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與素質教育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明確提出:“中小學校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素質的軌道上來。”這一戰略目標,對于實現我國基礎教育轉軌性的改革,以更好地強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培養造就跨世紀人才,無疑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音樂是美育——全面發展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內容之一。從培養人的高度來審視音樂與審美教育,思考并探討這些問題的本質、規律及其相互關系,將有助于我們從理論上獲得啟示,從實踐中發現問題,以進一步深化音樂教學改革,實現藝術教育的總目標。
   素質——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因
  “素質”這一概念,原屬心理學范疇。它指“有機體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性,主要是神經系統、腦的特性以及感官和運動器官的特征。”[①a]還有的心理學家認為“素質,又稱天賦,是個人生來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點。這些特點是通過遺傳獲得的,所以也叫做遺傳素質。”[②a]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辭海》中更明確提出:“素質只是人的心理發展的生理條件,不能決定人的心理的內容和發展水平。人的心理來源于社會實踐,素質也是在社會實踐中逐漸發展和成熟起來的,某些素質上的缺陷可以通過實踐和學習獲得不同程度的補償。”[③a]總之,傳統的心理學把素質理解為主要是個人先天的解剖生理特點,雖然也肯定了后天實踐活動對于素質的影響,但這種影響只是某種程度的“補償”。
  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人的素質其主要方面,是勞動的產物,也是歷史的產物。也就是說,既有先天的生理因素,也有后天勞動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說,是“消費生產出生產者的素質。”[④a]因此,作為勞動產物的人的素質,其內容就不單純是生理方面的,更包含著通過勞動、環境的影響等實踐活動而獲得改善和提高的心理方面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的檢驗,近年來人們對“素質”的涵義在新的層面上擴展了其內涵。如我國當代提出的“素質教育”,就是以充分肯定素質的后天可塑性為基本前提的。國外對這個問題,也表現出明顯的趨同性。如美國心理學家馬洛斯曾說:“在我們自己文化中可觀察到,如智力的高低,意志的強弱,活動性或惰性,沉靜或激動等等。”[⑤a]這里,他不僅把心理內容列為素質的范疇,而且把人的素質注入了人的質量因素來理解。
  人的素質實質上就是人的質量,這種質量是通過一定活動反映出整體綜合能力的水平。它包括了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專業素質等諸多方面,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協調和補償,共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功能系統。當然,各種素質是按照一定結構關系形成層次的,一般地說:“人的生理素質是心理素質的基礎,心理素質是文化素質的基礎,文化素質是思想素質的基礎。”[①b]所以,素質有明顯的個體差異性,人的素質有高低、優劣之分。從這種意義上說,限制人口數量,實行“優生優育”,普及國民義務教育等,都是提高人口素質的重要措施。
  人作為自然界發展的最高產物,無疑具有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這種在對象性活動中所表現出的能動力量,是本體素質的綜合表現。人類就依靠這種力量,獲得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所以,從本質意義上說,人的素質是生產力的基礎。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能力的高低。而對于一個社會來說,國民素質的整體水平將決定著這個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發展水平。在即將跨入21世紀的今天,人們普遍意識到:未來世界各國經濟、科技、國防乃至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國民素質的競爭。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國防的強大和整個社會的繁榮昌盛,無一不取決于勞動者素質的提高以及與此相關的人才培養。因此,通過教育等途徑來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就成為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音樂——豐厚的素質功能價值資源
  素質的形成雖然具有一定先天性的生理因素,但各種后天的外部條件更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實踐證明,一個人的素質是完全可以改變的,其中,環境與教育是改善和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滲入社會環境氛圍、列為教育內容的音樂,更具有影響和提升人的素質之效能。
