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X-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106(2001)05-0042-06
傳統的環境社會心理學主要是研究物理環境對人的認識、情感和行為的影響。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社會發展進程的加快,人們越來越關注由此而造成的環境問題,“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應運而生。這種狀況直接影響著美國環境心理學家的研究取向。一方面,他們繼續關注傳統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他們把目光投向人的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作用這一領域,甚至有人提出了“人——環境心理學”(person-environment psychology)這一新概念。[1]這便使得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呈現出一派頗為興旺的局面。
一、傳統研究課題的新進展
(一)擁擠和噪音研究
擁擠問題是美國傳統環境社會心理學最受重視的研究領域。當時的研究成果大都表明,擁擠對人的影響是消極的。但是,近二十余年的研究卻有人提出了一些與此不一致的觀點。例如,Mcandrew的研究指出,“密度”(density)這個詞指的是在一定大小的空間內的數量,而“擁擠”(crowding)則指的是對一定大小的空間內有過多的人而產生的一種消極的主觀感受。高密度的空間條件會降低人的工作效率,但卻并不總是這樣。因為人們通常會適應這種環境并因此而對工作效率沒有什么消極作用。[1]Baum & Paulus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擁擠感是消極的緊張源,對人的生理、心理都有不良后果;但是,如果人們感到自己對擁擠狀態有某種控制力,則有可能減輕這種不良后果。[2]
有關擁擠的研究多半是在短時間的實驗條件下進行的,因而其研究結果難以用于說明長時間處于擁擠狀態(如貧民區、大型商場、監獄、學校集體宿舍等)的人的心理和行為反應。
關于噪音對人的影響的研究與擁擠研究的情形相似。例如,Cohen & Weinstein的研究認為,置身于噪音之中,對人會產生消極影響,降低工作效率;而且,即使噪音消失了,這種影響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不過,假如人覺得自己能夠控制噪音,則消極影響會減弱。這也說明,物理性的刺激源和人的心理的調節之間存在著一種復雜關系。[3]Cohen等人的另一項研究揭示,長時間處于噪音環境下的人受到的侵害是多方面的。他們研究了住在距洛杉磯國際機場跑道很近的地方的兒童,結果發現,與同種族并且經濟條件類似的兒童對照,他們的血壓較高,平均學習成績偏低,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耐心都較差。[4]
(二)環境風險(environmental risks)研究
這類研究是指研究人們對因環境問題而引起的風險的知覺以及知覺后的行為反應。人們每天都在接受某些環境風險或避開另一些環境風險。例如,吃的食物,使用的交通工具,居住和工作的場所等,都在某種程度上對人帶來風險。有關的經驗研究課題包括自然災害、空氣污染、食物污染、交通事故、原子能等環境風險方面。
(三)建筑心理學研究
這一領域的研究所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建造使人感覺安全、舒適、愉快的環境;在進行建筑設計時,應如何考慮盡可能消除擁擠、個人私密得到尊重、滿足個體心理空間需要等。研究涉及的建筑物包括:住房、辦公用房、娛樂場所、公園、大學宿舍、醫院、高層建筑、學校、監獄以及其他公共場所等。[5]
(四)環境評估
在環境社會心理學中,環境評估(environmental assessment)是指描述和預測某種環境的物理特點對人的認識、情感和行為會有什么影響和如何形成這些影響。這種環境評估的主要目的是為環境設計、環境影響分析、環境建設管理和決策工作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環境評估的方法是問卷量表法,讓被調查者回答他們對某種環境(如大學宿舍、醫院、工廠、中學教室、兵營、居所等)的感受。[6]
二、新的研究取向——對環境問題的研究
(一)對美國人關心環境問題程度的調查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地顯露在世人面前,美國人對環境問題的關切程度怎樣呢?Dunlap在1990年做過一次全國范圍的調查。如果發現,71%的被調查者認為美國在改善環境和保護環境方面投入太少,只有4%的人認為投入過多。曾經有人自1981年至1990年每年都用相同的問卷調查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態度。所設計的問題是:“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說法:保護環境十分重要,因而人們生活的要求和標準不能過高,致力于環境改善必須持續進行,而不管要付出多高的代價。”調查結果顯示,同意這一說法的人數呈逐年增高的趨勢,不同意的人數則逐年下降。[7]這說明美國人對環境問題越來越關注了。
(二)對保護環境的行為的研究
上述調查只能反映人們對環境問題的態度,而保護環境的真實效果還取決于人們實際表現出的保護環境的行為。近十年來,美國一些環境社會心理學致力于保護環境行為的研究。這類研究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研究影響人的環境保護行為的主體因素,即研究什么樣的人傾向于表現這種行為;另一種是研究如何使人們實際去表現環境保護行為。后一種研究存在兩種不同取向:一種是依據B.F.Skinner學派的行為學習理論和行為矯正技術,研究如何減少人們亂扔廢物的行為和鼓勵垃圾分類回收的行為。另一種是依據動機理論,研究如何通過社會互動和勸導使人們表現出保護環境的行為。
