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國大陸與澳門的對外貿易

>>>  當代歷史與思想  >>> 簡體     傳統


      一、中國大陸是澳門對外貿易的重要伙伴
  中國大陸是澳門對外貿易的重要伙伴,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中國大陸產品是澳門進口商品的重要來源。1990年,香港居澳門進口商品來源地第一位,從香港進口商品占澳門進口總額的42.21%,中國大陸為第二位,占17.78%,其次是日本(11.53%)、歐洲聯盟(9.89%)、美國(5.13%)。1995年,香港依然是第一位,然而比重卻大幅度下降了,只有28.90%,下降了14個百分點;中國大陸依然是第二位,為21.76%,比1990年上升了4個百分點,其次是歐洲聯盟(15.58%)、日本(10.52%)、美國(7.41%)。1997年1-9月,中國大陸達到28.3%,躍升為第一位,香港25.2%,退為第二位,其次是歐洲聯盟(12.4%)、臺灣(9.9%)、日本(8.8%)、美國(5.5%)。(見表1)可見,澳門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在澳門進口商品中的比重日益增多,1997年比1990年增長10個多百分點,歐洲聯盟增長3個百分點,日本增長3個百分點,而香港卻下降17個百分點。
  附圖F528j05.JPG
  中國大陸又是澳門出口的重要伙伴。1990年澳門出口歐洲聯盟的商品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為38.65%,出口美國的比重為36.15%,這兩個主要客戶吸收的澳門出口商品已經占出口總額的74.8%。這種情況在不同的年份稍有些變化,1991年澳門出口歐洲聯盟的比重高達41.38%,1995年下降為32.32%,出口美國一直趨上升態勢,1995年高達42.06%,1997年1-9月出口美國的比重高達43.9%。1997年1-9月出口歐洲聯盟和美國的比重為77.8%。澳門商品出口中國大陸的比重并不多。1990年只有4.52%,以后迅速上升,1993年達到近年來的最高點為13.25%,以后又下降,1997年1-9月降為6.6%。(見表2)
  澳門從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多于出口商品,從1990年到1997年的8年里,從中國大陸進口年份最高為1995年,達到35.39億澳元,最低的為1990年,只有21.94億澳元,向中國大陸出口最低的年份為1990年,只有6.16%億澳元,最多為1995年,達到18.87澳元。澳門向中國大陸出口額占中國大陸進口額的比重,1990年為28%,以后有所上升,1994年達到最高為59%,以后又有所下降,1997年只有23%,比1990年還低2個百分點。這個進出口差額說明了有一部分商品是中國大陸通過澳門再出口到歐美國家的。
  附圖F528j06.JPG
      二、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區在澳門對外貿易中的地位
  澳門在廣東省對外貿易中具有重要地位,遠比在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中的地位重要,這是事實。所謂中國大陸對澳門的進出口貿易,主要是廣東省在做。在1992年—1996年的五年里,根據海關統計資料,廣東省向澳門的進出口總額占中國大陸向澳門進出口總額的比重,最低的1992年為79.82%,最高的1995年為88.53%。(見表3)就是說,中國大陸廣東省以外地區向澳門進出口貿易只占全國的10-20%。可見,中國大陸向澳門的進出口貿易實際上是廣東省向澳門的進出口貿易的觀點是能夠成立的。
  附圖F528j07.JPG
  廣東對澳門的進出口貿易在廣東進出口貿易中的比重不大,而且近年來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從1990年到1996年的情況來看,下降趨勢較為迅速。1990年,廣東對澳門進出口總額占廣東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25%,1996年下降為0.55%。(見表4)
  我們把澳門外貿與珠江三角洲西部四個城市的外貿作一下比較。澳門的外貿規模比中山江門的規模稍微大一些,比珠海、佛山市的外貿規模小一些。1994年,澳門的進出口總額為39.92億美元,江門為30.93美元,中山為30.73美元,而珠海為42.98億美元,佛山為54.26億美元。1994年,澳門進出口總額為40.38億美元,江門為32.31億美元,中山為36.23億美元,珠海為49.05億美元,佛山為61.32億美元。
  附圖F528j08.JPG
      三、關于澳門經濟定位問題
  講到這里,自然需要討論澳門經濟的定位問題。學術界似乎有一個較為權威性的看法,把澳門經濟定位為“區域性商貿綜合服務中心”。這里所謂區域性,從大的方面說是指“中國內地尤其是華南地區”,從小的方面說是指“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區域”;商貿服務內容相當廣泛,包括貿易、商業咨訊、電訊服務、船務、倉儲、空運代理、會計、核數、法律、建筑設計、工程等。(參閱:廣東港澳經濟研究會、澳門經濟學會課題組:《澳門經濟發展的若干策略》。吳志良等編:《澳門1997》,澳門基金會出版,第122-144頁。)這個觀點是確立澳門經濟發展路徑的基礎。這個論點在學術界似乎已成定論,好象覺得沒有必要進行論證。我不想評論這個論點本身,因為這不是本文的任務。我只是想就最新資料進行一些分析,然后再來驗證關于澳門經濟定位問題。
