒漠,而且由于抑制大腦聯想、想象的機制,給學生認知領域造成了嚴重障礙。另有把“逆向”“求異”推向極端的,諸如“愚公愚蠢蠻干,破壞生態平衡”、“諸葛亮任人唯親丟失街亭,擅殺大將企圖滅口”一類的教師論文和學生習作連連刊出和獲獎,無疑是對學生思維潛能和心理品質的傷害。必須對思維科學有全面深入的了解,認清訓練目標是優化學生思維品質從而發揮中語教學培育創造型人才的功能。這樣,思維訓練才能根據學生學習、生活和成長的實際需要,充分利用中語教材提供的范例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而不致流于片面、牽強或者跟在高考語文試題后面轉圈。
我們所說的語文實踐,絕不是“純工具化”的“雙基題海”,雖然它的外延與中語教學活動乃至生活的外延相等。進行閱讀教學,以文明道,情意熏陶和思維訓練憑借教材的言語流程得以展開;因道悟文,則是學生熟悉語文運用的具體方式和操作技能,在知情意共同參與之下為獲得語文行為的調節機制進行著必要的言語材料的積累。寫作乃綜合性語文訓練,要牢固樹立“反映”和“表達”的觀念,鼓勵學生對周圍世界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心去感受,口說筆寫都力戒臆造虛夸。有成效的語文實踐總是堅持內容與形式統一的原則,總是遵循母語習慣與語文學習統一的基本規律。
我堅信:只要我們目中有人,心中有數,善于總結經驗教訓,能相應相求,又不持門戶之見,我們就一定能走出一條真正屬于中語教改、切實提高中語教學效率的路子來。
語文教學通訊臨汾5~7G31中學語文教學汪南松19981998(安徽/汪南松) 作者:語文教學通訊臨汾5~7G31中學語文教學汪南松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