附圖
圖1 1981-1990年對“支持環境保護而不管代價多高”這一問題調查的結果(引自Dunlap,1991,P300)
1.影響環境保護行為的主體因素研究。
垃圾分類回收行為是此種研究的對象。研究者圍繞人的人口統計學特點(年齡、性別、經濟收入、受教育水平)、具有的關于垃圾回收再利用知識、對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和人格特點這四個因素研究,什么樣的人更容易表現出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的行為。
(1)關于人口統計學特點。早先的研究結果表明,年輕人、白種人、受教育水平較高的人以及經濟收入較好的人會更多地表現出垃圾分類回收行為。但是,近幾年的研究都表明這種行為與上述人口統計學的特點的相關度在降低。[8]其原因可能是:垃圾分類回收現時在美國已是一件比較方便和普通的行為了。
(2)關于對垃圾回收的了解程度。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對于為什么要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什么地方可以收集回收物等知識掌握得越多,則越會表現出垃圾分類回收行為。不過,具備這方面的知識盡管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為了能把知識轉變成實際行為,還需要一些其他內在的和外在的促動條件。[9]
(3)關于對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這是一種表現環境保護行為的潛在內部條件。然而,研究表明,僅僅關心環境問題的人并不一定實際上會表現出垃圾分類回收行為。一種行為是否再現出來,受制約于個體的態度、個體對該行為的社會作用的認識,以及個體對自己能否完成這一行為的能力的判定。因此,個體對垃圾分類回收這一行為的具體態度、認識如何,比他對一般環境問題的關心程度更為重要。[10]
(4)關于人格特點。有的研究者試圖找出“垃圾分類回收人格特點”(recycling personality),但都沒有成功。通過研究得到的啟發性線索只是:比起不愿意表現垃圾分類回收行為的人來,能夠表現這種行為的人對環境保護更有責任感。不過,又有人提出,光有責任感是不夠的,還要看個體對垃圾分類回收的了解程度、社會對該行為的支持程度等條件。[11]
2.關于環境保護行為的行為干預(behavioral interventions)研究。
這類研究是以行為學理論為基礎的。干預的方式包括信息戰、信號提示、示范、金錢鼓勵和反饋信息等。
(1)信息戰(information campaigns)。所謂信息戰就是政府和有關機構開展大規模的宣傳,以便讓人們表現某種保護環境的行為。研究表明,信息戰如果不與其他方式同時結合使用(例如,宣傳節約能源,應同時讓人們能夠買到節能裝置),則效果不明顯。[12]同一研究還發現,信息戰具有累加效果,即長時間反復的宣傳會產生較好效果。
(2)信號提示(prompts)。指用簡短的文字信號提示人們應表現出某種環境保護行為,如“請垃圾分類回收”、“請把易拉罐放在這個桶內”等。研究表明,提示的內容越具體則效果越好,提示盡量少帶命令性則效果較好,提示的內容能讓人比較容易去做則效果較好,提示單越靠近操作點則效果越好。[13]
(3)示范(modeling)。指通過電視、電影或真人現場演示環境保護行為。調查表明,這種方法頗為有效。Reno等人報告了他們的一項現場實驗結果:當人們從一家當地圖書館出來走向自己的汽車時,一位實驗者從他們身邊走過并且在他們面前把事先放在地上的一個快餐食品袋撿起來放進垃圾箱。結果發現,當人們走到自己的汽車跟前,看到風檔玻璃上有一張傳單紙(是實驗者事先放上的),只有7%的人把它拿開并隨手扔掉;而在實驗的對照組,則有37%的人這樣亂扔廢紙。[14]
(4)金錢鼓勵(monetary incentives)。正如行為強化理論所預測的那樣,金錢鼓勵對于諸如節約能源、垃圾分類回收、乘坐公交車等環境保護行為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12]不過,研究者指出,使用這種方式有實踐上的問題,即應考慮行為改變的程度、花費金錢的數量和長期效果。假如行為改變程度不大,堅持的時間又不長,而為此付出的代價又頗高,則難以在實踐中應用。此外,還存在如果金錢這種強化手段停止使用,則環境保護行為會同時停止表現這種情況。假如人們只是為了得到獎賞而這樣去做,那么在沒有獎賞時自然不再表現這種行為了。
(5)反饋信息(feedback of information)。指向人們提供他們表現的與環境保護行為有關的信息,如家里使用了多少度電,多少立方米天然氣和水等。調查發現,反饋信息這種行為干預手段可以使家庭能源節約10%~15%,且效果持續時間較長。[15]研究還表明,信息反饋最好是每天進行,而不是每周或每月一次。
3.關于環境保護行為的社會互動干預研究。
這類研究是以行為的動機理論為基礎的。干預的方式包括勸導、社會鼓勵和社會影響等。
(1)勸導(persuasion)。為了使人表現出環境保護行為,必須先讓他們具有環境保護的態度或意向,這是勸導手段的目的所在。通常的研究往往因為對人們實際是否表現行為的測量比較困難,所以大都測量被試者在接受勸導后態度或意向的改變程度。不過,由于態度或意向的變化并不一定導致實際行為的變化,所以研究者在測量態度或意向的同時也通過一些手段測量被試者的行為改變情況。
Gonzales等人報告了他們采用勸導法促使家庭主婦表現節能行為的研究結果。[16]首先,研究者讓經過有關節約能源訓練的人到一些居民中調查能源使用情況,并且用一般的語言向家庭主婦建議如何減少家庭能源的使用。結果發現,只有20%的家庭主婦聽從了勸導,改變了能源使用的行為。后來,研究者要求勸說者采用較為生動的語言表述自己的勸導內容。例如,有一段勸說詞是這樣的:檢查一下家里房門的門縫吧,看起來您是不怎么留意它的。但是,假如把您家里的門縫統統加在一起,那么它足有一個籃球那么大尺寸了!