  中國大陸在澳門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以及廣東在澳門進出口中的地位,前面已經作了分析,說明中國大陸在澳門對外貿易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根據這些材料,還不能得出澳門是包括中國大陸,或者說珠江三角洲西部的商貿服務中心的理論結論。
  也許有的學者較為重視澳門對中國大陸轉口貿易中的作用。誠然,澳門在中國大陸商品轉口貿易中,主要是紡織品及其制品的轉口貿易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國大陸出口到澳門的紡織紗、梭織物、已制成紡織品及有關產品,1996年為8.87億澳元,占澳門進口總額的比重高達7.56%,1997年為13.76億澳元,占澳門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11.06%。中國大陸出口到澳門的衣著及服飾附屬品,1996年為4.96億澳元,比重仍為3.99%。然而,我們對這種轉口作用要有正確的估計。1996年,中國出口到澳門的紡織品共有18.75億澳元,如果按100美元換790澳元的比率換算,那么,中國出口到澳門的紡織品為2.33億美元。這是一個什么概念呢?1996年,中國出口的紡織品總額達到207.9億美元。就是說,中國大陸通過澳門轉口的紡織品占中國大陸出口的紡織品總額的1.1%。不僅紡織品如此,從所有商品的進出口業務來看出也是如此。中國大陸向澳門進出口貿易占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量的比重,進入90年代以來,在1%以下的幅度內再繼續下降,從1991年的0.5%下降到1996年的0.24%。而且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中國大陸向澳門進出口業務占中國大陸進出口的比重出現持續下降的趨勢。(見表5)就是說,澳門在中國大陸商品轉口貿易中的作用出現了淡化的趨勢。
  我這樣提出問題不是不重視澳門對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包括轉口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想實事求是地估計澳門的地位和作用。我認為,澳門在中國大陸進出口貿易中的作用是有限的。當澳門在中國大陸進出口的比重不足1%的條件下,把澳門經濟定位為中國大陸提供商貿服務的中心,好象根據不足一些。
  附圖F528j09.JPG
  我覺得,那種認為澳門是中國大陸商貿服務中心的論點,可能是受了遙遠歷史的濃重影響。在早已過去了的歷史上,澳門曾經是一個國際性的商貿服務中心,處于里斯本—馬門甲—澳門—長崎航線的中心位置,在葡萄牙人編織的太洋貿易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作用的大港口。然而,這樣的輝煌只存在短暫的1個多世紀。隨著香港等一系列臨近港口的崛起,澳門在太平洋國際貿易體系中的地位逐漸暗淡下去,似乎是無可奈何花落去。我們不能把歷史當作現實,也不能把“名”當成現實。科學研究就是要根據現實材料進行實證分析,在這個基本上才能對澳門經濟的地位進行精確的估計,這樣的結論才有說服力。既然,澳門是中國大陸商貿服務中心的觀點需要重新討論,那么,關于保持澳門經濟繁榮對策的重點,不應放在發展中國大陸對澳門對外貿易的發展上。
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25~28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楊永華1998199890年代,中國大陸在澳門進口商品中的份額從18%上升到28%,位居澳門進口的第一位;中國大陸在澳門出口中的份額較少,徘徊在4-6%之間。中國大陸對澳門的進出口貿易主要由廣東省在做。澳門在中國對外轉口貿易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這種作用很有限。本文通過實證分析,說明關于澳門經濟定位為“區域性商貿服務中心”的論點得不到實際材料的支持,需要實事求是地討論澳門經濟定位。澳門/中國大陸/經濟定位楊永華 作者:華南師范大學經濟學系(510631)教授 作者: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廣州25~28F52外貿經濟、國際貿易楊永華1998199890年代,中國大陸在澳門進口商品中的份額從18%上升到28%,位居澳門進口的第一位;中國大陸在澳門出口中的份額較少,徘徊在4-6%之間。中國大陸對澳門的進出口貿易主要由廣東省在做。澳門在中國對外轉口貿易中發揮了一定作用,然而這種作用很有限。本文通過實證分析,說明關于澳門經濟定位為“區域性商貿服務中心”的論點得不到實際材料的支持,需要實事求是地討論澳門經濟定位。澳門/中國大陸/經濟定位

網載 2013-09-10 20:58:08

[新一篇] 50年來中國天主教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舊一篇] 90年代審美觀念的變異及其價值取向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