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豐碑――活字印刷術發明

>>>  探索博大精妙的傳統文明  >>> 簡體     傳統

  被譽為“文明之母”的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古代的印刷術分為雕板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兩類。雕板印刷術先行出現,在公元前,中國已懂得印章捺印的方法,后來又會拓印碑石,至隋遂發明雕版印刷之技術。雕版印刷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直至本世紀初期,雕板印刷一直是中國文獻和圖籍的主要印刷方式。在這1000多年的歷程中,雕板印刷術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雕板的材料除了木板外,又有石板、銅板;印刷除單色外,又有彩色套印;印刷品則從初期的單頁圖文、小型書籍,進而發展到大型類書的印制。五代時期刻印《九經》等儒家典籍130冊,花費時間22年。宋代刻印《大藏經》歷時12年,刻板13萬塊。明清時期集佛、道二教典籍所刻印的《道藏》、《續道藏》亦是工程浩大的雕板印刷壯舉。


  雕版印刷事業,從唐代推廣應用,到宋代得到普遍發展,大大地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對于繼承和發揚中國的學術傳統,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雕版印刷術比起以前的手寫傳抄手段不知要節省多少人力和時間,對于書籍的生產和知識的傳播來說,確實是一個巨大的革命。但是,雕版印書必須一頁一版,有了錯字難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書,要花費很多時間和木材,不僅費用浩大,而且儲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來也有一定的困難。而在雕版的基礎上發明的活字排版印刷術則可以解決這些矛盾,進一步提高印書效率。


  活字印刷術就是預先制成單個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撿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書印完之后,版可折散,單字仍可再用來排其它的書版這個方法直到現在也是世界上生產書籍、報紙、雜志的方法之一。


  活字印刷術在今天已經發展到高度機械化的地步,是現代文化的一根主要支柱。歐美國家的某些學者一般地都把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說成是十五世紀中葉(1440-1450年)德國人谷騰堡的貢獻,并且把活字印刷術和印刷術等同起來,因此得出谷騰堡是"印刷術的發明者"的結論,這顯然是不符合事實的。首先,書籍印刷不能僅限于活字印刷術,雕版印刷術也是一種主要的方法。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礎上出現的。而中國人民最早發明雕版印刷術已經是顛撲不破的事實。所以谷騰堡不是"印刷術的發明人"是毫無疑問的。其次,活字印刷術盡管對于歐洲人來說有更重大的意義,盡管谷騰堡是歐洲第一個應用這個方法的人,但是,確鑿的事實告訴我們,活字印刷術是中國人首先發明的,而且由中國直接或間接地傳到世界各地。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谷騰堡(或者是別的人)是在這個影響之下,才創制出拉丁文字的活字印刷術的。


  活字印刷術是在十一世紀中期,中國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天才工人畢升所發明的畢升發明的活字,是先用木、后以泥為原料制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它比谷騰堡應用的活字早四百多年。活字印刷技術最關鍵的問題之一是活字制作材料的選用及其制作的工藝方法。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曾經用粘土、木材、銅、錫、鉛等原料進行過多種試驗,都獲得了成功。畢升即首先成功地制作出以膠泥為原料的活字。中國古代的活字,以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第一是非金屬活字,如泥、木、磁所制成的活字。第二是金屬活字,如:錫活字、銅活字、鉛活字等等


  早在宋代畢升時期,已有人試驗以木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脹,效果不佳,而未成功,畢升才改木為泥發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發展和推廣,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續》等木活字本和維吾爾文木活字的出土為此提供了實物證據。元代農學家王禎制作木活字和轉輪排字架獲得成功,并于大德年間用木活字印刷了《旌德縣志》,但是也已經失傳。明代之后,木活字印刷逐漸發展起來。


  據文獻記載,畢升首先采用膠泥制成一個個的單字,再用火燒堅硬后成為活字,用這批活字試制印刷書籍獲得了成功。公元十一世紀的四十年代,中國宋朝慶歷年間(1041-1048年)畢升發明了泥活字印刷。關于這項發明,在宋代科學家沈括著《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門里作了如下記載: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后世典籍皆為板本。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一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升死,其印為予群從所得,至今寶藏之。”


  泥活字印刷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一大發明。據《夢溪筆談》所載,畢升泥活字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直接在泥坯上刻字,而不必先寫在紙上反貼后再進行鐫刻;二是泥字厚度薄如錢唇,這與現存翟氏泥活字實物及有關文獻記載的木活字在外形上有較大差別;三是將活字排放在盛有松香、蜂蠟、紙灰等物的鐵范中,然后將鐵范放在平火上烘烤,使松香、蜂蠟、紙灰制成的粘合劑熔化,將泥活字粘牢在鐵板上。


