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像出版工作探析

>>>  民初教育及人才培養  >>> 簡體     傳統


  黨的十五大召開后,高校音像出版單位都在探討和研究改革和發展問題,我們僅就高校音像出版單位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管理體制和機制、定位與特色、問題與措施等談一些看法,與大家共同討論。
      一、機遇與挑戰
  從總體看,高校音像出版單位面臨著很好的發展機遇:
  1.形勢有利。黨的十五大進一步明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既要有繁榮的經濟,也要有繁榮的文化,提高了包括出版在內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作用和地位。近兩年來,新聞出版署加強了對音像出版工作的管理力度,使音像出版工作得到健康有序的發展。
  2.技術發展。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傳統的出版業和視聽傳播領域正在經歷一場新技術革命。新型載體的出現,新技術的應用,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的進步,為音像出版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前景。
  3.市場需求。隨著音像出版物品種的日益豐富和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我國音像出版物市場新的消費層正在形成。 據不完全統計, 我國VCD的擁有量已超過2000萬臺,預計今后幾年,每年將以1000 萬臺以上的速度進入家庭,各種視聽設備的迅速普及,需要音像出版單位出版大量的音像制品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4.教學需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與教學手段的革新,教學的可視性、直觀性要求越來越強,音像教材逐步走上課堂,需求量日益增多。
  面臨的挑戰:
  1.來自同行的競爭。我國現有296家音像出版單位, 雖然各單位的專業分工不同,但部分量大面廣的教育類出版物,由于效益好,大家紛紛涉足。
  為破除計劃經濟條件下載體分割、均衡發展帶來的弊端,新聞出版署已出臺新的政策,規定無音像出版權的圖書出版社也可一事一報出版音像制品。
  2.來自出版界外的非法競爭。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來自社會上公司大量制作、掛版出版;一是來自非法出版活動的沖擊——盜版音像帶、CD和VCD。
  3.來自載體的競爭。高校音像出版單位出版的制品,大多為音像帶,CD、VCD較少(1998年的選題中CD占3%,VCD占10%), 而其他單位卻大量制作、出版光制品,在產品結構上具有很強的競爭性。
      二、體制與機制
  高校音像出版單位的管理體制呈現多樣化。我們認為不管采取何種體制,均應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符合出版規律,適應本校本社實情。高教音像出版單位最初都是在電教中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電教中心有較強的制作力量、技術與設備,使出版社在建立之初就能迅速開展工作,及時出版適應教學需要的教學音像帶。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出版體制改革和高教體制改革的深化,音像出版社的管理體制出現多樣化,一些單位日益感到轉變管理體制是當務之急。上海外語音像出版社、北京外語音像出版社90年代初率先獨立出電教中心,隨后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音像出版社1997年從電教中心分離出來,與圖書出版社合并。目前高校音像出版社共有20家(另有圖書社音像部16家),其中屬獨立法人的出版社有6家,音像出版社與圖書出版社合一的5家,音像出版社與電教中心合一的9家。出版社作為獨立的單位,或與圖書社合一, 實現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種體制有利于實行集約化經營,避免機構重復,減少人員編制,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圖書選題和音像選題互為補充,出版資源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可增強出版社的整體實力和競爭能力;符合出版規律,符合教育規律,也適合學校的實情。
  在轉變運行機制方面,音像出版社在適應市場經濟體制、轉變觀念方面還應加大力度。音像出版社應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注意提高出版社的組織合理化水平、出版技術水平和人員素質;選題的方式須由坐等向主動策劃、組稿轉變;發行的方式須由行政發行向主動到市場拓寬發行轉變。出版社應遵循市場規律,在堅持社會效益第一原則的同時,實行嚴格的經濟核算,加強經營管理,轉換經營機制,根據出版產業的特點,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主動適應和發揮市場的激勵或約束作用,增強在市場經濟中的應變能力、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努力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生產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生產目的由數量規模向質量效益轉變。