  作為一種藝術,音樂的感染力是十分強烈的。人們通過聽覺對這種有組織的樂音體系進行審美觀照的時候,會悄然產生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力量。這種潛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參與各種素質的構建。盡管這種素質效應是潛在的、長期的、非立竿見影式的,但是千百年來人類的審美實踐活動,已對此作出了十分肯定的回答。關于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站在各個時代前沿的先哲、名家、名著敏銳的思維、言論和親身體驗中,得到進一步的證實: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音樂有凈化作用,他說:“用音樂,用某些旋律和節奏可以教育人,用音樂,用某些旋律、節奏治療人的脾氣和情欲,并恢復內心能力的和諧”。“適當地享用音樂,還可大有助于人身健康。”[②b]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指出:“節奏與樂調有最強烈的力量浸入心靈的最深處,如果教育的方式適合,它就會拿美來浸潤心靈,使它也就因而美化。”[③b]
  我國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音樂家孔子非常重視音樂的社會功能,強調“為政”必須“興禮樂”、“成人”必須“文之以禮樂。”他不僅將音樂列為所設“六藝”課程的第二位,而且將“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④b]作為育人修養的格言,將“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作為治理社會的手段。
  我國戰國時期思想家荀子強調指出:“聲樂之入人也深,化人也速。”[⑤b]“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易”。[①c]他充分肯定了音樂在人的品格、性情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和改變社會風氣的功能。
  我國西漢時期編纂成書的名著《禮記》指出:“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于中,發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懌。”[②c]這里,把音樂對人的思想道德修養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
  德國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認為:“音樂當使人類的精神爆出火花。”“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常人無以振拔的苦難。”[③c]
  我國近代學者梁啟超非常強調音樂的素質教育作用,他指出:“蓋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④c]
  德國美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十分酷愛音樂,擅長小提琴。是音樂啟迪了他的智慧,當他在研究相對論的最后困難關頭,通過音樂演奏使他豁然開朗,發明了這震驚世界的科學成果。
  ……。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偉人、名家的言論、經歷和體驗,雖沒有出現今天使用頻繁的“素質”這個富有時代性的新名詞,但卻都涉及到音樂對人的培育、影響和教育之功效。顯然,與“素質”的內涵是同義的。前人對音樂的素質效應從發現、認可到共識,從自發到自覺地行為實踐,為人類的文明與進步,積淀了豐厚的歷史經驗。
  現代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飛速發展,為我們認識音樂的素質功效價值,提供了更為全面的理論依據,使我們能站在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去審視音樂和人的關系,去開發音樂的巨大“能源”。
  從整體上看,音樂對人的素質影響、增值效應是全方位的,它可以滲透到素質網絡的各個方面:
  在生理素質方面:最早的胎教音樂有助于胎兒的正常健康發育,也有助于萌發“音樂細胞”。對于正常人來說,生理素質主要表現為身體素質。音樂可以促進身心健康,增強體質。如優美、歡樂的音樂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有選擇的音樂節奏,能調節人體的生理節律;歌唱可以擴大肺活量,并使發音器官發育良好和功能靈活;演奏樂器可以訓練手指、手腕的運轉自如……。
  在心理素質方面:由于音樂通過聽覺直接作用于腦神經,因此能激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射,這種有序活動將有助于腦機能的不斷強化,以培育各種良好的心理素質。如音樂可激起與音響運動形式相對應的情感,使情感得以調節、凈化,使情感情操高尚起來;音樂可以豐富人的聯想力、幻想力、想象力,在感受音樂過程中,發散性思維可得到長足的發展,促使創造意識、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技能的增強;音樂表演和欣賞過程可使注意力、記憶力得到鍛煉提高。此外,音樂訓練和演出還有助于自制力、毅力、細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特別是音樂的節奏、旋律、和聲、調式、調性等表現手段,所構成音響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積淀著人類的審美理想,有利于促成個性自由和諧的發展,使人格逐漸得以完善。
  在文化素質方面:音樂具有特殊的認識功能,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準和文化心態。由于音樂所激發的情感是一種高級的審美情感,它可以“升華為思維和理智,從而產生出充滿激情的實踐理性,這種理性認識超越了語言符號的層次,具有深刻的認識價值。”[①d]對古今中外音樂精品的欣賞和表演,不僅開擴了知識視野,而且在接受過程中的感受和理解,會激起感性向理性的升華,也充滿著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交替運用。美國當代醫學家、生理學家羅杰·斯佩里(Roger Sperry)的“裂腦人”研究的成果,不僅證明了人的右腦和左腦分工以及它們的“互補”作用,而且成功地證實了大腦兩個半球是高度專門化的,許多高級的功能大都集中于右半球。“右半球的音樂等感覺能力及幾何學和空間能力,以及綜合化、整體化功能都優于左腦。”[②d]這些生理——心理基礎,有力地促進了智力開發,使智能轉化為文化素養的積淀。當然,從廣闊的人文視野來看,音樂本身就屬文化修養范疇。無論過去中國封建社會士大夫階層的“琴、棋、書、畫”,還是當今發達國家高等文理學院的音樂課程,都是一種高品位文化素養的顯示和培養,文化素質中的音樂審美修養內涵是勿庸置疑的。