  對上述的特點分析可知:其一,就印刷技藝而言,在雕版或活字坯上刊刻出已經反貼上版的字,最為簡單,是一個刻工所應具備的起碼條件。若能在雕版或活字坯上直接寫出反體字,則功力已非同一般。若能直接用刀在雕版或活字坯上刻出反體陽文字來,則必須諳熟書、刻兩種技藝。畢升可以直接操刀在泥坯上刻出反體陽文字,當為一個印刷技巧十分諳熟的高手。其二,干燥的泥坯,性脆易崩,無論刻刀多幺鋒利,一下刀則泥粉四濺,字體邊緣崩損得十分厲害,這種邊緣呈鋸齒狀的字跡經燒制后,若作為一種篆刻藝術品欣賞也許頗有特色,但若將這種邊緣殘缺、筆劃呈鋸齒狀的字印刷成書,則很難被讀者接受。實驗證明,當泥坯濕度在30%左右時,下刀不粘不澀,十分易于刻出筆畫邊緣整齊的字。所以,畢升直接刊刻的是具有一定的濕度的泥字坯。其三,無論是濕泥還是干泥,在刊刻中都不能用印床等固定,否則泥坯或者變形或者破碎,只能放在桌面或平臺上進行刊刻。為了使字坯保持穩定并便于刊刻,字坯外形當以扁平狀為妥。文獻中描述畢升泥活字"薄如錢唇",是對泥坯外形十分形象的描述。"錢唇"是指錢幣平面上內緣較厚的那一部分,寬度約在4毫米左右。如此厚度的泥坯,刻制便利、干燥迅速、燒制時受熱也易均勻。其四,用松香、蜂蠟、紙灰的共熔物作為粘合劑,將泥活字固定在鐵范中用于印刷,似為畢升首創。這種方法與后世王禎用界行及木銷固定木活字的方法大不相同。其原因估計是,畢升泥活字呈扁平狀,無法用界行、木銷等擠壓固定,采用粘合固定是最簡便也是最實用的方法。


  此后,西夏政權采用泥活字印刷佛經,并有實物流傳至今;元代時有人繼續用此方法印刷泥活字本,可惜沒有實物留傳,元時期的泥活字印刷書籍,已無從查考了;清代時,李瑤和翟金生兩人分別采用畢升方法自制泥活字印書獲得成功,而且已留傳至今


  元初,科學家王禎發明了木活字,并改進行了活字印刷術。把每行字夾住,排滿后再用木屑塞緊,省去了畢升固定和取下字印之不便。為了減輕排字工人來回尋找單字的勞動,提高排字效率,王幀還匠心獨運地發明了一種“轉輪排字盤”。他把木活字按韻編號排列在兩架木制的大轉盤里,一架用來放選出的可用字,另一架放普通常用的字。排字工人只要坐著推動轉盤,“左右俱可推轉摘字”。


  在中國古代活字印刷中,除泥活字、木活字外,還有錫、銅、鉛等金屬活字以及瓷活字,但大量應用的是木活字。1773年,清政府組織刻成253500余枚棗木活字,先后印行《武英殿聚珍板叢書》138種,共2300多卷,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活字印刷活動。


  活字印刷不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還有其它一些優點。如發現錯字可隨時更換,不必像雕版那樣要從頭開始,也不會產生雕版的蟲蛀、變形及保管困難的問題。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幺書都可印,大大節省了寫刻雕版的費用,又縮短了出書時間。這種既經濟又簡便的印刷方法,是畢升在世界印刷史上樹立的一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豐碑。


  活字印刷為印刷術之一大革命。中國之雕版印刷術在發明后不久,即傳至日本,后來又在十二世紀傳入埃及。歐洲大約在十四世紀才有木版印刷的圖像,現行之木版水印畫依然采用雕版印刷之方法。活字印刷術則在大約十四世紀傳到朝鮮、日本,復由中亞傳至小亞細亞與埃及,并影響于歐洲。歐洲最早用鉛、銻、錫合金所制之活版印刷,乃1450年德人古騰堡(J.G.Gutenberg)所創,距畢升之發明已四百余年了。 可以說,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對世界進步的一大貢獻。


  有了活字印刷術,整個世界的文化、教育、溝通等等都發生變化了,就中國而言,中國突然進入了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印刷的書籍比起前代成倍的增長,圖書的普及帶動了文化的傳播,也推動了教育的發展,中國歷史進入到一個新的時代。


網載 2013-09-10 20:55:26

[新一篇] 興師北伐,以攻為守---諸葛亮北伐曹魏

[舊一篇] 冉閔的殺胡令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