這段話的意思是比喻節約能源可以積少成多。在勸說者采用這類生動語言后,聽從勸導而改變行為的家庭主婦人數增加到了61%。
(2)社會鼓勵(social incentives)。這種做法類似于前述的金錢鼓勵,不過是通過社會贊許、認可的形式去鼓勵環境保護行為。這種研究數目不多,但有限的研究結果表明效果還是不錯的。[17]
(3)社會影響(social influence)。社會心理學中的一些理論和方法,例如,“跨門檻術”(foot in-the-door)和認知失調理論,常被用來作為施行社會影響從而使人們表現環境保護行為的依據。例如,Dickerson等人在研究中,采用干預手段,引起被試者認知失調,從而導致他們行為發生變化(以達到認知協調狀態)。[18]該研究是在體育館淋浴室進行的,目的在于考查社會影響對于被試者減少淋浴用水的效果。研究中,當女性被試者從游泳池出來正要去淋浴時,研究者上前與她們分別交談,問她們淋浴的習慣是什么,并請她們在一份呼吁人們節約用水的倡議書上簽名;在對照組,實驗者則只與另一些女性談一些一般性的、與用水無關的話題。然后,由實驗者請來的合作人員與這些人一些淋浴,并統計被試者淋浴時擰開水龍頭用水的時間。結果表明,那些被問及淋浴習慣和被要求在倡議書上簽名的被試者用水量明顯少于對照組的成員。這說明,研究者采用的上述社會影響手段對于減少用水行為有明顯效果。不過,由于這種影響是通過單獨接觸每一個人而實現的,所以大規模推廣應用有一定難度。
綜上所述,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近20年來主要的興趣還是在于由于人的行為而造成的環境問題方面。對照起來,中國的環境社會心理學研究還處于落后狀態。除有一些散在的介紹性文獻發表外,罕見獨立研究的成果問世。20多年前,當我們談論環境社會心理學時,甚至感到不大合乎中國國情。例如,當時,認為首要的問題是要使人們都有房子可住,不可能顧及所謂的如何依據人的心理需要設計建筑物。實際上,這種觀點并不很妥當,科學研究應當有一定的超前性。這一失誤的不良后果目前已經逐步顯露出來了。現在,保護環境的任務緊迫地擺在中國人面前。人們不能因為顧及眼前利益而損害環境并因此而承受長期的懲罚。在這種形勢下,中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家需要認真考慮如何開展這一領域的研究,并且積極地在社會中推廣研究成果,使社會心理學真正在中國社會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
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42~47B4心理學樂國安20022002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傳統的研究課題包括對擁擠和嗓音、環境風險、建筑心理學及環境評估的研究。新的研究取向則是研究由于人的行為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及如何形成人們的環境保護行為。為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家需要加強對環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環境保護行為/行為干預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U.S.A/behavi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havioral interventionsNew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in U.S.AYUE Guo-an(Center of Psychological Studie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and new subjects in environ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in U.S.A in the last 20 yeras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is article.The traditional subjects in this field are about crowding and noise,environmental risks,architectural psychology,and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The new approach is to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made by human behavior,and how to form human behavi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Chinese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ists ne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樂國安(1946-),男,江西東鄉人,南開大學心理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南開大學 心理學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作者: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42~47B4心理學樂國安20022002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傳統的研究課題包括對擁擠和嗓音、環境風險、建筑心理學及環境評估的研究。新的研究取向則是研究由于人的行為而造成的環境問題,以及如何形成人們的環境保護行為。為著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的應用社會心理學家需要加強對環境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廣應用工作。美國環境社會心理學/環境保護行為/行為干預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in U.S.A/behavior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網載 2013-09-10 20:59:37