  在思想素質方面:音樂是最富有情感的藝術,它可以通過生動、直觀的感性途徑去感染人、影響人,并可將這種審美情感轉化為理性認識,從而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由于音樂可以組織與協調人的意志行為,表達和交流思想情感,因此它能夠從政治態度、倫理道德、思想品格等方面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情感品質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方向發展,促進正確人生觀的形成,構建起追求真、善、美的理想和行為。
  在民族意識素質方面:很多音樂都是民族文化傳統的反映和民族精神的體現。學習、表演和鑒賞各種題材、體裁的本國音樂(尤其是民族民間音樂)精品,不僅可以繼承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而且還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振奮民族精神。音樂完全可以、也應該培育這種包容著文化意蘊在內的民族意識素質,以促進民族的興旺、國家的強大。
  上述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民族意識素質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從邏輯角度上說,心理素質包括了文化素質、思想素質和民族意識素質。把它們并列,一方面旨在說明音樂對人素質的作用和影響是多元的,具有全面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之功效價值。另一方面也強調各種素質功能具有整合性,是相輔相成、協同互補的關系。在參與各種音樂活動中,音響信息統攝于大腦神經系統,然后經過復雜的思維過程,呈現出對象化的分離和整合性的增值,最終實現人的整體素質的提高。
   音樂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手段
  音樂對人素質的影響是全方位和多側面的,我們將這種豐富的藝術功能資源,投放到教育教學領域來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質,無疑會收到更為理想的效果,是人才培養工程中自覺、明智的選擇。
  音樂教育是以音樂為媒體,以審美為特征,進行有目標、有計劃、有設施的育人實踐活動。它起源久遠,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滄桑延續到今天。既沒有消亡,又沒有中斷這一事實本身就證實了音樂教育是人類尋求自身持續發展的一種價值活動,在培養人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種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功能。在我國的國民基礎教育中,音樂屬長期連續開設的必修課。它不以培養音樂家為主要目標,但它卻通過音樂精品的演唱、演奏、欣賞等教學活動,把學生帶進一個真、善、美的藝術天地,使他們接受審美教育的熏陶,完善人格的構建和整體素質的提高。
  和一般音樂活動相比,音樂教育周密地構建了育人的系統工程:
  在教育思想上,有教學大綱作指導;
  在教學內容上,有教材為依托;
  在教學活動上,有教師為主導;
  在教學設施上,有相應的設備做保證……。
  這些硬件是進行素質教育的基礎,既是有利的因素,也是必要的條件。素質教育在音樂教學上的實施效果,主要取決于上述諸方面因素的作用和影響。其中,教育指導思想和教師是關鍵性的環節。
  經過長期理論和實踐的論證,人們早已普遍接受了音樂教育的美育觀,把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更意識到音樂審美教育是將傳統的應試教育轉變為現代素質教育的關鍵環節之一。在當今科技迅猛發展,物質文明以高速度、高質量向精神文明提出嚴峻挑戰的時候,音樂教育在提高人的整體素質方面,更肩負著艱巨的任務。作為音樂審美教育實踐核心的音樂審美活動,是一種直接而自由的心靈體操,它影響到下一個世紀人類生存——生命的質量。“只有審美教育才能越過理性和意識而對非理性和無意識進行引導。可見,審美教育通過對最直接最本質的生命活動——審美活動的激發、培養與引導,直達生命的本源,從根本上對生命存在加以影響和引導,使生命中那些不受理性控制的因素能符合理性的要求,朝著健康、美好、高尚的方向趨動。”[①e]
  更為重要的是:音樂教育可通過審美情感的滲透和交流,激起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這種理想教育的價值,道德教育的效果正是思想素質教育的核心和目標,也是其它任何一門學科所不能替代的。然而,一個時期以來,普通中小學片面追求升學率發展成整個國民教育的“指揮棒”,音樂等藝術教育被某些領導任意削減、停開,其結果雖促成了幾門文化課分數的表面上升,但卻導致學生整體素質的下降,一種畸型的社會現象——“追星族”也隨之應運而生。我們沉痛地看到那些幼稚的少男少女為了迷戀歌星而做出了種種蠢事、傻事、甚至壞事。這種偶象崇拜正是文化、思想素質低下的典型表現。當然,形成“追星”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有社會思潮的影響,也有傳播媒體的誤導;有文化市場的干擾,也有歌星媚俗表演的誘惑,再加上我們優秀音樂創作的匱乏,于是一度出現了“追星”熱。但是,如果我們能重視音樂審美教育,給學生以充分的真、善、美音樂,使國民音樂教育能持續正常有序地運轉,那么一幕幕“追星族”的鬧劇、悲劇將會大大地減少,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面貌將會大大改觀。
