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戲曲---繁峙秧歌戲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繁峙縣因寺廟多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屬忻州市。繁峙秧歌戲流行于繁峙縣及周邊地域。

  "秧歌"曲調于明萬歷年間傳入繁峙的奮地和白馬石一帶(今屬應縣),當時只是一種在街頭跑攤子演唱的廣場藝術,群眾稱之為"玩藝兒",又依地名稱其為"奮地秧歌"。清代道光年間,民間藝人張信、張代把各地流行的秧歌曲調、器樂曲牌收集起來加以改進,并吸取了其他劇種的唱腔融合于"秧歌"之中,移植了其他劇種的劇目將其搬上舞臺演出,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并流傳至今。1956年10月1日,繁峙縣政府把流散的民間藝人組織起來,正式成立了繁峙秧歌劇團。

  繁峙秧歌在長期孕育發展過程中,廣泛吸收朔州秧歌、盂州秧歌,民歌、時令、小調以及曲藝、北路梆子、晉劇等的曲調和劇目的精華,充實形成了自己多元化的藝術特征。繁峙秧歌的唱腔、曲牌、小調、訓調、民歌等類別繁多,品種齊全,現有86個劇目、75個曲牌,其代表劇目有早期的《安瓜》、《打灶君》,以及后來的《九件衣》、《花廳會》等。其中有早期的民間小戲,又有逐漸發展的連本大戲。繁峙秧歌唱腔結構由板腔體和曲牌體混合組成,其中板腔體的基本板式有10種,曲牌體的"訓調"有17種,另外還有若干個小調,器樂曲牌75個。

  繁峙秧歌戲是由民間舞蹈演變成為戲曲的,至今仍存留有演變過程的痕跡。尤其它的唱腔融會了多種類型戲曲唱腔的形式,為研究中國戲劇發展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網載 2013-09-10 20:54:58

[新一篇] 中華戲曲---皮影戲

[舊一篇] 中華戲曲---羅羅腔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