      三、定位與特色
  高校音像出版單位的宗旨是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服務、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多年來,我們出版了多種直接服務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制品,尤其在為改革開放服務、普及外語知識和計算機知識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并由此確立了在音像出版界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高校音像出版單位通過十多年的努力,已基本確定了在音像市場上的定位,在規模上絕大多數應辦成小而精、小而特、小而優的出版社;在制品上主要應是學習與普及性的和提高人民各方面素質的教育制品;在結構上應是重在高層次、高水平、高質量的教育制品;在載體上應努力做到品種多樣化和載體的互相轉化。
  我們大多數音像出版單位均有十多年的歷史,應創有自己的名牌產品,確立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競爭力,也才能占領市場。特色有學科特色、選題特色、載體特色,每個出版單位應認真分析和判定自己的優勢,根據市場需求找準定位與特色。
      四、問題與措施
  高校音像出版單位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在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發展緩慢  部分高校的音像出版單位實力不強,發展速度較慢,達不到新聞出版署規定的指標,不具備辦出版單位的基本條件(按新聞出版署的有關規定,音像出版社應有12人,年生產品種30個;音像部應有5人,年生產品種10個),生產能力低下。 一些出版單位沒有充分利用現有出版資源,如大量的教學素材、豐富的教學成果、人才優勢、讀者優勢、地域優勢等,制約了自身的發展。
  2.內容雷同  出版物內容重復,缺乏特色,質量平平,缺乏精品。
  3.機制僵化  部分出版社的運行機制與當前的出版形勢不相適應,管理上基本采用行政管理模式;有的單位的機構沒有按照出版規律設置,人員結構不盡合理;經營者對出版社的發展缺乏規劃,選題策劃能力薄弱,經營、競爭意識淡薄;發行沒有進入市場,銷售渠道不暢,出版物大量積壓。
  4.管理不夠規范  一些出版單位沒有建立起適應市場規律和出版規律的整套管理規章制度,管理意識不強,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規范。
  黨的十五大提出出版業要“加強管理,優化結構,提高質量”。我們要把這十二個字落在實處,抓管理,促繁榮。
    (一)促進繁榮
  繁榮音像出版事業,是高校音像出版單位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不斷拓寬教育音像出版物的市場,用優秀的作品去占領市場,引導市場。
  1.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多出優秀作品。認真按時完成好列入“九五國家重點音像出版規劃”中的選題。在選題的策劃、組織,作品的制作、出版、復制上精益求精,層層把好質量關。
  2.優化出版物結構。認真調查教育改革進展,分析市場需求情況,多出版適銷對路的制品,減少重復、平庸之作;反映本社品牌、特色的制品應占有一定的比例;要努力開拓新的選題,出版創新之作。
  3.1998年與新聞出版署共同做好第二屆全國優秀教育音像出版物的評獎工作。通過優秀作品的評獎,起到導向、示范作用和激勵、鼓舞作用。
  4.狠抓出版物質量。舉辦質量管理培訓班,落實《教育音像出版物制作質量規范》,不斷提高出版質量,保證內容與形式的統一。
    (二)加強管理
  加強管理是促進繁榮的保證,也是出版單位順利發展的先決條件之一。管理出效益,管理促發展。
  1.加強法制建設。增強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認真落實《出版管理條例》和《音像制品管理條例》,按章辦事,不斷建立和完善各種規章制度。
  2.積極探討并實踐適應市場經濟規律、教育規律和出版規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用符合市場規律和出版規律的有效方法管理音像出版工作。
    (三)加速發展
  1.走內涵發展之路。理順社內外的關系,調整優化有關結構,加大內部管理改革的力度,真正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符合出版規律、適合本校本社實情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2.走聯合之路。充分利用出版資源,可與圖書出版社聯合,可在某一項目上(出版、發行)與其它音像出版單位聯合,提高集約化程度。
  
  
  
大學出版京30~31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魏小波/林麗19981998作者工作單位:教育部 作者:大學出版京30~31Z1出版工作、圖書評介魏小波/林麗19981998

網載 2013-09-10 20:54:29

[新一篇] 高等院校教學評估工作的分析與思考

[舊一篇] 高考“半開放型”問答題的特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