  當然,音樂作為一種素質教育,還有其它潛力可挖。特別是根據“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思想,在造就跨世紀人才方面,它完全可以大顯身手。例如音樂可以通過創作、創造性教學發展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以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和創造精神,造就開拓型的人才。這一點在現行的中小學音樂教學大綱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內容安排方面,都體現得不夠充分,“創作神秘”的陰影,還籠罩著學校的音樂教育。時代的發展,寄希望于今后大綱的修訂完善。
  音樂教師是通過課堂教學和課外音樂活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力量。能否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音樂教師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相當長的時期以來,人們注意到中小學音樂師資“一缺二弱”的現狀,并為之呼吁和多方面設法充實數量、提高質量,這是完全必要的。很難設想一個不識譜、不會彈琴的音樂教師怎么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此,國家規定現階段小學教師要有中師畢業學歷,初中教師要有大學專科畢業學歷,高中、中師教師要有大學本科畢業學歷的要求,是完全必要的。合格的學歷除了體現在音樂專業素質上,審美修養和文化修養直接決定著教師的主體素質,對音樂教學的素質教育效果,有重要的參與價值。
  審美修養是建立在藝術專業技能技巧基礎上的一種審美觀照能力和水平。對音樂教師來說,審美修養就是通過音樂教育對學生進行美育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它決定著音樂教學活動的價值與效應。有了這種修養,才可能將音樂教育從純技術訓練的誤區中解放出來,升騰為一種自由感知、表現、理解和鑒賞音樂美的活動,也才能通過審美的途徑來引導學生對音樂本質力量的深刻感受。應該說,目前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中的審美修養還不盡如人意。如有的缺乏高尚的審美理想,把音樂作為純技術訓練課;有的審美趣味低下,在課堂上教唱一些低俗的歌曲;還有的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浮淺,不具備“音樂的耳朵”等。
  音樂是全方位反映生活的藝術,隸屬人文學科。對它的表現、理解、鑒賞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識和修養。正是這種廣征博采的學科品格,才使得音樂有可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因此,教師必須有廣博的知識、較全面的文化修養,才能更好地把音樂的素質教育效能充分釋放出來。應該看到,一些音樂教師本身文化素質偏低,困擾著音樂審美教育的深入發展,如不正視這一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提高,那么我們的音樂教育就只能長期在低層次的工匠型的技術水平上運轉、循環,實現音樂教學大綱中提出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就是一句空話。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結語
  21世紀的曙光,已染紅了東方地平線的上空。在這重要的歷史時刻,我們的音樂工作,特別是音樂教育工作,要面對現實,迎接新世紀的挑戰,使自己特有的本體職能,參與到跨世紀人才培養的工程中來,以音樂與素質教育的密切關系為契機,以音樂教育實踐為出發點,通過科學、有序地工作,使全民族的整體素質能有一個大的飛躍與突破。
  誠然,音樂不等于素質教育,音樂教育涵蓋不了素質教育的全部內容。我們倡導通過音樂進行素質教育,是以遵循音樂教育的本體規律為基本前提的。一切牽強附會和急于求成都是一種不成熟,而忽視甚至否認音樂對人的素質影響、忽視音樂教育負有提高學生素質責任的觀念,更是一種糊涂。關鍵的關鍵,是“教育者要先受教育”,要從提高我們自身的素質做起,到一切音樂的、非音樂的實踐中去尋求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本質力量,到那時,一種由高素質驅動的自覺行為,將賦予音樂的素質教育以更佳的社會效應。
  這,無疑是我們的殷切期待!
   作者單位:安徽師范大學音樂系
  ①a 《普通心理學》(下冊)。曹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144頁。
  ②a 《簡明心理學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
  ③a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22頁。
  ④a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95頁。
  ⑤a 《人的潛能和價值》。華夏出版社,198頁。
  ①b 袁貴仁:《人的素質論》。中國青年出版社,69頁。
  ②b 《西方哲學家文學家音樂家論音樂》,何乾三選編。人民音樂出版社,2頁。
  ③b 同上書,第10頁。
  ④b 《孔子孟子荀子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4頁。
  ⑤b 同上書24頁
  ①c 《孔子孟子荀子樂論》,人民音樂出版社,26頁。
  ②c 《中國音樂美學史》蔡仲德,人民音樂出版社,381頁。
  ③c 《貝多芬傳》羅曼·曼蘭,傅雷譯,人民音樂出版社,77頁。
  ④c 《飲冰室詩話》梁啟超,77頁。
  ①d②d 廖家驊:《音樂審美教育》。人民音樂出版社,34、35頁。
  ①e 徐碧輝:《審美教育與精神文明建設》。《光明日報》1996年8月10日第5版。*
  
  
  
音樂研究京37-42J6音樂、舞蹈研究廖家驊19971997 作者:音樂研究京37-42J6音樂、舞蹈研究廖家驊19971997

網載 2013-09-10 20:54:19

[新一篇] 面向21世紀中學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

[舊一篇] 音樂審美與素質教育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